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6188发布日期:2021-04-13 22:4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


背景技术:

2.随着医学的发展,胸腔引流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中,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3.但对于胸科病人来说,因胸腔闭式引流管、伤口引流管、输液通路、尿管等管路较多而被限制,管道不知如何放置,不敢下床活动,从而影响胸腔内液体、气体的排出,不利于促进肺复张。目前市场上的输液架,在增加承载位置的放置板没有遮挡,容易使引流瓶倾倒;如果引流管设置过长则会导致引流管卷曲,从而导致引流不畅,过短则会导致病人活动如站、卧、蹲等不便。虽然可以使用引流瓶系带下床活动,但当瓶腔内引流液过多时,病人身体虚弱或家属照看不到位,也不能长时间提拉,承受其重量,没有辅助装置来为病人提供便利;且系带散落在地时,也容易增加病人被绊倒的风险。同时在黑暗的情况下并不能为患者提供很好的保护,对夜间查看引流情况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具有方便患者移动、增大患者活动范围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包括输液架本体,所述输液架本体包括输液杆、设于所述输液杆底端的万向轮和设于所述输液杆顶端的液体挂钩,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还包括置物盒,所述置物盒为开口向上的方形盒体,所述置物盒的外部一侧竖直地设有紧固套筒,所述输液杆穿过所述紧固套筒设置,所述紧固套筒的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相啮合的紧固螺栓,所述置物盒内设有一对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的一面通过弹簧与所述置物盒的内侧壁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将置物盒设置在带有万向轮的输液架底部,患者在下床活动时能够将引流瓶放于置物盒中,而置物盒能够调节高度,将置物盒调节到与患处同高时,便能够将患者围绕输液架本体的活动范围调至最大,同时还保证了不影响引流管的使用,而置物盒中的固定夹板能够装载不同大小的引流瓶。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夹板为弧形,且所述固定夹板的凹面朝向置物盒中心设置。
10.所述弧形的固定夹板能够将引流瓶始终固定在置物盒中部,同时防止其倾倒。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置物盒有两个,镜像地设于所述紧固套筒的外侧面。
12.镜像设置的置物盒能够在增加输液架的载量的同时,稳定输液架的重心,使输液
架更稳定。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液架本体有两榀,两榀输液架本体的输液杆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中部设有扶手。
14.虚弱患者可以通过抓握扶手进行行走,同时连杆连接两榀输液架本体,也使输液架本体更稳定不易倾倒。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液杆的周侧设有导管挂钩。
16.导管挂钩可用于固定提引流瓶的系带,或者整理过长的引流管,还可以用于悬挂引流袋,使患者能够在带管多的情况下也能安心、便捷地下床活动,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因下床活动导致管道滑脱的风险。
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液杆的顶部设有照明灯。
18.患者夜间活动可以照明,避免摔倒;护士夜间查看病人引流情况更方便,地灯光发散且距离较远,开次照明灯可以不用开大灯,影响整个病室的患者休息。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将置物盒设置在带有万向轮的输液架底部,患者在下床活动时能够将引流瓶放于置物盒中,而置物盒能够调节高度,将置物盒调节到与患处同高时,便能够将患者围绕输液架本体的活动范围调至最大,同时还保证了不影响引流管的使用,而置物盒中的固定夹板能够装载不同大小的引流瓶;
21.2、弧形的固定夹板能够将引流瓶始终固定在置物盒中部,同时防止其倾倒;
22.3、镜像设置的置物盒能够在增加输液架的载量的同时,稳定输液架的重心,使输液架更稳定;
23.4、虚弱患者可以通过抓握扶手进行行走,同时连杆连接两榀输液架本体,也使输液架本体更稳定不易倾倒;
24.5、挂钩可用于固定提引流瓶的系带,还可以用于悬挂引流袋,使患者能够在带管多的情况下也能安心、便捷地下床活动,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因下床活动导致管道滑脱的风险;
25.6、患者夜间活动可以照明,避免摔倒;护士夜间查看病人引流情况更方便,地灯光发散且距离较远,开次照明灯可以不用开大灯,影响整个病室的患者休息。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的立体结构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置物盒的主视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置物盒的俯视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置物盒的俯视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置物盒的立体结构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的立体结构图;
3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置物盒的立体结构图;
3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所述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的立体结
构图;
3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所述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的立体结构图;
35.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所述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的立体结构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0、输液架本体;11、输液杆;12、万向轮;13、液体挂钩;20、置物盒;21、紧固套筒;22、螺纹通孔;23、紧固螺栓;24、固定夹板;25、弹簧;30、连杆;31、扶手;40、导管挂钩;50、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9.实施例1:
4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包括输液架本体10,输液架本体10包括输液杆11、设于输液杆11底端的万向轮12和设于输液杆11顶端的液体挂钩13,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移动输液架还包括置物盒20,置物盒20为开口向上的方形盒体,置物盒20的外部一侧竖直地设有紧固套筒21,输液杆11穿过紧固套筒21设置,紧固套筒21的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22,螺纹通孔22内设有与螺纹通孔22相啮合的紧固螺栓23,置物盒20内设有一对固定夹板24,固定夹板24的一面通过弹簧25与置物盒20的内侧壁连接。
4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42.将置物盒20设置在带有万向轮12的输液架底部,患者在下床活动时能够将引流瓶放于置物盒20中,而置物盒20能够调节高度,将置物盒20调节到与患处同高时,便能够将患者围绕输液架本体10的活动范围调至最大,同时还保证了不影响引流管的使用,而置物盒20中的固定夹板24能够装载不同大小的引流瓶。
43.实施例2:
44.如图4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45.固定夹板24为弧形,且固定夹板24的凹面朝向置物盒20中心设置。
46.弧形的固定夹板24能够将引流瓶始终固定在置物盒20中部,同时防止其倾倒。
47.实施例3:
48.如图6和图7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49.置物盒20有两个,镜像地设于紧固套筒21的外侧面。
50.镜像设置的置物盒20能够在增加输液架的载量的同时,稳定输液架的重心,使输液架更稳定。
51.实施例4:
52.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3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53.输液架本体10有两榀,两榀输液架本体10的输液杆11之间通过连杆30连接,连杆30的中部设有扶手31,连杆30两端与输液杆11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可以是卡接。
54.虚弱患者可以通过抓握扶手31进行行走,同时连杆30连接两榀输液架本体10,也使输液架本体10更稳定不易倾倒,可拆卸的连杆可以在拆卸后加装现有的扶手件,以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
55.实施例5:
56.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4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57.输液杆11的周侧设有导管挂钩40。
58.导管挂钩40可用于固定提引流瓶的系带,或者整理过长的引流管,还可以用于悬挂引流袋,使患者能够在带管多的情况下也能安心、便捷地下床活动,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因下床活动导致管道滑脱的风险。
59.实施例6:
60.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5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61.输液杆11的顶部设有照明灯50。
62.患者夜间活动可以照明,避免摔倒;护士夜间查看病人引流情况更方便,地灯光发散且距离较远,开次照明灯50可以不用开大灯,影响整个病室的患者休息。
6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