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9596发布日期:2021-06-22 15:2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化过氧化氢用于洁净区灭菌已然成为国内制药企业的首选,国内制造的过氧化氢发生器也如雨后春笋般投入到市场上。

现有的过氧化氢发生器大多采用闪蒸工艺,过氧化氢滴入到高温闪蒸板(>200℃)上,然后在空气流的作用下实现汽化,但高温闪蒸板上易残留过氧化氢残留物,导致汽化效果降低,而且过氧化氢属易制爆危险品,在高温闪蒸板存在较高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旨在解决高温闪蒸板上易残留过氧化氢残留物,导致汽化效果降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包括:

反应器壳体,所述反应器壳体的下部设有进气口,上部设有排气口;

输送管,用于传输过氧化氢,所述输送管上设有空气压缩机,所述输送管的端部穿入所述反应器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方;

阻挡帽,设于所述输送管的端部;

加热带,设于所述反应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反应器壳体内腔的下部设置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形成过流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挡板的下方,所述输送管的端部位于所述过流口的正上方。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挡板自所述反应器壳体的边缘向中部逐渐向上倾斜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阻挡帽为伞形结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加热带呈蛇形,往复弯折排布于所述反应器壳体的侧壁和底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加热带位于所述反应器壳体外侧壁和外底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通过输送管注入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通过空气压缩机高压喷射出来,利用输送管端部的阻挡帽将高流速的过氧化氢再次破碎,并扩散至反应器壳体内,在反应器壳体侧壁和底部布置的加热带,使分散到反应器壳体内的过氧化氢均匀受热并实现汽化,最后由进气口通入的空气将汽化的过氧化氢通过排气口扩散至房间内部进行灭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取消高温闪蒸板,而采用空气压缩机提高过氧化氢的流速,通过撞击阻挡帽并使用加热带加热,能够持续保证过氧化氢的汽化效果,且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侧视图的加热带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侧视图的加热带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反应器壳体;2、输送管;3、空气压缩机;4、阻挡帽;5、加热带;6、挡板;7、进气口;8、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进行说明。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包括反应器壳体1、输送管2、阻挡帽4和加热带5。

反应器壳体1的下部设有进气口7,上部设有排气口8;输送管2用于传输过氧化氢,输送管2上设有空气压缩机3,输送管2的端部穿入反应器壳体1内,且位于进气口7的上方;阻挡帽4设于输送管2的端部;加热带5设于反应器壳体1的侧壁和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输送管2注入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通过空气压缩机3高压喷射出来,利用输送管2端部的阻挡帽4将高流速的过氧化氢再次破碎,并扩散至反应器壳体1内,在反应器壳体1侧壁和底部布置的加热带5,使分散到反应器壳体1内的过氧化氢均匀受热并实现汽化,最后由进气口7通入的空气将汽化的过氧化氢通过排气口8扩散至房间内部进行灭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取消高温闪蒸板,而采用空气压缩机3提高过氧化氢的流速,通过撞击阻挡帽4并使用加热带5加热,能够持续保证过氧化氢的汽化效果,且使用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反应器壳体1内腔的下部设置有两个挡板6,两个挡板6之间形成过流口,进气口7位于挡板6的下方,输送管2的端部位于过流口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反应器壳体1为圆筒结构或长方体结构,内部中空。两个挡板6分别位于反应器壳体1内腔的下部,且二者相对设置,将反应器壳体1内腔分隔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两个挡板6之间形成过流口,过流口连通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进气口7开设在反应器壳体1的下部,与下部腔体连通。排气口8开设在反应器壳体1的上部,与上部腔体连通。输送管2穿入到反应器壳体1的上部腔体内,输送管2的末端向上弯折,呈竖直状态,在该弯折段的端部朝上,位于过流口的正上方,确保从过流口流经的空气能够正吹自输送管2末端排出的过氧化氢。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挡板6自反应器壳体1的边缘向中部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挡板6倾斜设置,便于由进气口7进入的空气通过过流口,倾斜设置的挡板6具有为空气导向的功能,能够直吹过氧化氢,提高过氧化氢的扩散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阻挡帽4为伞形结构。本实施例中,输送管2的末端垂直向上,阻挡帽4为伞形结构,安装在输送管2末端的上部。优选的,伞形的阻挡帽4可通过输送管2末端倾斜向上延伸的连杆与其焊接。由输送管2末端喷出的过氧化氢撞击在伞形阻挡帽4的内侧尖端结构,通过周向的斜面向下散射,便于过氧化氢均匀分散。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和图3,加热带5呈蛇形,往复弯折排布于反应器壳体1的侧壁和底部。本实施例中,加热带5可纵向往复弯折排布于反应器壳体1的侧壁和底部,也可横向往复弯折排布于反应器壳体1的侧壁和底部。呈蛇形分布的加热带5能够为反应器壳体1提供均匀的热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发生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加热带5位于反应器壳体1外侧壁和外底面。本实施例中,加热带5安装反应器壳体1的外部,通过将热量传导反应器壳体1后,再由反应器壳体1向其内腔传导热量,热量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