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弥散枕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9961发布日期:2021-06-25 16:3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气弥散枕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氧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气弥散枕垫。



背景技术:

氧气是维系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经常吸氧可以提高血液氧分压、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气管炎等的患者,定期定量地每天吸氧,可以清洁呼吸系统环境,缓解症状;对于患有动脉硬化、肝、肺功能障碍症以及冠心病、脑中风的患者,定期吸氧可以降低发病频率,改善内脏功能,增强免疫力,总之长期坚持氧疗,对于疾病的彻底治疗和保持身体的健康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很多地方都开始普及有氧治疗,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西北部高原地带,受特殊气候影响,当地医院、部队、物资中转站等机构都普遍需要晚上供氧睡眠,但是传统的供氧方式只有采用鼻氧管或者氧气面罩进行供氧,因此人们在睡眠时,由于受到输氧管子的约束,难以自如地活动或者扭头,加上佩戴本身具有不舒适性,因此很难让普通人群适应,达到与平时一样的睡眠舒适度,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适应。现有技术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舒适性差的缺点,提出一种氧气弥散枕垫,舒适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氧气弥散枕垫,包括枕垫套、位于枕垫套内的呈环形的散氧管、位于散氧管上的散氧孔、连接在散氧管上的输氧管、两个连接在枕垫套上的用于显示枕垫套摆放是否到位的定位带;当枕垫套摆放到枕头下方时,定位带远离枕垫套的一端裸露在枕头外;当头部枕到枕头上时,脖子位于两个定位带之间。使用的时候,输氧管连接制氧机,放置在枕头下面,通过观察两个定位带的位置就能知道枕垫套有没有摆放端正。两个定位带裸露在枕头外,正常情况下,头部枕在枕头上,此时,头部正好在散氧管的中心处,而脖子位于两个定位带之间,氧气从散氧孔内溢出来,氧气穿过枕头分布在头部周围,然后被吸入人体。

作为优选,散氧管包括左环和右环,所述枕垫套内设有用于随着头部的位置而改变左环和右环氧气输出量的调节机构,所述定位带远离枕垫套的一端设有用于感应脖子的检测头,所述检测头与调节机构连接。当头部向左偏的时候,左侧的氧气输出比右边的多,向右偏同理,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左环下侧的支撑板、位于右环下侧的另一个支撑板、位于两个支撑板内的气道、位于两个支撑板上的若干用于防止散氧管变形的支撑组件、用于控制支撑组件运行的控制组件;所述散氧孔包括靠近散氧管内缘的内散氧孔、靠近散氧管外缘的外散氧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位于散氧管内缘的用于支撑枕头的内气囊柱、位于散氧管外缘的用于支撑枕头的外气囊柱、位于内气囊柱和外气囊柱之间的用于当内气囊柱和外气囊柱内气压减小时将内气囊柱和外气囊柱的上端贴合在散氧管上的弹性元件;当内气囊柱的上端贴合在散氧管上时,内气囊柱的上端位于内散氧孔处;当外气囊柱的上端贴合在散氧管上时,外气囊柱的上端位于外散氧孔处;所述内气囊柱和气道连通,所述外气囊柱和气道连通;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和气道连接的气管、连接在气管远离气道一端的缸体、滑动连接在缸体内的活塞、用于驱动活塞运动的电缸;所述控制组件分为用于控制左环对应气道内气压的左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右环对应气道内气压的右控制组件;所述检测头包括用于检测头部向左偏移时的脖子的位置的左检测头、用于检测头部向右偏移时的脖子的位置的右检测头;所述左控制组件和右检测头连接,所述右控制组件和左检测头连接。

作为优选,枕垫套上设有便于取出散氧管的拉链。方便清洗枕垫套。

作为优选,散氧管呈圆形。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左环和右环呈圆弧形,所述左环端部和右环的端部通过连接件固接。内气囊柱抵靠在散氧管的内缘,外气囊柱抵靠在散氧管的外缘,在弹性元件的配合下,对散氧管起到限位的作用。

作为优选,枕垫套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氧气弥散枕垫,舒适性好,氧气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处放大图;

图4为图1隐藏枕垫套后的示意图;

图5为散氧孔被堵住时的示意图;

图6为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枕头下的示意图。

图中:枕垫套1、散氧管2、散氧孔3、输氧管4、定位带5、左环6、右环7、支撑板8、检测头10、气道11、内气囊柱12、外气囊柱13、弹性元件14、内散氧孔15、外散氧孔16、气管17、缸体18、活塞19、电缸20、拉链21、连接件22、枕头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

