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回植瘤段灭活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3800发布日期:2021-06-18 16:1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回植瘤段灭活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回植瘤段灭活仪。



背景技术:

骨恶性肿瘤瘤段骨灭活回植技术在骨干部恶性骨肿瘤手术中是较早应用的一种手术方法,避免了因残余骨干长度不足,假体关节置换有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异体骨回植有排异和高花费的问题,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回植骨包括了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等不同部位的骨组织,目前瘤段灭活有灭菌注射用水加温灭活、10%氯化钠溶液高温灭活和95%医用酒精灭活三种方式,现阶段手术采用较为保守和效果确切的灭活方法:首先对切除下来的瘤段骨剔除全部瘤组织刮净髓腔,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干净后置于60℃的10%氯化钠溶液中灭活30min,捞出后置于95%医用酒精中灭活30min,取出后用碘伏冲洗,之后回植。

回植的瘤段要保证灭菌效果可靠而且无菌状态,其中一种准备60℃的10%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是:将50支10%氯化钠溶液按照无菌操作在手术台上打空针逐个抽吸置于无菌金属容器内,再将无菌金属容器置入80℃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浴内,加热至60℃以上后,倒入手术台上的无菌高温杯待用。还有一种准备60℃的10%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是:将50支10%氯化钠溶液先无菌操作抽吸装入一空的玻璃瓶内直接置于微波炉加热到60℃以上再倒入手术台上保温杯内。目前两种瘤段灭活液体的准备都有如下缺点:1.前期准备时间长,操作过程繁琐;2.无法保障备用时长和30min灭活时长内氯化钠溶液温度依然在60℃以上,从而影响灭活效果;3.无菌操作要求高,在手术台内外连续操作、倾倒液体容易污染、破坏无菌操作环境;4.多个操作容器替换占用操作台面积过多影响手术操作。

减少操作步骤、提前准备瘤段灭活操作,从而缩短整个手术的时间对患者和手术室的工作都意义重大,保证灭活的质量,也是整个手术成败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骨科回植瘤段灭活仪,完全实现无菌操作,减少操作流程,确保灭活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回植瘤段灭活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固定在外壳(1)左右两侧的齿镊挂钩(11);灭活齿镊(13)挂在左侧齿镊挂钩(11)上;消毒齿镊(12)挂在右侧齿镊挂钩(11)上;镊子可以通过头部标识颜色不同来区分,消毒为红色,灭活为黄色可消毒胶带缠绕镊子头端以示区分。底座(3)与外壳(1)固定连接的;底座(3)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按钮(31)、显示屏(32)及计时按钮(33);底座(3)上表面固定有ptc加热块(34);高温灭活内胆(2)放置于ptc加热块(34)上方;高温灭活内胆(2)内壁上设置有测温挂件(21);温度计(22)挂在测温挂件(21)上;保温盖(4)盖合于外壳(1)上方;电源线(5)用于连接外接220v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材质为透明双层石英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3)为全封闭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ptc加热块(34)的居里温度tc为60℃-80℃。

进一步的,所述计时按钮(33)具有30min计时和到时提醒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灭活内胆(2)材质为透明石英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灭活内胆(2)内径尺寸为直径深度50㎜-200㎜。

进一步的,该灭活仪还包括低温灭活皿(6),在非灭活操作期间,低温灭活皿(6)装入高温灭活内胆(2)中。

进一步的,该低温灭活皿(6)材质为圆柱形透明双层石英玻璃。

进一步的,该低温灭活皿(6)的内径尺寸小于高温灭活内胆(2)的内径尺寸。

进一步的,外壳(1)、高温灭活内胆(2)及低温灭活皿(6)的形状可为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清洗消毒的设计,使仪器可以直接置于手术台上,避免了手术台内外多次操作可能造成的污染,减少了操作流程,将手术台繁杂的灭活容器减少到2个,可提前准备灭活溶液并加热,缩短等待时长,确保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以及高温灭活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一直恒定保持在60℃-80℃,确保灭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骨科回植瘤段灭活仪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灭活内胆装有10%氯化钠溶液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灭活内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齿镊挂钩,13-灭活齿镊,12-消毒齿镊,3-底座,31-开关按钮,32-显示屏,33-计时按钮,34-ptc加热块,2-高温灭活内胆,21-测温挂件,22-温度计,4-保温盖,5-电源线,6-低温灭活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首先,将该仪器进行低温等离子消毒,消毒后可以无菌包装运送,直接打开放置手术台上,接通电源线,打开保温盖4,将50支10%氯化钠溶液按照无菌操作注入高温灭活内胆2内,点击底座3表面的开关按钮31,ptc加热块34开始加热,热量通过高温灭活内胆2传导给10%氯化钠溶液,待温度上升到ptc加热块34的居里温度60℃后,ptc加热块34自动停止加热,并使10%氯化钠溶液温度长时间恒定在此温度下,同时将95%医用酒精按照无菌操作注入低温灭活皿6中。

手术过程中,将切除下来的瘤段骨剔除全部瘤组织刮净髓腔,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干净后,放入60℃的10%氯化钠溶液中,盖上保温盖4,点击计时按钮33,显示屏32显示30min倒计时,间断性透过透明的外壳1观察温度计22的温度,确保温度在受控范围内,高温灭活30min结束后,显示屏32显示置零,计时按钮33蜂鸣提醒,再次按下计时按钮33,蜂鸣提醒结束,打开保温盖4,用灭活齿镊13将经过高温灭活的瘤段骨在60℃的10%氯化钠溶液中取出,放入装有95%医用酒精的低温灭活皿6中,点击计时按钮33,显示屏32显示30min倒计时,低温灭活30min结束后,显示屏32显示置零,计时按钮33蜂鸣提醒,再次按下计时按钮33,蜂鸣提醒结束,用消毒齿镊12将经过低温灭活的瘤段骨在装有95%医用酒精的低温灭活皿6中取出,用碘伏冲洗后进行回植。

手术完成后,将高温灭活内胆2取出,对所有部件进行清洗消毒,通过低温等离子消毒后无菌包装放置。

此外,实施案例提到的ptc加热块34为居里温度tc范围在60℃-80℃,整台仪器全封闭,设备及所有部件都可进行清洗消毒实现无菌操作。

另外,在非灭活操作期间,低温灭活皿6可以装入高温灭活内胆2中,便于包装、储存,实现无菌操作。

再有,外壳1双层石英玻璃可以抽真空形成真空夹层以增加保温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