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物拔出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7235发布日期:2021-04-13 22:5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物拔出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物拔出工具。


背景技术:

2.在适用鱼、骨头以及带核等食物的时候,鱼刺、骨渣和果核等很容易被卡住喉部,一般情况下,鱼刺、骨渣及果核等异物最容易刺入的部位主要是扁桃体下端、舌根部等部位,而果核则容易卡在食道中。卡了异物,人的咽部会感到刺痛或有异物感,异物较大的话,吞咽也很困难。如果异物刺激喉黏膜,则会引起剧烈咳嗽,并因反射性喉痉挛及异物阻塞而出现呼吸困难,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喘鸣、失音、喉痛等。最严重的是,如果异物较大,而且嵌在声门上,则很快会造成窒息死亡。遇到喉咙扎了鱼刺等异物,可以先试着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舌头的前半部,在亮光下仔细观察其舌根部、扁桃体及咽后壁,如果能找到鱼刺,可用镊子或筷子夹出。目前,使用常规的镊子等工具夹持鱼刺等异物,在鱼刺等异物夹出过程中,鱼刺等异物很容易刮伤喉部,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物拔出工具,其能够在夹持异物的同时,包住异物防止异物对人体造成伤害。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异物拔出工具,包括夹持组件和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包括保护帽,所述保护帽一侧设置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能绕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点自由转动,且所述保护帽开口正对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点。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同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包括夹持部和连接部,且任一夹持臂的夹持部与所述固定耳旋转连接,所述任一夹持臂的连接部与另一夹持臂的连接部为杠杆连接关系。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一夹持臂与所述固定耳之间设置有旋转控制机构,所述旋转控制机构用来控制保护帽的转动。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发条结构和控制轮,所述发条结构包括发条、转动轴、固定轴和腔室,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转动轴一端伸出所述腔室连接到所述固定耳,且所述转动轴能自由转动,所述固定轴固定在腔室内,所述发条两端分别连接转动轴和固定轴。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转动轴上套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与控制轮之间通过绳索连接,所述绳索缠绕在转轮和控制轮上,所述绳索两端分别固定在转轮和控制轮上。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轮设置在与所述固定耳同侧夹持臂的连接部上。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腔室由顶盖和底盘限定形成,所述底盘设置
在夹持臂上,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顶盖俯视形状为矩形与圆形的拼接结构。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保护帽为圆形凹槽结构。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保护帽的开口处棱角都倒有圆角。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物拔出工具,这种工具针对卡在人体喉部的鱼刺、果核和骨渣等异物,可快速有效的伸入喉部取出上述等异物,且取出过程可充分保护喉部不受伤害。本工具包括夹持组件和收纳组件,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卡在喉部的异物,收纳组件用于包裹异物。收纳组件包括保护帽,在夹持组件夹持喉部的异物时,保护帽可以包裹住异物。由于保护帽一般为弧形结构,所以在夹持组件夹持异物时,保护帽不会伤到喉部。一般情况下在夹持组件夹持住异物后,需要拖出整个工具,这时异物上的尖锐部分也会刮伤喉部,安装保护帽后的工具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保护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耳,固定耳可绕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点自由转动,固定耳可方便保护帽围绕夹持组件的夹持点转动。同时,固定耳可围绕夹持组件的夹持点自由转动,可以使保护帽通过转动来调节与异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异物处于保护帽的包裹范围内。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旋转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旋转控制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滑动插销的安装示意图。
22.图标:1

