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皮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0965发布日期:2021-02-26 17:5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双眼皮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医疗整形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眼皮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重睑术,即双眼皮手术,是指通过手术手段,将单睑的生理结构进行修改、重组,使之具有重睑的上睑外形,使人眼神更显明媚、灵活,容貌更俊俏、清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也随之提升,因此双眼皮手术的例数在临床上越来越多。
[0003]
目前的双眼皮手术方法包括:1.埋线(高分子)法重睑;2.小切口切开配合埋线法;3.大切口切开重睑。
[0004]
这些手术存在以下缺点:1.埋线法重睑术常因缝线同组织的脱离而使双眼皮消失,无法持续很长时间;2.大切口切开法重睑术的手术时间久,创伤大,出血多,肿胀恢复时间久,且存在皮肤瘢痕,瘢痕愈合不良,瘢痕异常粘连引起眼睑畸形等等问题;3.小切口切开加埋线同时具有以上缺点。
[0005]
更多有关现有双眼皮手术器械的内容,可以参考公告号为cn2256292y的中国专利。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眼皮手术器械,包括:第一左穿刺复合体,所述第一左穿刺复合体包括第一左柄体和第一左针体,所述第一左针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左柄体下端;第二左穿刺复合体,所述第二左穿刺复合体包括第二左柄体和第二左针体,所述第二左针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左柄体下端;第一右穿刺复合体,所述第一右穿刺复合体包括第一右柄体和第一右针体,所述第一右针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右柄体下端;第二右穿刺复合体,所述第二右穿刺复合体包括第二右柄体和第二右针体,所述第二右针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右柄体下端;射频电凝发生器,所述射频电凝发生器用于为所述第一左穿刺复合体和所述第二左穿刺复合体提供射频电流,用于为所述第一右穿刺复合体和所述第二右穿刺复合体提供射频电流。
[0007]
可选的,所述双眼皮手术器械还包括左手柄插座和电连接所述左手柄插座的左插头,所述左手柄插座用于将所述第一左穿刺复合体和所述第二左穿刺复合体与所述射频电凝发生器电连接;还包括右手柄插座和电连接所述右手柄插座的右插头,所述右手柄插座用于将所述第一右穿刺复合体和所述第二右穿刺复合体与所述射频电凝发生器电连接。
[0008]
可选的,所述第一左针体和所述第一左柄体之间可拆卸;所述第一右针体和所述第一右柄体之间可拆卸。
[0009]
可选的,所述第一左柄体底面具有向下的凸起,所述第一左针体连接端具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孔槽;所述第一右柄体底面具有向下的突起,所述第一右针体连接端具有与所述突起配合的凹槽。
[0010]
可选的,所述凸起的仰视形状为十字形状,所述孔槽的俯视形状也为所述十字形
状;所述突起的仰视形状为交叉形状,所述凹槽的俯视形状也为所述交叉形状。
[0011]
可选的,所述第一左针体连接端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第一左针体连接端具有微孔,所述牵引线通过所述微孔绑在所述连接端;所述第一右针体连接端连接有牵拉线,所述第一右针体连接端具有细孔,所述牵拉线通过所述细孔绑在所述连接端。
[0012]
可选的,所述第一左柄体的侧面具有第一左标签孔,所述第一左标签孔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左标签针;所述第一左标签针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左针体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左标签针上具有刻度;所述第一右柄体的侧面具有第一右标签孔,所述第一右标签孔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右标签针;所述第一右标签针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右针体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右标签针上具有刻度;所述第二左柄体的侧面具有第二左标签孔,所述第二左标签孔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左标签针;所述第二左标签针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左针体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左标签针上具有刻度;所述第二右柄体的侧面具有第二右标签孔,所述第二右标签孔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右标签针;所述第二右标签针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右针体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右标签针上具有刻度。
