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5818发布日期:2021-07-13 15:1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除关节炎或腰背疼痛的按摩带。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现有关节炎和腰背疼痛的治疗方法是口服药和对关节炎部位贴膏药,这样的治疗方法容易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最好的治疗方法为采用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方式为在不给患者用药的前提下,采用物理加热或按摩等方式改善患者关节炎位置局部血液循环,减缓局部疼痛;

但现有的物理治疗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稳定性不足。针对按摩点给予的刺激力度远远不够,或者达不到患者的要求。现有的能够给予强力锤击的按摩产品均无法自身稳定,不能同时选定按摩点,因此按摩过程降低了效率,而绑缚位置难以达到要求。给患者治疗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不便。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治疗关节炎物理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绑缚稳定性不足,不能任意设定多个按摩敲击点,尤其是按摩力度难以达到患者的要求,使得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效果都难以确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摩带,以实现可以在躯干部、四肢部,甚至背部同时颈部选定位置,稳定绑缚后自设敲击按摩力度,并能够同时结合热敷理疗。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的按摩带,设有弹性扁平状的按摩带本体,在按摩带本体的相对两侧边固定设有能够相互配合绑缚的缚带和接合带,按摩带本体的一侧面设有凸出的按摩球;

所述按摩球设有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每一个按摩球在按摩带本体内部设有配套的调控电路、电磁铁和增力杠杆;在按摩带本体的中部与表面平行地设有内固定板,与按摩球相背的一侧面的按摩带本体内平行地设有外固定板,内固定板与外固定板均为网状可弯曲变形部件;所述电磁铁与内固定板固定连接,外固定板的外侧面为每一个电磁铁设置有分离的pcb板,每一个pcb板上设有一一对应所述电磁铁的所述调控电路,每一块所述调控电路独立可控地输出周期方波驱动信号控制对应的电磁铁,每一个电磁铁的铁芯18端部通过独立的增力杠杆连接一个独立的所述按摩球。

具体地,在按摩球的内侧垂直于按摩带本体侧面固定连接有目标杆,所述内固定板面对目标杆固定设置有一支撑块,所述增力杠杆的中部通过支点轴与支撑块轴连接,增力杠杆的两端分别与铁芯18的外端部和目标杆的内端部轴接。

作为实施例,在按摩带本体的一侧边设有凸出的带冠,带冠内设有可充电池和总开关,可充电池通过串接的总开关构成供电端,为用电部件供电,每一块所述调控电路相互并联后接入供电端。

具体地,所述调控电路以方波输出的多谐振荡器为核心,通过控制开关接入供电端,调控电路设有用于调节按摩球输出力度的调节电阻,使得每一个按摩球可以独立开启和调节击打频率。

所述支撑块面对目标杆的一端设有对齐目标杆的凹槽,目标杆的端部部分设于凹槽内,凹槽与目标杆之间的横向间距为3~8mm。

进一步地,在按摩带本体的按摩球之间设有碳纤维发热片,在外固定板内侧设有隔热层;碳纤维发热片通过控制开关接入供电端。

在按摩带本体内的按摩球和增力杠杆之外的区域填充有棉绒料。

在按摩带本体的外表面覆设有防静电纤维面层,按摩球被包裹在防静电纤维面层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可以稳定绑缚于躯干或四肢部位,略微调节即可准确设定多个按摩点,可以自我设定敲击点,并可以自行设置每一个按摩点的启停和敲击频度。利用了电磁铁上电时对铁芯的加速吸附作用,通过增力杠杆反作用于按摩头,起到较强的敲击按摩效果,不同于振动和转动按摩,敲击按摩起到有效的对疼痛和穴位的松解舒缓作用,理疗效果明显强于转动按摩方式。

(2)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铁产生脉冲敲击,通过杠杆增力,不仅大幅加强了按摩敲击力度和按摩效果,并且通过杠杆增力降低了对电磁铁的额定功率要求,降低了成本和电力消耗,使得强力敲击按摩得以实用化。

