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穿刺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5549发布日期:2021-08-31 13:4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硬膜外穿刺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膜外穿刺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硬膜外麻醉是指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即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称为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简称为硬膜外阻滞。根据给药的方式可分为单次法和连续法。根据穿刺部位可分为高位、中位、低位及骶管阻滞。理论上讲,硬膜外阻滞可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但从安全角度考虑,硬膜外阻滞主要用于腹部及以下的手术,包括泌尿、妇科、剖腹产及下肢手术。颈部、上肢及胸部虽可应用,但管理复杂。高位硬膜外主要用于术后镇痛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此外,凡适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手术,同样可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此外还用于术后镇痛。

目前穿刺体位有侧卧位及坐位两种,临床上主要采用侧卧位。穿刺点应根据手术部位选定,一般取支配手术范围中央的相应棘突间隙。硬膜外间隙穿刺术有直入法和旁入法两种。颈椎、胸椎上段及腰椎的棘突相互平行,多主张用直入法;胸椎的中下段棘突呈叠瓦状,间隙狭窄,穿刺困难时可用旁入法。老年人棘上韧带钙化、脊柱弯曲受限制者,一般宜用旁入法。但是无论是何种穿刺方法,由于目前临床多为盲穿,需要凭借医护人员的经验进行操作,无法准确控制穿刺深度,经常因在穿刺过程中出现病人疼痛后身体移动以及其他原因等造成了穿刺位置偏移,如此便容易导致以下并发症发生:局麻药全身中毒反应,硬膜外血肿,误入蛛网膜下腔,误入硬膜下间隙,导管折断,异常广泛阻滞,硬膜穿破和头痛,神经损伤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硬膜外穿刺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穿刺针的使用只能通过盲穿,需要凭借经验,无法准确控制穿刺深度及位置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硬膜外穿刺辅助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可视化超声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两块固定板和“冂”字形的桥接板,桥接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一块所述固定板,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具有粘附力的橡胶皮,橡胶皮的表面设有离型纸;桥接板的中部设有用于固定穿刺针的固定夹;

所述可视化超声组件包括plc单片机、显示器和超声探头,plc单片机和显示器均设置在桥接板的中段;显示器与plc单片机电信号连接,超声套头通过电源线与plc单片机连接;所述显示器包括穿刺针可视化显示屏和压力感受器显示屏;超声探头内设有光源信息反馈通道和压力感受器反馈通道。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医生在进行硬膜外针穿刺时,可以通过超声探头探测到穿刺针在患者身体上的穿刺深度,将信息通过光源信息反馈通道和压了感受器反馈通道反馈到plc单片机,plc单片机将识别信息后再将穿刺针的刺入深度信息呈现到穿刺针可视化显示屏,将穿刺时的压力情况呈现到压力感受器显示屏上,医生观察穿刺针可视化显示屏和压力感受器显示屏上的呈现的信息,观察每一层穿刺的具体情况,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穿刺针是否在偏移硬膜外穿刺间隙,是否有触碰血管神经等,从而来减少硬膜外穿刺的并发症。

本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使用本装置在穿刺的同时,通过超声探头探测到的穿刺针的穿刺深度和位置,将探测到的信息呈现在穿刺针可视化显示屏和压力感受器显示屏上,从而利于医生判断穿刺的具体情况,及时准确的调整穿刺点和穿刺深度。

目前临床上硬膜外麻醉操作过程中,麻醉医生常靠手持硬膜外穿刺针进行操作,硬膜外穿刺针未被稳当固定,难免会出现注射药物时穿刺针受到外力而摆动,给患者造成二次穿刺或者阻滞不全等危害。使用本方案穿刺时,将橡胶皮的表面的离型纸撕掉,具有粘附力的橡胶皮可粘附在皮肤上,利用针管固定夹将针管固定,避免针管晃动,进而使得与针管连接的穿刺针晃动,从而克服注射药物时穿刺针受力易摆动的问题。且将可视化超声组件与固定组件结合,这样使得可视化超声组件距离医生较近,方便观察,同时,本方案结构紧凑,方便外出抢救携带。

