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1541发布日期:2020-11-20 09:5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神科防自杀的装置,属于预警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大综合医院陆续设立的精神科已经飞速发展,成为了精神病诊疗的新兴机构,开放式病房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正获得各医疗机构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大量研究显示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其诊疗效果利大于弊,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开放式管理模式依然存在诸多安全风险,有很多地方需要加以注意和防范,就目前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与传统精神病专科医院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成效等多方面差异性,开放式病房管理的安全问题现状突显。

已有报道表明,开放式病房管理下依然存在高自杀率、出走率及伤人等不安全事件,患者在开放式病房中,活动更加自由,活动范围多在医护人员视线之外,虽然家属在诊疗过程中有陪伴,但是家属往往缺乏对自杀、伤人等危险行为的认识,实施的具体对策缺乏有效性,望能建立并完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自杀风险预测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落后的人工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只有依靠高科技手段,结合人工管理,提高自杀风险分析的自动化水平和处理能力,才能逐步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因此,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自杀风险预警系统,与医院其他系统密切配合,将在医院的自杀风险管理体系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装置,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走率、自杀率、伤人率等不安全事件,并且便于医护人员进行监视。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装置,包括安全管理脚环,所述安全管理脚环有两个半圆形环组成,两个半圆形环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电子锁进行固定,用于套在患者的脚踝,防止其自行取下;

在其中一个半圆形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显示触屏,用于显示患者的自杀风险史和风险预警区,并通过输入密码打开脚环的电子锁;

麦克风,用于监听患者的语音,通过语音识别功能找出与自杀有关的敏感词;

摄像头,用于拍摄患者的周围环境,以及患者的状态,通过图像识别功能判断患者是否持有危险性工具;

在安全管理脚环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在其空腔中固定有蓄电池,用于当做各电器元件的电源;

gps定位装置,用于监测患者的位置;

角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患者的身体形态,判断患者是否在休息;

控制器,用于数据的处理分析;

无线通讯装置,系统基于webservice设计的一个数据传输组件,用于脚环与护士站终端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

在安全管理脚环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电子体温计,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

皮肤电阻传感器,用于监测皮肤表面角质层的电阻变化;

心率传感器,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

优选的,控制器为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的mcu芯片级计算机。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设有多个接口,分别电连接麦克风、摄像头、gps定位装置、角度传感器、电子体温计、皮肤电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无线通讯装置、以及显示触屏的输出端;

所述控制器其的输出端设有多个接口,分别电连接显示触屏、电子锁、以及无线通讯装置的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患者划分不同的自杀风险等级,便于对不同风险程度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管理,通过一个安全管理脚环对中度以上的风险等级的患者进行实时动态监视,包括位置监测、睡眠监测、声音监测、动作监测、心率监测、皮肤温度监测、皮肤电阻监测、时间控制等,动态监测患者的时时活动,对患者的风险因素和风险行为作出突出预警、同比预警和环比预警,依据时间序列等算法对自杀风险事故进行预测,当预测值超过设定阀值时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出走率、自杀率、伤人率等不安全事件,同时,在护士站终端可以对多个患者进行监视,更加省时省力。

该自杀风险管理体系中,包括自杀风险管理计划、自杀风险识别、自杀风险定性分析、自杀风险定量分析、自杀风险响应和风险监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对自杀的不确定性的管理,所以这种不确定性给医疗护理安全带来危险,同时也可能意味着丧失了挽救病人的机会,因此加强自杀风险管理是确保医疗护理质量的必备手段,自杀风险管理贯穿病人住院的全过程,包括自杀前、自杀中和自杀后,但越早发现风险、越早采取措施,则风险管理的效果就越越好,按照1:10:100的理论,在如果在第一个阶段控制风险的成本是1,那么如果到了第二个阶段才采取措施,它的成本就会是10,到了第三个阶段时的成本就将是100。

因此,在风险管理领域中普遍强调风险管理的计划性和预测性,风险预警系统可以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监控等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脚环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预警装置各元器件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警方法流程图;