(3)本实用新型集热敷和多点按摩于一体,敲击频率可以自行设置,功能齐全,无需额外的人工辅助,可以脱离电源线实现多点敲击按摩,使得按摩效果稳定,有效率提升明显。

(4)外固定板和内固定板为可弯曲变形部件,举例为帆布带,为各分离的pcb板和隔热层提供了支撑基础,内固定板为电磁铁和支撑块提供了位置稳定的基础,支撑块同时起到为支点轴提供支撑和限制目标杆的朝向位置的作用,是整体各部件稳定工作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结构实施例。

图中:1-缚带;2-按摩带本体;3-带冠;4-按摩球;5-接合带;6-防静电纤维面层;7-电磁铁;8-隔热层;9-pcb板;10-调控电路;11-调节电阻;12-导线;13-控制开关;14-可充电池;15-支撑块;16-支点轴;17-目标杆;18-铁芯;19-增力杠杆;20-碳纤维发热片;21-棉绒料;22-内固定板;23-总开关;24-复位弹簧;25-外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也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外沿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按摩带,设有柔性扁平状的按摩带本体2,厚度3~6cm,在按摩带本体的相对两侧边固定设有能够相互配合绑缚的缚带1和接合带5,如图1、2为两种缚带的设置方式,按摩带本体2通常设置为矩形,长20~40cm,宽10~30cm,图1实施例中缚带设置在长度方向,便于在躯干部位绑缚。图2实施例的缚带设置在宽度方向,便于在四肢部位绑缚。按摩带本体2的一侧面设有凸出的按摩球4,缚带1和接合带5相对设置,在与按摩球的同侧面分别设有尼龙搭扣的勾面和绒面。优化方案中,在另一侧边设有带冠3,带冠3内设有可充电池14,表面设有总开关23和电源指示灯。带冠3便于在绑缚后在垂直方向拉动按摩带本体,或调整按摩球的位置,并便于找到内置电池和控制总开关。

所述按摩球可以是表层柔软、中心坚硬的球状橡胶制品。按摩球4设有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每一个按摩球4的按摩带本体背面对应设有针对这个按摩球4的控制开关13和调节电阻11,控制开关13可以控制单独打开或关闭对面的按摩球,调节电阻用来调节这个按摩球敲击的力度。因此整个按摩带本体2的按摩位置和同时按摩工作的数量都是可以自己设定的。

每一个按摩球4在按摩带本体2内部设有配套的调控电路10、电磁铁7和增力杠杆19。为了使按摩能够达到需要的力度,并且在身体适应目前的按摩力度后可以调节加大力度。使用敲击的方式才能够避免按摩力度不到位的缺陷,并且可以调节力度。使用电机带动偏心辊锤击的方式作用的范围偏大,且有与锤击方向不一致的移动现象,不能最好地适用本按摩带针对作用点按摩的需要。因此使用电磁铁7直接在垂直表面方向直线敲击。按摩机构具体的设置结构如下:

在按摩带本体2的中部与表面平行地设有内固定板22,与按摩球4相背的一侧面的按摩带本体2内平行地设有外固定板25,内固定板22与外固定板25均为网状可弯曲变形部件;一种实施例为厚度3~6mm的帆布带,或硬度为邵氏30a-50a的橡胶材质,或依次铰接的刚性板。外固定板25为各分离的pcb板和隔热层提供了支撑基础,内固定板为电磁铁和支撑块提供了位置稳定的基础,是整体各部件稳定工作的基础。

所述电磁铁7与内固定板22固定连接,可通过粘胶或螺钉固定连接。外固定板25的外侧面为每一个电磁铁设置有分离的pcb板9,每一个pcb板9上设有一一对应所述电磁铁的所述调控电路10。每一块所述调控电路10独立可控地输出周期驱动信号控制对应的电磁铁7,每一个电磁铁的铁芯18端部通过独立的增力杠杆19连接一个独立的所述按摩球4。每一个按摩球可以被独立地控制开启或关闭,开启的按摩球周期性地垂直于按摩带大面起到冲击敲击作用,通过调节电阻11可以独立地控制敲击的力度。