参见图1为图6,一种氧气弥散枕垫,包括枕垫套1、位于枕垫套1内的呈环形的散氧管2、位于散氧管2上的散氧孔3、连接在散氧管2上的输氧管4、两个连接在枕垫套1上的用于显示枕垫套1摆放是否到位的定位带5;当枕垫套1摆放到枕头23下方时,定位带5远离枕垫套1的一端裸露在枕头23外;当头部枕到枕头23上时,脖子位于两个定位带5之间。枕垫套1上设有便于取出散氧管2的拉链21。散氧管2呈圆形。枕垫套1为矩形。

散氧管2包括左环6和右环7,所述枕垫套1内设有用于随着头部的位置而改变左环6和右环7氧气输出量的调节机构,所述定位带5远离枕垫套1的一端设有用于感应脖子的检测头10,所述检测头10与调节机构连接。左环6和右环7呈圆弧形,所述左环6端部和右环7的端部通过连接件22固接。

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左环6下侧的支撑板8、位于右环7下侧的另一个支撑板8、位于两个支撑板8内的气道11、位于两个支撑板8上的若干用于防止散氧管2变形的支撑组件、用于控制支撑组件运行的控制组件。

所述散氧孔3包括靠近散氧管2内缘的内散氧孔15、靠近散氧管2外缘的外散氧孔16。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位于散氧管2内缘的用于支撑枕头23的内气囊柱12、位于散氧管2外缘的用于支撑枕头23的外气囊柱13、位于内气囊柱12和外气囊柱13之间的用于当内气囊柱12和外气囊柱13内气压减小时将内气囊柱12和外气囊柱13的上端贴合在散氧管2上的弹性元件14;

当内气囊柱12的上端贴合在散氧管2上时,内气囊柱12的上端位于内散氧孔15处;当外气囊柱13的上端贴合在散氧管2上时,外气囊柱13的上端位于外散氧孔16处。

内气囊柱12和气道11连通,所述外气囊柱13和气道11连通。

控制组件包括和气道11连接的气管17、连接在气管17远离气道11一端的缸体18、滑动连接在缸体18内的活塞19、用于驱动活塞19运动的电缸20;

控制组件分为用于控制左环6对应气道11内气压的左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右环7对应气道11内气压的右控制组件;所述检测头10包括用于检测头部向左偏移时的脖子的位置的左检测头、用于检测头部向右偏移时的脖子的位置的右检测头;左控制组件和右检测头连接,所述右控制组件和左检测头连接。

实施例原理:

使用的时候,输氧管4连接制氧机,然后将本实施例放置在枕头23下面,参见图6,通过观察两个定位带5的位置就能知道枕垫套有没有摆放端正。左检测头和右检测头裸露在枕头23外,正常情况下,头部枕在枕头23上,此时,头部正好在散氧管2的中心处,而脖子位于两个定位带5之间,氧气从散氧孔3内溢出来,氧气穿过枕头23分布在头部周围,然后被吸入人体。此时,所有内气囊柱12和外气囊柱13内的气压都较高。

人在熟睡的时候,会翻身,此时头部可能会位于枕头23的左侧或者右侧,不一定在中间。这里假设头部偏移到了枕头23左侧,此时,脖子也会向左移动,移动到左检测头,检测头10可以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当脖子位于左检测头上方的时候,左检测头直接测得人体的温度,人体的温度一般在36度以上,而被窝温度不超过32度,利用这个原理,只有当脖子位于左检测头上方的时候,当左检测头检测到超过36度以上的温度时,左检测头对右控制组件发出信号,活塞19在电缸20的作用下运动,缸体18抽气,右环7对应的气道11气压减小,对应的内气囊柱12和外气囊柱13内的气压也随之减小,在弹性元件14的作用下,内气囊柱12朝向内散氧孔15运动,外气囊柱13朝向外散氧孔16运动,而此时,左环6对应的内气囊柱12和外气囊柱13内的气压高,虽然头部枕在上面,但是内气囊柱12和外气囊柱13将头部的一部分重量平衡掉了,左环6不会变瘪,不会影响氧气输出,而同时,右环7在内气囊柱12和外气囊柱13的作用下氧气输出会减少,将有更多的氧气从左环6出来,便于位于枕头23左边的头部吸入。

需要提出,本发明在头部偏向枕头一侧的时候,对应侧的氧气输出增加,同时减小另一侧的氧气输出,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