[0013]
可选的,所述第一左柄体的俯视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左柄体的俯视形状为拱形,所述拱形所围的区域能够包围所述矩形,并且所述拱形与所述矩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右柄体的俯视形状为方形,所述第二右柄体的俯视形状为门形,所述门形所围的区域能够有间隔地包围所述方形。
[0014]
可选的,所述第一左针体的曲形侧面和曲形下表面具有绝缘包衣;所述第二左针体的曲形侧面和曲形上表面具有绝缘包衣;所述第一右针体的曲形侧面和曲形下表面具有绝缘包衣;所述第二右针体的曲形侧面和曲形上表面具有绝缘包衣。
[0015]
可选的,所述第一左柄体的侧面具有绝缘包衣;所述第二左柄体的侧面具有绝缘包衣;所述第一右柄体的侧面具有绝缘包衣;所述第二右柄体的侧面具有绝缘包衣。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眼皮手术器械,具有以下优点:
[0017]
1.微创,不用切开皮肤,术中基本不出血,创伤小,术后眼皮肿胀小,恢复快,第二天即可有比较自然的双眼皮;2.无皮肤瘢痕形成;3.重睑线稳定,远期不易脱失,可以永久维持重睑外观;4.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5.术中采用定向低温热凝,对周围组织损伤小,不易损伤正常组织,手术风险小;6.因为不去除组织,因此术后重睑外观自然,不会有闭眼肉条现象,可以实现闭眼无痕的自然效果;7.可个体化设计重睑高度及形态(即针体的形状可以定制化)。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双眼皮手术器械的第一左穿刺复合体示意图;
[0019]
图2为双眼皮手术器械的第二左穿刺复合体示意图;
[0020]
图3为第一左穿刺复合体和第二左穿刺复合体配合时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3中第一左柄体和第二左柄体的俯视示意图;
[0022]
图5是双眼皮手术器械的左手柄插座和左插头示意图;
[0023]
图6是左手柄插座、左插头与第一左穿刺复合体和第二左穿刺复合体配合时的示意图;
[0024]
图7是图1所示第一左穿刺复合体分解示意图;
[0025]
图8是图7中第一左柄体的仰视示意图;
[0026]
图9是图7中第一左针体的俯视示意图;
[0027]
图10是图7中第一左针体的侧视示意图;
[0028]
图11是图2所示第二左穿刺复合体分解示意图。
[0029]
图示说明:
[0030]
100-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10-第一左柄体;111-凸起;112-第一左标签孔;120-第一左针体;121-孔槽;130-第一左标签针;
[0031]
200-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10-第二左柄体;211-第二左标签孔;220-第二左针体;230-第二左标签针;
[0032]
300-左手柄插座;310-第一导电插孔;320-第二导电插孔;400-左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现有技术中,相应的双眼皮手术器械存在较多不足,例如无法实现个体化定制,而且采用双向烧灼,无法控制瘢痕形成深度及厚度,且临床上使用不便。
[0034]
1978年美国牙医ellman首先将射频电波应用于牙科软组织手术,随后作为电外科领域重大突破的射频外科技术,在不同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35]
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方案,利用射频外科技术,设计新的双眼皮手术器械,达到一种基于射频热凝的微创无痕双眼皮手术医疗器械(装置)及技术,以更好地实现双眼皮手术,以解决现有存在的不足。
[0036]
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003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眼皮手术器械,包括:
[0038]
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如图1,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包括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一左针体120,第一左针体120连接在第一左柄体110下端;
[0039]
