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口腔科的具有钻眼研磨功能的一体化骨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8667发布日期:2021-04-02 09:2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口腔科的具有钻眼研磨功能的一体化骨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口腔科的具有钻眼研磨功能的一体化骨钻。



背景技术:

口腔科骨钻,口腔科骨钻是牙科钻机一个重要配件之一,由针头和针柄组成。牙科车针引起交叉感染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车针在口腔内操作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碎屑造成的表面污染;二是车针在治疗过程中滞留在纹理中的病原微生物等。牙科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车针使用率、周转率很高。如何更好的避免交叉感染,是牙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基于上述,在现有的给患者进行口腔内牙齿进行研磨或钻孔时,同一处位置的两种处理方式需要对钻头进行拆装更换,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口腔科的具有钻眼研磨功能的一体化骨钻,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口腔科的具有钻眼研磨功能的一体化骨钻,以解决现有口腔科骨钻功能单一,同一处位置的两种处理方式需要对钻头进行拆装更换,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口腔科的具有钻眼研磨功能的一体化骨钻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口腔科的具有钻眼研磨功能的一体化骨钻,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的顶端处位置卡紧固定有顶盖结构,且顶盖结构的中心位置内端转动安装有传动结构;所述壳体结构的内侧设置有骨钻结构;所述骨钻结构包括钻体,滑动块,从动齿轮,齿轮筒,所述骨钻结构的钻体为安装在安装外壳的内部,且钻体则设置有三处,而在安装钻体的安装外壳内侧紧贴套接有一处齿轮筒,齿轮筒与内部的钻体上的从动齿轮之间为相互啮合的状态,滑动块为卡接安装在钻体的顶端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安装外壳,侧滑槽,底槽,所述壳体结构的安装外壳整体成三角立柱的形状,且在安装外壳的三处面上均设置有一处竖向的侧滑槽,安装外壳的底端位置则开设有三处底槽。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结构包括固定顶盖,侧板,外接管,气孔,所述顶盖结构的固定顶盖整体通过三处侧板固定在安装外壳的顶端处,且三处侧板上均通过顶丝进行紧固固定,安装外壳上开设有三处上下贯通的气孔,而固定顶盖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一处外接管,且外接管成圆环装,将三处气孔相互接通。

进一步的,所述钻体顶端处所卡接固定的滑动块整体为滑动固定在安装外壳的侧滑槽内,滑动块为伸出侧滑槽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联轴器,传动杆,所述传动结构得传动杆为直接的套接安装在位于固定顶盖的中间位置,同时传动杆的整体也处于三处钻体的中间位置,且所处于三处钻体中间的部分为齿轮柱的形态,而传动杆的顶端则安装有联轴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顶盖结构的设置,气孔为了在骨钻整体运行时提供辅助吹气的作用,使得骨钻在钻孔或研磨之后进行辅助清理的作用,固定顶盖上的环状外接管为外接气管之后,给气孔内提供气压的作用。

骨钻与传动结构的设置,钻体整体为立柱的状态,从动齿轮设置在钻体的靠下端位置,三处的钻体能够分别安装三种不同的骨钻工具进行使用,钻体顶端的滑动块滑动安装在侧滑槽内,使得钻体能够通过滑动调整相应滑动块,来控制其中的一处钻体的整体伸出或收起状态,从而实现需要其中一种骨钻工作时,直接通过滑动块向外滑出即可,传动杆的联轴器安装的顶端位置,能够连接外侧的动力结构,传动杆所处于三处钻体中间处直接设置为齿轮柱,且此处传动杆的齿轮柱为与三处钻体相互啮合传动,从而使得传动杆能够将动力传递到三处钻体上,让三处钻体能够稳定转动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筒与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结构;101、安装外壳;102、侧滑槽;103、底槽;2、顶盖结构;201、固定顶盖;202、侧板;203、外接管;204、气孔;3、骨钻结构;301、钻体;302、滑动块;303、从动齿轮;304、齿轮筒;4、传动结构;401、联轴器;402、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口腔科的具有钻眼研磨功能的一体化骨钻,包括壳体结构1;壳体结构1的顶端处位置卡紧固定有顶盖结构2,且顶盖结构2的中心位置内端转动安装有传动结构4;壳体结构1的内侧设置有骨钻结构3;骨钻结构3包括钻体301,滑动块302,从动齿轮303,齿轮筒304,骨钻结构3的钻体301为安装在安装外壳101的内部,且钻体301则设置有三处,而在安装钻体301的安装外壳101内侧紧贴套接有一处齿轮筒304,齿轮筒304与内部的钻体301上的从动齿轮303之间为相互啮合的状态,滑动块302为卡接安装在钻体301的顶端处,钻体301整体为立柱的状态,从动齿轮303设置在钻体301的靠下端位置,三处钻体301的从动齿轮303能够与齿轮筒304相互啮合进行传动,从而使得三处钻体301之间转动与方向均为相同的状态,三处的钻体301能够分别安装三种不同的骨钻工具进行使用。

