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6381发布日期:2021-07-06 19:1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引流装置大多数由引流瓶和引流管组成,其功能较为单一,并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引流瓶内的积液液位高度会逐渐升高,导致引流瓶内的气压逐渐增大,不易将患者胸腔内的积液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能够避免引流箱内的积液液位逐渐升高,导致患者胸腔内积液、气体不易排出的情况出现,同时利用设置的调压腔能够调节引流箱内的负压大小,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积液箱,所述积液箱的顶部设有引流箱,所述引流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引流箱分隔为水封腔和调压腔,所述积液箱的顶部还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调压腔连通,所述引流箱上还设有引流管和管道,所述引流管与水封腔连通,所述管道与调压腔连通,并且引流管和管道的底部均靠近于引流箱的内底,所述隔板上还设有通孔,通孔与连接孔连通,并且通孔至引流箱内底的距离大于引流管底部至引流箱内底的距离,所述调压腔内还设有挡板,并且挡板朝向于通孔,所述引流箱的顶部还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与引流箱的调压腔连通,另一端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排气管可螺纹连接,连接筒上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吸引器。
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引流装置大多数由引流瓶和引流管组成,引流管一端与患者胸腔连接,另一端与引流瓶连接,利用引流管将患者胸腔内的积液、气体引入至引流瓶内,达到对患者胸腔内积液、气体的抽取目的,但是随着患者胸腔内的积液逐渐引流至引流瓶内,引流瓶内储存的积液的容量逐渐增大,导致引流瓶内的压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患者胸腔内的积液不易排出至引流瓶内,为此,本技术方案设置了引流箱和积液箱,使用时,在积液箱的水封腔内加入水,使得水淹没过引流管的最低端,对引流管进行水封,避免外界的空气通过引流管进入至患者的胸腔内,同时保证添加至水封腔内的水的液位低于通孔,然后将引流箱上的连接筒从排气管上拆卸下来,将引流管与连接至患者的胸腔处,此时,本装置可作为胸腔闭式引流瓶使用,患者胸腔内的积液通过引流管进入至引流箱的水封腔内,随着患者胸腔处的积液逐渐引流至水封腔内,引流箱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水封腔内的积液液位逐渐升高,当水封腔内的积液升高至隔板上的通孔处时,水封腔内的积液将通过通
孔流入至积液箱的连接孔,并最终流入至积液箱内,集中将引流出来的积液储存在积液箱内,利用设置的积液箱能对引流出来的积液进行储存,从而避免了引流箱内积液所占取空间,避免了胸腔积液引流出来导致水封腔内积液越来越多的情况出现,从而避免了引流患者胸腔内积液、气体的顺利排出。
7.同时,在对患者胸腔内的积液引流过程中,当患者的肺部持续漏气时,需要进行负压引流时,将排气管重新与吸引器上的连接筒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的吸引器为现有技术,能够在市面上购买所得,工作时,能够抽取调压腔内的气体,产生负压,此时,本装置可以对患者胸腔进行负压吸引,并且在对患者进行负压引流时,可以通过向设置在调压腔的管道内加入水,在挡板的作用下,使得加入至调压腔内的水不会流入至积液箱内而储存在调压腔内,通过调节加入的水量能够调节调压腔内负压的大小,本技术方案不仅能够作为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使用,同时还能够作为胸腔负压引流装置,相互之间的切换较为方便,满足不同情况的使用需求。
8.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单向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单向组件位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伸入至水封腔内,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还设有凸起段,所述凸起段的内径大于第二连接管的内径。
9.当对引流箱内的负压进行增大调节时,为了避免水封腔内的积液通过第二连接管回流,故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了凸起段,由于凸起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管的直径,当引流箱内的负压增大时,水封腔内的积液一部分在第二连接管内朝上回流,当积液回流至凸起段时,由于凸起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管的直径,使得回流的积液储存在凸起段内,而无法继续朝上进行回流,从而有效防止了水封腔内的积液回流。
10.进一步地,所述单向组件包括固定筒、弹性件、封堵球,所述固定筒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二连接腔内,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一连接腔内,所述第一连接腔与第二连接腔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腔,所述第三连接腔的内径小于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的内径,并且第三连接腔的内径小于封堵球的直径,所述弹性件移动位于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一连接腔的末端上,另一端与封堵球连接,弹性件能够推动封堵球对第三连接腔进行封堵。