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如图2,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包括第二左柄体210和第二左针体220,第二左针体220连接在第二左柄体210下端;
[0040]
第一右穿刺复合体(未示出,可参考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相应内容),第一右穿刺复合体包括第一右柄体和第一右针体,第一右针体连接在第一右柄体下端;
[0041]
第二右穿刺复合体(未示出,可参考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相应内容),第二右穿刺复合体包括第二右柄体和第二右针体,第二右针体连接在第二右柄体下端;
[0042]
射频电凝发生器(未示出),射频电凝发生器用于为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和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提供射频电流,用于为第一右穿刺复合体和第二右穿刺复合体提供射频电流。射频电凝发生器用于产生高频无线电波,以在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之间(第一右针体和第二右针体之间类同)利用高频无线电波进行手术操作。本实施例中,射频电凝发生器可以同时为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第一右穿刺复合体和第二右穿刺复合体提供射频电流,也可以分时提供电流,例如先为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和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提供射频电流,再为第一右穿刺复合体和第二右穿刺复合体提供射频电流。
[0043]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眼皮手术器械中,射频电凝发生器利用的是电外科发生器原理,其产生能量的频率均在调频调幅无线电波频率范围内,因此,射频电凝发生器属于电外
科,也可看成是射频外科。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第一右针体和第二右针体)是一种射频外科射频刀。
[0044]
射频外科中的射频刀在结构上与高频电刀类似,但与高频电刀有至少两个方面的区别:
[0045]
一、本实施例射频电凝发生器输出的是频率3.0~4.0mhz的高频无线电波,而高频电刀输出的是0.1~2.9mhz的高频电流;
[0046]
二、射频刀工作时手术电极本身温度不会升高,可以实现低温下的切割、止血和消融。
[0047]
当射频刀电极引导高频无线电波通过人体时,人体组织内的离子发生震荡产生低温热能,通过调节无线电波的波形可达到不同的外科效果。
[0048]
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第一右针体和第二右针体)如果采用全滤波形的无线电波使细胞中的水分子振荡产热和汽化分解细胞达到无压力精细切割;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第一右针体和第二右针体)如果采用全波整流波形可使组织的血管壁胶原变性、血管断端收缩合并达到止血效果;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第一右针体和第二右针体)如果采用部分整流波形能对组织同时进行切割和止血。
[0049]
与高频电刀相比,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第一右针体和第二右针体)本身产生的热量少,因而对作用组织两侧的热损伤低,范围仅在0.01mm~0.02mm,不会发生普通高频电刀引起的组织牵拉现象,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第一右针体和第二右针体)由于引起的组织碳化轻,与正常组织间界限明显,因此组织愈合快、疤痕小。因此,本实施例利用其实现双眼皮手术。
[0050]
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凝发生器虽然未示出,但是,具体可以是采用型号为gd350-s3的双极电凝器(功率在0-100w)。双极射频以生物体组织本身作为热源,利用其丰富的水性成分产热,是一种内部加热法,又称介质加热。具体是极性分子如生物体内水分子正、负极在射频交变电容场作用下,随其电容场极性的高速变化,分子间相互摩擦,在两极间高速振荡产热,使局部热效应良好,其温度可达60-100摄氏度。使被治疗组织达到凝固、干结、血管闭塞粘合,不会出现碳化现象,无烟雾、无异味,因此,组织自体加热而实现手术目的。其优点包括相应针体与眼皮之间不产生电弧,在手术过程中,无烟雾、无异味、基本无出血。同时凝固、凝血非常有效,电凝速度快,最大凝固穿透深度可达8mm,凝固深浅可由调整(通过射频输出功率及作用组织的时间掌握)。由于毫无碳化现象,可使坏死减少到最小程度,有利于术后快速愈合。
[0051]
其它实施例中,射频电凝发生器也可以采用其它各种品牌的射频电凝发生器。
[0052]
第一左柄体110用于手术过程中,供手术医生手持,第一左针体120用于利用它的针体部分穿刺到左眼皮相应部位,以实现双眼皮手术。
