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6467发布日期:2021-10-09 08:44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的制作方法
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


背景技术:

[0003]
腰椎穿刺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操作技术,其目的旨在留取一定量的脑脊液标本,通过检测脑脊液的细胞数目,形态,各种离子的含量以及脑脊液压力,以帮助诊断感染、肿瘤和颅脑疾病。同时通过鞘内注射给予化疗药、抗生素和麻醉剂。如白血病患者需要不定期行鞘内注射化疗药物,以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腰椎穿刺最主要的禁忌症是颅内高压,如果颅内压过高则会导致脑疝的发生。这是临床急症之一,处理不当,会导致生命中枢受压迫而使病人死亡。
[0004]
如图1所示,目前进行腰椎穿刺术所用到的手术器械是腰穿针,包括针管和套在针管内的针芯。实施穿刺术时,需要将针芯插入到针管内操作,穿刺完成后,拔出针芯,可以通过针管尾部的开孔连接测压管测量颅内压力,测压完成后拔出测压管,而后通过针管尾部的开孔连接收集管收集脑脊液。
[0005]
现有的手术器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再接测压管,容易浪费脑脊液,过程繁琐,增加感染风险;其次,脑脊液测压结束之后,拔出测压管,容易再次浪费脑脊液;最后,即使拔出测压管后马上再次插入针芯,准备好收集管后,拔出针芯再收集脑脊液,这样虽然可以减少脑脊液的损耗,但是操作步骤繁琐,需要多名医护人员配合,增加了对医疗资源的占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能够较为便捷的在穿刺术操作过程中封闭针管尾部的开孔,能够有效控制腰椎穿刺术过程中脑脊液的损耗。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包括针管和针芯,所述针管的针尾部开设有连接测压管或收集管的槽口;所述针尾部内安装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内设置有“t”形孔道,所述“t”形孔道具有供针芯穿过的主孔道和与槽口连通的分孔道;所述针尾部尾端供针芯穿过的开孔内固定安装有用于阻隔脑脊液流出的单向阀。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
进一步,所述三通阀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手柄。
[0010]
进一步,所述针尾部尾端供针芯穿过的开孔内固定设置有密封圈。
[0011]
进一步,所述单向阀为硅胶单向阀片。
[0012]
进一步,所述针尾部尾端供针芯穿过的开孔处设置有用于开闭开孔的密封塞。
[0013]
进一步,所述针尾部尾端供针芯穿过的开孔处设置有用于连接给药头的给药接口。
[0014]
进一步,所述槽口内设置有与测压管或收集管连接的密封接口。
[0015]
优选的,所述密封接口处设置有密封盖。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阀来控制针尾部开孔的开闭,穿刺成功后,一次拔出针芯,不用再反复插回,减少感染风险;本实用新型针尾部设计了槽口,同时针尾部的三通阀旋转可以方便测脑脊液压力,收集脑脊液,方便腰穿给药,同时避免浪费脑脊液;本实用新型在针尾部开孔设置了单向阀,穿刺完成后直接抽出针芯也不会导致脑脊液渗漏,无需医生依靠抽拔针芯时控制抽拔程度来密封针尾部开孔,避免了繁琐的操作,整个穿刺过程仅需一名医护人员即可完成,极大节约了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现有腰穿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腰穿针穿刺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腰穿针测压和取脑脊液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针管,2、针芯,3、针尾部,4、针芯柄,5、槽口,6、测压管或收集管,7、三通阀,8、转动手柄,9、密封圈,10、单向阀,11、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5]
如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包括针管1和针芯2。所述针管1为空心的,尾端设置有针尾部3。所述针芯2使用时穿入到针管1内,针芯2的尾部固定设置有针芯柄4,便于握持操作。
[0026]
所述针管1的针尾部3开设有连接测压管或收集管6的槽口5。使用时,用于连接测压管测压,测压后用于连接收集管收集脑脊液。
[0027]
所述针尾部3内安装设置有三通阀7,所述三通阀7内设置有“t”形孔道,所述“t”形孔道具有供针芯2穿过的主孔道和与槽口5连通的分孔道。所述针尾部3尾端供针芯2穿过的开孔内固定安装有用于阻隔脑脊液流出的单向阀10。
[0028]
