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灸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0661发布日期:2021-07-09 11:2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灸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热灸杯。


背景技术:

2.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灸法,通常使用艾叶制成的艾柱,点燃后熏烤人体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其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均是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以实现治疗的效果。
3.现有技术中,热灸杯作为一种艾灸保健的常用工具,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医院理疗室中,热灸杯通常为瓷质材料制成,内部安装燃烧的艾柱,医护人员手握热灸杯对病患的指定部位进行熏烤,但是由于艾柱燃烧后热量较高,杯体容易对医护人员的手部造成烫伤。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热灸杯在使用过程中杯体温度较高,容易造成操作人员手部烫伤。
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热灸杯,所述热灸杯用于放置艾柱,其中,所述热灸杯包括:
8.杯体;
9.隔热条,所述隔热条包裹设置在所述杯体上;
10.所述隔热条与所述杯体接触的一侧设置空腔部,所述空腔部内设置阻温层。
11.所述的热灸杯,其中,所述杯体上一侧设置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与所述杯体柔性连接。
12.所述的热灸杯,其中,所述固定带的两端的中心设置在所述杯体的同一竖直平面内。
13.所述的热灸杯,其中,所述隔热条连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之间。
14.所述的热灸杯,其中,所述隔热条一端设置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设置在所述隔热条另一端的第二安装部贴合连接。
15.所述的热灸杯,其中,所述隔热条与所述杯体接触的相反一侧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用户手指套设固定。
16.所述的热灸杯,其中,所述固定环与所述隔热条是一体化构件。
17.所述的热灸杯,其中,所述阻温层是采用具有隔热功能的柔性材料制成的构件。
18.所述的热灸杯,其中,所述热灸杯上设置若干透气孔。
19.所述的热灸杯,其中,所述热灸杯内部设置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艾柱卡合固定。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杯体上包裹设置隔热条,隔热条与杯体接触的一侧设置空腔部,空腔部内设置阻温层,当操纵人员手持杯体上的隔热条时,隔热
条内部设置的阻温层能有效隔绝热量的传递,从而避免操作人员手部被烫伤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灸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灸杯的隔热条外侧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灸杯的隔热条内侧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热灸杯的俯视图;
25.在图1至图4中:100,杯体;110,固定带;120,透气孔;130,安装柱;200,隔热条;201,空腔部;202,阻温层;210,第一安装部;220,第二安装部;230,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所述“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现有技术中,热灸杯作为一种艾灸保健的常用工具,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医院理疗室中,热灸杯通常为瓷质材料制成,内部安装燃烧的艾柱,医护人员手握热灸杯对病患的指定部位进行熏烤,但是由于艾柱燃烧后热量较高,杯体容易对医护人员的手部造成烫伤。
30.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灸杯,该热灸杯用于放置艾柱,如图1所示,热灸杯包括:杯体100;隔热条200,所述隔热条200包裹设置在所述杯体100上;如图2所示,所述隔热条200与所述杯体100接触的一侧设置空腔部201,所述空腔部201内设置阻温层2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杯体100上包裹设置隔热条200,隔热条200与杯体100接触的一侧设置空腔部201,空腔部201内设置阻温层202,当操纵人员手持杯体上的隔热条200时,隔热条200内部设置的阻温层202能有效隔绝热量的传递,从而避免操作人员手部被烫伤的情况发生。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杯体10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110,固定带110为柔性材料制成的构件,其两端分别与杯体100的上下两端固定,固定带110在实际使用时用于对操作人员的手部进行固定,即操作人员将手部伸入到固定带110与杯体100之间的空隙中,使手心部在对杯体100握持的同时,固定带110与手背部贴合,形成类似绑扎的固定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带110采用柔性材料制作,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操作人员手部
与固定带110组合时,固定带110与手部的弧线进行贴合,从而使操作人员握持杯体100的过程更加舒适省力。
32.更加具体地,如图1所示,固定带110的两端分别与杯体100的上下两端连接固定,其中,固定带110两端的中心设置在杯体100的同一竖直平面内,即当操作人员手部以水平状态对杯体100进行握持时,固定带110与操作人员的手部呈垂直状态,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固定带110对操作人员的手背形成捆绑,从而提高操作人员手部与杯体100握持的稳定性。
33.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隔热条200在与杯体100进行组合时,隔热条200连接固定在杯体100上时,穿过固定带110与杯体100之间的间隙,固定在固定带110的两端之间,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固定带110对隔热条200的垂直位置进行固定,避免隔热条200在使用过程中与杯体100脱离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热灸杯的使用安全系数,防止对病患和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隔热条200的一端设置第一安装部210,隔热条200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安装部220,第一安装部210与第二安装部220相互配合,其中,第一安装部210的一端与隔热条200连接固定,另一端突出设置于隔热条200,第二安装部220整体设置在隔热条200上,且一侧设置在隔热条200的边沿向隔热条200的长度方向延伸,当隔热条200沿杯体100的环周进行贴合后,图示隔热条200的左端边沿与图示隔热条200的右端对应重合(即隔热条200的尺寸与杯体100的尺寸是适配),当隔热条200与杯体100贴合至预定位置后,将第一安装部210对应贴合到第二安装部220上,从而形成稳定的装配关系。