11.为了进一步防止引流箱内的气体或液体通过引流管回流至患者的胸腔内,故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设置了单向组件,当第一连接管内有液体或气体时,设置的封堵球在液体或气体的作用下能够推动封堵球压缩弹性件,迫使原本封堵着第三连接腔被打开,位于第一连接管内的液体或气体通过第三连接腔,之后再通过封堵球与第一连接腔之间的间隙进入至第二连接管,顺利进入至引流箱内,实现对液体或气体的引流,当第一连接管内没有液体或者气体时,在弹性件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封堵球重新对第三连接腔进行封堵,从而使得外界的液体或者气体无法通过第三连接腔回流至第一连接管内,或者当需要对积液箱内的积液进行跟换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迫使一部分的积液或者气体作用于第一连接管内的积液或气体回流,移除对弹性件的作用力,迫使封堵球重新对第三连接腔进行封堵,从而有效阻止了外界大气压回流至第一连接管内。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腔的内径朝着第三连接腔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连接腔和第三连接腔之间还设有内径与封堵球直径相同的第四连接腔,所述第四连接腔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腔的最小内径;所述第三连接腔内还设有导通管,并且导通管还与封堵球连
接,所述导通管的圆周外壁上还设有若干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靠近于封堵球,所述第三连接腔的内壁上还设有与导通管匹配的密封圈,密封圈套在导通管上。
13.为了提高对封堵球对第三连接腔的封堵效果,故设置了第四连接腔和导通管,由于设置的导通管与封堵球连接,使得弹性件在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即封堵球在对第三连接腔进行封堵的过程中,利用设置的导通管能够保证封堵球始终沿直线方向移动,避免弹性件发生扭曲,从而避免了封堵球发生偏移无法对第三连接腔有效进行封堵的情况出现,当第一连接管内有液体或者气体时,积液或气体进入至导通管,并且推动封堵球压缩弹性件,使得封堵球从第四连接腔内移动至第一连接腔,导通管内的积液或气体通过连通孔之后再通过封堵球与第一连接腔之间的间隙进入至第二连接管,实现对气体或液体的引流;当第一连接管内没有积液或液体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推动封堵球移动至第四连接腔内,在封堵球的作用下,实现第一连接腔与第四连接腔之间封堵。
14.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位于调压腔外的末端上还设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部还设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通过螺纹与管道连接。
15.位置的漏斗便于箱向管道内添加水,从而调节引流箱内负压大小,而设置的对接管便于将对接管与漏斗之间快速连接,方便使用。
16.进一步地,所述积液箱的顶部还设有第一凸口,第一凸口上设有第一盖体,第一盖体通过螺纹与第一凸口连接。
17.积液箱上设置的第一盖体便于将储存在积液箱内的积液快速倒出的目的。
18.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箱的顶部还设有第二凸口,所述第二凸口上还设有第二盖体,第二盖体通过螺纹与第二凸口连接。
19.引流箱上设置的第二盖体便于箱水封腔内添加水,对引流管进行水封。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当需要作用胸腔闭式引流瓶使用时,向水封腔内加入淹没引流管底部的水,患者胸腔内的积液通过引流管引流至水封腔内,随着水封腔内的积液逐渐增多,当液位到达通孔处时,引流的积液将通过通孔流入至积液箱内,将积液集中储存起来,从而避免了水封腔内引流出来的积液越来越多而影响患者胸腔内积液正常排出的情况发生;
22.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当患者肺部持续漏气时,将引流器上的连接筒与引流箱上的排气管连接,利用引流器能够使用引流箱内产生负压,从而对患者胸腔进行负压引流,并且相互切换的方式较为快捷,同时通过设置的管道能够像调压腔内加入水,从而调节引流腔内负压大小,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23.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当第一连接管内有液体或者气体进入至,液体或气体作用于封堵球,迫使封堵球压缩弹性件,从而使得原本封堵着的第三连接腔处于打开状态,保证液体或气体能够通过第三连接腔进入至第二连接管内;从而顺利引入主机引流箱内;当第一连接管内没有液体或气体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迫使封堵球重新对第三连接腔进行封堵,避免外界的气体或液体回流至患者胸腔内,同时设置的导通管能够避免弹性件发生扭曲。
附图说明
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流管另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封堵球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1]1‑
积液箱,2

