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消融双极电极的控制手柄及射频消融双极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4278发布日期:2021-11-09 23:2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消融双极电极的控制手柄及射频消融双极电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消融双极电极的控制手柄以及用于脊椎微创手术中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


背景技术:

2.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外科医生应以最小的组织伤害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努力目标。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意味着在一定医疗风险下避免大切口,采用微小切口或穿刺通道,运用特殊的器械和装置,在影像仪器监视下或导航技术引导下,从正常的解剖结构到达病变处,使用各种微型的手动或电动器械和器材,在可视条件下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以达到比传统或标准的脊柱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精确度高、效果肯定、术后功能恢复快为目的。“脊柱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pinesurgery)要比“腔镜外科”、“内镜外科”(endoscopy surgery)、“小切口外科”(smau incision surgery)和“显微外科”(mlcrosurgery)更为广泛。
3.目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技术:
4.(1)脊柱显微外科技术。运用手术显微镜或高倍放大镜,放大手术视野进行手术操作,通过尽可能小的皮肤切口施行“钥匙孔手术”,使脊柱外科手术以最小的医源性损伤实施最有效的治疗。包括颈前路手术显微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后路腰椎间盘显微外科摘除手术(正中入路、外侧入路、孔外入路)等。
5.(2)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通过若干个皮肤通道或微小切口到达脊柱,利用光导纤维成像技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内窥镜辅助脊柱外科技术可分为胸、腹腔镜辅助下和显微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手术。
6.(3)经皮穿刺脊柱外科技术又称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经皮穿刺或微小切口,运用特殊器械和装置,施行脊柱微创手术,是一套完善和成熟的技术,由著名的德国脊柱外科医生thomas hoogland等人在实施超过千例成功的手术后开始向全世界推广,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最微创的手术,是广大患者的福音,术后马上缓解疼痛,马上下地行走,甚至当天出院等特点,可以为融合手术提供阶梯治疗的过渡。
7.我国脊柱外科技术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出现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经皮穿刺c02激光髓核汽化术、经皮穿刺髓核化学溶解术等。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已经在我国迅猛发展,但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开展不平衡,三级医院开展此技术不多,而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开展此项技术的比例远远超过三级医院。不少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或个人没有经过严格培训,没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贸然开展此项技术,结果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过高,带来严重的后果,引起医患间纠纷。因此,开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要符合“医德仁术”的医学伦理,得到社会赞成,将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水平,带来良好的医疗市场,取得丰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而且,申请人发现:目前市面上的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电极在手术过程操作手柄握持旋转180
°
后调整电极刀头的工作角度时,捏合手柄往往比较困难,需要变换手柄
的握持方式,使用极不方便;而且在手术过程医生无法清楚知道电极头的朝向,难以控制脊椎微创手术的精准度,从而增加了手术难度,十分不便。
9.另外,这些现有的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电极的电极刀头体积一般在4.6~5.0mm3(直径为1.8mm以上),体积较大,手术的切口或穿刺通道依然较大,大大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进而影响消融效率和效果,加大了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10.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在抓握方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旋转180
°
,抓握稳定、舒适,且捏合滑动手柄滑动时作用力与滑动手柄滑动方向保持同一直线,使电极刀头伸缩时更顺畅、更省力,更有利于脊椎微创手术中的操作,能够更方便、精准、容易进行临床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的控制手柄,以及采用了该控制手柄,且可使医生在手术过程清楚知道电极头朝向,提高脊椎微创手术的精准度,使用操作方便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2.一种射频消融双极电极的控制手柄,包括定手柄和滑动手柄,所述滑动手柄可前后反复滑动地安装在定手柄上,所述滑动手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手指扣持孔和第二手指扣持孔,所述第一手指扣持孔和第二手指扣持孔呈上下对称设置,而且所述定手柄位于滑动手柄的后方设有第三手指扣持孔。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指扣持孔、第二手指扣持孔和第三手指扣持孔的孔心之间的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14.进一步地,所述定手柄呈圆柱形,所述滑动手柄套在定手柄上并可沿定手柄的轴心前后反复滑动,所述滑动手柄的上下两侧分别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手指扣持部和第二手指扣持部,所述定手柄的后端设有手指扣持环,所述第一手指扣持部、第二手指扣持部和手指扣持环分别设有第一手指扣持孔、第二手指扣持孔和第三手指扣持孔。
