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5612发布日期:2021-01-08 11:5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避免完全阻断远端肢体血液供应的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当遭遇各种意外伤害时,如果人体四肢发生动脉破裂出血的情况,由于动脉压较高,出血速度快,止血过程如不够及时有效,很快即会危及生命,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但是现有的动脉止血带在使用时需要在肢体的四周连续无缝隙强力加压,形成肢体远端完全断开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的效果。因此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是有限制的,一旦连续时间太长(中国学术界限制45分钟,美国法律限定2小时)就会带来远端肢体坏死的风险,严重的甚至需要截肢。

为此,在人力条件具备时,常采用间接按压法止血,但是,在人力条件不具备时,比如只有伤员本人在现场,或者他人无法提供帮助且外援驰援时间较久时,拥有一款能够模拟间接按压止血的止血带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血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特有的半包围按压结构实现动脉止血,可避免全包裹挤压止血带来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止血装置,包括肢体架空段和气囊增压段,所述肢体架空段包括数个均匀分布的拱形环,拱形环间通过绑带连接,所述气囊增压段包括增压囊袋和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与增压囊袋连接;肢体架空段一端通过绑带与增压囊袋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装置与增压囊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充气气囊的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充气气囊的出气端与增压囊袋内部连接,充气气囊的出气端与增压囊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和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接块、卡扣主体和收紧块,卡接块通过绑带与肢体架空段的一端连接,卡扣主体通过绑带与气囊增压段的一端连接,收紧块连接在绑带自由端用于包围面的收紧。

进一步地,在拱形环的两端均设有弧形过渡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公开的一种止血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一人完成整体操作,无需依赖外部帮助,适于单人工况下使用;

相比于现有的止血带结构而言,本装置代替全包裹式挤压止血方式,以半包围按压的结构实现动脉止血过程,避免肢体远端因长时间完全断开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造成的肢体坏死等恶劣后果,保证伤者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止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卡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止血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公开的拱形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拱形环,2-绑带,3-增压囊袋,4-充气气囊,5-卡扣装置,6-大腿;

11-弧形过渡段;

51-卡接块,52-卡扣主体,53-收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全包围贴覆式挤压止血带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因肢体远端长期处于完全断开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的状态,易造成肢体坏死的不良后果,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止血装置,包括肢体架空段和气囊增压段,所述肢体架空段包括数个均匀分布的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拱形环1,拱形环1间通过绑带2连接,所述气囊增压段包括增压囊袋3和充气气囊4,充气气囊4与增压囊袋3连接;肢体架空段一端通过绑带2与增压囊袋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装置5与增压囊袋3间可拆卸连接。

充气气囊4的结构与现有的血压计上的气囊结构相似,主要用于增压囊袋3的充气增压,在充气气囊4的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充气气囊4的出气端与增压囊袋3连接,充气气囊4的出气端与增压囊袋3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和排气阀,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可以保证进入气囊的气体为单向流入进行囊袋的充气增压,增压结束关闭单向阀阀门,使用结束后打开排气阀即可排出增压囊袋3中的气体。

所述卡扣装置5为常见市售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只要能实现卡接连接并能调节连接松紧的功能即可,以图2为例,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卡扣装置主要包括卡接块51、卡扣主体52和收紧块53,卡接块51通过绑带2与肢体架空段的一端连接,卡扣主体52通过绑带2与气囊增压段的一端连接,收紧块53连接在绑带2自由端用于包围面的收紧,在卡扣主体52上设有锁止阀,锁止阀上设有按钮扣便于扣紧状态下的卡扣装置中的卡接块51从卡扣主体52内弹出。

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拱形环1的结构做了进一步改进,因为在使用该装置进行止血时,拱形环1的两个端面如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状态抵触肢体,在挤压止血时可能会使人体产生痛感,为了避免该现象的发生,在拱形环1的两端均设有弧形过渡段11。

该止血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当人体四肢意外受创,需在肢体近心端绑缚止血带以压迫血管、阻断血行进行止血时,首先按压锁止阀上的按钮扣将卡接块51从卡扣主体52内弹出,接着将该止血装置环套在大腿6上(具体位置为膝上4横指的位置)或大臂上三分之一位置,并使增压囊袋3对准大腿上的股动脉经过处或大臂上1/3肱动脉经过处,接着将卡接块51与卡扣主体52卡接连接,抽拉收紧块53将该止血装置紧密贴覆在人体大腿或大臂表面,之后打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挤压充气气囊4向增压囊袋3中充气增压,增压囊袋3按压大腿或大臂动脉实现止血,使用完毕,按压卡扣装置5上锁止阀上的按钮扣,卡接块51自动弹出,即可松开并取下止血装置。

由于工作状态下的止血装置上的拱形环1呈拱桥状位于大腿6或大臂外周,并不与肢体完全接触,使得该止血装置整体以半包围按压的方式实现动脉止血,不会完全阻断下肢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止血带而言,即使较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造成肢体坏死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肢体架空段和气囊增压段,所述肢体架空段包括数个均匀分布的拱形环(1),拱形环(1)间通过绑带(2)连接,所述气囊增压段包括增压囊袋(3)和充气气囊(4),充气气囊(4)与增压囊袋(3)连接;肢体架空段一端通过绑带(2)与增压囊袋(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装置(5)与增压囊袋(3)间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充气气囊(4)的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充气气囊(4)的出气端与增压囊袋(3)内部连接,充气气囊(4)的出气端与增压囊袋(3)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和排气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5)包括卡接块(51)、卡扣主体(52)和收紧块(53),卡接块(51)通过绑带(2)与肢体架空段的一端连接,卡扣主体(52)通过绑带(2)与气囊增压段的一端连接,收紧块(53)连接在绑带(2)自由端用于包围面的收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拱形环(1)的两端均设有弧形过渡段(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止血装置,包括肢体架空段和气囊增压段,所述肢体架空段包括数个均匀分布的拱形环,拱形环间通过绑带连接,所述气囊增压段包括增压囊袋和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与增压囊袋连接;肢体架空段一端通过绑带与增压囊袋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装置与增压囊袋间可拆卸连接。该止血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一人完成整体操作;相比于现有的止血带结构而言,本装置代替全包裹式挤压止血方式,以半包围按压的结构实现动脉止血过程,避免肢体远端因长时间完全断开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造成的肢体坏死等恶劣后果,保证伤者的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刘昱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