图中:1-脚环,2-电子锁,3-显示触屏,4-摄像头,5-麦克风,6-控制器,7-角度传感器,8-gps定位装置,9-无线通讯装置,10-电子体温计,11-心率传感器,12-皮肤电阻传感器,13-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4,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医院精神科室范围内构建护士站终端和移动监测端,护士站终端和移动监测端基于webservice的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护士站终端设置在护士站用于管理的电脑中,移动监测端安装在大于中度及以上风险等级的病人身上;

具体来说,护士站终端与移动监测端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业务数据传输与同步,webservice基于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数据交换格式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系统基于webservice设计了一个数据传输组件,需要发起数据传输的一端对应图中的客户端,比如需要从护士站电脑总端口总向病区内各个脚环1传输数据,则此时护士站电脑即为数据传输的客户端,脚环1对应服务端,客户端主要提供参数解析、循环调用、回调通知和日志记录等功能模块,其中循环调用模块按照设定时间间隔,依据时间顺序和权重依次调用服务端的web服务来传输数据,如果遇到网络情况不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调用失败,客户端将保留本次调用信息并在下个调用时间点重复调用,直到成功为止,服务端主要包括安全性验证、参数解析、web服务和日志记录等模块。

s2:在护士站终端构建风险预警系统数据库,所述风险预警系统数据库包括风险因素库和风险事故库,是安全风险数据采集、监测、预警和分析的基础,负责对风险因素和风险事故字典进行维护,包括录入、修改、删除、归档等;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自杀风险行为发生的机会或扩大自杀幅度的条件,是自杀风险发生的潜在原因;

风险事故是已经造成自杀成功的偶发事件;

s3:通过对患者本人、家人进行访谈,了解其严重的绝望或无助感、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情况,有无自杀计划,曾有无自杀既往史等,同时通过患者浏览的社交网站实时找出与自杀有关的词汇的出现频率并结合存在的自杀因素,从而分析出患者自杀的危险程度,将患者风险因素信息和风险事故信息录入风险预警系统数据库;

风险因素信息包括自杀意念、自杀动机、自杀计划、对自杀的态度、精神疾病史、物资滥用、社会关系、人际压力等;

风险事故信息包括自杀未遂史和自残行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h本人、其家人进行谈话,了解患者h在“自杀风险评估表”中的各项情况,通过sns(社交网络)实时找出与自杀有关的词汇的出现频率并结合存在的自杀因素,从而分析出自杀的危险程度。

s4: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风险因素信息和风险事故信息在护士站终端的风险预警系统中通过“自杀风险评估表”进行统一风险评估、设定风险等级;

“自杀风险评估表”包含15项自杀风险预测因子,评价有或无,无不计分;有依据量表评分标准赋分,每项计0分或1分、或3分,总分为0~25分;各项分别为:

一.绝望感(-3);

二.近期负性生活事件(-1);

三.被害妄想或有被害内容的幻听(-1);

四.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或愉快感缺乏(-3);

五.人际和社会功能退缩(-1);

六.言语流露自杀意图(-1);

七.计划采取自杀行动(-3);

八.自杀家族史(-1);

九.近亲人死亡或重要的亲密关系丧失(-3);

十.精神病史(-1);

十一.鳏夫/寡妇(-1);

十二.自杀未遂史(-3);

十三.社会-经济地位低下(-1);

十四.饮酒史或酒精滥用(-1);

十五.罹患晚期疾病(-1);

根据“自杀风险评估表”的评估总分,将患者的风险等级分为低度(≤5分)、中度(6~8分)、高度(9~11分)、极高度(≥12分);“自杀风险评估表”体现了风险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的关系,是用于衡量自杀风险程度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尺度,风险预警系统采用定量计算风险因素的风险值,风险水平定义为以下几个等级:①高风险、极高风险,即不可接受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控制危害,在极端情况下给予转入封闭式病房或使用保护性约束限制活动范围;②中风险,即进一步分析后决定是否需要整改,该风险水平通常被认为是可以容忍的,但应该进一步降低风险;③低风险,可以被忽略,但应该持续监测。