上述三通阀7、槽口5和单向阀10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核心组件,目的是在针尾部3内设置三通道,主通道供针芯2穿入,分支通道用于接测压管或收集管6,同时设置三通阀7控制各通道的开闭,从而实现腰椎穿刺过程中对脑脊液流出通路的精确控制。所述三通阀7、槽口5和单向阀10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不拘泥于附图中的形状。比如,三通阀7可以是绕针尾部3转动控制的,也可以是在针尾部3切面转动控制的。槽口5可以是圆形口或方形口。单
向阀10可以是开关控制的,也可以是自锁式的。
[0029]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设置单向阀10,在抽拔出针芯2后能够马上封闭住针尾部3供针芯2穿入和抽出的通路,避免脑脊液流出而浪费脑脊液。同时,设置单向阀10后,在操作时,不需要用针芯2尾部密封针尾部3供针芯2穿入和抽出的通路,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简化了操作过程;与此同时,设置单向阀10后,针芯2穿刺后直接拔出即可,无需反复插入密封通路,极大降低了感染风险。而三通阀7主通路是供针芯2穿入和抽出的,实际上三通阀7是槽口5的开关,用于对槽口5的开闭进行控制,在测压和收集脑脊液时,能够避免脑脊液溢出,导致浪费脑脊液。
[0030]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三通阀7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手柄8。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0031]
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针尾部3尾端供针芯2穿过的开孔内固定设置有密封圈9。
[0032]
设置密封圈9除了能够在拔出针芯2时,在单向阀10密封不严的情况下利用针芯2封闭针尾部3的主通路外,还能在穿刺时和拔出针芯2时密封针芯2与针管1,避免脑脊液从针芯2与针管1之间的缝隙溢出,也能通过密封隔绝外界,避免感染。
[0033]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向阀10为硅胶单向阀片。
[003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针尾部3尾端供针芯2穿过的开孔处设置有用于开闭开孔的密封塞11。
[0035]
上述两个改进的技术方案能够让操作更为便捷。与此同时,设置密封塞11能够在脑部压力过大时密封针尾部3尾端供针芯2穿过的开孔,和单向阀7形成双密封,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0036]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针尾部3尾端供针芯2穿过的开孔处设置有用于连接给药头的给药接口(图中未示出)。能够便于医护人员通过给药接口连接输药或输液装置,便于给药操作,也能有效保证给药时的密封。
[0037]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槽口5内设置有与测压管或收集管6连接的密封接口(图中未标识出)。
[0038]
优选的,所述密封接口处设置有密封盖。
[0039]
本方案是为了保证在取样或收集脑脊液时,脑脊液不至于从槽口5溢出。而设置密封盖,可以在穿刺操作时密封槽口5,避免外界细菌进入到针尾部3内,极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0040]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过程如下:
[0041]
首先,取出本实用新型的腰穿针,保证针尾部3的槽口5处于密封盖密封状态,保证三通阀7的槽口5通路处于闭合状态,而后确定穿刺位置。
[0042]
然后,进行穿刺操作,由医护人员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直接拔出针芯2,硅胶单向阀片立刻封闭针芯2的通路,塞上密封塞11,脑脊液无法流出。
[0043]
而后,打开槽口5的密封盖,连接测压管(转动针管1使测压管竖直朝上),控制三通阀7转动,使得针管1与槽口5连通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此时根据测压管获取的读数测压;
测压完成后操作转动手柄8,控制三通阀7封闭槽口5,取下测压管,接上收集管(转动针管1使收集管竖直朝下),操作转动手柄8,控制三通阀7转动,使得针管1与槽口5连通的通路处于导通状态,脑脊液流入收集管内。
[0044]
最后,收集完脑脊液后,再次操作转动手柄8,控制三通阀7封闭槽口5,取下收集管,而后拔出针管1,即完成了腰椎穿刺术。
[0045]
需要进行给药时,控制三通阀7封闭槽口5,而后在针尾部3尾端供针芯2穿过的开孔处连接给药装置,即可给药。此时,药物正向流入,硅胶单向阀片不会阻隔药物的流入。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