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复位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5479发布日期:2021-06-15 19:5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复位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复位钳。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社会及交通运输不断发展,导致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体骨骼结构复杂,根据受伤机制可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移位,手术时需要准备多种复位钳,造成资源浪费,且准备时间较长,影响手术效率;

由于骨盆周围有大量不同方向肌肉附着,手术暴露及骨折复位困难,尤其是陈旧性的变位性骨折。临床上使用到的复位钳钳柄大多为两孔式、手握式,使用时受力不足或容易滑动,给手术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复位钳,通过通过在右钳柄处底端设置阻挡块,左钳柄握手处开有防滑槽,可有效解决两孔式受力不足、手握式容易滑动的问题,且左钳柄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弧形卡口,与右钳柄阻挡块下的三角卡口相对应,便于对钳柄结构的限位,两个钳柄的顶端转动连接内层柱,内层柱外装有外接套筒,且内层柱与外接套筒均开有相同条形槽,使得外接套筒上固定的定位螺丝能够在条形槽内移动,便于旋转后的外接套筒依旧保持对应,两个外接套筒背离钳柄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两钳体,使得两个钳体能够前后旋转,改变不同的形状,可以更好的针对不同的手术场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骨科复位钳,包括钳柄结构和第一钳体,所述钳柄结构包括左钳柄、右钳柄和旋转栓,所述左钳柄和右钳柄均为回旋镖型杆状结构,且左钳柄和右钳柄的拐角位置处均开设有贯穿孔,两个所述贯穿孔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旋转栓,所述左钳柄的底端固定连接限位弧形卡口,所述右钳柄的底端固定连接阻挡块,且阻挡块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弧形卡口卡接固定的三角卡口;所述左钳柄和右钳柄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丝,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内侧通过第一螺丝转动连接有第一钳体;

所述第一钳体包括外接套筒,所述外接套筒内开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定位螺丝,两个所述外接套筒内均滑动嵌入连接有内层柱,两个所述内层柱的底端均开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螺丝的一端贯穿圆形通孔并与连接块的一侧旋合连接,两个所述外接套筒背离钳柄结构的一端均旋合连接有第二螺丝,且两个外接套筒的一端均通过第二螺丝分别转动连接有右钳体和左钳体,其中,右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个爪口,左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爪口,使得外接套筒能够带动内层柱左右旋转,左钳体与右钳体能前后旋转。

进一步在于:所述左钳柄的一侧边均匀开设有多个防滑槽,防止脱手或滑动,提高手术安全性。

进一步在于:所述条形槽与条形凹槽的长度相同,且条形槽与条形凹槽的宽度相同,使得定位螺丝能够在条形凹槽内带动外接套筒移动。

进一步在于:所述右钳体与左钳体的外部轮廓相同,且右钳体上的一个爪口处于中间位置,所述左钳体的两个爪口处于两边位置,更好的抓紧骨骼。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螺丝与第二螺丝相互垂直,便于调节。

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钳体位于同一平面内,便于夹持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右钳柄处底端设置阻挡块,左钳柄握手处开有防滑槽,可有效解决两孔式受力不足、手握式容易滑动的问题,且左钳柄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弧形卡口,与右钳柄阻挡块下的三角卡口相对应,便于对钳柄结构的限位,两个钳柄的顶端转动连接内层柱,内层柱外装有外接套筒,且内层柱与外接套筒均开有相同条形槽,使得外接套筒上固定的定位螺丝能够在条形槽内移动,便于旋转后的外接套筒依旧保持对应,两个外接套筒背离钳柄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两钳体,使得两个钳体能够前后旋转,改变不同的形状,可以更好的针对不同的手术场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钳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左右两钳体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应对斜切口手术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外接套筒与右钳体结构爆炸图。

图中:100、钳柄结构;110、左钳柄;111、防滑槽;120、右钳柄;130、旋转栓;140、阻挡块;150、三角卡口;160、限位弧形卡口;170、连接块;171、第一螺丝;200、第一钳体;210、外接套筒;211、第二螺丝;220、内层柱;230、条形槽;240、条形凹槽;250、定位螺丝;300、右钳体;311、爪口;400、左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骨科复位钳,包括钳柄结构100和第一钳体200,钳柄结构100包括左钳柄110、右钳柄120和旋转栓130,左钳柄110和右钳柄120均为回旋镖型杆状结构,且左钳柄110和右钳柄120的拐角位置处均开设有贯穿孔,两个贯穿孔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旋转栓130,左钳柄110的底端固定连接限位弧形卡口160,右钳柄120的底端固定连接阻挡块140,且阻挡块140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弧形卡口160卡接固定的三角卡口150;左钳柄110和右钳柄120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0,且连接块170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丝171,两个连接块170的内侧通过第一螺丝171转动连接有第一钳体200;

第一钳体200包括外接套筒210,外接套筒210内开设有条形槽230,且条形槽23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定位螺丝250,两个外接套筒210内均滑动嵌入连接有内层柱220,两个内层柱220的底端均开有圆形通孔,第一螺丝171的一端贯穿圆形通孔并与连接块170的一侧旋合连接,两个外接套筒210背离钳柄结构100的一端均旋合连接有第二螺丝211,且两个外接套筒210的一端均通过第二螺丝211分别转动连接有右钳体300和左钳体400,其中,右钳体300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个爪口311,左钳体400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爪口311,使得外接套筒210能够带动内层柱220左右旋转,左钳体400与右钳体300能前后旋转。

左钳柄110的一侧边均匀开设有多个防滑槽111,防止脱手或滑动,提高手术安全性,条形槽230与条形凹槽240的长度相同,且条形槽230与条形凹槽240的宽度相同,使得定位螺丝250能够在条形凹槽240内带动外接套筒210移动,右钳体300与左钳体400的外部轮廓相同,且右钳体300上的一个爪口311处于中间位置,左钳体400的两个爪口311处于两边位置,更好的抓紧骨骼。

第一螺丝171与第二螺丝211相互垂直,便于调节,两个第一钳体200位于同一平面内,便于夹持固定。

工作原理:使用时,大拇指捏住右钳柄120,其余手指握住左钳柄110,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夹持状态,到达合适位置,三角卡口150卡住限位弧形卡口160,左钳柄110和右钳柄120通过旋转栓130做相对运动,带动外接套筒210、左钳体400和右钳体300,使得左钳体400与右钳体300的爪口311夹紧或松开,需要进行斜切面骨科手术时,将两个外接套筒210向需要方向旋转角度,到达合适位置后将一边外接套筒210的定位螺丝250沿内层柱220中的条形凹槽240上下移动,使得左钳体400与右钳体300相互对应,且左钳体400与右钳体300均可围绕旋转栓130转动,以应对不同手术场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