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气溶胶疏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5027发布日期:2021-04-27 13:4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气溶胶疏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辅助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气溶胶疏散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经常接触唾液、血液和其它体液,牙科从业人员可能会受到病原体感染的风险。传染病的小滴和气雾传播是牙科诊所和医院最关注的问题,因为在受感染患者的咳嗽和呼吸期间,以及在操作牙科设备如高速牙科用自来水机头或气体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与患者唾液混合的气溶胶和液体小滴。
3.现有的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982706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口腔科用的吸雾装置,包括底座、定型软管、吸引短管,以及设置在底座上且下端封堵的中空支架,吸引短管通过定型软管与中空支架的上端连接,中空支架的侧面上设有强吸接口,所述强吸接口通过进气管道与负压真空泵的吸气口连接;所述负压真空泵的排气口处通过排气管道连接有水雾处理机构。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吸引短管对雾气进行抽吸,但是吸引短管的端部为直管,对于患者的覆盖面小,吸取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智能气溶胶疏散装置,能够提升抽吸的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气溶胶疏散装置,包括面罩体、连通于面罩体和外部负压系统的连通件,所述面罩体背离连通件一端呈开口,所述面罩体的开口覆盖于口与鼻。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面罩体能够提升对于患者面部的覆盖率,使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能够大量地被面罩体所吸入,提升吸取的效率,从而降低医生和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概率,也避免因为吸引短管的开口较小而增大抽吸压强而对患者面部产生不适。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面罩体包括与连通件连通且呈开口的连接部、一体成型于连接部开口边缘且呈弧形的罩鼻部、一体成型于连接部开口边缘且呈弧形的罩口部,所述罩鼻部和罩口部一体成型。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部能够便于对面罩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依靠罩鼻部和罩口部能够根据人体面部主要出气器官进行对应罩设,有效地抽吸气雾,同时能够为牙科从业人员保留较为舒适的操作空间。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罩鼻部边缘所在平面与罩口部边缘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交叉角,所述罩鼻部远离连通件一端与连接部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罩口部远离连通件一端与连接部中心之间的距离。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罩鼻部和罩口部的形状根据人体面部生理几何形状进行设计,使整个面罩体能够更好地对应于人体面部,从而提升抽吸的效率,并且利用罩口部
和罩鼻部的形状优化,使所抽吸的气雾可在面罩体内向中心汇聚,从而提升抽吸的效率。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通件为可伸缩的伸缩管或直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伸缩管能够改变面罩体与患者面部之间的距离,则在进行不同的操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来调整面罩体的位置。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面罩体开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开设有多个抽吸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优化面罩体内的空气流动,利用开设于挡板的抽吸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空气的流速,从而提升吸取效率,对气雾起到更好的汇聚作用,避免气雾在面罩体内产生紊流而降低抽吸效果,同时,利用挡板使快速抽吸的气雾可以避免重新回弹到患者面部。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抽吸孔既沿面罩体开口边缘设置且逐步向面罩体中心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气雾能够被均匀地抽吸在整个面罩体的内部,并且使位于中间的抽吸孔处的流速最快,从而达到更好的抽吸效果。
1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部外壁沿周向呈光滑的曲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操作人员更加便于对连接部进行握持,从而可更好地调整面罩体和患者面部之间的距离。
2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面罩体由轻质材料制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面罩体的质量较轻,便于其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也便于配合连通件进行角度和位置的调节。
