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

文档序号:25001559发布日期:2021-05-11 14:5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

静脉注射是治疗肿瘤的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

肿瘤科在日常治疗的时候,需要给病人配药,在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治疗,一般是将所需药物混合至输液瓶或注射瓶内,配好之后需要混合均匀,但是因为肿瘤的特殊性,配备的药物很复杂,混合操作也较为费时费力,因此极大地消耗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肿瘤科配药时存在的人工混合摇匀费事费力、混合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包括底盘,底盘顶部转动连接有可水平转动的转座,所述转座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内齿圈,所述转座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可水平往复转动的行星架,所述行星架顶部转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均和所述内齿圈啮合连接;

所述行星齿轮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侧中心设置有四个夹片。

优选的,所述底盘顶部四周均匀向下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脚板,所述脚板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转座底部均匀向下螺纹连接有多个锁止螺钉,所述锁止螺钉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橡胶制成的摩擦垫,所述锁止螺钉旋紧形成所述转座和底盘位置固定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行星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摇盘,所述摇盘末端铰接有连杆;

所述转座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摆盘,所述连杆末端铰接于所述摆盘顶端面非圆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行星架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太阳轮,所述行星齿轮均和所述太阳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内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侧板,所述侧板内侧顶部均铰接有上杆,所述上杆底部和所述夹片铰接;所述夹片下部铰接有下杆,所述下杆底部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侧板底部,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和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固定筒,使得医护人员能批量地进行配药,从而能提高配药效率,通过设置夹片来定位输液瓶或注射瓶,从而能提高配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本装置通过设置可水平往复转动的行星架,及固定在转座顶部的内齿圈,从而能使得行星齿轮及其上的固定筒既能自转又能绕着内齿圈的中心公转,从而能增加药物混合的均匀性,提高配药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的行星架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的行星齿轮及其连接部件的第一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的行星齿轮及其连接部件的第二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的固定筒的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的侧板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附图中:1-底盘、2-转座、3-调节螺钉、4-脚板、5-锁止螺钉、6-内齿圈、7-行星齿轮、8-固定筒、9-侧板、10-上杆、11-夹片、12-下杆、13-电机、14-摆盘、15-连杆、16-摇盘、17-行星架、18-太阳轮、19-滑块、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肿瘤护理配药器,包括底盘1,底盘1顶部转动连接有可水平转动的转座2,所述转座2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内齿圈6,所述转座2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可水平往复转动的行星架17,所述行星架17顶部转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行星齿轮7,所述行星齿轮7均和所述内齿圈6啮合连接;

所述行星齿轮7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筒8,所述固定筒8内侧中心设置有四个夹片11,而配药所用的输液瓶或注射瓶则通过夹片11固定于固定筒8内。

本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固定筒8,使得医护人员能批量地进行配药,从而能提高配药效率,通过设置夹片11来定位输液瓶或注射瓶,从而能提高配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装置通过设置可水平往复转动的行星架17,及固定在转座2顶部的内齿圈6,从而能使得行星齿轮7及其上的固定筒8既能自转又能绕着内齿圈6的中心公转,从而能增加药物混合的均匀性,提高配药效率和效果。

如图1所示,所述底盘1顶部四周均匀向下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3,所述调节螺钉3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脚板4,所述脚板4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设置调节螺钉3及脚板4,从而能使得本装置能根据放置台面的情况,来将本装置调节至水平状态,便于精确配药。

如图1所示,所述转座2底部均匀向下螺纹连接有多个锁止螺钉5,所述锁止螺钉5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橡胶制成的摩擦垫,所述锁止螺钉5旋紧形成所述转座2和底盘1位置固定的结构。

本装置在配药时,可以将锁止螺钉5旋松,从而能使得转座2能自由转动,便于对不同的固定筒8内的输液瓶或注射瓶进行配药操作,当加注好药物之后,进行混合操作之前需要将锁止螺钉5旋紧,从而将转座2和底盘1固定,便于混药。

如图2所示,所述行星架17底部固定连接有摇盘16,所述摇盘16末端铰接有连杆15;

所述转座2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摆盘14,所述连杆15末端铰接于所述摆盘14顶端面非圆心位置。摆盘14、连杆15和摇盘16构成了曲柄摇杆机构。

如图3-4所示,所述行星架17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太阳轮18,所述行星齿轮7均和所述太阳轮18啮合连接。

混药的原理为:当电机13转动时,摆盘14圆周转动,通过连杆15带着摇盘16及行星架17往复摆动,从而使得行星齿轮7在内齿圈6和太阳轮18的作用下边自转边公转,实现对固定筒8内的药物的混匀操作。

如图5-6所示,所述固定筒8内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侧板9,所述侧板9内侧顶部均铰接有上杆10,所述上杆10底部和所述夹片11铰接;所述夹片11下部铰接有下杆12,所述下杆12底部铰接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滑动连接于所述侧板9底部,所述滑块19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底端和所述侧板9固定连接。夹片11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当输液瓶或注射瓶置入四个夹片11之间后,在弹簧20的作用下,滑块19有向上移动的趋势,从而使得下杆12有向上摆动的趋势,从而能使得夹片11向中心移动,将输液瓶或注射瓶夹紧,固定稳定且拿取方便。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调节好各个脚板4的高度使得本装置处于水平状态,随后将各个注射瓶或输液瓶置于不同的固定筒8内的夹片之间,将药物依次充入输液瓶或注射瓶内,将药物加注好之后,旋紧锁止螺钉5使得转座2和底盘1固定。随后控制电机13工作,从而能使得固定筒8边自转边公转,实现对药物的充分混合,有效地提高了混药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底盘1、转座2、调节螺钉3、脚板4、锁止螺钉5、内齿圈6、行星齿轮7、固定筒8、侧板9、上杆10、夹片11、下杆12、电机13、摆盘14、连杆15、摇盘16、行星架17、太阳轮18、滑块19、弹簧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