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2210发布日期:2021-02-09 19:0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呼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


背景技术:

[000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及交通事故,甚至出现夜间猝死,因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使用呼吸机进行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中度睡眠呼吸暂停症的治疗有非常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改善睡眠当中呼吸暂停的症状。
[0003]
现有的呼吸机对空气的过滤效果不佳,不能起到防疫的作用,另外现有呼吸机无法依据使用人员的呼吸情况对通气压力进行实时调整,对气道及肺的损伤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包括底板、气源室、供气装置和吸气面罩,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气源室,且底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万向轮,所述气源室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空气过滤室,且气源室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氧气发生室,所述气源室靠近空气过滤室一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门体,且气源室顶端靠近空气过滤室的一侧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气源室靠近氧气发生室一侧靠近第一门体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门体,且氧气发生室的内部固定有氧气发生器,所述空气过滤室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滤网,且空气过滤室内部靠近氧气发生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空气过滤室内部底端远离氧气发生器的一侧安装有涡轮增压气泵,且空气过滤室内部靠近氧气发生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紫外灭菌灯,所述空气过滤室靠近氧气发生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空气管,且氧气发生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氧气管,所述氧气发生室内部的氧气管和空气管上均安装有流量控制阀,且氧气发生室上方的氧气管和空气管上均固定有气体流量计,所述气源室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供气装置,且供气装置内部靠近空气过滤室的一侧设置有湿化箱,所述供气装置靠近空气过滤室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挂钩,且挂钩上悬挂有吸气面罩,所述供气装置内部靠近氧气发生室的一侧设置有混合腔,且混合腔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混合导流轮,所述氧气管和空气管的输出端均与混合腔相连通,且混合腔内部远离控制面板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混合腔内部靠近湿化箱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气密室,且气密室的底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气密室远离湿化箱的一侧安装有小型吸气泵,且气密室的内部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小型吸气泵的输出端与导气管相连通,且导气管的输出端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外侧套
有阻塞套,且阻塞套上方的气密室内安装有微型液压伸缩杆,所述微型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安装有推杆,且推杆的底端通过安装箍与阻塞套连接,所述湿化箱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加水口,且湿化箱顶端远离混合腔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主控阀,且出气管的输出端固定有软管,所述吸气面罩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压传感器,且气压传感器下方的吸气面罩上设置吸气管,所述气压传感器上方的吸气面罩上设置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末端固定有单向阀,所述排气管和吸气管的内部均安装有流量传感器,且吸气管与软管连接。
[0006]
可选的,所述气体流量计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流量控制阀和涡轮增压气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7]
可选的,所述氧气管和空气管的出气方向与混合导流轮的叶片相切,且混合导流轮的叶片为螺旋设计。
[0008]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湿化箱内部的底端,且进气管与导气管之间为插接。
[0009]
可选的,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形状均与空气过滤室内部形状相吻合,且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与空气过滤室的内部相卡接。
[0010]
可选的,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小型吸气泵和微型液压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1]
可选的,所述阻塞套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垫,且阻塞套内部的顶端及底端均设置有滑条,所述导气管外表面的顶端及底端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滑条形状相吻合。
[0012]
可选的,所述导气管表面远离小型吸气泵的一侧均匀开设有气孔,且导气管的外表面与阻塞套的内表面相贴合。
[0013]
可选的,所述安装箍通过焊接与推杆构成一体式结构设计,且安装箍的内径与阻塞套的外径相等。
[0014]