夹持臂;2

保护帽;3

固定耳;4

控制轮;5

绳索;6

底盘;7

固定轴;8

转动轴;9

顶盖;10

发条;11

滑动槽;12

滑动插销;13

连接轴;14

插销盘;15

插销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1
31.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异物拔出工具,这种工具适用于拔出喉部卡住的鱼刺、骨渣、果壳、果核等异物。针对卡在人体喉部的鱼刺、果核和骨渣等异物,可快速有效的伸入喉部取出上述异物,且取出过程可充分保护喉部不受伤害。该拔出鱼刺等异物的工具主要包括夹持组件和收纳组件。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卡在喉部的鱼刺等异物,并将异物拖出喉部。收纳组件用于包裹鱼刺等异物,随夹持组件伸入到卡住鱼刺的位置,在夹持组件夹持过程中收纳组件包裹收纳住鱼刺等异物。收纳组件包括保护帽2,在夹持组件夹持喉部的异物时,保护帽2作为包裹住异物的结构。由于保护帽2一般为弧形结构,所以在夹持组件夹持异物时,保护帽2不会伤到喉部。
32.一般情况下,在夹持组件夹持住异物后,需要拖出整个工具,这时异物上的尖锐部分也会刮伤喉部,安装保护帽2后的工具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保护帽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耳3,固定耳3可绕夹持组件的夹持点自由转动,固定耳3可方便保护帽2围绕夹持组件的夹持点转动。同时,固定耳3围绕夹持组件的夹持点自由转动,可以带动保护帽2转动来调节保护帽2与异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异物处于保护帽2的包裹范围内。
33.进一步的,保护帽2为一种超薄的微型帽盖结构,这种结构轻巧容易被控制,可配合设置在帽盖一侧的固定耳3绕夹持组件夹持点自由转动,容易找到包住鱼刺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保护帽2的材料选用不锈钢材料,这种材料性质稳定,强度好,不容易被破坏掉落。且对人体危害小。选用这种材料可以避免使用塑料等材料引起的容易损坏,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容易老化等问题。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同的夹持臂1,两个相同的夹持臂1可以相互配合夹持住卡在喉部的鱼刺等异物。其中,夹持臂1包括夹持部(图中未标出)和连接部(图中未标出),任一夹持臂1的夹持部与固定耳3旋转连接。夹持部与固定耳3连接,方便固定耳3带着保护帽2进入被卡住鱼刺等异物的喉部。任一夹持臂1的连接部与另一夹持臂1的连接部为杠杆连接关系,例如钳子的杠杆连接机构、镊子的杠杆连接结构等都
适用于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夹持臂1的连接部之间选用镊子类的杠杆连接方式,选用镊子式的夹持臂1的目的是为了使夹持臂1更灵活的伸入喉部,方便快捷地夹持住鱼刺。本实施例中,夹持臂1的夹持部为片状,方便与固定耳3配合连接。夹持臂1的连接部之间利用杠杆原理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还可以轻松的控制夹持臂1的夹持状态。
35.上述的实施例中,夹持臂1的夹持部和连接部之间呈一定角度连接,使夹持部与连接部之间为一定的弯曲状态,这种带有弯曲弧度的夹持组件更加方便伸入喉部。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式中,夹持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弧度控制在0.66π~0.80π之间,这个弧度范围适合人体喉部伸入的适应角度,非常方便夹持部伸入到卡住鱼刺的喉部。同时,在这个弧度范围内夹持部和连接部不容易戳伤喉部。
37.需要说明,固定耳3与任一夹持臂1之间设置有旋转控制机构,旋转控制机构控制保护帽2的转动。旋转控制机构主要用于控制保护帽2与夹持臂1的夹持部之间的角度,方便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包裹住卡在喉部的鱼刺。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旋转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旋转控制机构包括发条10结构和控制轮4。发条10结构可以储存势能,在旋转控制机构需要控制保护帽2转动时候释放势能为保护帽2转动提供动能。发条10结构包括发条10、转动轴8、固定轴7和腔室。转动轴8设置在腔室内,转动轴8一端伸出腔室连接到固定耳3,且转动轴8可自由转动。转动轴8固定轴7固定在腔室内,发条10两端分别连接转动轴8和固定轴7。发条10结构利用转动轴8和固定轴7上发条10的缠绕,使转动轴8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可使发条10从固定轴7转移到转动轴8上,在转轴上上满发条10。在需要调整保护帽2转动时,将势能释放转化为动能带动转动轴8转动。固定轴7上的发条10势能转化为转动轴8转动的动能。由此可驱动转动轴8上的固定耳3转动,带动保护帽2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包裹住鱼刺。
