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三级扩张的显影球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2199发布日期:2021-04-20 23:4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可三级扩张的显影球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三级扩张的显影球囊。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治疗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道等人体自然腔道病症时,临床上一般使用三级扩张球囊进行扩张前的辅助治疗。传统的扩张球囊在进入内窥镜后,通常采用设置显影环的方式来观察球囊的扩张变化,但是显影环却无法直观地反映出球囊真实大小状况,不利于医生观察病症状况,从而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便于观察、直观反映球囊大小变化的三级扩张的显影球囊。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三级扩张的显影球囊,具有球囊体、芯管以及三通手柄,芯管前端部外壁伸入球囊体内与球囊体前端内壁熔接,芯管后端与三通手柄后端相连接,三通手柄侧面连接有注液管,注液管后端连接有鲁尔接头,鲁尔接头上具有注液孔,所述的球囊体内壁具有显影涂层,注液管与三通手柄连接处安装有夹紧于注液管的锁紧圈,所述的三通手柄后端具有供导丝穿入芯管内的导丝孔,导丝孔内壁粘接有橡胶圈,橡胶圈夹紧于芯管后端。
5.优选地,所述的球囊体后端熔接有导管,导管后端与三通手柄之间通过导管接头相连接,芯管穿过导管内孔插接于橡胶圈内圈。
6.进一步地,所述的三通手柄后端外周连接有螺纹帽。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球囊体内壁设置显影涂层,可在x光下自主显示球囊体的体积变化,采用生理盐水替代造影剂注射至球囊体内,降低了手术风险;通过设置锁紧圈、橡胶圈,使得注液管、芯管与三通手柄可采用插接方式实现快速连接,简化了操作过程。
附图说明
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通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球囊体,2.芯管,3.三通手柄,4.注液管,5.鲁尔接头,6.注液孔,7.锁紧圈,8.导丝孔,9.橡胶圈,10.导管,11.导管接头,12.螺纹帽。
具体实施方式
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3.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可三级扩张的显影球囊,具有球囊体1、芯管2以及三通手柄3,所述的球囊体1内壁具有显影涂层,芯管2前端部外壁伸入球囊体1内与球囊体1前端内壁熔接,芯管2后端与三通手柄3后端相连接,所述的球囊体1后端熔接有导管10,导管10后端与三通手柄3之间通过导管接头11相连接,所述的三通手柄3后端外周连接有螺纹帽12。
14.所述的三通手柄3侧面连接有注液管4,注液管4后端连接有鲁尔接头5,鲁尔接头5上具有向注液管4内注射液体的注液孔6,注液管4与三通手柄3连接处安装有夹紧于注液管4的锁紧圈7。
15.所述的三通手柄3后端具有供导丝穿入芯管2内的导丝孔8,导丝孔8内壁粘接有橡胶圈9,芯管2后端穿过导管10内孔插接于橡胶圈9内圈。
16.使用时,在内镜监视下,选择合适的显影球囊沿内镜插入,缓慢送至需扩张的部位,确认球囊体1完全伸出内镜并处于合适位置;使用带压力表的加压泵通过注液管4注入液体,经由导管10与芯管2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流道,向球囊体1内注入液体,使球囊体1充盈,当达到预定的压力和扩张体积时,停止加压,保持1~3分钟;扩张操作完成后将球囊体1内液体抽取干净,对球囊体1进行收缩处理,然后缓慢将球囊体1从内镜中抽出。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球囊体1内壁设置显影涂层,可在x光下自主显示球囊体1的体积变化,采用生理盐水替代造影剂注射至球囊体1内,降低了手术风险;通过设置锁紧圈7、橡胶圈9,使得注液管4、芯管2与三通手柄3可采用插接方式实现快速连接,而不必采用胶接或者热熔焊接,因此简化了操作过程。
18.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