15.进一步地,所述手指扣持环、第三手指扣持孔和定手柄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手指扣持部、第二手指扣持部、第一手指扣持孔、第二手指扣持孔和滑动手柄为一体化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定手柄位于与滑动手柄的连接处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定手柄和滑动手柄连接。
17.一种射频消融双极电极,是用于脊椎微创手术中的射频消融电极,包括有电极刀头、连接管和上述的控制手柄,所述电极刀头和控制手柄分别设置在连接管的前端和后端;其中,所述电极刀头由第一电极头、第二电极头和绝缘头构成,所述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分别设置在绝缘头的上下两侧,呈上下对称设置,同时所述第一手指扣持部在滑动手柄上的位置与第一电极头在电极刀头上的位置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手指扣持部在滑动手柄上的位置与第二电极头在电极刀头上的位置位于同一侧,而且所述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经连接管内的导线与控制手柄上的电源线导通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手指扣持环还设有用于指示连接管的前端弯曲、朝向的指示部,所述指示部与连接管前端的弯曲方向同侧。
1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刚性外管和刚性内管;其中,所述刚性内管的后端连接固定在定手柄上,前端设有两根弹性件,所述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的后端穿过绝缘头
分别与两根弹性件连接固定;且刚性内管内设有两根导线;所述刚性内管内还设有两根导线,所述两根导线的前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导通,后端均与定手柄的电源线导通连接;所述刚性外管可轴向相对运动地套在刚性内管外,且所述刚性外管的后端可轴向运动地伸入定手柄内并与滑动手柄连接固定,前端可分离地连接在绝缘头上,同时所述刚性内管的前端缩在刚性外管的前端内;当操作滑动手柄带动刚性外管轴向向后运动时,使刚性外管前端远离绝缘头,所述弹性件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弯曲变形,从而实现电极刀头工作角度的调整。
20.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头是陶瓷头。
2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控制手柄的滑动手柄通过采用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手指扣持孔和第二手指扣持孔,可以在抓握方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旋转180
°
,且旋转调整方向时抓握稳定、舒适,同时捏合滑动手柄滑动时,作用力与滑动手柄滑动方向保持同一直线,使电极刀头伸缩时更顺畅、更省力,更有利于脊椎微创手术中的操作,能够更方便、精准、容易进行临床手术。
23.2、射频消融双极电极通过采用第一手指扣持孔(第一手指扣持部)和第二手指扣持孔(第二手指扣持部)分别与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位于同一侧的结构,医生在使用射频消融双极电极进行脊椎微创手术过程,便可清楚知道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的朝向,进一步提高脊椎微创手术的精准度,使用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实施例中电极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实施例的另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视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实施例处于工作角度调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如图1至图6中所示:
3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手柄及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包括有电极刀头1、连接管2和控制手柄3,所述连接管2的前端设置有电极刀头1,所述控制手柄3设于连接管2的后端。其中,所述控制手柄3包括定手柄31和滑动手柄32,所述滑动手柄32可前后反复滑动地安装在定手柄31上,所述滑动手柄3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手指扣持孔33和第二手指扣持孔34,所述第一手指扣持孔33和第二手指扣持孔34呈上下对称设置,而且所述定手柄31位于滑动手柄32的后方设有第三手指扣持孔35;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定手柄31呈圆柱形,所述滑动
手柄32套在定手柄31上并可沿定手柄31的轴心前后反复滑动,所述滑动手柄32的上下两侧分别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手指扣持部36和第二手指扣持部37,所述定手柄31的后端设有手指扣持环38,所述第一手指扣持部36、第二手指扣持部37和手指扣持环38分别设有第一手指扣持孔33、第二手指扣持孔34和第三手指扣持孔35;其中所述第一手指扣持孔33和第二手指扣持孔34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手指扣持孔35设于定手柄31的后端,所述手指扣持环38、第三手指扣持孔35和定手柄31为一体化结构(比如:手指扣持环38、第三手指扣持孔35和定手柄31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手指扣持部36、第二手指扣持部37、第一手指扣持孔33、第二手指扣持孔34和滑动手柄32 为一体化结构(比如:第一手指扣持部36、第二手指扣持部37、第一手指扣持孔33、第二手指扣持孔34和滑动手柄32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定手柄31位于与滑动手柄32的连接处套设有复位弹簧39,所述复位弹簧39 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定手柄31和滑动手柄32连接。