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9182发布日期:2021-04-06 12:0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合微创手术使用的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胸部、腹部、盆腔或其它部位的腔镜微创手术时,常需要将体腔内的组织,如一些肿瘤组织,进行切除,当所需要切除的组织体积过大时,无法将切除的组织直接取出至体外,通常采用腔镜下将待移除的组织置于标本袋中,通过分裂器将收纳在标本袋内的组织分裂成能穿过切口的碎条后完成组织移至体外,如专利号为201820606704.7,专利名称为腹腔镜子宫手术粉碎标本用的标本袋,包括一个软性透明的塑料薄膜的袋子,袋口有一圈穿线夹层,穿有一根软性的绑线,袋壁上有一条与袋口口沿相垂直的长条状夹层,夹层内插有一根充气管,充气管的前端穿过长条状夹层的前底端进入标本袋内,充气管的外壁与夹层的前底端相密封,充气管的后端露出在袋口外。可将这种标本袋经微创切口放入腹腔内,将切下的组织放入标本袋内,再将标本袋的袋口套在腹腔切口内的腹腔镜套管上,用绑线扎紧,向标本袋内充气,将标本袋撑开,用粉碎机将标本粉碎,袋子的有长条状夹层部分可以收缩使袋子可根据标本大小调整长短;又如专利号为201720603310.1专利名称为一种组织粉碎吸引装置,包括穿刺部、粉碎吸引部和隔离罩;其中,穿刺部具有一中空管状内腔;粉碎吸引部位于穿刺部内腔中;隔离罩呈袋状,位于穿刺部末端,且能够由穿刺部的内腔伸出;隔离罩具有一用于使所述第二组织进入所述隔离罩的第一开口,所述粉碎吸引部能够进入所述隔离罩将所述第二组织粉碎并吸引出,隔离罩边沿具有第一开口,当需切除组织进入隔离罩后,该第一开口可收拢,隔离需切除组织和盆腹腔。

现有技术在标本袋上设置有较多结构,容易造成不当操作时对标本袋的损坏或操作的在进行组织分割切除的过程中,由于组织尚在体腔内,如果标本袋破裂或操作不当造成标本袋内的被分割的组织在体腔内的播散,将带来进一步的医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在现有的结构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结构简单的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标本袋,所述标本袋至少具有两个袋颈,所述第一袋颈的直径大于第二袋颈的直径,两个袋颈之间形成u型凹槽,且两个袋颈分别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标本袋的袋底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靠近第二袋颈的末端位置,第二袋颈的末端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袋颈的末端,开口部设置卷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袋颈包括空心圆筒状的颈部和锥状的渐缩部,第二开口设置在颈部,锥状的渐缩部为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组织切割装置还包括推进杆,该推进杆为一半封闭管状结构,且两端开口,管内设置有标本袋卷拢后的容纳腔。

进一步的,管状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手柄,另一端为斜口状。

进一步的,标本袋需要方便更多器械的操作时,可增加具有开口的第三袋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标本袋不易损坏有效避免肿瘤组织的外泄,手术更加安全,其中:设置独立的袋颈,袋颈足够长,且术中将袋颈开口拉出至体外,袋颈均限制在相对较小的切口中,操作方便、安全;将第一袋颈开口部卷边的设置以加强第一袋颈开口边缘的硬度,手术中能始终使开口部保持敞开形状,作为器械进出开口,方便操作;第二袋颈的末端为锥状的渐缩部,术后能确保标本袋毫无阻力被拉出;本装置配制有推进杆,标本袋为柔性袋体卷拢后置于管状结构内,标本袋的卷边开口露至管外,便于送入腹腔后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标本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容纳标本袋后的送人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带三个袋颈的标本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标本袋-1、第一袋颈-11、第二袋颈-12、u型凹槽-13、第一开口-14、第二开口-15、卷边-16、颈部-17、渐缩部-18、推进杆-2、弧形手柄-21、斜口状-2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标本袋1,所述标本袋至少具有两个袋颈,所述第一袋颈11的直径大于第二袋颈12的直径,两个袋颈之间形成u型凹槽13,且两个袋颈分别具有第一开口14、第二开口15。

本实施例的标本袋的袋底呈弧形。

本实施例的第二开口设置在靠近第二袋颈的末端位置,第二袋颈的末端封闭。

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袋颈的末端,开口部设置卷边16。

本实施例第二袋颈包括空心圆筒状的颈部17和锥状的渐缩部18,第二开口设置在颈部,锥状的渐缩部为末端。

本实施例的组织切割装置还包括推进杆2,该推进杆为一半封闭管状结构,截面呈c型,且两端开口,管内设置有标本袋卷拢后的容纳腔。

本实施例的管状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手柄21,另一端为斜口状22。

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

临床手术中,把第一开口从推进杆的杆身c型缺口处塞入,经穿刺通道把推进杆部分放入体内,用腔镜抓钳在体内抓住第一开口将标本袋置于体内,体外取出推进杆;将切下的组织通过第一开口放入标本袋内,然后用腔镜抓钳将第一开口经穿刺器通道拉出到体外;第二开口用同样方法从另外穿刺器通道取出;在第一和第二开口处分别放入穿刺器建立通道和充气,第一开口放入切割器或剪钳,第二开口放入腔镜后,再进行切割操作;将组织在袋内分离成小块后取出,退出器械,把第二开口打结拉紧,通过在体外拉第一开口直至把整个装置取出,完成组织切割。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还可增加带开口的第三袋颈,方便多器械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临床操作方便,标本袋不易损坏有效避免肿瘤组织的外泄,使手术更加安全,更具临床使用价值。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标本袋,所述标本袋至少具有两个袋颈,所述第一袋颈的直径大于第二袋颈的直径,两个袋颈之间形成u型凹槽,且两个袋颈分别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袋的袋底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靠近第二袋颈的末端位置,第二袋颈的末端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袋颈的末端,开口部设置卷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袋颈包括空心圆筒状的颈部和锥状的渐缩部,第二开口设置在颈部,锥状的渐缩部为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切割装置还包括推进杆,该推进杆为一半封闭管状结构,且两端开口,管内设置有标本袋卷拢后的容纳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手柄,另一端为斜口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袋还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三袋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手术中用的组织切割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标本袋,所述标本袋至少具有两个袋颈,所述第一袋颈的直径大于第二袋颈的直径,两个袋颈之间形成U型凹槽,且两个袋颈分别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组织切割中能有效防止肿瘤组织的外泄出标本袋带来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苏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嘉汇通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