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碰撞PICC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6061发布日期:2021-05-28 10:5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碰撞PICC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防碰撞picc保护套。



背景技术:

picc导管使用的效果和寿命的长短与护理人员规范的操作及对并发症的预测及正确处理密切相关,由于外力作用使导管脱出体外,以及外露导管长期固定于皮肤,造成皮肤长期受压形成压疮,是目前患者带管期间的常见异常现象,在治疗间歇期,临床上常使用输液贴固定输液接头,但此法易造成皮肤受压,出汗导致输液贴脱落。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821095385.4公开了一种防受压picc保护套,该保护套包括护套本体、设置在护套本体表面的输液管固定筒以及设置在输液管固定筒一侧的视口槽,输液管固定筒包括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卡片,卡片的内壁设置有夹环,压环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垫,连接布的一端设置有视口窗,视口窗的内部设置有凹槽,该防受压picc保护套利用护套本体对picc敷贴进行固定,使得输液接头高于皮肤,使固定处皮肤不受压,减少压疮现象。但是该方案仅能防止导管对皮肤的压迫,无法有效避免外界的触碰或撞击带来的危险,一旦疏忽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碰撞picc保护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碰撞picc保护套,包括:

套体,其为弧形板状结构,且内部中空;

其中,所述套体内凹侧为软质材料,侧壁为硬质材料;

盖板,其为硬质材料,且与所述套体外凸侧配合设置,其一侧与所述套体铰接,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套体;

通孔,其设置在所述套体内凹侧,且贯穿所述套体内凹侧;

固定块,其设置在所述套体内凹侧,且位于所述套体内部;

固定孔,其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用于固定picc导管;

第一固定带,其一端与所述套体的轴向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带,其一端与所述套体的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套体。

优选的是,所述盖板活动端与所述套体通过卡扣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盖板为透明塑料。

优选的是,所述套体内凹侧为莱卡棉材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通过卡扣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通孔内径和所述固定孔内径尺寸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块为l型结构,且其一端与所述套体内凹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孔靠近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套体内凹侧一端。

优选的是,所述套体宽度为3~5cm,厚度为1~2cm。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为弹性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采用硬质外壳防护,从而有效解决现有picc保护套无法避免外界触碰或撞击带来危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碰撞picc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碰撞picc保护套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套体;2.盖板;3.通孔;4.固定块;5.固定孔;6.第一固定带;7.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碰撞picc保护套,包括套体1、盖板2、通孔3、固定块4、固定孔5、第一固定带6和第二固定带7。套体1为弧形板状结构,且内部中空,类似于手环结构;其中,套体1内凹侧为软质材料,侧壁为硬质材料,内凹侧和手臂接触,软质材料可减少其对手臂的压迫,在本实施例中,套体1内凹侧为莱卡棉材质,其材质材料柔软、舒适、有弹性,且清洁消毒方便,不易脱落和过敏。

盖板2为硬质材料,且与套体1外凸侧配合设置,其一侧与套体1铰接,用于打开或闭合套体1,套体1侧壁和盖板2为硬质材料,可有效防止外界撞击对picc导管的影响;通孔3设置在套体1内凹侧,且贯穿套体1内凹侧,本实施例中将通孔3设置在套体1内凹侧中部;固定块4设置在套体1内凹侧,且位于套体1内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4为l型结构,且其一端与套体1内凹侧固定连接;固定孔5设置在固定块4上,用于固定picc导管,本实施例中通孔3内径和固定孔5内径尺寸一致,固定孔5靠近固定块4远离套体1内凹侧一端。

第一固定带6的一端与套体1的轴向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带7的一端与套体1的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带6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套体1。使用时打开盖板2,将外露的picc导管经通孔3伸入套体内部,再将导管插入固定块4上的固定孔5中固定,最后盖合盖板2,既能通过套体1内层避免导管与身体直接接触,还能通过硬质外壳的保护来避免外界触碰或撞击带来的危险。

为了保证盖板2盖合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盖板2活动端与套体1通过卡扣连接。

为了能看清套体1内导管情况,本实施例中盖板2为透明塑料。

为了方便将套体1固定在手臂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带6和第二固定带7均为弹性绳,且通过卡扣连接。

套体1尺寸应适合手臂,本实施例中,套体1宽度为3~5cm,厚度为1~2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既能固定体外picc导管,通过套体内层避免导管与身体直接接触,还能通过硬质外壳的保护来避免外界触碰或撞击带来的危险。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碰撞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体,其为弧形板状结构,且内部中空;

其中,所述套体内凹侧为软质材料,侧壁为硬质材料;

盖板,其为硬质材料,且与所述套体外凸侧配合设置,其一侧与所述套体铰接,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套体;

通孔,其设置在所述套体内凹侧,且贯穿所述套体内凹侧;

固定块,其设置在所述套体内凹侧,且位于所述套体内部;

固定孔,其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用于固定picc导管;

第一固定带,其一端与所述套体的轴向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带,其一端与所述套体的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活动端与所述套体通过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透明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内凹侧为莱卡棉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通过卡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径和所述固定孔内径尺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为l型结构,且其一端与所述套体内凹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靠近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套体内凹侧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宽度为3~5cm,厚度为1~2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为弹性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防碰撞PICC保护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包括套体,其为弧形板状结构,且内部中空,其中套体内凹侧为软质材料,侧壁为硬质材料,硬质盖板与套体外凸侧配合设置,其一侧与套体铰接,用于打开或闭合套体,通孔设置在套体内凹侧,且贯穿套体内凹侧,固定块设置在套体内凹侧,且位于套体内部,固定孔设置在固定块上,用于固定PICC导管,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与套体的轴向两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套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碰撞PICC保护套,既能固定体外PICC导管,通过套体内层避免导管与身体直接接触,还能通过硬质外壳的保护来避免外界触碰或撞击带来的危险。

技术研发人员:殷钦磊;付阿丹;王红祥;许琍文;丁婷;易兰;陈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