可选的,所述推杆的顶端安装有滑轮,且气密室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与滑轮相互配合的滑轨,所述推杆的移动方向与导气管相平行。
[00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该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通过设置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流量控制阀和气体流量计,氧气浓度传感器可检测混合腔内氧气浓度,气体流量计可分别检测氧气管和空气管内的气流量并将检查结果传输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依据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气体流量计传输的信号控制流量控制阀工作对氧气管和空气管的气流量进行限定,使得混合气体的氧浓度始终维持着设定值,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0017]
2.该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通过在吸气面罩上设置气压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吸气面罩内的气压,一旦睡眠时头部移动造成吸气面罩漏气,气压传感器便可将信号传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可控制小型吸气泵运作进行漏气补偿,避免使用人员因吸气面罩漏气而造成呼吸不畅,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0018]
3.该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通过设置在吸气管和排气管上的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呼吸暂停排气管上的流量传感器
可检测的排气流量发生变化,并将信号传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可控制小型吸气泵工作,增大送气量,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持续的正压,辅助其呼吸,功能性更强。
[0019]
4.该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通过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紫外灭菌灯,使得装置能够对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污染物进行过滤,净化更彻底,提升装置的防疫效果,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均为可拆卸式结构,因此便于更换,方便依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过滤网进行组装,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吸气面罩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阻塞套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导气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底板;2、万向轮;3、第一门体;4、控制面板;5、第二门体;6、气源室;7、气体流量计;8、氧气管;9、空气管;10、供气装置;11、加水口;12、出气管;13、软管;14、挂钩;15、吸气面罩;16、湿化箱;17、主控阀;18、进气管;19、混合腔;20、氧气浓度传感器;21、混合导流轮;22、氧气发生室;23、流量控制阀;24、氧气发生器;25、涡轮增压气泵;26、空气过滤室;27、第一滤网;28、第二滤网;29、紫外灭菌灯;30、单向阀;31、排气管;32、气压传感器;33、吸气管;34、流量传感器;35、小型吸气泵;36、微型液压伸缩杆;37、气密室;3701、滑轨;3702、进气口;38、阻塞套;3801、滑条;3802、橡胶密封垫;39、导气管;3901、气孔;3902、滑槽;40、安装箍;41、推杆;410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0]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包括底板1、气源室6、供气装置10和吸气面罩15,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气源室6,且底板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万向轮2,气源室6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空气过滤室26,且
气源室6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氧气发生室22,气源室6靠近空气过滤室26一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门体3,且气源室6顶端靠近空气过滤室26的一侧固定有控制面板4,气源室6靠近氧气发生室22一侧靠近第一门体3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门体5,且氧气发生室22的内部固定有氧气发生器24,空气过滤室26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滤网27,且空气过滤室26内部靠近氧气发生器2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滤网28,第一滤网27和第二滤网28的形状均与空气过滤室26内部形状相吻合,且第一滤网27和第二滤网28均与空气过滤室26的内部相卡接,相吻合设计使得第一滤网27和第二滤网28与空气过滤室26之间的间隙更小,气密性较好,避免空气由第一滤网27和第二滤网28与空气过滤室26的间隙内进入空气管9内,设计更合理,而卡接设计便于拆卸与安装,因此便于更换,方便依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过滤网进行组装,适用性更强。
[0031]
空气过滤室26内部底端远离氧气发生器24的一侧安装有涡轮增压气泵25,且空气过滤室26内部靠近氧气发生器24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紫外灭菌灯29,空气过滤室26靠近氧气发生器24一侧的顶端安装有空气管9,且氧气发生器24的输出端安装有氧气管8,氧气管8和空气管9的出气方向与混合导流轮21的叶片相切,且混合导流轮21的叶片为螺旋设计,相切设置使得氧气和空气流入时可对混合导流轮21起到冲击作用,使混合导流轮21旋转,而螺旋形叶片旋转可带动氧气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设计更合理。
[0032]