[0053]
第二左柄体210用于手术过程中,供手术医生手持,第二左针体220用于利用它的针体部分穿刺到左眼皮相应部位,以实现双眼皮手术。
[0054]
第一右柄体用于手术过程中,供手术医生手持,第一右针体用于利用它的针体部分穿刺到右眼皮相应部位,以实现双眼皮手术。
[0055]
第二右柄体用于手术过程中,供手术医生手持,第二右针体用于利用它的针体部分穿刺到右眼皮相应部位,以实现双眼皮手术。
[0056]
如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左针体120与第一左柄体110之间的夹角接近于直角。但需要知道,第一左针体120并非规则的直线段形结构(参考说明书后续内容),因此,相应的夹角至少相应的一边不是直边。同样的,第一右针体(未示出)与第一右柄体(未示出)之间的夹角接近于直角,相应夹角至少一边不是直边。设置相应的柄体与相应的针体夹角基本呈直角,有利于手术过程中,相应的穿刺复合体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顺手。另外,由于是进行相应的双眼皮手术,因此,也容易想到,相应的柄体与针体之间是具有相应夹角的,并且夹角优选是直角或者接近于直角的。
[0057]
如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左针体220与第二左柄体210之间的夹角接近于直角。同样,第二左针体220并非规则的直线段形结构(参考说明书后续内容),因此,相应的夹角至少相应的一边不是直边。同样,第二右针体(未示出)与第二右柄体(未示出)之间的夹角接近于直角,相应夹角至少一边不是直边。设置相应的柄体与相应的针体夹角基本呈直角,同样是有利于手术过程中,相应的穿刺复合体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顺手。
[0058]
如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左针体120连接在第一左柄体110下端,具体是第一左柄体110下方,但是,是第一左柄体110的下凸起111插入第一左针体120的连接端的孔槽121。
[0059]
本实施例中,第一右针体连接在第一右柄体下方。第一右柄体的下突起(未示出)插入第一右针体的连接端的凹槽(未示出)。
[006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左柄体110的下凸起111和第一右柄体的下突起既可以是相同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结构。相应的,第一左针体120的连接端的孔槽121与第一右针体的连接端的凹槽也既可以是相同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结构。
[0061]
如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左针体220连接在第二左柄体210下端,具体是侧面下端。
[0062]
本实施例中,第二右针体连接在第二右柄体下端,具体是侧面下端。可以参考第二左针体220和第二左柄体210相应内容。
[0063]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和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配合在一起后的形状如图3所示。
[0064]
请参考图4,显示了图3这种配合在一起的状态下,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二左柄体210的俯视结构。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左柄体110的俯视形状为矩形(具体为正方形)。第二左柄体210的俯视形状为拱形(三边框形),拱形所围的区域能够包围矩形,并且拱形与矩形之间具有间隔。换言之,从图4看到,第二左柄体210包围第一左柄体110,并且,第一左柄体110与第二左柄体210两者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隔。同时,第一左柄体110的俯视结构呈正方形结构,第二左柄体210的俯视结构呈三边框形结构,而两者共同组成的结构接近于一个正方形结构,这个大的正方形结构的长宽可以在2.5mm左右,参考说明书后续内容。
[0065]
图中虽未显示,但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右柄体的俯视形状为方形,第二右柄体的俯视形状为门形,门形所围的区域能够有间隔地包围方形。可参考图3和图4相应内容。
[006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矩形(第一左柄体110)和方形(第一右柄体)可以是同样的形状,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如长宽不同)。上述拱形(第二左柄体210的俯视形状)和门形(第二右柄体的俯视形状)可以是同样的形状,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
[0067]
