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8124发布日期:2021-11-18 10:4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


背景技术:

2.随着新生儿科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危重患者逐年增多,足月吐奶,消化道异常或者畸形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临床x片拍摄等成为常见。医生对体位治疗的要求增加,临床由于资金限制使用的小床都为简易的水平床,难以精确抬高床头;暖箱设置的摇杆没有角度标识;即使用各种物件使床头抬高到符合要求,婴儿容易下滑,仍然达不到诊疗要求;再者在拍摄前后位胸片时,要求两臂自然展开,四肢平放,去枕,摆正头颅。但是实际拍片过程中,新生儿常有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造成照射时间延长或重复拍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可以精确抬高角度,可以防治婴儿吐奶,以及婴儿胃食管反流,记忆棉的使用便于婴儿头部的下沉,有利于开放气道,保证有效的呼吸,关节约束带对婴儿起到有效的约束,减少婴儿因为躁动导致体位改变或者手部遮挡而重复拍片的次数,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包括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二工作区域,所述第一工作区域为堆叠型充气垫,所述堆叠型充气垫分为四个充气层,所述各个充气层的一侧均设置有进气导管,所述第一工作区域通过连接部与第二工作区域相连接,所述第二工作区域的一端为半圆形凸起部位。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第三层和第四层高度为4

8cm,所述第二层的高度为2

5cm。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工作区域的两端设置有可拉伸手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关节约束带与第一工作区域活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工作区域的外侧设置有床垫套,床垫套采用可透气的记忆棉材料。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进气导管调整第一工作区域的角度,第一工作区域工作角度为15
°‑
45
°
,可以有效防治婴儿吐奶,以及婴儿胃食管反流,第一工作区域采用可透气的记忆棉材料,记忆棉的使用便于婴儿头部的下沉,有利于开放气道,保证有效的呼吸,
关节约束带对婴儿起到有效的约束,方便检查。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13.图中:第一工作区域1、第二工作区域2、进气导管3、连接部4、关节约束带5。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描述与理解方便,以下以图2的上方为上方进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包括第一工作区域1和第二工作区域2,所述第一工作区域1和第二工作区域2的外侧设置有床垫套,床垫套采用可透气的记忆棉材料,提高婴儿的舒适感,所述第一工作区域1的两端设置有关节约束带5,所述关节约束带5与设置在第一工作区域1两侧的魔术贴活动连接,关节约束带5有效的起到约束,可以有效减少婴儿因为躁动导致体位改变或者手部遮挡而重复拍片的次数,合适的体位又减少了临床背下乱垫物品拍腹部立位片的不安全隐患,所述第一工作区域1为堆叠型充气垫,所述堆叠型充气垫分为四个充气层,所述第一层、第三层和第四层高度为4

8cm,所述第二层的高度为 2

5cm,第一层抬高角度为15
°
,加充第二层的抬高角度为20
°
,加充第三层的抬高角度为30
°
,加充第四层的抬高角度为45
°
,采用堆叠型充气垫,能有效预防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减少呕吐次数,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减少胃内残留量,促进患儿消化吸收,所述各个充气层的一侧均设置有进气导管3,所述第一工作区域1通过连接部4与第二工作区域2,所述第二工作区域2的一端为半圆形凸起部位,将新生儿臀部以上置于第二工作区域2的上部,臀部置于第二工作区域2的中部,双下肢可置于第二工作区域2下部半圆形凸起部位,防止婴儿滑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第二工作区域2的表层是高密度慢回弹记忆棉,舒适透气又能很好的承托婴儿头部及腰部,头部下沉便于开放气道,该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防治婴儿吐奶,以及婴儿胃食管反流,同时还能对婴儿起到有效的约束,方便检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16.在使用时:将新生儿臀部以上置于第二工作区域2的上部,臀部置于第二工作区域2的中部,双下肢可置于第二工作区域2下部半圆形凸起部位,根据诊疗的需要给第一工作区域1充气以达到抬高角度的目的,手关节约束带5对婴儿进行固定,以配合医生进行胸部x光拍片,同时第一工作区域1在45度的状态下还可以配合腹部立位片的拍摄。
17.本实用新型方便对婴儿体位进行固定,有效的控制抬升的角度容易,提高使用便利性,可以方便调节第一工作区域1的角度,第一工作区域1采用堆叠型充气垫,能有效预防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减少呕吐次数,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减少胃内残留量,促进患儿消化吸收,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第二工作区域2下部半圆形凸起部位,防止婴儿滑落,提高使
用的安全性。
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包括第一工作区域(1)和第二工作区域(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1)为堆叠型充气垫,所述堆叠型充气垫分为四个充气层,所述各个充气层的一侧均设置有进气导管(3),所述第一工作区域(1)通过连接部(4)与第二工作区域(2)相连接,所述第二工作区域(2)的一端为半圆形凸起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区域(1)的两端设置有关节约束带(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约束带(5)与第一工作区域(1)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包括第一工作区域和第二工作区域,所述第一工作区域为堆叠型充气垫,所述堆叠型充气垫分为四个充气层,所述各个充气层的一侧均设置有进气导管,所述第一工作区域通过连接部与第二工作区域,所述第二工作区域的一端为半圆形凸起部位,本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进气导管调整第一工作区域的角度,第一工作区域工作角度为15


技术研发人员:钟媛 曹莉 童益慧 胡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