氧气发生室22内部的氧气管8和空气管9上均安装有流量控制阀23,且氧气发生室22上方的氧气管8和空气管9上均固定有气体流量计7,气体流量计7和氧气浓度传感器20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面板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流量控制阀23和涡轮增压气泵2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氧气浓度传感器20可检测混合腔19内氧气浓度,气体流量计7可分别检测氧气管8和空气管9内的气流量并将检查结果传输至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依据氧气浓度传感器20和气体流量计7传输的信号控制流量控制阀23工作对氧气管8和空气管9的气流量进行限定,使得混合气体的氧浓度始终维持着设定值,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0033]
气源室6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供气装置10,且供气装置10内部靠近空气过滤室26的一侧设置有湿化箱16,供气装置10靠近空气过滤室26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挂钩14,且挂钩14上悬挂有吸气面罩15,供气装置10内部靠近氧气发生室22的一侧设置有混合腔19,且混合腔19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混合导流轮21,氧气管8和空气管9的输出端均与混合腔19相连通,且混合腔19内部远离控制面板4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氧气浓度传感器20,混合腔19内部靠近湿化箱16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气密室37,且气密室37的底端开设有进气口3702,气密室37远离湿化箱16的一侧安装有小型吸气泵35,且气密室37的内部安装有导气管39,导气管39表面远离小型吸气泵35的一侧均匀开设有气孔3901,且导气管39的外表面与阻塞套38的内表面相贴合,气孔3901的设计使得小型吸气泵35不工作时,混合气体可由进气口3702进入气密室37,再经气孔3901进入导气管39,便于两种不同呼吸模式的切换,设计更合理。
[0034]
小型吸气泵35的输出端与导气管39相连通,且导气管39的输出端安装有进气管18,进气管18的底部向下延伸至湿化箱16内部的底端,且进气管18与导气管39之间为插接,延伸至湿化箱16内部底端,使得混合气体直接被通入水中,然后携带水蒸汽一同排出,便于水蒸汽与混合气体混匀,避免混合气体因直接排出而导致湿度不够太过干燥,设计更合理,
而插接设计连接更方便,组装更便捷。
[0035]
导气管39的外侧套有阻塞套38,且阻塞套38上方的气密室37内安装有微型液压伸缩杆36,阻塞套38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垫3802,且阻塞套38内部的顶端及底端均设置有滑条3801,导气管39外表面的顶端及底端均开设有滑槽3902,且滑槽3902与滑条3801形状相吻合,橡胶密封垫3802的设计使得阻塞套38与导气管39间的气密性更高,阻塞套38可堵住导气管39上的气孔3901,使得混合气体只能由小型吸气泵35的输出端进入导气管39,而滑槽3902与滑条3801的设计使得阻塞套38在导气管39上移动更稳定,阻塞套38不易发生旋转,设计更合理。
[0036]
微型液压伸缩杆36的输出端安装有推杆41,且推杆41的底端通过安装箍40与阻塞套38连接,安装箍40通过焊接与推杆41构成一体式结构设计,且安装箍40的内径与阻塞套38的外径相等,一体式结构设计使得安装箍40与推杆41连接更稳固不易断裂,使用更安全,而内径与外径相等设计使得安装箍40可牢牢箍住阻塞套38,设计更合理。
[0037]
推杆41的顶端安装有滑轮4101,且气密室37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与滑轮4101相互配合的滑轨3701,推杆41的移动方向与导气管39相平行,滑轮4101和滑轨3701的设计使得推杆41活动更顺利,滑轨3701一方面可对推杆41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另一方面可使推杆41推动时更稳定,不易发生晃动,设计更合理。
[0038]
湿化箱16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加水口11,且湿化箱16顶端远离混合腔19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12,出气管12上安装有主控阀17,且出气管12的输出端固定有软管13,吸气面罩15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压传感器32,且气压传感器32下方的吸气面罩15上设置吸气管33,气压传感器3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面板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小型吸气泵35和微型液压伸缩杆3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气压传感器32可实时监测吸气面罩15内的气压,一旦睡眠时头部移动造成吸气面罩15漏气,气压传感器32便可将信号传至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可控制小型吸气泵35运作进行漏气补偿,避免使用人员因吸气面罩14漏气而造成呼吸不畅,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0039]
气压传感器32上方的吸气面罩15上设置有排气管31,且排气管31的末端固定有单向阀30,排气管31和吸气管33的内部均安装有流量传感器34,且吸气管33与软管13连接。
[0040]
综上,该一种具有预防睡眠呼吸暂停功能的防疫呼吸机,使用时,接头电源,然后将软管13与吸气管33连接,佩戴好吸气面罩15,在控制面板4上设置合适的氧浓度,使用时涡轮增压气泵25工作将外界空气吸入空气过滤室26内,空气经第一滤网27和第二滤网28过滤再经紫外灭菌灯29照射灭菌后通过空气管9进入混合腔19,氧气发生器24产生氧气,并通过氧气管8进入混合腔19,混合后的气体经进气口3702进入气密室37,再经导气管39上的气孔3901进入导气管39,再经过进气管18进入湿化箱16并由出气管12通入软管13,进入吸气面罩15内供使用人员呼吸,呼吸后的废气由排气管31排出吸气面罩14,气压传感器32可实时监测吸气面罩15内的气压,一旦睡眠时头部移动造成吸气面罩15漏气,气压传感器32便可将信号传至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可控制微型液压伸缩杆36工作,带动阻塞套38移动将气孔3901堵住,然后控制小型吸气泵35运作吸气,使得气压升高,进行漏气补偿,氧气浓度传感器20可检测混合腔19内氧气浓度,气体流量计7可分别检测氧气管8和空气管9内的气流量并将检查结果传输至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依据氧气浓度传感器20和气体流量计7传输的信号控制流量控制阀23工作对氧气管8和空气管9的气流量进行限定。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