其中,壳体结构1包括安装外壳101,侧滑槽102,底槽103,壳体结构1的安装外壳101整体成三角立柱的形状,且在安装外壳101的三处面上均设置有一处竖向的侧滑槽102,安装外壳101的底端位置则开设有三处底槽103,将安装外壳101的外端面设置为三角立柱的形状,使得安装外壳101能够在手持使用时能够更好的与手贴合,将三角立柱形状的安装外壳101拐角设置过度圆弧,使得安装外壳101整体手持更加稳定。

其中,顶盖结构2包括固定顶盖201,侧板202,外接管203,气孔204,顶盖结构2的固定顶盖201整体通过三处侧板202固定在安装外壳101的顶端处,且三处侧板202上均通过顶丝进行紧固固定,安装外壳101上开设有三处上下贯通的气孔204,而固定顶盖20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一处外接管203,且外接管203成圆环装,将三处气孔204相互接通,安装外壳101的整体所贯通设置的三处气孔204的出气端设置在安装外壳101的底端面上,气孔204为了在骨钻整体运行时提供辅助吹气的作用,使得骨钻在钻孔或研磨之后进行辅助清理的作用,固定顶盖201上的环状外接管203为外接气管之后,给气孔204内提供气压的作用。

其中,钻体301顶端处所卡接固定的滑动块302整体为滑动固定在安装外壳101的侧滑槽102内,滑动块302为伸出侧滑槽102的状态,让钻体301顶端的滑动块302滑动安装在侧滑槽102内,使得钻体301能够通过滑动调整相应滑动块302,来控制其中的一处钻体301的整体伸出或收起状态,从而实现需要其中一种骨钻工作时,直接通过滑动块302向外滑出即可。

其中,传动结构4包括联轴器401,传动杆402,传动结构4得传动杆402为直接的套接安装在位于固定顶盖201的中间位置,同时传动杆402的整体也处于三处钻体301的中间位置,且所处于三处钻体301中间的部分为齿轮柱的形态,而传动杆402的顶端则安装有联轴器401,传动杆402的联轴器401安装的顶端位置,能够连接外侧的动力结构,传动杆402所处于三处钻体301中间处直接设置为齿轮柱,且此处传动杆402的齿轮柱为与三处钻体301相互啮合传动,从而使得传动杆402能够将动力传递到三处钻体301上,让三处钻体301能够稳定转动工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顶盖结构2上的气孔204是为了在骨钻整体运行时提供辅助吹气的作用,使得骨钻在钻孔或研磨之后进行辅助清理的作用,固定顶盖201上的环状外接管203为外接气管之后,给气孔204内提供气压的作用,钻体301整体为立柱的状态,从动齿轮303设置在钻体301的靠下端位置,三处的钻体301能够分别安装三种不同的骨钻工具进行使用,钻体301顶端的滑动块302滑动安装在侧滑槽102内,使得钻体301能够通过滑动调整相应滑动块302,来控制其中的一处钻体301的整体伸出或收起状态,从而实现需要其中一种骨钻工作时,直接通过滑动块302向外滑出即可,传动杆402的联轴器401安装的顶端位置,能够连接外侧的动力结构,传动杆402所处于三处钻体301中间处直接设置为齿轮柱,且此处传动杆402的齿轮柱为与三处钻体301相互啮合传动,从而使得传动杆402能够将动力传递到三处钻体301上,让三处钻体301能够稳定转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