由上可知,患者h满足上述一、三、六、九等项的情况,其余各项暂未满足,此时根据“自杀风险评估表”对其评估总分为8分(3+1+1+3),属于中度自杀风险等级的范围,所以确定患者h的自杀风险等级为中度。

s5:根据“自杀风险评估表”的评估总分进行风险预警,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进行不同的管理:

评估为高度及以上(≥9分)自杀风险的患者限制其离病室3米内活动,考虑到采取相关措施,比如转移去封闭式病房,或使用约束带;

评估为中度自杀风险(6~8分)的患者限制其在病区内活动;

中度风险和高度以上风险的患者佩戴移动监测端;

低度风险的患者比较轻微,可以不对其进行限制,但应该进行持续监测;

一旦风险级别提升或降低,再通过系统进行调整,使等级与病情最贴切;

在s5的实施例中,患者h需要佩戴移动监测端,并且被限制在病区内活动。

s6:通过移动监测端对中度及以上自杀风险等级的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包括位置监测、睡眠监测、声音监测、动作监测、心率监测、皮肤温度监测、皮肤电阻监测、时间控制等,动态监测患者的时时活动,对患者的风险因素和风险行为作出突出预警、同比预警和环比预警,依据时间序列等算法对自杀风险事故进行预测,当预测值超过设定阀值时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并将风险因素反馈至步骤s3中,步骤s4重新评估风险,设定风险等级。

具体来说,突出预警属于一种立刻响应的预警方式,例如,患者h在未经允许时离开规定的活动区域;或与人发生争吵或打斗;或在封闭的空间内停留时间过长等,还包括其他关系到患者h安全的紧急事件。

同比预警,就是与历史同时期比较,在该系统中就是与相邻日期的同一时间点作比较,例如将患者h当月15号下午3点的风险因素和风险行为同16号下午3点的作比较,如患者h的午休时间明显减少,此时患者h的风险因素提高,当午休时间小于设定阀值时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同比的对象还包括心率、皮肤温度、皮肤电阻等因素,因为患者在计划自杀时,在实施计划前几天这些因素会受到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如心率加快、皮肤温度升高、皮肤电阻变化量变大,这些因素不受人为控制,因此可以将其作为预警信号。

环比预警,就是与前一个相邻的时期作比较,在该系统中,以每小时为一个统计阶段,就是与相邻的前一小时内的风险因素和风险行为作比较,当预测值超过设定阀值时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比如患者h临时起意想自杀,同比预警就不能进行准确的预警,而环比预警通过比较患者h在该时间点的各因素信息与上个小时内的各因素信息进行比较,可以快速的做出判断并向护士站预警,例如患者h,在下午3点时情绪稳定,在下午4点时受外部因素或其他因素干扰,情绪激动,同时其生理特征变化剧烈,如心率升高、皮肤温度升高、皮肤电阻值变化量增大、声音变高等,此时其风险因素迅速增加,应当立即向护士站进行预警。

风险预警分为四个预警区,即i区(低风险区)、ii区(中风险区)、iii区(高风险区)、iv区(极高风险区)。

i区(低风险区):例如,患者h单纯由于发热导致体温较高,其他生理特征稳定,此时,患者h即处于i区,此时无需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

ii区(中风险区):患者有两项的监测数据变化明显即处于ii区,如患者h的心跳明显加快,声音明显提高,此时应加强对患者h的监测;

iii区(高风险区):患者言语中流露出自杀意愿,而且具有自杀风险史和自伤史,有两项的监测数据变化明显或者有三项以上的监测数据变化明显时,应当立即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

iv区(极高风险区):患者准备实施自杀、出走、或伤人,应当立即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

预警系统采取灯号显示法,因本系统有四个预警区间,故可设计四灯显示系统,即“蓝灯”、“绿灯”、“黄灯”、“红灯”四种标识进行单项预警,依次对应四种预警区间i区(低风险区)、ii区(中风险区)、iii区(高风险区)、iv区(极高风险区),灯号显示所表现的警情也会有所不同;

如监测到患者h的心率变快、皮肤温度升高、声音变高等生理变化时,说明其处于iii区(高风险区),患者h身上佩戴的移动监测端的显示屏发出“黄灯”,应当立即向护士长终端进行预警,同时,将风险因素反馈至风险预警系统数据库,通过步骤s4重新确定风险等级。

