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导管专用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4665发布日期:2021-05-25 12:2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透析导管专用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析导管专用止血带,专门对将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在置入透析导管手术后进行压迫止血的束带。



背景技术:

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首先需要建立血管通路。临床中,建立透析导管通路方法是通过手术(透析导管置入手术)将透析导管置入患者某一个中心静脉内。最常见的透析导管置入部位分别为:颈部外侧或腹股沟下约2cm处(左右侧:共四个点)。由于手术操作以及多种因素影响,在透析导管置入手术后24小时内伤口常常发生出血(渗血或血肿),其发生率约7~20%。因为手术伤口部位特殊,术后常用的几种止血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人工掌指按压止血——很难保持长时间(0.5~5小时)持续按压止血。2、沙袋压迫止血——患者无法保持固定姿势不变;沙袋重力压迫点分散、压迫止血力度不够。3、绷带绑扎压迫止血(形如:五花大绑)——患者不适感明显,个别患者难以耐受;纱布绷带无弹力,变换体位姿势时,绷带自然松懈,压迫力度下降,止血失效。4、再次手术缝扎止血——伤口感染机会增加,并给患者添加额外痛苦。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透析导管专用止血带,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适用于透析导管置入术后的多个不同部位压迫止血的专用止血带,解决现有止血方法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既操作简便、压迫止血作用持久、安全可靠,又不会给病人带来明显不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透析导管专用止血带,包括用于水平环绕于腋下或腰部的固定带和用于将透析手术伤口压迫止血且两端与固定带扣系的加压带;所述固定带包括用于缠绕于腋下或腰部的宽背包带,所述宽背包带一端正面和另一端背面均设有将缠绕后的宽背包带进行连接的粘扣,所述宽背包带正面纵向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加压带端头的带扣;所述加压带包括用于弹性压迫透析手术伤口处的松紧带,所述松紧带两端均设有用于与带扣扣系的窄背包带。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宽背包带的宽度为6c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松紧带的宽度是5cm,所述窄背包带的宽度为3c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带扣采用拉环结构,对应的所述窄背包带端部穿过拉环结构的带扣打结后实现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带扣采用卡扣槽结构,对应的所述窄背包带上设有与卡扣槽结构的带扣卡合的卡扣。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松紧带为双层结构,所述松紧带两端设有将其两层端口连接在一起的粘扣,所述松紧带的双层之间设有抗菌涂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方案中的专用止血带是利用松紧带弹力压迫止血,压迫作用稳定持久,效果确实可靠,可以依据出血情况灵活调整压迫力度,在压迫止血过程中,不会因为体位变动致使压迫止血效果减弱或失效。

2、本专用止血带采用相同的构件组成,可以适用于多个部位如左右侧的颈部、腹股沟处压迫止血,在压迫止血过程中,患者不会有明显不适感,降低患者的难受程度。

3、本专用止血带设计结构简单,制作材料价格低廉,使用操作方便,能很好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问题,易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带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带的背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压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体正面透析管手术置入部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体正面透析管手术后保留在人体外部透析管形状位置以及消毒包扎伤口的示意图;

图6为用本专用止血带对人体右颈部外侧手术伤口压迫止血的人体正面显示示意图;

图7为用本专用止血带对人体右颈部外侧手术伤口压迫止血的人体背面显示示意图;

图8为用本专用止血带对人体右腹股沟处手术伤口压迫止血的人体正面显示示意图;

图9为用本专用止血带对人体右腹股沟处手术伤口压迫止血的人体背面显示示意图。

其中图中,1—固定带,101—宽背包带,102—带扣,103—粘扣,2—加压带,201—松紧带,202—窄背包带,a—人体右颈部外侧手术伤口位置,b—人体右腹股沟手术伤口位置,c—消毒纱布,d—透析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请参阅图1-9,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透析导管专用止血带,包括用于水平环绕于腋下或腰部的固定带1和用于将透析手术伤口压迫止血且两端与固定带1扣系的加压带2。

如图1和2所示,所述固定带1包括用于缠绕于腋下或腰部的宽背包带101,优选的,所述宽背包带101的宽度6cm。所述宽背包带101一端正面和另一端背面均设有将缠绕后的宽背包带101进行连接的粘扣103,所述宽背包带101正面纵向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加压带2端头的带扣102。

