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工学可视耳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2150发布日期:2021-02-18 15:5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体工学可视耳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体工学可视耳镜。


背景技术:

[0002]
耳镜是一种用于治疗耳道内部病变的医疗必备用品,可检查肉眼不能察觉到的较细微的病变,对婴幼儿及卧床病人较方便,在缺乏耳镜反射光源的地方尤为重要。
[0003]
随着人类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用检查设备也越发先进,传统的耳镜设备可对耳道,鼓膜等进行检查,通过光反射将耳内全貌摄于棱镜中显示出来,但是传统耳镜有着功能单一,转动不灵便,对不同患者的耳道结构无法全部适应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工学可视耳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功能单一,转动不灵便,对不同患者的耳道结构无法全部适应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体工学可视耳镜,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右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光源,所述机壳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调节插口,所述一号调节插口内活动连接有一号活动轴,所述一号活动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对接插口,所述一号对接插口下端固定连接有方向柄,所述方向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调节插口,所述二号调节插口内活动连接有二号活动轴,所述二号活动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对接插口,所述二号对接插口下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0006]
优选的,所述机壳左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螺杆,所述伸缩螺杆右端活动连接有柔性胶垫,所述柔性胶垫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伸缩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柔性胶垫左端活动连接有张紧盘,所述张紧盘内设置有咬合片,所述咬合片中间设置有转换孔。
[0008]
优选的,所述转换孔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有耳道探针,所述耳道探针左端固定连接有内窥镜,所述耳道探针外侧活动连接有耳道塞。
[0009]
优选的,所述一号调节插口和一号对接插口均为空心半球形结构,所述一号活动轴和二号活动轴均为球形结构。
[0010]
优选的,所述张紧盘为螺纹收紧结构,所述咬合片为四个相同的扇形结构,且扇形角小于九十度,所述转换孔内径大于连接杆。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该人体工学可视耳镜,可以根据医护人员需要,利用一号活动轴与二号活动轴的滚动连接对耳镜的方向,角度进行调整,也可根据病人是否患有接触性传染病而调节手柄与耳道探针距离,使用方便,操作灵活;
[0013]
2、该人体工学可视耳镜,可根据病人耳道空间的不同,通过转动伸缩螺杆进行耳道探针的伸长与收缩,使用效果好,应用广泛;
[0014]
3、该人体工学可视耳镜,利用张紧盘和耳道探针的可拆卸结构,针对环境的不同
需要,可对耳镜前端的部件进行更换,做到功能多样化。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耳道探针与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机壳;2、辅助光源;3、一号调节插口;4、一号活动轴;5、一号对接插口;6、方向柄;7、二号调节插口;8、二号活动轴;9、二号对接插口;10、手柄;11、伸缩螺杆;12、柔性胶垫;13、螺纹孔;14、张紧盘;15、咬合片;16、转换孔;17、连接杆;18、耳道探针;19、内窥镜;20、耳道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体工学可视耳镜,包括机壳1,机壳1右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光源2,机壳1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调节插口3,一号调节插口3内活动连接有一号活动轴4,一号活动轴4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对接插口5,一号对接插口5下端固定连接有方向柄6,方向柄6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调节插口7,二号调节插口7内活动连接有二号活动轴8,二号活动轴8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对接插口9,二号对接插口9下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0。
[0022]
进一步的,机壳1左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螺杆11,伸缩螺杆11右端活动连接有柔性胶垫12,柔性胶垫12内开设有螺纹孔13,伸缩螺杆11与螺纹孔13螺纹连接,通过伸缩螺杆11的特性,使设备具有伸长缩短的功能,使用时更加贴合患者耳道。
[0023]
进一步的,柔性胶垫12左端活动连接有张紧盘14,张紧盘14内设置有咬合片15,咬合片15中间设置有转换孔16,通过张紧盘14的转动,可将咬合片15同时向内收紧,稳定连接杆17。
[0024]
进一步的,转换孔16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左端固定连接有耳道探针18,耳道探针18左端固定连接有内窥镜19,耳道探针18外侧活动连接有耳道塞20,利用耳道塞20的柔软特性包裹刚性的耳道探针18前端,使设备使用时避免伤害患者耳道。
[0025]
进一步的,一号调节插口3和一号对接插口5均为空心半球形结构,一号活动轴4和二号活动轴8均为球形结构,利用球形结构连接,使用时方向的转动更加灵活。
[0026]
进一步的,张紧盘14为螺纹收紧结构,咬合片15为四个相同的扇形结构,且扇形角小于九十度,转换孔16内径略大于连接杆17,通过咬合片15的相互挤压咬合,可将转换设备零件稳定在机壳1上。
[0027]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将手柄10握在手中,根据患者耳道结构的需要,用手转动柔性胶垫12,使设备拉长至合适位置,随后转动张紧盘14使咬合片15相互收紧,夹住连接杆
17,通过连接杆17稳定耳道探针18的状态,另根据使用需要,用手调整一号活动轴4和二号活动轴8,使方向柄6和手柄10的距离方向发生改变,待设备调校完成,将耳道探针18探入患者耳道内部,通过顶端内窥镜19观察患者耳道内患病情况,在耳道探针18进出耳道的过程中,利用外侧包裹的耳道塞20隔开耳道探针18与耳道粘膜的直接接触,拓展应用可发展为转动张紧盘14使咬合片15相互放松,将耳道探针18拆卸下来,更换另外的治疗设备,仍通过咬合片15连接固定,对病患处进行治疗。
[0028]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