35.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20的数量优选设置为2个(即如图所示),在实际装配的过程中,两个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20分别对应贴合,固定隔热条200宽度方向的上端与下端,由于杯体100的环周带有一定的弧线,因此隔热条200设置成扇形的一部分,以实现对应杯体100的同一水平线进行环周布置,当两条第一安装部210与两条第二安装部220分别贴合固定后,即实现使杯体粗口端和细口端的隔热条200的紧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20设置为沿隔热条200宽度方向的长条形构件,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包裹更为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更改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20的配置,对此本申请不进行限定。
36.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20的组合采用魔术贴(粘扣带)的固定形式,其中,第一安装部210与第二安装部220的接触面采用细小柔软的纤维,与之对应地,第二安装部220与第一安装部210的接触面则选用带有较硬带钩的刺毛,当上述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20相互结合后,刺毛与带钩相互钩合,形成贴合固定的效果,当需要进行拆卸时,在受到一定横力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刺毛被拉直,从带钩上松掉而打开,然后又恢复原有的钩型,以实现多次使用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采用伸缩扣带或其它实现组合的结构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对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20进行具体限定。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隔热条200上还设置有固定环230,固定环230具体形状如同指环,其内部的空隙尺寸应大于操作人员大拇指的环周长度,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固定环230进行穿脱,以便于操作人员的使
用。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当用户手部对杯体100形成握持后,四指伸入到固定带110与杯体100之间的空隙中,形成握持紧固的配合关系,大拇指指向的位置与固定环230形成套设关系,即同时实现了对操作人员手掌四指部分与拇指部分的分别固定,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在使用热灸杯过程中杯体100脱落的情况发生。
38.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环230优选采用具有柔性性能的材料制成的构件,例如橡胶等,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操作人员的拇指与固定环230相互结合后,柔性固定环230在提升操作人员使用舒适程度的同时,对拇指形成贴合,以实现进一步的固定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环230与隔热条200之间优选通过一体化工艺进行制造,形成一体化构件,这样设置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固定环230与隔热条200相互脱离,以防止热灸杯砸伤病患的情况发生。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阻温层202是采用具有隔热功能的柔性材料制成的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阻温层202可采用具有阻温效果的泡沫球进行填充粘接,阻温层202使用的泡沫球灌注在隔热条200上设置的空腔部201中,在隔热条200装配的过程中,阻温层202的一侧对杯体100贴合,实现隔离热量的效果,从而有效防止操作人员在握持隔热条200的过程中被杯体100中散发的热量烫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阻温层202还可采用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气凝胶毡、真空板等材料制成的与空腔部201形状适配的结构,将上述材料制成的阻温层202嵌合固定在隔热条200的空腔部201内,实现相同的隔热阻温的效果,防止操作人员的手部烫伤。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杯体100内部的杯底上设置有安装柱130,安装柱130为管状结构,其尺寸与艾柱的圆周尺寸适配,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艾柱插入到安装柱130内,实现艾柱的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部130优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铜、铁等材料,延长安装柱130使用寿命的同时,还可在使用时对其形状进行稍许改变,以提高安装柱130对艾柱的固定效果。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或图2所示,热灸杯上还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20,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透气孔120通过对杯体100内的气体进行疏导,避免发生杯体100温度过高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透气孔120实现对杯体100内部氧气的补充,以避免艾柱在燃烧过程中因氧气不足而熄灭的情况发生。
42.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热灸杯具体使用时的操作如下:如图4所示,将隔热条200内的阻温层202进行装配,阻温层202设置在隔热条200的空腔部201内,再将装配完成的隔热条200与杯体100环周的表面进行贴合,在贴合的过程中,隔热条200穿过杯体100上设置的固定带110,从而借助固定带110的限位效果,避免隔热条200在杯体100上脱落的情况发生,在固定隔热条200时,将隔热条200的两端对应,再将第一安装部210与第二安装部220对应贴合,从而实现对隔热条200的固定。
43.当操作人员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手部对杯体100形成握持后,四指伸入到固定带110与杯体100之间的空隙中,形成握持紧固的配合关系,大拇指指向的位置与固定环230形成套设关系,即同时实现了对操作人员手掌四指部分与拇指部分的分别固定,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在使用热灸杯过程中杯体100脱落的情况发生。
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灸杯,所述热灸杯用于放置艾柱,其中,所述热灸杯包括:杯体;隔热条,所述隔热条包裹设置在所述杯体上;所述隔热条与所述杯体接触的一侧设置空腔部,所述空腔部内设置阻温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杯体上包裹设置隔热条,
隔热条与杯体接触的一侧设置空腔部,空腔部内设置阻温层,当操纵人员手持杯体上的隔热条时,隔热条内部设置的阻温层能有效隔绝热量的传递,从而避免操作人员手部被烫伤的情况发生。
45.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