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约束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7133发布日期:2021-05-04 10:0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约束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约束固定带。



背景技术:

约束带是医院常用的护理用品,针对重症患者、意识不清的患者、躁动且身上有多种管路治疗的患者有一定的约束作用,通过限制患者活动以降低拔管和重新置管的风险。现在医院多采用长条的较宽的绑绳作为约束带,通过将绑绳包裹患者的手或脚并系结勒紧,然后再系结固定于床栏。每一次护士对患者的手部或脚部进行护理都要先解开床栏固定,再解开系结,操作繁琐,不利于患者康复;而且绑绳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会导致约束部位皮肤压红,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压疮,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还有约束带绑紧后容易因患者的动作造成移动或松脱,缺乏牢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约束固定带,旨在解决现有约束绑绳的操作繁琐和约束系结容易移位脱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约束固定带,包括腕部缠绕带和固定绑带,所述腕部缠绕带用于缠绕在手腕或者脚腕上,在所述腕部缠绕带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尼龙搭扣,所述固定绑带横向设置在所述腕部缠绕带正面,用于将所述腕部缠绕带固定于床体上。

所述腕部缠绕带的正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扣,所述固定绑带穿过所述限位扣设置在所述腕部缠绕带正面。

所述腕部缠绕带的背面设有棉垫,所述棉垫用于与患者皮肤接触,所述腕部缠绕带的正面为透气网状结构。

所述腕部缠绕带两端部设置的尼龙搭扣分别为尼龙钩和尼龙毛圈,所述尼龙钩设置在所述腕部缠绕带的下表面,所述尼龙毛圈设置在所述腕部缠绕带的上表面,在所述腕部缠绕带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尼龙毛圈的尺寸大于所述尼龙钩的尺寸。

所述固定绑带为长度可调节结构,所述固定绑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可相扣合固定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绑带包括第一固定绑带、第二固定绑带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绑带和所述第二固定绑带之间的日字型扣,所述第一固定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日字型扣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绑带的一端绕过所述日字型扣的中隔,并回穿所述日字型扣的另一端。

所述固定部为定向按扣,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绑带一端的子按扣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绑带另一端的可与所述子按扣相互扣合的母按扣。

所述母按扣沿所述固定绑带长度方向设有n(n≥1)个。

所述固定绑带为非弹性片状尼龙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医用约束固定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用于手腕,也能用于脚腕,固定手脚,限制无意识或躁动人群肢体随意活动,防止损伤。

b.本实用新型医用约束固定带,在腕部缠绕带上通过设置与固定绑带匹配的限位扣,固定绑带穿过限位扣进行固定,防止固定绑带因滑动引起移位和松脱,造成约束失效。

c.本实用新型医用约束固定带,在腕部缠绕带的背面设有棉垫,棉垫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增强约束柔软性,减少患者约束部位皮肤发生压红和压疮的情况,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d.本实用新型医用约束固定带,固定绑带可根据需要通过日字型扣和按扣进行长度调节,使得约束固定带与床体固定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约束固定带整体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医用约束固定带整体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3为固定绑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如下:

1-腕部缠绕带,11-限位扣,12-尼龙毛圈,13-尼龙钩,14-棉垫;2-固定绑带,21-第一固定绑带,22-第二固定绑带,23-日字型扣,24-固定部,241-子按扣,242-母按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约束固定带,包括腕部缠绕带1和固定绑带2,腕部缠绕带1用于缠绕在手腕或者脚腕上,在腕部缠绕带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尼龙搭扣,固定绑带2横向设置在腕部缠绕带1正面,用于将腕部缠绕带1固定于床体上,固定绑带2采用非弹性片状尼龙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用于手腕也能用于脚腕,固定手脚,限制无意识或躁动人群肢体随意活动,防止损伤。

进一步地,腕部缠绕带1的正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扣1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限位扣11,固定绑带2穿过限位扣11设置在腕部缠绕带1正面。本实用新型在腕部缠绕带上通过设置与固定绑带匹配的限位扣,固定绑带穿过限位扣进行固定,防止固定绑带因滑动引起移位和松脱,造成约束失效。

腕部缠绕带1的背面设有棉垫14,棉垫14用于与患者皮肤接触,增强约束柔软性,减少患者约束部位皮肤发生压红和压疮的情况,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腕部缠绕带1的正面为透气网状结构,增加了透气性。

腕部缠绕带1两端部设置的尼龙搭扣分别为尼龙钩13和尼龙毛圈12,尼龙钩13设置在腕部缠绕带1的下表面,尼龙毛圈12设置在腕部缠绕带1的上表面,在腕部缠绕带1的长度方向上,尼龙毛圈12的尺寸大于尼龙钩13的尺寸。

如图3所示,固定绑带2为长度可调节结构,固定绑带2的两端分别设有可相扣合固定的固定部24。具体地,为了实现长度调节的功能,固定绑带2包括第一固定绑带21、第二固定绑带22和设置在第一固定绑带21和第二固定绑带22之间的日字型扣23,第一固定绑带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日字型扣23的一端,第二固定绑带22的一端绕过日字型扣23的中隔,并回穿日字型扣23的另一端。通过调节第二固定绑带22的一端与日字型扣23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固定绑带(2)的长度调节。固定部24为定向按扣,包括设置在固定绑带2一端的子按扣241和设置在固定绑带2另一端的可与子按扣241相互扣合的母按扣242。母按扣242沿固定绑带2长度方向设有n(n≥1)个,定向按扣用于将约束固定带固定在床体上。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绑带可根据需要通过日字型扣和按扣进行长度调节,使得约束固定带与床体固定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未述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