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7425发布日期:2021-04-13 22:5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务防护用护目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


背景技术:

2.在处理传染类疾病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手套,隔离保护措施在保护医务人员的同时,也加大了工作难度。文献研究表明,针刺伤是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最大危险之一。针刺伤是指针头刺伤医护人员的皮肤或黏膜,引发皮肤出血或不出血的意外伤害。医务人员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和护目镜的情况下,护目镜起雾的情况常常发生。护目镜起雾大大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视野,增加了工作的难度,特别是护理人员进行注射工作时,护目镜起雾导致的模糊的视野很容易发生针刺伤,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职业伤害风险。
3.现有的多功能护目镜有专门针对起雾设置的防雾层,虽然附着了防雾层的护目镜短期内有效减少了镜面水汽的凝结,但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高强度劳作,护目镜起雾的问题仍然未能完全根除,所以,在疫情等恶劣环境下的使用,护目镜防雾效果还待进一步的研究。国外现有的护目镜边框属于硬质材料,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会压迫面部,导致面部产生严重压痕,甚至会造成局部创伤。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该实用新型的镜框内设置有吸水材料,能够有效吸附镜框内的水分,防止水分在护目镜表面积聚凝结;实现护目镜的防雾功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包括镜框、防雾镜片、固定带,所述防雾镜片的边沿与所述镜框封闭连接,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头与所述镜框连接;所述镜框与人体脸部贴合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条;所述镜框内壁设置有用于夹持吸水材料的夹持部。
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镜框的下部,位于鼻梁部的两侧。
8.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环绕所述镜框内壁设置、仅在所述镜框的鼻梁部开设缺口。
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具有空腔结构,所述密封条远离所述镜框的边缘为渐薄延伸状。
10.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为槽体,构成槽体的两个立条顶端分布有向槽体内侧延伸的挡块,构成槽体的两个立条为多孔状。
1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上连接有用于部分包裹鼻梁及鼻翼的延伸,所述延伸为实心片状。延伸包裹在鼻梁及鼻翼上,佩戴口罩后,口罩的上侧边缘覆盖在延伸上。避免呼出气渗入护目镜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为分布在所述镜框内壁的若干个钩体。
13.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吸水条,所述吸水条内设有纤维干燥剂组成的吸水材料部分。纤维干燥剂成本低,对人体皮肤无侵蚀作用。
14.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为弹性材料制成。
1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为硅胶制成。
16.综上所述,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在镜框内设置有用于夹持吸水条的夹持部,吸水条持续吸收镜框内的水气,确保护目镜与面部之间的空间内能够长时间保持相对干燥,镜片不会起雾,医护人员能够准确进行日常工作,减少针刺伤的发生。而且本实用新型在镜框上增加了软质密封条,在佩戴本实用新型时与面部贴合性更好,密封性更好,防止防护服内的水分进入护目镜内,减少了护目镜内水分的来源,能够有效防止镜片起雾;本实用新型在消毒后,更换新的吸水条,重复多次使用,提高防护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19.图2为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钩子形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夹持部与吸水条的配合示意图。
22.图中:1

密封条;2

防雾镜片;3

镜框;4

延伸;5

固定带;6

夹持部;601

挡块;7

吸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4.实施例1;
25.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医用防雾护目镜,包括镜框3、防雾镜片2、固定带5,所述防雾镜片2的边沿与所述镜框3封闭连接,所述固定带5的两端头与所述镜框3连接。所述镜框3与人体脸部贴合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条1;所述密封条1具有空腔结构,所述密封条1远离所述镜框3的边缘为渐薄延伸状。具体的,密封条1为囊体结构,更容易与人体脸部贴合,适应不同的脸型。所述镜框3内壁设置有用于夹持吸水材料的夹持部6。所述夹持部6的高度和宽度不超过8mm,不影响佩戴者视线。所述夹持部6设置在所述镜框3的下部,位于鼻梁部(镜框3与人体鼻梁及部分鼻翼贴合的位置)的两侧,所述夹持部6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固定带5与镜框3的连接处、且位于下方。所述夹持部6为槽体,构成槽体的两个立条顶端分布有挡块601,构成槽体的两个立条为多孔状。所述密封条1上连接有用于部分包裹鼻梁及鼻翼的延伸4,所述延伸4为实心片状。所述夹持部6上设置有吸水条7,吸水条7为条状布袋内填充有吸水材料,制成吸水条7布袋的布料为薄棉布类,兼具良好的吸水性和弹性。所述吸水条内设有6g纤维干燥剂组成的吸水材料部分。吸水材料为覆膜纤维干燥剂碎片,覆膜纤维干燥剂碎片以天然植物纤维为载体,可100%自然降解,属环保干燥剂;吸湿速率快,吸湿润率高;饱和吸湿率可达自身重量的100%,覆膜纤维干燥剂为后纸片状,裁剪成碎片后,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吸湿速度。
26.所述夹持部6为弹性塑胶制成。所述密封条1为硅胶制成。密封条1的材质选择硅胶,与使用者的面部贴合性更好,能够避免长时间佩戴对使用者的面部形成严重的压痕或局部创伤,使本实用新型佩戴更具有舒适感。
27.实施例2;
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夹持部6环绕所述镜框3内壁设置、仅在所述镜框3的鼻梁部开设缺口。可放置更多的实施例1所示的吸水条,满足更长时间的佩戴需求。
29.实施例3;
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夹持部6为分布在所述镜框3内壁的若干个钩体。所述构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排列设置的多个。
31.以实施例1为例,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医护人员在佩戴本实用新型的护目镜前,用镊子夹取吸水条,将吸水条卡置于夹持部6上,吸水条放置牢固后,即可佩戴护目镜。佩戴过程中,吸水条内的纤维干燥剂碎片持续吸附护目镜内的水气,实现长时间佩戴护目镜镜面不起雾。工作完毕后摘下护目镜,取出吸水条。由于吸水条设置于护目镜下侧,靠近人体鼻部,所以渗入护目镜内的水气被直接吸附。
32.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呼吸排出的水分量在500毫升左右,假设为500毫升,则每小时呼吸排出水气20毫升。这些水气10%以内会渗入眼罩内,本实用新型中的眼罩内的两条吸水条可共吸附12毫升水,可持续6小时吸附水分,可满足基本使用强度需求。且本实用新型的护目镜边框具有边缘为渐薄延伸状的囊状密封条,鼻梁部具有延伸,进一步隔绝呼出的水气渗入。进一步的考虑眼部周边皮肤排出的水分对护目镜的影响,吸水条的吸水时间缩减至5 小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验过程中,选取10名本院医护人员佩戴本实用新型的护目镜,其中5 名为女性,5名为男性,均佩戴本护目镜正常及普通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日常工作。6小时内, 10名医护人员的护目镜均无起雾现象,将近7小时后,2名体质较胖的男性医护人员护目镜有水气凝结,但还未影响视线。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雾护目镜可满足日常及高强度医护工作使用。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