请参考图5,双眼皮手术器械还包括左手柄插座300和电连接左手柄插座300的左插头400,左手柄插座300用于将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和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与射频电凝发生器电连接;还包括右手柄插座和电连接右手柄插座的右插头,右手柄插座用于将第一
右穿刺复合体和第二右穿刺复合体与射频电凝发生器电连接。
[0068]
左手柄插座300为带电线的插座,插座部分与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二左柄体210形成对应关系,使用时,左手柄插座300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二左柄体210相连,可结合参考图,而左手柄插座300的另一侧,通过插头与射频电凝发生器相连。
[0069]
需要说明的是,左手柄插座300和右手柄插座可以是同一个,即一套双眼皮手术器械可以只有一个手柄插座;当然,左手柄插座300和右手柄插座也可以是分开的,是两个不同的手柄插座。
[0070]
请参考图6,显示了左手柄插座300与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和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配合在一起后的形态。所述配合在一起后,主体是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二左柄体210,即它们占有最大的高度部分,而左手柄插座300插上后,左手柄插座300的整体比例通常最多占复合体总高度(主要是针体高度)的1/6到1/7(需要说明的是,各图中未严格按比例显示),这样插上左手柄插座300后,手术操作者也仍然能进行一些手持操作,并精确定位。而300-左手柄插座是否通电,通常是靠相应射频电凝发生器的脚踏(未示出)进行控制的。
[0071]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一左柄体110之间可拆卸。具体的可拆卸结构参考后续凸起111和孔槽121的相关结构。同样的,本实施例虽然没有显示第一右针体和第一右柄体,但是,第一右针体和第一右柄体之间可拆卸。第一右针体和第一右柄体的结构可以参照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一左柄体110的内容。
[0072]
请参考图7,第一左柄体110底面具有向下的凸起111。
[0073]
请结合参考图7和图8,其中,图8是第一左柄体110的仰视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凸起111的仰视形状为十字形状。
[0074]
请结合参考图7和图9,第一左针体120连接端具有与凸起111配合的孔槽121。
[0075]
图9显示,孔槽121的俯视形状也为十字形状。孔槽121的十字形状与凸起111的十字形状是对应的,以便凸起111能够装配插入孔槽121中。
[0076]
正如前面所述,本实施例正是利用凸起111配合孔槽121,实现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一左针体120的可拆卸。
[007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凸起111侧面和孔槽121侧壁可以是具有纹路结构(或称拉丝结构,未示出),从而使得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一左针体120配合时,更加牢固,不易在手术过程中脱开。在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一左针体120分离时,可以通过镊子等辅助工具实现分离(脱开)。
[0078]
图中虽未显示,但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右柄体底面具有向下的突起,第一右针体连接端具有与突起配合的凹槽。同样的,突起和凹槽也是用于实现第一右柄体和第一右针体的可拆卸。相应的,图中虽未显示,但本实用新型中,突起的仰视形状为交叉形状,凹槽的俯视形状也为交叉形状。
[007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突起可以与凸起111相同,突起也可以与凸起111不同。因此,交叉形状也相应可以与十字形状相同,或者交叉形状也可以与十字形状不同。凹槽的形状与突起对应,因此,凹槽的形状同样可以与孔槽121,或者与孔槽121不同。
[0080]
请结合参考图7和图9,本实施例中,第一左针体120连接端连接有牵引线(未示出),第一左针体120连接端具有微孔(如图7和9所示,未标注),牵引线通过微孔绑在连接端(未标注,如图7和图9中的圆柱形结构所示,其它实施例中,连接端也可以不是圆柱形)。
[0081]
牵引线用于后续方便地将第一左针体120从被手术者的眼皮中拉出。这是因为,本实施例中,一开始时,第一左针体120需要基本完成插入被手术者的眼皮中,然后为了防止第一左柄体110影响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的使用,需要先将第一左柄体110拆卸下来,待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完成穿刺之后,再将第一左柄体110与第一左针体120装配在一起,然后进行通电加热。此时,牵引线可以方便在各种情况下,将第一左针体120从被手术者的眼皮中取出。
