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醒大鼠的柔性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8913发布日期:2021-05-18 22:3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醒大鼠的柔性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兽医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醒大鼠的柔性固定器。


背景技术:

2.大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研究,由于动物的麻醉状态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许多实验操作中需要固定清醒大鼠进行四肢穴位的针灸操作。现有不少固定器虽能够固定大鼠,但不可避免地给予各种刺激,使大鼠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醒大鼠的柔性固定器,包括一袋本体,所述袋本体为不透光的弹性袋,所述袋本体包括袋身部和袋头部,所述袋身部的上部和所述袋头部的底部对接连成一体,所述袋头部呈圆台形,所述袋头部的前端设置有鼠头伸出口;所述袋身部的侧面开设有长开缝,所述长开缝通过多个魔术贴封闭,所述袋身部的中部平行设置有左拉链和右拉链。
4.优选地,所述袋头部的侧面设置有短开缝,所述短开缝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
5.优选地,所述短开缝与所述长开缝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长开缝上从上自下依次设置有第二魔术贴、第三魔术贴、第四魔术贴和第五魔术贴,其中所述第五魔术贴近靠所述袋身部的尾端设置,所述袋身部平铺面呈矩形,所述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所述第四魔术贴和所述第五魔术贴分别粘连将所述长开缝上封合形成圆筒形的所述袋身部。
6.优选地,所述左拉链和所述右拉链均设置有两个拉头。
7.优选地,所述袋身部和所述袋头部一体成型。
8.优选地,所述袋身部的底部开设有穿尾巴孔。
9.优选地,所述鼠头伸出口端口呈圆形,圆孔直径为0.5cm;所述袋头部长度为5cm,所述袋身部长度为18cm,所述袋头部底面直径和所述袋身部横截面直径均为6cm。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醒大鼠的柔性固定器,不透光的弹性袋作为承载大鼠的袋本体,利用了大鼠身体具有柔韧性高、性情温和、喜静、喜黑等生理特点,给大鼠营造舒适安全、安静黑暗的环境,可开展大鼠四肢穴位针灸操作,不仅提高了可针刺范围和调节度,而且不会激惹大鼠产生应激,实验人员可进行四肢部的针灸操作,操作安全,不影响大鼠心理学和行为学观察,符合动物实验伦理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清醒大鼠的柔性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实施例1
14.实施例1提供一种清醒大鼠的柔性固定器,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15.参考图1,该清醒大鼠的柔性固定器包括一袋本体1,袋本体1为不透光的弹性袋,袋本体1包括袋身部2和袋头部3,袋身部2的上部和袋头部3的底部对接连成一体。为了充分利用大鼠喜欢钻洞的习性,将袋头部3设计呈圆台形,袋头部3的前端设计成鼠头伸出口30;袋身部2的侧面开设有长开缝,长开缝通过多个魔术贴封闭,袋身部2的中部平行设置有左拉链4和右拉链5。
16.优选地,袋头部3的侧面设置有短开缝,短开缝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6。
17.为了方便实验操作,优选地,短开缝与长开缝位于同一直线上。
18.作为一种封合袋身部2的实施方式,长开缝上从上自下依次设置有第二魔术贴7、第三魔术贴8、第四魔术贴9和第五魔术贴10,其中为了固定大鼠尾侧,第五魔术贴10近靠袋身部2的尾端设置,袋身部2平铺面呈矩形,第二魔术贴7、第三魔术贴8、第四魔术贴9和第五魔术贴10分别粘连将长开缝上封合形成圆筒形的袋身部2。
19.为了暴露前肢或后肢以方便针灸操作,左拉链4和右拉链5均设置有两个拉头40。当大鼠躺卧转载入袋本体1内时,通过控制两个拉头40的位置以暴露大鼠前肢或者后肢待针灸的部位,其中左拉链4的两个拉头40分别固定大鼠的右前肢和右前肢,右拉链5的两个拉头40分别固定大鼠的左前肢和左前肢。
20.优选地,袋身部2和袋头部3一体成型。
21.为了方便放置大鼠尾巴,袋身部2的底部开设有穿尾巴孔。
22.具体地,鼠头伸出口30端口呈圆形,圆孔直径为0.5cm,袋头部3长度为5cm,袋身部2长度为18cm,袋头部3底面直径和袋身部2横截面直径均为6cm。
2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