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助产功能的产床护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8222发布日期:2021-06-15 20:0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助产功能的产床护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产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助产功能的产床护理架。



背景技术:

孕妇分娩包括仰卧位分娩法、侧卧位分娩法、直立分娩法、蹲式分娩法和跪式分娩法等,为应付不同孕妇的生产需求,根据现有理疗资源选择合适的分娩法,其中现有孕妇分娩的应对护理设备主要是针对仰卧位分娩法,但在使用这种方式分娩时会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产妇会出现仰卧位综合征,其结果可诱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又由于仰卧位分娩使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产道较狭窄,而且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增加难产的机会,胎儿的重力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现有较好的生产方式是采用直立分娩法,分娩时产妇的上身躯干垂直于地面,但这种方式孕妇需要医护人员的辅助支撑,目前此类的助产护理设备并没有发展成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助产功能的产床护理架。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助产功能的产床护理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且两个所述滑杆上均转动设置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一端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软垫,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且位于软垫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支脚。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对应软垫的一端均开设有u型槽,两个所述u型槽之间连接有c型插板,所述c型插板的两端为螺纹柱且分别插设在对应的u型槽内并通过在螺纹柱上设置螺母使c型插板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接杆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包括外脚管和滑动设置在外脚管内的内脚,所述内脚固定安装在对应连接杆的底部且所述外脚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踩板,所述外脚管上设置有用于内脚上下移动调节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脚包括滑动贴合在外脚管内壁的c型柱,所述c型柱内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齿条且c型柱的中段位置开设有条形槽,每个所述外脚管上均转动设置有驱动内脚上下移动的异形齿轮,所述异形齿轮包括穿插设置在条形槽和外脚管通孔上的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齿条相咬合的长齿轮,所述长齿轮的远离转杆一端固定安装有齿插条,两个所述外脚管上均固定安装有可与齿插条相配合齿母槽,两个所述转杆上均插设有用于转动长齿轮的摇杆。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杆位于两个连接杆的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背垫。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杆位于背垫的上方位置固定设置有绑带。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插杆,两个所述插杆上插设有若干个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滑杆,并在滑杆上设置可沿滑杆转动的连接杆,在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支脚,使孕妇可以以坐在软垫上的方式将躯干贴合滑杆,更好地实现立式分娩的步骤,由于连接杆滑动设置在滑杆上,可根据不同孕妇的生产需求将设备的高度和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更有利于孕妇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脚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异形齿轮结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1、底板;2、滑杆;3、连接杆;301、u型槽;302、c型插板;4、软垫;5、支脚;501、外脚管;502、内脚;50201、c型柱;50202、齿条;50203、条形槽;503、齿母槽;504、异形齿轮;50401、转杆;50402、长齿轮;50403、齿插条;505、摇杆;6、踩板;7、插杆;8、配重块;9、背垫;10、绑带;1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助产功能的产床护理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2且两个滑杆2上均转动设置有连接杆3,每个连接杆3一端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软垫4,两个连接杆3的底部且位于软垫4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支脚5。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底板1上设置滑杆2,经由连接杆3的旋转作用将支脚5上的软垫4进行限位,孕妇在生产时应背靠滑杆2正坐在软垫4上,通过调节两个连接杆3的角度来控制孕妇双腿开合的程度(可根据需求适当将双脚绑在软垫4上),当设备在对高矮不同的孕妇使用时,应调节支脚5的高度以适应孕妇所处的姿势。

具体的,每个连接杆3远离对应软垫4的一端均开设有u型槽301,两个u型槽301之间连接有c型插板302,c型插板302的两端为螺纹柱且分别插设在对应的u型槽301内并通过在螺纹柱上设置螺母使c型插板302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接杆3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具体细化了两个连接杆3角度调节并固定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使用前调节好两个连接杆3之间开合的角度,在确认孕妇姿势正确无误后锁紧两个螺纹柱上设置的螺母,使c型插板302与两个连接杆3之间形成一个固定的矩形,最终表现为对两个软垫4位置及距离的控制。

具体的,支脚5包括外脚管501和滑动设置在外脚管501内的内脚502,内脚502固定安装在对应连接杆3的底部且外脚管5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踩板6,外脚管501上设置有用于内脚502上下移动调节组件。

本实施例中,孕妇在生产时需将多余的衣物脱去,双脚可踩在踩板6上,通过将支脚5拆分为外脚管501和内脚502,通过调节组件的作用实现内脚502相对于外脚管501的移动,实现了根据不同孕妇的需求进行调高设备的作用。

具体的,内脚502包括滑动贴合在外脚管501内壁的c型柱50201,c型柱50201内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齿条50202且c型柱50201的中段位置开设有条形槽50203,每个外脚管501上均转动设置有驱动内脚502上下移动的异形齿轮504,异形齿轮504包括穿插设置在条形槽50203和外脚管501通孔上的转杆50401,转杆504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齿条50202相咬合的长齿轮50402,长齿轮50402远离转杆504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插条50403,两个外脚管501上均固定安装有可与齿插条50403相配合的齿母槽503,两个转杆50401上均插设有用于转动长齿轮50402的摇杆505。

本实施例中,具体细化了调节组件的结构(此处结构不唯一),结构如上操作如下:

①:将摇杆505插入需要调节的支脚5的转杆50401中,适当地拔出异形齿轮504并使异形齿轮504的齿插条50403脱离齿母槽503;

②:转动摇杆505调节支脚5整体的长度;

③:调节好支脚5整体的长度后推动摇杆505使异形齿轮504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④:在异形齿轮504上的齿插条50403抵触在齿母槽503的表面时停止推动;并通过摇杆505适当调节齿插条50403的角度;

⑤:当齿插条50403的角度微调至可与齿母槽503相咬合时推动异形齿轮504移动,并使齿插条50403准确插入到齿母槽503中;

当插好齿插条50403后,设备锁死,实现高度调节后的固定作用,这里应注意的是长齿轮50402在移动的过程中应始终与齿条50202相咬合,放置内脚502的滑落。

具体的,两个滑杆2位于两个连接杆3的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背垫9。

本实施例中,为使孕妇背靠滑杆2时更为舒适,设置背垫9对孕妇的腰部进行遮扶。

具体的,两个滑杆2位于背垫9的上方位置固定设置有绑带10。

本实施例中,为保持孕妇立式的分娩姿势,设置绑带10将孕妇的胸上腋下部分与设备进行绑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孕妇在分娩时因痛苦而反射性地采取错误的分娩姿势。

具体的,两个滑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杆11。

本实施例中,为加强滑杆2之间的连接支撑作用,设置支撑杆11对滑杆2进行额外的固定连接,加强了设备的可靠性。

具体的,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插杆7,两个插杆7上插设有若干个配重块8。

本实施例中,当孕妇在分娩挣扎时可能会使设备摇摆晃动,为防止因晃动作用导致的设备翻倒并产生意外,设置配重块8和插杆7稳定设备的重心,增强了设备运行时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