[0082]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微孔,即也可以采用非微孔的方式,在第一左针体120的连接端绑牵引线。
[0083]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虽示显示,但第一右针体连接端可以连接有牵拉线,第一右针体连接端可以具有细孔,牵拉线通过细孔绑在连接端。牵拉线可以与牵引线相同,也可以与牵引线不同。相应的,细孔可以与微孔相同,也可以与微孔不同,可参考前述相应内容。
[0084]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左柄体110的侧面具有第一左标签孔112(如图7),第一左标签孔112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左标签针130;第一左标签针130的形状与第一左针体120的形状相同,第一左标签针130上具有刻度。第一左标签针130可以为纸质针体,从而节省成本。
[0085]
图中虽示显示,第一右柄体的侧面具有第一右标签孔,第一右标签孔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右标签针;第一右标签针的形状与第一右针体的形状相同,第一右标签针上具有刻度。第一右标签针可以为纸质针体,从而节省成本。
[0086]
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11,第二左柄体210的侧面具有第二左标签孔211(如图11),第二左标签孔211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左标签针230;第二左标签针230的形状与第二左针体220的形状相同,第二左标签针230上具有刻度。第二左标签针230可以为纸质针体,从而节省成本。
[0087]
图中虽示显示,第二右柄体的侧面具有第二右标签孔,第二右标签孔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右标签针;第二右标签针的形状与第二右针体的形状相同,第二右标签针上具有刻度。第二右标签针可以为纸质针体,从而节省成本。
[0088]
上述各部分标签针,目的是作为实际针体的走行示意板,它的形状、宽度和长度,与针体的形状、宽度和长度均可以与相应针体一致,从而作为组织进针方向走行示意。在针体进针完成后,可以拆除这些纸质的走行示意板,即标签针。
[008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图中虽未显示,但第一左柄体110的侧面和部分底面具有绝缘包衣;第二左柄体210的侧面和部分底面具有绝缘包衣。也就是说,第一左柄体110只有顶面没有绝缘包衣,因为这部分需要与相应的插座电连接。但是,第一左柄体110向下的凸起111也并非绝缘,即没有绝缘包衣,因为,本实施例通过凸起111与相应的第一左针体120电连接。相应的第一左针体120的孔槽121侧壁表面也可以是没有绝缘包衣的,以保证第一左柄体110与第一左针体120之间的电连接。
[0090]
第一右柄体的侧面和部分底面具有绝缘包衣;第二右柄体的侧面和部分底面具有绝缘包衣。第一右柄体向下的突起没有绝缘包衣,可以参考上述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二左柄体210相应原因和内容。
[0091]
第一左针体120的曲形侧面和曲形下表面具有绝缘包衣。第二左针体220的曲形侧面和曲形上表面具有绝缘包衣。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使得第一左针体120除了连接端(孔槽
121侧壁表面没有绝缘包衣)外,只有一部分没有包围(包裹)绝缘包衣。这些没有绝缘包衣的部分,恰好是从图中看的表面,即第一左针体120除连接端以外的上表面,这部分正是用于形成双眼皮的位置。
[0092]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提到曲形侧面、曲形上表面和曲形下表面,是因为,针体通常是扁平或者细长圆锥形,没有平直的表面,因此,用曲形表述,这种划分是一种大致的划分,将曲形侧面、曲形上表面和曲形下表面加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外表面,而其中,曲形上表面和曲形下表面都约占整个表面的四分之一。
[0093]
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左针体220也只有一部分没有包围绝缘包衣。这些没有绝缘包衣的部分(图未示),恰好是第二左针体220除连接端(其连接端已经固定入第二左柄体210内,并且两者电连接)以外的部分,并且是第二左针体220下表面没有绝缘包衣,而第二左针体220的这些下表面与上述第一左针体120的相应上表面正是相对的,在手术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眼皮结构(眼轮匝肌),正是需要进行加热的部分,以良好地实现相应的双眼皮手术。
[0094]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除了这些需要实现电连接和需要用于形成双眼皮的位置以外,其它位置均希望是绝缘的,因此,均可以设置绝缘包衣。
[0095]
