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灌肠体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0560发布日期:2021-07-06 20:1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灌肠体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说是一种婴幼儿灌肠体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婴幼儿在出生时由于身体自身原因,需要定期到医院做核磁检查,而婴幼儿又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所以在做核磁检查之前,要对患儿从肛门灌入镇静药物。同时由于婴幼儿不能控制自己的肛门括肌等肌肉,因此在保留灌肠时常常会出现灌肠药液在体内保留时间过短,药液不能控制排出体内,从而达不到镇静效果。另外,根据人体解剖特点,人体肠道从外到内是肛门、直肠、直乙交界、乙状结肠等,在灌肠药物灌入直肠,直肠出现刺激时,自然就会有大便感,小儿不能控制肛门周围的肌肉群,所以当直肠内流入大量液体后,自然就会不自觉排便;而结肠的容量很大,灌入药物进入结肠后不会产生大便感,而直肠、直乙交界、乙状结肠的解剖特点是人体直立时直肠与人体平行,而乙状结肠向人体左侧垂直弯曲,所以我们灌肠时的体位采用左侧卧位。为了让灌肠药液缓慢流入乙状结肠内,患儿体位要臀部抬高。患儿一般为6个月以内,在操作过程中又不能配合,所以保证左侧卧位臀部抬高,在操作时就出现很多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灌肠体位固定装置,能够帮助患儿左侧卧位臀部抬高,同时又能根据患儿自身的胖瘦进行调节固定患儿体位。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婴幼儿灌肠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床架,在床架一端铰接一个动床板,在床架与动床板之间设有调整动床板的倾斜高度调节机构;
5.在所述动床板上分别设有前胸部定位体、后背部定位体及腿部定位体彼此间形成体位限位空间,所述前胸部定位体、后背部定位体、腿部定位体上分别设有移动调节机构,来调节满足不同体态患儿的固定;
6.所述动床板中部设有用于卧入人体侧位的弧形凹陷。
7.本新型中,所述倾斜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床架底部上的丝杠及引出一端的摇把,在所述丝杠上安装有螺母,该螺母上与连杆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动床板底部铰连接,通过旋转摇把及丝杆作用螺母、连杆往复位移控制动床板的升降。
8.本新型中,所述前胸部定位体、后背部定位体、腿部定位体上的移动调节机构,包括动床板上设有铰座,其上铰接连杆一端,该连杆另一端与前胸部定位体、后背部定位体、腿部定位体上的铰接架铰连接,所述铰接架的本体上具有一个方头螺母嵌入槽及连杆铰接滑槽,在连杆铰接滑槽及方头螺母嵌入槽上开有位移调节孔,通过带有旋钮的螺杆穿过连杆铰接滑槽、连杆及方头螺母嵌入槽上的位移调节孔与方头螺母连接并锁紧定位。
9.本新型中,所述动床板上表面为软质材料。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婴幼儿在灌肠时,保证臀部抬高,利用软质材料形成的左侧卧体位为弧形凹陷形状,使臀部能抬高3

7厘米,利用臀部的升高,可以保证灌入的药
液缓慢流入及避免大便的排出。同时通过设有可特征位置的限位体及调节机构,保证了患儿左侧卧位的舒适度及更好的保证左侧卧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新型的示意图;
12.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3.图3是图1腿部定位体调节机构视图;
14.图4是图3俯视图;
15.图5给出了图1动床头板升高参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见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婴幼儿灌肠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床架1,在所述床架1一端通过销子2铰接一个动床板3,在床架1与动床板3之间设有调整动床板3的倾斜高度调节机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床板3的倾斜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床架1底部上的丝杠11,以及该丝杠11引出一端带有的摇把8,在所述丝杠11上安装有螺母10,该螺母10上与连杆9一端铰接,连杆9另一端与动床板3底部铰连接,通过旋转摇把8及丝杆11作用螺母10、连杆9往复位移控制动床板3的升降。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动床板3上分别设有前胸部定位体5、后背部定位体6及腿部定位体7彼此间形成体位限位空间。所述前胸部定位体5、后背部定位体6、腿部定位体7上分别设有移动调节机构a,来调节满足不同体态患儿的固定。为了保证患儿侧卧时的舒适度,使其动床板3上表面采用软质材料,并在所述动床板3中部设有用于卧入人体侧位的弧形凹陷4。本实施例所述动床板3上的前胸部定位体5、后背部定位体6、腿部定位体7上的移动调节机构a,包括动床板3一侧设有铰座17,其上铰接连杆16一端,该连杆16另一端与前胸部定位体5、后背部定位体6、腿部定位体7上的铰接架12铰连接,所述铰接架12的本体上具有一个方头螺母嵌入槽b及连杆铰接滑槽c,在连杆铰接滑槽c及方头螺母嵌入槽b上开有位移调节孔14,通过带有旋钮18的螺杆15穿过连杆铰接滑槽c、连杆及方头螺母嵌入槽b上的位移调节孔14与方头螺母13连接并锁紧定位。
18.上述中,前胸部定位体5、后背部定位体6、腿部定位体7的位移调整。当需要调整前胸部定位体5、后背部定位体6、腿部定位体7中的任一个定位体时,首先旋转移动调节机构a上的旋钮18,使其上的螺杆15相对方头螺母13退出一定螺扣并松开,作用连杆16及螺杆15沿铰接架12上的位移调节孔14上下位移,将分别移动前胸部定位体5、后背部定位体6、腿部定位体7彼此需要调整到的体位空间位子之后,旋转旋钮18及螺杆15与方头螺母13之间锁紧,通过前胸部定位体5、后背部定位体6、腿部定位体7的底部与动床板3、连杆16之间形成定位体。
19.图5给出了动床板升高的参考图。当婴幼儿灌肠臀部体位需要倾斜抬高时,按照瞬时方向旋转摇把8时,带动丝杆11同向旋转,作用丝杆11上的螺母10沿丝杆11向摇把8方向位移,通过连杆9支撑作用使动床板3呈倾斜角度的升高;反之,摇把8及丝杆11逆方向旋转,作用螺母10沿丝杆11反方向位移,通过连杆11带动动床板3下降至与床板架1平行。
20.根据应用特点,除上述采用的床架1直接铰接一个动床板3之外,还可以在床架1安
装一个定床板与铰接的动床板3组成的组合床板,所述定床板与动床板3之间的配合端设置铰连接。这样,可以控制动床板相对定床板进行一定角度的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