同时,系统设定自杀未遂史、自伤史,有这些历史的患者再次自杀的风险加剧,只要曾经有自杀未遂史,用特定的代码标注,让医护人员即便不去翻阅病历,在系统看,移动监测端与护士站终端也能显示,提示此病人风险史;

s7:设置预警提示频次,一次违反,医护人员马上提高警惕和患者说明需要遵守安全管理规范,如果患者再次越规,系统自动记录患者违规次数,自动强化预警,强化预警目的提醒医护人员需要做更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比如转移去封闭式病房,或使用约束带,并将风险因素反馈至步骤s3中,步骤s4重新评估风险,设定风险等级。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与该预警方法相匹配使用的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包括安全管理脚环1,所述安全管理脚环1有两个半圆形环组成,两个半圆形环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电子锁2进行固定,用于套在患者的脚踝,防止其自行取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预警装置的样式并不限制与脚环1,也可以是手环或者颈环;电子锁2为密码锁,能够通过输入正确的密码进行打开,可以采用现有市面上任一款适合的型号。

在其中一个半圆形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显示触屏3,用于显示患者的自杀风险史和风险预警区,并通过输入密码打开脚环1的电子锁2;

麦克风5,用于监听患者的语音,通过语音识别功能找出与自杀有关的敏感词,而且当患者说活声音超过正常音呗、与人争吵、发生行为暴力、哭泣等紧急情况时可以立即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

摄像头4,用于拍摄患者的周围环境,以及患者的状态,通过图像识别功能判断患者是否持有危险性工具,图像识别通过判断患者手中的物品形状的识别,如刀具状,来判断患者是否处于危险中,若发生危险,立即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

在安全管理脚环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在其空腔中固定有蓄电池13,用于当做各电器元件的电源;

gps定位装置8,用于监测患者的位置,管理其活动范围,把病区内设定为安全活动范围值,一旦离开病区,护士站电脑立刻危险紧报,电脑能对患者实施动态定位,医护人员可即时发现患者定位行踪,寻找患者,确保其安全,一旦患者私自出走,能够立即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

角度传感器7,用于监测患者的身体形态,判断患者是否在休息,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自杀的发生相关,睡眠紊乱是精神障碍患者最突出和普遍的问题,部分研究指出睡眠紊乱可能会增加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自杀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患者在站立或者平卧时,使脚环1的角度能够发生变化,使用角度传感器7来检测这种变化,假设患者站立时脚环1与地面的角度为a,平卧时与地面的角度为b,通过检测角度传感器7保持角度b的时间,来大致判断患者的休息时间,当休息时间过短时,应当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

控制器6,为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的mcu芯片级计算机,用于数据的处理分析;

无线通讯装置9,系统基于webservice设计的一个数据传输组件,用于脚环1与护士站终端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

在安全管理脚环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电子体温计10,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皮肤温度的高低能反应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抑郁状态焦躁不安,可以根据皮肤的温度进行大致判断,

皮肤电阻传感器12,用于监测皮肤表面角质层的电阻变化,当人的脑神经活动时,由于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会使得皮肤表面的导电度改变(其成因可能汗液分泌量,体表电解质,血液循环速度等)相激愈大,变化量愈大(导电度增加),且不能自主的控制此种变化产生,通过监测皮肤电阻的变化,来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监测;

心率传感器11,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当患者处于亢奋时,心率加快,利用这一特点同样可以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监测;

所述控制器6的输入端设有多个接口,分别电连接麦克风5、摄像头4、gps定位装置8、角度传感器7、电子体温计10、皮肤电阻传感器12、心率传感器11、无线通讯装置9、以及显示触屏3的输出端;

所述控制器6其的输出端设有多个接口,分别电连接显示触屏3、电子锁2、以及无线通讯装置9的输入端。

该脚环1通过对中度及以上风险等级的患者的位置、语言、动作、以及各生理变化进行监测,当超出预定阀值时主动向护士站进行安全预警,能够大大提高对精神病人的管理效果,降低出走率、自杀率、伤人率等不安全事件概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