临床用t代表胸部椎体的定位截断,包括t1~t9。有相关研究表明t1~t9各点硬膜外腔压力均为正值。特别是正常足月妊娠妇女t3、t6点硬膜外腔压力为(14.1±2.1)mmhg、(21.3±4.0)mmhg;非孕妇女t3、t6点硬膜外腔压力为(11.1±4.6)mmhg、(17.0±5.3)mmhg,故本方案利用压力感受器反馈通道反馈数值,可以更加清楚判断是否在硬膜外腔中,更加为降低了硬膜外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

进一步,所述针管固定夹上设有圆柱柄,桥接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圆孔和螺纹孔,圆孔的轴线与螺纹孔的轴线垂直,圆柱柄穿入圆孔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钉,螺钉将圆柱柄固定在圆孔内。通过此方案,可以在螺钉锁紧圆柱柄之前转动调节针管固定夹,从而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穿刺针与皮肤之间的角度。

进一步,所述桥接板上设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内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显示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本方案通过滚珠轴承、转轴连接桥接板和显示器,可以转动显示器的朝向,随时调整显示器的位置,便于位置不固定的医生观察显示器上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膜外穿刺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离型纸1、固定板2、竖直段3、水平段4、plc单片机5、显示器6、转轴7、滚珠轴承8、螺钉9、超声探头10、电源线11、圆柱柄12、扭簧13、夹持口14、活动夹板15、固定夹板16。

如图1所示,硬膜外穿刺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夹、固定组件和可视化超声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冂”字形的桥接板,桥接板包括中间的水平段4和水平段4两端连接的竖直段3,桥接板的竖直段3的下端分别连接一块固定板2,固定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具有强粘附力的橡胶皮,橡胶皮的表面设有离型纸1;桥接板中间的水平段4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圆孔和螺纹孔,圆孔位于水平段4的侧壁,螺纹孔位于水平段4的顶部,圆孔的轴线与螺纹孔的轴线垂直。桥接板上设有滚珠轴承8,滚珠轴承8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7。

可视化超声组件包括plc单片机5、显示器6和超声探头10,plc单片机5设置在桥接板的水平段4上,显示器6固定连接在转轴7上;显示器6与plc单片机5电信号连接,超声套头通过电源线11与plc单片机5连接;显示器6包括穿刺针可视化显示屏和压力感受器显示屏;超声探头10内设有光源信息反馈通道和压力感受器反馈通道。

再结合图2所示,固定夹包括活动夹板15和固定夹板16,活动夹板15与固定夹板16长度方向的1/3处通过扭簧13铰接,固定夹板16靠近扭簧13的一端一体成型连接有圆柱柄12,圆柱柄12穿入圆孔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钉9,螺钉9将圆柱柄12固定在圆孔内,活动夹板15和固定夹板16的相对侧上各设有一个半圆槽,两个半圆槽合并后形成能够夹持住穿刺针的针筒的夹持口14。

使用本装置在穿刺的同时,通过超声探头10在穿刺部位探测,能够探测到穿刺针的穿刺深度和位置,将探测到的信息反馈到plc单片机5,然后plc单片机5对信息处理后,发送到显示器6,则显示器6将穿刺深度和位置呈现在穿刺针可视化显示屏和压力感受器显示屏上,从而利于医生判断穿刺的具体情况,及时准确的调整穿刺点和穿刺深度。

目前临床上硬膜外麻醉操作过程中,麻醉医生常靠手持硬膜外穿刺针进行操作,硬膜外穿刺针未被稳当固定,难免会出现注射药物时穿刺针受到外力而摆动,给患者造成二次穿刺或者阻滞不全等危害。使用本方案穿刺时,本方案实用与侧卧位穿刺,将橡胶皮表面的离型纸1撕掉,具有粘附力的橡胶皮可粘附在皮肤上,利用固定夹板16将针管固定,避免针管晃动,进而使得与针管连接的穿刺针晃动,从而克服注射药物时穿刺针受力易摆动的问题。且将可视化超声组件与固定组件结合,这样使得可视化超声组件距离医生较近,方便观察,同时,本方案结构紧凑,方便外出抢救携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