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3000发布日期:2021-05-11 14:5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毒症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口服药物疗法和注射药物疗法都会对人的肾功能产生影响,因此,临床上不主张尿毒症患者使用这两种疗法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主要有透析疗法、肾移植手术疗法和中医药浴疗法,这其中,透析疗法是最常用、疗效最好的一种,若病人为尿毒症晚期,腹膜透析前需要检查患者尿量,若尿量正常,仍可采取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治疗时需要将透析管一端插入体内,且另一端留在体外并连接透析机,目前医护人员通常使用医用胶带将透析管固定在患者身上,医用胶带属于一种化学粘合剂,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固定效果差,容易发生脱落,导管固定时牵拉不当易造成插管处感染,且导管易被拽出,导致透析失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管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管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且倒l形的支撑板,支撑板上端设有上下轴向且扇形的转向板,转向板的后端面与支撑板的后端面平齐,转向板的左端面与支撑板的左端面平齐,支撑板上端设有前后方向且c形的导引气囊,导引气囊开口朝上且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夹持装置,后侧的夹持装置左端与转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上端设有位于导引气囊右方且可左右移动的弧形压块,弧形压块可与导引气囊接触,弧形压块上端设有可遮挡转向板的挡板,支撑板左端设有固定环,支撑板右端设有自由端可穿过固定环的固定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支撑板、固定环、固定带、夹持装置、导引气囊,有利于患者对本装置的使用,且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上的腹膜透析管进行固定,避免医用胶带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伤害,同时设有弧形压块、挡板,可将导引气囊遮挡,防止患者不经意间扯动腹膜透析管,对患者的插孔处造成损伤,增加了腹膜透析的安全性与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俯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状态局部剖切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6使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左右方向且倒l形的支撑板1,支撑板1上端设有上下轴向且扇形的转向板2,转向板2的后端面与支撑板1的后端面平齐,转向板2的左端面与支撑板1的左端面平齐,支撑板1上端设有前后方向且c形的导引气囊3,导引气囊3开口朝上且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夹持装置,后侧的夹持装置左端与转向板2固定连接,支撑板1上端设有位于导引气囊3右方且可左右移动的弧形压块4,弧形压块4可与导引气囊3接触,弧形压块4上端设有可遮挡转向板2的挡板5,支撑板1左端设有固定环6,支撑板1右端设有自由端可穿过固定环6的固定带7。

为了便于透析管的固定,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弧形的固定夹8,两个固定夹8开口相对且其下端经销轴铰接连接,转向板2右端与其对应侧的固定架8固定连接,固定夹8内侧设有防滑垫9。

为了使两个固定夹8配合,所述的右侧的固定夹8上侧开设有开口朝左的插槽10,右侧的固定夹8上端开设有开口向上且与插槽10连通的卡槽11,左侧的固定夹8上侧设有可插入卡槽11内的弹性扣12,右侧的固定夹8上端设有弧形的弹性片13,弹性片13下端设有可插入卡槽11内且可与弹性扣12接触的凸块14。

为了使弧形压块4左右移动,所述的支撑板1前侧开设有左右贯通且开口朝前的t形槽15,弧形压块4前端设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板16,连接板16后端设有插入t形槽15内且与t形槽15滑动连接的t形杆17。

为了便于弧形压块4的移动,所述的支撑板1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压槽18,压槽18左侧壁经压簧19连接有连接块20,连接块20上端与弧形压块4固定连接。

为了限制弧形压块4的位置,所述的挡板5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限位槽21,支撑板1上端开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开口朝上的矩形槽22,转向板2上开设有与矩形槽22连通且开口朝上的连接槽,矩形槽22底面经弹簧连接有上端可插入限位槽21内的限位杆23,限位杆23上端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

为了便于本装置的穿戴,所述的固定带7左侧面上设有魔术母贴24,固定带7自由端设有可与魔术母贴24粘合的魔术子贴2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固定带7缠绕患者腰部,并使其自由端穿过固定环6,通过魔术子贴25与魔术母贴24的粘合,使支撑板1与患者身体紧密接触,准备阶段结束;

本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后,向下按动弹性片13,弹性片13带动凸块14向下摆动并插入卡槽11内,凸块14与弹性扣12接触并推动弹性扣12从卡槽11内移出,此时两个固定夹8之间的限制被解除,向右摆动右侧的固定夹8,弹性扣12从卡槽11内移出,且右侧的固定夹8带动导引气囊3向右摆动,并使导引气囊3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将腹膜透析管放入两个固定夹8之间,同时使腹膜透析管位于导引气囊3内,且其前端从前侧的两个固定夹8之间伸出,此时向左摆动右侧的固定夹8,固定夹8带动导引气囊3摆动,随着右侧的固定夹8的移动,弹性扣12插入卡槽11内,此时两个固定夹8之间的位置被限制,并通过防滑垫9对腹膜透析管进行初步固定;

腹膜透析管的位置固定后,向左移动连接板16,连接板16带动t形块沿t形槽15移动,同时连接板16带动弧形压块4向左移动,弧形压块4带动挡板5向左移动,随着弧形压块4的移动,弧形压块4左端与导引气囊3接触并推动导引气囊3向左摆动,同时弧形压块4带动连接块20向左移动并挤压压簧19,继续移动连接板16,由于限位杆23上端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挡板5与限位杆23接触并推动限位杆23向下移动且挤压弹簧,当限位槽21与连接槽连通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杆23向上移动并插入限位槽21内,此时挡板5的位置被限制,且弧形压块4推动导引气囊3弯曲并与转向板2外缘面接触,导引气囊3带动腹膜透析管弯曲,弧形压块4内侧与导引气囊3接触,完成对腹膜透析管的固定;

若需要解除对腹膜透析管的固定,向下按动限位杆23,限位杆23向下挤压弹簧,当限位杆23从限位槽21内移出后,挡板5的限位解除,在压簧19的作用下挡板5向右移动并带动弧形压块4移动,同时弧形压块4带动连接板16移动,当弧形压块4移动至初始位置后,导引气囊3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向下按动弹性片13,弹性片13带动凸块14向下摆动并插入卡槽11内,凸块14与弹性扣12接触并推动弹性扣12从卡槽11内移出,使夹持装置打开,腹膜透析管的固定被解除。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1上开设有位于其后侧的让位槽,便于固定夹8的摆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支撑板、固定环、固定带、夹持装置、导引气囊,有利于患者对本装置的使用,且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上的腹膜透析管进行固定,避免医用胶带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伤害,同时设有弧形压块、挡板,可将导引气囊遮挡,防止患者不经意间扯动腹膜透析管,对患者的插孔处造成损伤,增加了腹膜透析的安全性与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