2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通件为直管并连接有机械臂或器械固定装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整个装置的连接方式,提升其适用范围。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智能气溶胶疏散装置有益技术效果:
25.1.利用面罩体上的罩鼻部和罩口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提升整个面罩体对于患者的覆盖面,同时又能预留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
26.2.利用罩鼻部和罩口部以及开设抽吸孔的挡板,能够优化空气的流动,提升抽吸效率,在使面罩体保持较小体积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达到较好的抽吸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面罩体;11、连接部;12、罩鼻部;13、罩口部;2、连通件;3、挡板;4、抽吸孔;5、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实施例一,
33.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智能气溶胶疏散装置,包括面罩体1和连通于面罩体1的连通件2,连通件2远离面罩体1的一端与外部的负压系统相连通,面罩体1远离连通件2的一端呈开口设置,并且面罩体1的开口可覆盖于患者的口与鼻,在负压系统的抽吸作用下,能够对气溶胶进行抽吸,减少患者的唾液、血液和其他体液溅出。
34.面罩体1包括与连通件2相连通且一端呈开口的连接部11,连接部11的外壁绕其中心的周向呈光滑的曲线,可优选设计成圆锥体或圆柱体,连接部11从开口处向内挖设有抽吸空间。为了在使用过程中提升整个面罩体1对人体面部的覆盖面积,面罩体1还包括沿连接部11开口边缘一体成型的罩鼻部12,罩鼻部12沿连接部11开口的周向呈弧形且跨越连接部11开口的一半周长,并且罩鼻部12边缘端面所在的平面与连接部11的端面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在连接部11边缘的另一半周长上一体成型有罩口部13,罩口部13沿连接部11开口的周向呈弧形,罩口部13边缘所在的平面与连接部11的端面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并且罩鼻部12边缘所在平面与罩口部13边缘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交叉角,并且罩口部13和罩鼻部12往相背的方向倾斜。罩鼻部12远离连通件2一端与连接部11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罩口部13远离连通件2一端与连接部11中心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整体的结构更适合于人体面部的生理几何形状。也能在抽吸过程中对产生的气溶胶起到更好的汇聚效果。在生产时,面罩体1的外壁从小至大可以为2cm到20cm,面罩体1的厚度可以是0.1mm至5mm。
35.为了便于对面罩体1在使用过程中与患者面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连通件2为可伸缩的伸缩管,伸缩管具有能够折叠和改变角度的功能,可优选为塑料,也可使用不锈钢软管,连通件2与连接部11背离其开口的一端相固定。则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由作业人员对面罩体1进行拉动来调节面罩体1和患者面部之间的距离,实现操作空间和抽吸效率之间的平衡。在生产时,连通件2的外径可以为1cm至5cm,连通件2的最短长度可以为0.1cm至50cm。
36.根据实际抽吸的效率要求,在面罩体1靠近外缘的内壁一体成型有一块挡板3,挡板3的边缘与罩鼻部12和罩口部13的边缘形状相同,在挡板3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抽吸孔4,多个抽吸孔4沿挡板3的边缘均匀开设成一圈,并且呈逐渐朝向于挡板3中心设置的形式,利用抽吸孔4能够提升抽吸的气体流速,并且避免所抽吸的气雾在面罩体1内形成紊流而降低抽吸效率。
37.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面罩体1的材料可以为pla、abs、pp、聚砜、ultem、聚苯乙烯、聚碳酸酯、乙缩醛、peek、pei、fep、ppsu、pps、尼龙、纸或其它材料,优选为轻质材料,且环保无毒无味,从而能够保持面罩体1的位置稳定。
38.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连通件2与牙科室内的负压系统相连通,并手握连接部11将面罩体1的罩鼻部12和罩口部13分别对准于患者的鼻部和口部,并且拉动连通件2,调整好面罩体1和患者面部之间的距离,在开始治疗时,从患者口腔内产生的气溶胶能够被面罩体1的开口所覆盖抽取,从而降低医生与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在使用完后,可以对整个智能疏散装置进行更换,也可以进行高压灭菌和紫外线消毒以便于后续的重复利
用。
39.实施例二,
40.一种智能气溶胶疏散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2所示,挡板3可拆卸连接于面罩体1的开口处,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为在挡板3的边缘一体成型有与其表面呈垂直的挡边5,挡边5具有一定的弹性,则在将挡板3嵌入面罩体1的开口内后,则能使挡板3稳定地置于面罩体1内。
41.实施例三,
42.一种智能气溶胶疏散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连通件2为直管,并且可将连通件2连接活动臂、机械手或者器械固定装置,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所需来改变整体的位置。
43.实施例四,
44.一种智能气溶胶疏散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3所示,面罩体1开口处没有挡板3。
4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