引流箱,3

水封腔,4

通孔,5

挡板,6

调压腔,7

第一凸口,8

第一盖体,9

引流管,11

第二盖体,12

第二凸口,13

连接筒,14

排气管,15

导管,16

漏斗,17

吸引器,18

管道,19

隔板,20

第一连接管,21

密封圈,22

导通管,23

封堵球,24

弹性件,25

第二连接管,26

固定筒,27

凸起段,28

第一连接腔,29

第四连接腔,30

第二连接腔,31

对接管,33

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3]
实施例1
[0034]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积液箱1,所述积液箱1的顶部设有引流箱2,所述引流箱2内设有隔板19,隔板19将引流箱2分隔为水封腔3和调压腔6,所述积液箱1的顶部还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调压腔6连通,所述引流箱2上还设有引流管9和管道18,所述引流管9与水封腔3连通,所述管道18与调压腔6连通,并且引流管9和管道18的底部均靠近于引流箱2的内底,所述隔板19上还设有通孔4,通孔4与连接孔连通,并且通孔4至引流箱2内底的距离大于引流管9底部至引流箱2内底的距离,所述调压腔6内还设有挡板5,并且挡板5朝向于通孔4,所述引流箱2的顶部还设有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一端与引流箱2的调压腔6连通,另一端设有连接筒13,所述连接筒13与排气管14可拆式连接,连接筒13上设有导管15,所述导管15上设有吸引器17。
[0035]
实施例2
[0036]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引流管9包括第一连接管20、单向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管25,所述单向组件位于第一连接管20和第二连接管25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25伸入至水封腔3内,所述第二连接管25上还设有凸起段27,所述凸起段27的内径大于第二连接管25的内径。
[0037]
实施例3
[0038]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单向组件包括固定筒26、弹性件24、封堵球23,所述固定筒26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腔28和第二连接腔30,所述第一连接管20位于第二连接腔30内,所述第二连接管25位于第一连接腔28内,所述第一连接腔28与第二连接腔30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腔34,所述第三连接腔34的内径小于第一连接腔28和第二连接腔30的内径,并且第
三连接腔34的内径小于封堵球23的直径,所述弹性件24移动位于第二连接管25位于第一连接腔28的末端上,另一端与封堵球23连接,弹性件24能够推动封堵球23对第三连接腔34进行封堵。
[0039]
实施例4
[0040]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腔28的内径朝着第三连接腔34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连接腔28和第三连接腔34之间还设有内径与封堵球23直径相同的第四连接腔29,所述第四连接腔29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腔28的最小内径;所述第三连接腔34内还设有导通管22,并且导通管22还与封堵球23连接,所述导通管22的圆周外壁上还设有若干连通孔33,所述连通孔33靠近于封堵球23,所述第三连接腔34的内壁上还设有与导通管22匹配的密封圈21,密封圈21套在导通管22上。
[0041]
实施例5
[004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管道18位于调压腔6外的末端上还设有漏斗16,所述漏斗16的底部还设有对接管31,所述对接管31通过螺纹与管道18连接。
[0043]
实施例6
[004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积液箱1的顶部还设有第一凸口7,第一凸口7上设有第一盖体8,第一盖体8通过螺纹与第一凸口7连接。
[0045]
实施例7
[004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引流箱2的顶部还设有第二凸口12,所述第二凸口12上还设有第二盖体11,第二盖体11通过螺纹与第二凸口12连接。
[0047]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