39.另外,上述转动轴8上套设有转轮,转轮与控制轮4为轮毂组件结构,转轮与控制轮4之间通过绳索5连接,绳索5缠绕在转轮和控制轮4上,绳索5两端分别固定在转轮和控制轮4上。转轮与控制轮4组成的轮毂组件结构,通过转动控制轮4来带动转轮转动,使转轮上的转动轴8转动。已知转动轴8转动可使固定轴7上的发条10转移到转动轴8,在转轴上上满发条10。上满发条10后停止控制轮4的转动,可以按住控制轮4,可将保护帽2伸入到卡在鱼刺等异物的喉部。伸入到鱼刺位置后通过松动控制轮4来控制转动轴8回转,以此来控制保护帽2转动到合适位置包裹住鱼刺等异物。
40.进一步的,控制轮4设置在与固定耳3同侧夹持臂1的连接部。控制轮4设置在固定耳3一侧的夹持臂1上,是为了与转轮对应,方便转动。
41.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腔室由顶盖9和底盘6限定成形,底盘6固定设置在夹持臂1上,顶盖9固定在底盘6上,使用顶盖9和底盘6来构成腔室,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顶盖9的形状。
42.为此,顶盖9俯视形状为矩形与圆形的拼接结构。本实施例中,选用一种圆形加上矩形的顶盖9拼接结构,其中顶盖9的圆形部分与底盘6形成圆形腔室,圆形腔室内设置占用空间较大的转动轴8,转动轴8设置在圆形腔室的圆心处。顶盖9的矩形部分与底盘6形成一矩形腔室,其中设置固定轴7。这种圆形加矩形的拼接腔室结构布局清晰,方便发条10的转移,同时方便组装。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帽2为圆形凹槽结构。本实施例中保护帽2为圆形凹槽结构,这种带有圆形的结构,可以最大的增加保护帽2的包裹范围,且占用空间较小。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帽2的开口处棱角都倒有圆角。保护帽2所有棱角都倒圆角处理,防止棱角锋利划伤人体。
45.另外,固定耳3所有棱角也做倒圆角处理,来防止棱角锋利划伤人体。
46.在使用时,先转动控制轮4,使转轮转动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轴8带动发条10在转动轴8上收紧,上满发条10,按住控制轮4使转动轴8锁定,防止发条10带动转动轴8旋转。然后将夹持组件伸入到喉部鱼刺处,慢慢松动控制轮4。由于没有控制轮4的锁定,转动轴8上的发条10从新回到固定轴7。发条10在回到固定轴7过程中,带动转动轴8慢慢转动,使保护帽2慢慢转动到适合包裹鱼刺的位置。此时,可按住控制轮4,使保护帽2停止转动。再利用杠杆原理使夹持臂1的夹持部夹持住鱼刺。最后在保护帽2的包裹下,慢慢拖出鱼刺。
4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发条10为一种定力发条10,这种发条10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
48.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异物拔出工具,包括夹持组件和收纳组件,收纳组件包括保护帽2,保护一侧设置有固定耳3,固定耳3可绕夹持组件的夹持点自由转动,且保护帽2开口正对夹持组件的夹持点。夹持组件的作用是伸入喉部卡住鱼刺的位置夹持鱼刺,并取出鱼刺。收纳组件的作用是在随夹持组件伸入到卡住鱼刺的位置,在夹持组件夹持过程中包裹收纳住鱼刺,防止鱼刺在夹持和取出过程中对喉部造成二次刮伤。其中,保护帽2为一种超薄的微型帽盖结构,这种结构轻巧容易被控制,可配合设置在帽盖一侧的固定耳3绕夹持组件夹持点自由转动,容易使保护帽2快速包住鱼刺。所以,这种工具可以在夹持异物过程中控制保护帽2转动到指定位置包住鱼刺,取出过程中保护帽2可将鱼刺两端的尖锐部分包裹住,防止取出过程中鱼刺对喉部的划伤。
49.实施例2
50.本实施例结构和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旋转控制机构为一种可以先锁定控制保护帽2与夹持部角度,使保护帽2伸入喉部后,方便保护帽2包裹卡在喉部的鱼刺等异物。
51.请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控制机构包括锁紧控制件,锁紧控制件包括插销盘14、滑动插销12和连接轴13。连接轴13一端固定连接上述夹持部,另一端穿过上述固定耳3连接到插销盘14,且插销盘14上开设有多个插销槽15。固定耳3上设置有滑动槽11,滑动插销12设置在固定耳3上的滑动槽11内,且与插销盘14上的插销槽15对应,滑动插销12可滑入插销槽15。锁紧控制件的作用是在保护帽2转到一定角度后,对其锁紧。采用插销盘14式的锁紧,可以选择多个位置进行锁紧,满足保护帽2不同角度的锁紧需求。
52.工作时,先判断喉部的鱼刺等异物所在位置,根据其所在位置先确定保护帽2需要与夹持臂1的夹持部形成什么角度伸入,才方便包裹鱼刺等异物。确定角度后转动固定耳3,使保护帽2达到需要的角度。此时,拨动滑动槽11上的滑动插销12,滑动插销12滑入插销盘14上的插销槽15,使保护帽2的角度固定锁紧。最后握住上述夹持臂1的连接部,将保护帽2伸入鱼刺位置,使鱼刺被保护帽2包裹,包裹后利用杠杆原理使夹持臂1的夹持部夹持住鱼
刺,然后在保护帽2的包裹下,慢慢拖出鱼刺,完成鱼刺取出。
5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