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产儿呼吸窘迫患者俯卧位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9120发布日期:2021-08-13 16:0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早产儿呼吸窘迫患者俯卧位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早产儿卧位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早产儿呼吸窘迫患者俯卧位支撑垫。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早产儿的发生率约8%-10%,而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呼吸衰竭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发生率高,大部分早产儿需要依赖机械通气和氧气吸入以维持有效呼吸,较长时间的正压通气和氧疗不可避免带来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新生儿群体也逐步开展了俯卧位对呼吸功能影响的研究,认为俯卧位可改善新生儿的氧合功能和动态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俯卧位可促使早产儿尽早脱离呼吸机,而对于未使用呼吸机的早产儿,俯卧位则是最稳定且有益的卧位,俯卧位时则需要有支撑垫对早产儿进行支撑,目前现有的支撑垫仅仅只是一块平面的垫子,而早产儿容易呕吐出液体等杂物,容易造成垫子污染,因此需要常常对垫子进行更换,从而提高了成本,另外,单纯的俯卧位容易导致早产儿双肩外展畸形,姿势也欠舒适,早产儿头部悬空在摆放好俯卧位后不久会自行转变头的位置,从而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早产儿呼吸窘迫患者俯卧位支撑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早产儿呼吸窘迫患者俯卧位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本体,所述支撑垫本体由腿部支撑位、身部支撑位及头部支撑位三部分构成,且所述身部支撑位的高度高于腿部支撑位的高度,所述头部支撑位的高度高于身部支撑位的高度,所述头部支撑位、身部支撑位及腿部支撑位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所述头部支撑位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板,使用时,使早产儿趴在支撑垫本体上,使得早产儿的腿部位于第三凹槽中,早产儿的腹部与胸部位于第二凹槽中,头部位于第一凹槽中,俯卧位时,在支撑垫本体的支撑作用,增大了腹压,使得胃肠蠕动加快并限制横结肠向前向上活动和膨胀,从而减轻腹胀,胃肠蠕动增快,又促进胃排空加快,从而减少了胃食管反流的几率,因此降低了呕吐的发生,且俯卧位更贴近子宫内体位,因此俯卧位支撑垫配合“鸟巢”使用,营造如在母亲宫内一样柔软、舒适、温暖、安全的环境,从而提高了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即使清醒时,安静时间比较多,哭闹时间比较少,降低了腹压增高的机会,进一步减少呕吐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通过设置的导流板,可将早产儿呕吐出的液体及时的排出头部支撑位,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清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垫本体由记忆海绵制成,且所述支撑垫本体构成类似“8”字型结构,且所述头部支撑位和身部支撑位与腿部支撑位的比例为1.5:1,通过设置的记忆海绵,使得支撑垫本体1不易发生变形,且材质柔软,弹性佳,透气性高,不易导致头、胸、腹部皮肤压红,同时头、胸、腹部同处于支撑垫时,减轻了腿部重力作用,进一步减小摩擦力,从而防止腿部皮肤受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垫本体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外套,所述外套为棉布或无纺布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的可拆卸的外套,只需对外套进行清洁消毒即可,从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支撑垫本体,节约了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凹槽为圆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导流板卡接于卡槽中,通过将第一凹槽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便于早产儿进行左右侧位的俯卧,通过设置的卡槽,便于对导流板进行拆卸与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均为矩形结构,通过将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设置为矩形结构,由于利于双膝屈曲于矩形下方,以维持俯卧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身部支撑位与腿部支撑位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头部支撑位与身部支撑位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均为弧形结构,通过设置的弧形倾斜面,不会对早产儿的身体接触位产生磕碰,使得早产儿更加舒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明显改善早产儿肺部的功能,俯卧位时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膈肌运动受腹内容物影响较小,因此胸廓和腹部运动的协调性较好,增加了呼吸频率,减少了呼吸暂停发生的次数,且俯卧位支撑时头、胸及腹均高于腿部,还可使双肩内收,维持肩关节髋关节正中位,提升了患儿俯卧位的舒适度及安全性,能较长时间维持俯卧位,头左右交替侧卧位于支撑垫圆形端,提供头部支撑,早产儿的双上肢自然垂放在头部支撑位弧形处两端,大小适宜的支撑垫可以促进肩部内收,维持肩关节髋关节正中位,双膝屈曲于支撑垫矩形端下方,使骨盆后倾,较易维持俯卧位。

2、通过设置的导流板,可将早产儿呕吐出的液体及时的排出头部支撑位,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清洁,通过设置的可拆卸的外套,只需对外套进行清洁消毒即可,从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支撑垫本体,节约了成本,通过设置的记忆海绵,使得支撑垫本体不易发生变形,且材质柔软,弹性佳,透气性高,不易导致头、胸、腹部皮肤压红,同时头、胸、腹部同处于支撑垫时,减轻了腿部重力作用,进一步减小摩擦力,从而防止腿部皮肤受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早产儿呼吸窘迫患者俯卧位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早产儿呼吸窘迫患者俯卧位支撑垫的正视图。