第一右针体的曲形侧面和曲形下表面具有绝缘包衣。第二右针体的曲形侧面和曲形上表面具有绝缘包衣。第一右针体和第二右针体的绝缘包衣可以参考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绝缘包衣结构的相应内容。
[0096]
上述各绝缘包衣的制作,是为了使相应的针体表面实现定向热凝作用。即不需要位置不进行发热,而仅使得需要发热的位置进行发热。即通过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绝缘包衣结构,使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之间形成定向热凝,防止正常组织热损伤。
[0097]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绝缘包衣在各图中均未显示(未显示原因之一在于绝缘包衣通常是很薄一层),但需要理解,它们可以采用对人体无害的绝缘材料制作,例如可以采用医用硅胶套或无毒的绝缘金属电镀材料制作,又或其他合适材料方式制作。它们的工艺可以采用涂布、电镀(甚至焊接)或者其它合适方式,将绝缘包衣形成在相应的针体对应表面上。
[0098]
请参考图9,本实施例中,第一左针体120的俯视形状为双眼皮的俯视形状。图中虽未显示,但第二左针体220的俯视形状也为双眼皮的俯视形状。
[0099]
请参考图10,第一左针体120侧视形状为弯曲形状,这种弯曲形状与眼皮本身的弯曲形状是相同的(眼皮的弯曲弧度与眼球的弯曲弧度也基本相同)。须知,图10中将第一左针体120的弯曲方向显示为向上弯曲,而通常在手术时,当第一左针体120穿刺到躺在手术床上的被手术者眼皮内时,这个弯曲方向是朝下的(易知,这个弯曲是与眼球的曲面直接相关的);但并不说明图10显示得不对,因为向下和向下只是摆放的角度问题,图10这样的摆放是为了与其它各图更加容易参照和对应。
[0100]
图虽未显示,但第二左针体220的侧视形状也为弯曲形状,可参考图10。
[0101]
本实施例中,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作为重睑线的深层穿刺部分。其中,实际用于穿刺的结构为第一左针体120。由前述内容可知,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的第一左柄体110立体形状整体呈一个弯折的三边框体形状。第一左柄体110的俯视结构为缺了一个区域的正
方形(成为了三边框形),单独看这个正方形,它的长宽可以为2.5mm,如图。而三边框体的高度可以为30mm。第一左柄体110的材料可以为医用不锈钢。第一左柄体110外表面可以包覆薄层的医用硅胶作为绝缘包衣。
[0102]
本实施例中,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作为重睑线的浅层穿刺部分。其中,实际用于穿刺的结构为第二左针体220。由前述内容可知,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的第二左柄体210为长方体形,顶面为正方形,此正方形的长宽2mm。而整个长方体的高度可以为30mm。第二左柄体210的材料可以为医用不锈钢,第二左柄体210表面包覆薄层医用硅胶作为绝缘包衣。
[0103]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左柄体210可以留有与相应手柄插座相连的长度约15mm的部分不包裹绝缘包衣。
[0104]
第二左柄体210与第二左针体220相连,并且,不必制作为可拆卸。
[0105]
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的针体形状,均为仿重睑线形状的弧形,针可以是扁平的(扁平形状更好),也可以是逐渐减小的圆柱形。
[0106]
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的宽度可以为约2mm,长度可以在20mm左右,并且,可以每2mm为一个层级,递进制作为成套的多组例如从16mm至26mm制作为6组不同的成套产品。同时,可以将不同的弯曲弧度,制作不同的成套产品,例如按2弧度层级递进成套,以满足不同长度不同弧度个体化重睑线需求。
[0107]
本实施例中,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的针尖宜采用钝头针尖,以防止穿刺组织时引起出血。
[0108]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和图可知,在后续将两个针体均插入眼皮相应位置之后,再将两个柄体都连接好的时候,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二左柄体210并排着并相互靠近,但是两者之间相互绝缘。绝缘的原因一部分来自于它们表面具有的绝缘包衣,另一部分来自于它们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隔。而它们的顶面均是导电的表面,因此,可以通过与相应的手柄插座电连接。
[0109]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甚至可以使,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二左柄体210上半部分有约15mm高度均不包裹绝缘包衣,从而更好的与手柄插座电连接。此时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二左柄体210之间的电绝缘主要依靠相应的微小间隔。