所述电极刀头1由第一电极头11、第二电极头12和绝缘头13构成,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分别设置在绝缘头13的上下两侧,呈上下对称设置,同时所述第一手指扣持部36在滑动手柄32上的位置与第一电极头11在电极刀头 1上的位置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手指扣持部37在滑动手柄32上的位置与第二电极头12在电极刀头1上的位置位于同一侧,而且所述第一电极头 11和第二电极头12经连接管2内的导线(图中未表示出来)与控制手柄3 上的电源线4导通连接;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电极刀头1呈前端端部圆滑的圆柱形,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呈上下对称地设置在陶瓷头13的上下两侧(如图2和3,所述陶瓷头13的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对称设置并延伸至前端端部的上安装缺位14和下安装缺位15,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分别匹配地安装固定在上安装缺位14和下安装缺位15上。)。所述连接管2是前端可弯曲调整工作角度的管体,所述控制手柄3可控制连接管2前端弯曲调整工作角度;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连接管2包括刚性外管21和刚性内管22;其中,所述刚性内管22的后端连接固定在定手柄31上,前端设有两根弹性件23(如:弯曲的弹性塑料件),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的后端穿过陶瓷头13分别与两根弹性件23连接固定;且刚性内管22内设有两根导线24;所述刚性内管 22内还设有两根导线24,所述两根导线24的前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头11 和第二电极头12导通,后端均与定手柄31的电源线4导通连接;所述刚性外管21可轴向相对运动地套在刚性内管22外,且所述刚性外管21的后端可轴向运动地伸入定手柄31内并与滑动手柄32连接固定,前端可分离地抵接在陶瓷头13上,同时所述刚性内管22的前端缩在刚性外管21的前端内,其中所述刚性外管21与刚性内管22可轴向相对运动的范围可以为 0mm~25mm,最好为0mm~14.5mm,使所述刚性外管21的前端与陶瓷头 13的距离为0mm~25mm,而且所述刚性外管21和刚性内管22的后端均可以伸入定手柄31内,并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环26和第二固定环27与滑动手柄32和定手柄31连接固定。
33.本实用新型所述射频消融双极电极使用时,一只手握持在控制手柄3 上并捏合滑动手柄即可控制连接管2的前端弯曲、调整工作角度,具体为:操作滑动手柄32带动刚性外管21轴向向后运动时,使刚性外管21前端远离陶瓷头13,所述弹性件23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弯曲变形,从而实现电极刀头1工作角度的调整(如图6),而且控制手柄3的滑动手柄32通过采用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手指扣持孔33和第二手指扣持孔34,在握持时,一只手的食指扣在第一手指扣持孔33上,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扣在第二手指扣持孔34上,或者食指和中指扣在第一手指扣持孔33上,无名指和小指扣在第二手指扣持孔34上,拇指扣在第三手指
扣持孔35上,这样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在抓握方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旋转180
°
,而且旋转调整方向时抓握更稳定、更舒适,同时捏合滑动手柄滑动时,作用力与滑动手柄滑动方向保持同一直线,使电极刀头伸缩时更顺畅、更省力,更有利于脊椎微创手术中的操作,能够更方便、精准、容易进行临床手术。
34.而且,所述第一手指扣持部36在滑动手柄32上的位置与第一电极头 11在电极刀头1上的位置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手指扣持部37在滑动手柄32上的位置与第二电极头12在电极刀头1上的位置位于同一侧。这样,医生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射频消融双极电极进行脊椎微创手术过程,通过控制手柄3上的第一手指扣持部36和第二手指扣持部37便可清楚知道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的朝向,进一步提高脊椎微创手术的精准度,使用操作更方便。
35.同时,所述手指扣持环38还设有用于指示连接管2的前端弯曲、朝向的指示部381,所述指示部381可以是设置在手指扣持环38外侧缘边上的凸起,并与连接管2前端的弯曲方向同侧(当然,该指示部381也可以是指示标记等图形,还可以设置在控制手柄3的其它位置)。这样,医生在使用该所述射频消融双极电极进行手术过程,通过指示部381便可清楚知道电极刀头1朝向,使用操作更方便。
36.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射频消融双极电极的绝缘头13可以是陶瓷头,通过采用绝缘性能好、耐高温性能强的陶瓷头13与第一电极头11、第二电极头12共同构成电极刀头1,即可缩小陶瓷头13的厚度和体积,进从使电极刀头1的体积更小(电极刀头1的直径可以做到1.5mm~1.8mm,不含1.8mm),大大提高微创手术操作控制的便利性,提高消融效率和效果,有效降低手术风险,而且陶瓷头13的性能稳定、可靠,微创手术安全性更高。
37.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门用于脊椎微创手术中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既可以高效的进行组织消融,同时操作更顺畅、稳定、精准,解决了现有电极手术时操作不顺畅、不舒适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脊椎微创手术的效率和精准,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及手术风险,同时也减少了脊椎微创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损伤,大大提高了脊椎微创手术的可靠性和快速性。
38.此外,所述弹性件23也可以是弯曲的导电金属件(如:弯曲的弹性钢片),所述两根弹性件23的前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连接固定,后端分别与两根导线24连接(比如:导电金属件的前端和后端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电极头11、第二电极头12、导线24连接固定),而且每根弹性件23上还套有绝缘管25(比如:热缩管),所述绝缘管25的前端分别伸延至陶瓷头13,后端伸延至刚性内管22内。这样,既可达到极佳的绝缘效果,又可进一步简化结构,减小连接管2的直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的性能更稳定、更可靠。
39.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