图中:1、支撑垫本体;2、腿部支撑位;3、身部支撑位;4、头部支撑位;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第三凹槽;8、导流板;9、卡槽;10、第一倾斜面;11、第二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早产儿呼吸窘迫患者俯卧位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本体1,所述支撑垫本体1由腿部支撑位2、身部支撑位3及头部支撑位4三部分构成,且所述身部支撑位3的高度高于腿部支撑位2的高度,所述头部支撑位4的高度高于身部支撑位3的高度,所述头部支撑位4、身部支撑位3及腿部支撑位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及第三凹槽7,所述头部支撑位4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凹槽5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板8。

使用时,使早产儿趴在支撑垫本体1上,使得早产儿的腿部位于第三凹槽7中,早产儿的腹部与胸部位于第二凹槽6中,头部位于第一凹槽5中,俯卧位时,在支撑垫本体1的支撑作用,增大了腹压,使得胃肠蠕动加快并限制横结肠向前向上活动和膨胀,从而减轻腹胀,胃肠蠕动增快,又促进胃排空加快,从而减少了胃食管反流的几率,因此降低了呕吐的发生,且俯卧位更贴近子宫内体位,因此俯卧位支撑垫配合“鸟巢”使用,营造如在母亲宫内一样柔软、舒适、温暖、安全的环境,从而提高了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即使清醒时,安静时间比较多,哭闹时间比较少,降低了腹压增高的机会,进一步减少呕吐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通过设置的导流板8,可将早产儿呕吐出的液体及时的排出头部支撑位4,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清洁。

所述支撑垫本体1由记忆海绵制成,且所述支撑垫本体1构成类似“8”字型结构,且所述头部支撑位4和身部支撑位3与腿部支撑位2的比例为1.5:1。

通过设置的记忆海绵,使得支撑垫本体1不易发生变形,且材质柔软,弹性佳,透气性高,不易导致头、胸、腹部皮肤压红,同时头、胸、腹部同处于支撑垫时,减轻了腿部重力作用,进一步减小摩擦力,从而防止腿部皮肤受压。

所述支撑垫本体1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外套,所述外套为棉布或无纺布材料制成。

通过设置的可拆卸的外套,只需对外套进行清洁消毒即可,从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支撑垫本体1,节约了成本。

所述第一凹槽5为圆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凹槽5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9,所述导流板8卡接于卡槽9中。

通过将第一凹槽5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便于早产儿进行左右侧位的俯卧,通过设置的卡槽9,便于对导流板8进行拆卸与安装。

所述第二凹槽6与第三凹槽7均为矩形结构。

通过将第二凹槽6与第三凹槽7设置为矩形结构,由于利于双膝屈曲于矩形下方,以维持俯卧位。

所述身部支撑位3与腿部支撑位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0,所述头部支撑位4与身部支撑位3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倾斜面11,所述第一倾斜面10与第二倾斜面11均为弧形结构。

通过设置的弧形倾斜面,不会对早产儿的身体接触位产生磕碰,使得早产儿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使早产儿趴在支撑垫本体1上,使得早产儿的腿部位于第三凹槽7中,早产儿的腹部与胸部位于第二凹槽6中,头部位于第一凹槽5中,俯卧位时,在支撑垫本体1的支撑作用,增大了腹压,使得胃肠蠕动加快并限制横结肠向前向上活动和膨胀,从而减轻腹胀,胃肠蠕动增快,又促进胃排空加快,从而减少了胃食管反流的几率,因此降低了呕吐的发生,且俯卧位更贴近子宫内体位,因此俯卧位支撑垫配合“鸟巢”使用,营造如在母亲宫内一样柔软、舒适、温暖、安全的环境,从而提高了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即使清醒时,安静时间比较多,哭闹时间比较少,降低了腹压增高的机会,进一步减少呕吐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通过设置的导流板8,可将早产儿呕吐出的液体及时的排出头部支撑位4,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清洁,通过设置的可拆卸的外套,只需对外套进行清洁消毒即可,从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支撑垫本体1,节约了成本,通过将第一凹槽5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便于早产儿进行左右侧位的俯卧,通过将第二凹槽6与第三凹槽7设置为矩形结构,由于利于双膝屈曲于矩形下方,以维持俯卧位,通过设置的弧形倾斜面,不会对早产儿的身体接触位产生磕碰,使得早产儿更加舒适,通过设置的记忆海绵,使得支撑垫本体1不易发生变形,且材质柔软,弹性佳,透气性高,不易导致头、胸、腹部皮肤压红,同时头、胸、腹部同处于支撑垫时,减轻了腿部重力作用,进一步减小摩擦力,从而防止腿部皮肤受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