[0110]
本实施例主要以用于左眼双眼皮手术的器械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图1至图11主要均是用于左眼双眼皮手术的器械部分(除了图5中的左手柄插座300和左插头400可以直接作为相应的右手柄插座和右插头),而根据左眼双眼皮手术的器械结构,只需要对称地制作,就可以得到右眼双眼皮手术的器械结构(包括前述的第一右穿刺复合体和第二右穿刺复合体等结构)。因此,虽然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本说明书内容得到相应结构。
[0111]
结合前述内容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双眼皮手术器械进行相应的双眼皮手术过程可以如下(以左眼的双眼皮手术为例进行说明):
[0112]
在手术前,重睑设计于皮肤面设计画线;
[0113]
在消毒铺巾完成后,可以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多点浸润麻醉;
[0114]
然后,依设计的画线,从眼睑外侧,使用微创切口刀穿刺眼皮皮肤,形成约3mm长度的微切口;
[0115]
按重睑线,选择配套的双眼皮手术器械,先取得组合后的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手持第一左穿刺复合体100的第一左柄体110,以将第一左针体120的针尖从微切口刺入,直
达睑板表面,此时可有阻力感,然后转为横向进针,沿重睑设计线横行穿透上睑直达内眦角重睑线设计终点;使第一左针体120的全针体部分(即除了连接端以外的部分)刺入组织,穿刺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一左标签针130更加清楚地了解针体走行位置;穿刺过程中,第一左针体120走行于眼轮匝肌与睑板之间的间隙;
[0116]
通过第一左标签针130确定针体按设计走行并定位准确后,去除第一左标签针130;
[0117]
此后,将第一左柄体110与第一左针体120脱开(拆卸开来),从而防止第一左针体120影响后续第二左针体220的穿刺操作;
[0118]
以前面基本同样的手法,手握持第二左穿刺复合体200的第二左柄体210,以将第二左针体220的针尖从微切口刺入,第二左针体220从微切口刺入后,走行皮下组织与眼轮匝肌之间的间隙,横行穿透上睑;穿刺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二左标签针230更加清楚地了解针体走行位置;确定定位准备后,去除第二左标签针230;
[0119]
然后,将第一左柄体110重新与第一左针体120装配在一起,此时的状态可以结合参考图3,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形成双针射频热凝环路,且针体与各自的柄体部分完全贴合;
[0120]
将左手柄插座300倒扣在第一左柄体110和第二左柄体210上,此时的状态可以结合参考图6,左手柄插座300的第一导电插孔310套在第一左柄体110上,左手柄插座300的第二导电插孔320套在第二左柄体210上(即将长方体与弓形体的导电部分分别插入插座的插孔),而与左手柄插座300电连接的左插头400则插接到相应的射频热凝发生器;
[0121]
射频热凝发生器调整参数,可以设置能量为10焦耳,热凝时间为20s,进行相应的手术加热过程;
[0122]
加热后,可以拔除左手柄插座300,并将各个针体按原路退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左针体120可以通过尾部的所述牵引线取出。
[0123]
完成手术后,可嘱咐被手术者睁眼检查重睑的形成情况,同时,微切口不用缝合,可以手术完成后,上睑涂抗生素眼膏。
[0124]
同样的方法过程,适用于右眼的手术。
[0125]
上述手术过程中,在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之间震荡产热形成热凝区域。电流在第一左针体120和第二左针体220之间加热,此两点的电流密度足够大,以致产生一个比单极射频热凝范围大得多的线性热凝灶。这种双针电极的射频热凝,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及精确性,无论两电极间距多少,热凝均在双针电极之间进行,而电极外围热凝范围很小,且不随间距增加而增大。因此,这种双针电极射频手术对周边组织损伤较小,精确性、安全性高。
[0126]
可知,利用本实施例的双眼皮手术器械进行手术,具有以下优点(亦即双眼皮手术器械具有以下优点):
[0127]
1.微创,不用切开皮肤,术中基本不出血,创伤小,术后眼皮肿胀小,恢复快,第二天即可有比较自然的双眼皮;2.无皮肤瘢痕形成;3.重睑线稳定,远期不易脱失,可以永久维持重睑外观;4.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5.术中采用定向低温热凝,对周围组织损伤小,不易损伤正常组织,手术风险小;6.因为不去除组织,因此术后重睑外观自然,不会有闭眼肉条现象,可以实现闭眼无痕的自然效果;7.可个体化设计重睑高度及形态(即针体的形状可
以定制化)。
[0128]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