如图3所示,所述加压带2包括用于弹性压迫透析手术伤口处的松紧带201,所述松紧带201两端均设有用于与带扣102扣系的窄背包带202。优选的,所述松紧带201的宽度是5cm,所述窄背包带202的宽度3cm。

其中,所述带扣102采用拉环结构时,对应的所述窄背包带202端部穿过拉环结构的带扣102打结后实现连接。

或者,所述带扣102采用卡扣槽结构时,对应的所述窄背包带202上设有与卡扣槽结构的带扣102卡合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适用于透析导管置入术后的多个不同部位压迫止血的专用止血带,解决现有止血方法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既操作简便、压迫止血作用持久、安全可靠,又不会给病人带来明显不适的目的,压迫作用稳定持久,效果可靠,设计结构简单,制作材料价格低廉,使用操作方便,能很好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问题,易于广泛推广使用。

实施例2:

为了对本专用止血带进行更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以人体右侧颈部手术伤口a压迫止血为例进行说明,人体右侧颈部手术伤口a的位置如图4所示,图5中从人体正面显示出右侧颈部手术伤口a处手术置入透析导管d完成后,保留在人体外部透析导管d的形状、位置以及消毒纱布c包扎伤口的示意图。

附图6和图7显示出采用本专用止血带针对右颈部外侧手术伤口a实施压迫止血的过程。首先用固定带1由腋下水平环绕,将其两端的粘扣103粘接固定,保证固定带1适当松紧度。之后在患者背面的固定带1上选择某一个适当位置的带扣102与加压带2一端的窄背包带202穿接固定,拉伸加压带2使松紧带201经过右颈部外侧手术伤口a包扎的消毒纱布c,再将加压带2另外一端窄背包带202与患者正面的固定带1上的带扣102穿接并调整适当松紧度后固定,利用松紧带201牵拉后的弹力完成对右颈部外侧手术伤口a压迫止血操作。

实施例3:

为了对本专用止血带进行更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以人体右腹股沟手术伤口b压迫止血为例进行说明,人体右腹股沟手术伤口b的位置如图4所示,图5中从人体正面显示出右腹股沟手术伤口b处手术置入透析导管d完成后,保留在人体外部透析导管d的形状、位置以及消毒纱布c包扎伤口的示意图。

附图8和图9显示出采用本专用止血带针对右腹股沟手术伤口b实施压迫止血的过程。首先用固定带1环绕腰部,将其两端的粘扣103粘接固定,保证固定带1适当松紧度。之后在患者背面的固定带1上选择某一个适当的带扣102与加压带2一端窄背包带202穿接固定,将加压带2拉伸向右侧绕行到患者正面,再使松紧带201向内侧斜下经过右腹股沟处手术伤口b包扎的消毒纱布c后,再环绕患者大腿,并由大腿右外侧向内侧斜上再次经过右腹股沟处手术伤口b包扎的消毒纱布c,即加压带2上的松紧带201在右腹股沟处手术伤口b形成交叉压迫,最后将加压带2另外一端窄背包带202与正面固定带1上的带扣102穿接并适当调整松紧度后固定,利用松紧带201牵拉弹力完成对右腹股沟处手术伤口b压迫止血操作。

实施例4:

所述松紧带201为双层结构,所述松紧带201两端设有将其两层端口连接在一起的粘扣,所述松紧带201的双层之间设有抗菌涂层,在不进行弹力加压止血时,可撕开任意一端粘扣,将松紧带201作为囊袋,用于置放体外留置管。

为防止留置管位移、脱落,大多数情况下,留置管在体内行走距离较长,开口留置通常在腋窝附近,不易固定放置,容易被出汗污染,所以血液透析及介入手术后,本专用止血带用于止血外,还可以调整位置,作为收纳体外留置管的囊袋使用。

在不做束紧加压止血时,可以调整窄背包带202与宽背包带101的卡扣绑缚位置并适当放松绑缚力度,调整加压带2的位置,使得松紧带201下移到适当位置,然后将体外留置管放置在松紧带201的双层结构形成的抗菌囊袋中,避免晃动导致的导管脱落、污染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