具体地,结构上如图4、5所示,在按摩球4的内侧垂直于按摩带本体侧面固定连接有目标杆17,所述内固定板22面对目标杆17固定设置有一支撑块15,目标杆17、增力杠杆19和支撑块15为刚性件,所述增力杠杆19的中部通过支点轴16与支撑块15轴连接,增力杠杆19的两端分别与铁芯18的外端部和目标杆17的内端部轴接。电磁铁的铁芯方向与按摩带的底面垂直。电磁铁的铁芯18在电磁铁得电时加速吸附铁芯,铁芯端部通过连接的增力杠杆19传递到目标杆17,目标杆17带动按摩球4向外产生冲击动作。电磁铁失电时在内部复位弹簧24的作用下将铁芯18推出,通过增力杠杆19带动按摩球4收回。

所述支撑块15面对目标杆17的一端设有对齐目标杆的凹槽,目标杆17的端部部分设于凹槽内,凹槽与目标杆17之间的横向间距为3~8mm。使得目标杆的运动方向仅仅被限制为与按摩带的底面垂直方向做往复运动。电磁铁上电时按摩球做向外的加速冲击运动,达到敲击的效果。增力杠杆19可以将电磁铁上电运动的冲击力放大,电磁铁可以选用推拉式电磁铁,由于增力杠杆19的增力作用,使得电磁铁的功率要求降低,整体降低了成本和耗电量,使用蓄电池或锂电池即可达到多点敲击的效果。且敲击方向基本垂直于按摩带的底面,敲击作用效率高,占用面积小。

所述调控电路10以方波输出的多谐振荡器为核心,通过控制开关13接入供电端,调控电路10设有用于调节按摩球输出力度的调节电阻11,使得每一个按摩球4可以独立开启和调节击打力度。具体的电路实施例如图6所示,各敲击控制电路并联,各自通过控制开关13接入供电电源。实施例电路中采用了555多谐振荡电路,可以输出规范的方波,输出方波信号经过调节电阻11控制三极管的功率放大作用,在电磁铁额定功率范围内三极管将输出功率作用在电磁铁线圈。

作为实施例,可充电池14通过串接的总开关23构成供电端,为用电部件供电,可充电池14可以取出更换或在线充电。

电路实施例中还并联设置了发热控制回路。

从物理结构上,在按摩带本体2的按摩球4之间设有碳纤维发热片20,在外固定板25内侧设有隔热层8;碳纤维发热片20通过控制开关13接入供电端。通过控制开关13可以控制按摩带加热,在热敷的同时进行按摩。

在按摩带本体2内的按摩球4和增力杠杆19之外的区域填充有棉绒料21。使得按摩带充实柔软,整体在按摩带本体2的外表面覆设有防静电纤维面层6,可以隔离外部静电作用,也避免对外部电器产生电磁干扰。按摩球4被包裹在防静电纤维面层6内。使得内部部件被与外界隔离,起到防潮防尘的作用。

在打开总开关23和控制开关13时,可充电池11输出电流,带动碳纤维发热片14工作,碳纤维发热片14缓慢散发热量,通过热传递,缓慢传递至棉绒层7,棉绒层7将热量传递给关节炎疼痛或腰背疼痛位置,逐步提升温度,因可充电池11电压较低,最大输出温度为65℃;缓慢升温可使患者热敷位置适应温度提升过程,产生舒适感,避免升温过快导致的患者热敷位置产生不适感,热敷位置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

在打开按摩球的控制开关13时,可充电池11输出电流,在多谐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作用下,周期性地带动电磁铁吸取和释放铁芯,通过增力杠杆19带动按摩球4做敲击运动,从而让按摩球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敲击按摩,可以自行调节敲击力度,从而起到适度和有效按摩的作用,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和穴位点按的效果,有镇痛、解除肌肉痉挛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