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脑手术用导航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1580发布日期:2021-06-01 23:3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颅脑手术用导航探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颅脑手术用导航探针。



背景技术:

颅脑手术中准确定位非常重要。以确定的入颅点,沿确定的方向,达到脑内某个特定的位置(靶点),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的。神经外科最方便常用的术中定位设备是神经导航系统。该系统手术台上常用的配套器械是导航探针。术前将病人头部影像资料输入导航软件系统,手术室内,病人头部固定后,标注头部解剖标志点,使病人真实头颅与软件中重建的头颅影像资料融合,而后进行导航探针注册。

术中将导航探针移入术野内,导航探针的方向轨迹和前端的位置,即刻在导航系统屏幕的脑的立体图像中显示出来。此时通过立体图像显示,能够知道导航探针尖端周围重要组织或肿瘤边界与其的距离,为安全、高效手术提供支持;或者在导航探针注册后,用导航探针实时设计和显示手术入路,避开重要血管和脑功能区,为手术提供安全保障。比如,脑内血肿清除手术,可设计血肿置管引流的置管位置和方向,也可设计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手术需要的置入牵开导管的位置和方向。

但是,如上血肿手术,若目的为置管,导航探针确认方向深度后,移走导航探针,再倒手换做引流管置入,其方向和深度很难保持不变,很难完全吻合原导航探针的方向和靶点,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颅脑手术用导航探针,用以解决现有颅脑手术中导航探针定位后需要移走导致后续手术定位精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颅脑手术用导航探针,包括近脑端、手持部和尾端,近脑端和尾端分别设置在手持部的两端,近脑端、手持部、尾端的轴线重合,导航探针设有通孔,通孔贯穿近脑端、手持部和尾端,通孔的中心线与手持部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3mm。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直径为4~5mm。

进一步,所述导航探针的长度为80~160mm。

进一步,所述手持部与尾端的连接处设有凹槽。

进一步,所述近脑端为圆台结构。

进一步,所述手持部为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或圆形的柱体;所述尾端为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或正方形的柱体。

进一步,当所述手持部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时,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为6~16mm;当所述手持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圆的直径为6~16mm。

进一步,当所述手持部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时,所述近脑端的下底面的直径不大于手持部的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

当所述手持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时,所述近脑端的下底面的直径不大于手持部的直径。

进一步,当所述手持部和尾端的横截面均为正六变形时,手持部的横截面尺寸与尾端的横截面尺寸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颅脑手术用导航探针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整个导航探针,在颅脑手术中通过导航探针定位后,直接将穿刺活检针、导向针或引流管直接从通孔内穿过即可继续手术操作,无需移走导航探针,确保了后续手术器械按导航设定的方向和深度置入脑部的精确性,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导航探针的结构图一;

图2为具体实施例的导航探针的结构图二。

附图标记:

1-近脑端;2-手持部;3-尾端;4-通孔;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上方”、“下”和“在……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公开了一种颅脑手术用导航探针,包括近脑端1、手持部2和尾端3,近脑端1和尾端3分别设置在手持部2的两端,近脑端1为圆台结构,手持部2为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或圆形的柱体,尾部3为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或正四边形的柱体,近脑端1、手持部2、尾端3的轴线重合,导航探针设有通孔4,通孔4贯穿近脑端1、手持部2和尾端3,通孔4的中心线与手持部2的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颅脑手术用导航探针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整个导航探针,在颅脑手术中通过导航探针定位后,将穿刺活检针、导航针或引流管直接从通孔内穿过即可继续手术操作,无需移走导航探针,确保了后续手术器械置入脑部的精确性,使用方便。

考虑到穿刺活检针或导向针的直径多为2mm,将通孔4的直径设为2~3mm。

考虑到引流管的直径为3~4mm,将通孔4的直径设为4~5mm。

为了便于在导航探针内置管或置入导向针时握持导航探针,手持部2的外径或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为6~16mm,导航探针长度为80~160mm,本实施例中,手持部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正六边形内切圆直径为8~10mm,导航探针长度为80~100mm。

进一步地,近脑端1的下底面(定义圆台的两个底面中直径大的底面为下底面)的直径不大于手持部2的直径或内切圆直径,手持部2的直径或内切圆直径等于尾端3的内切圆直径或边长,本实施例中,近脑端1的下底面的直径等于手持部2的内切圆直径。

为了避免导航探针在使用过程中划伤患者或医护人员,当手持部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时,手持部2的棱边倒圆角处理,近脑端1的上底面倒圆角处理,尾端3的顶面与侧面相交形成的棱边倒圆角处理。

为了便于穿刺活检针、导向针或内置管穿入通孔4,通孔4与尾端3的顶面交接处倒角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近脑端1、手持部2和尾端3一体成型,手持部2与尾端3的连接处设有凹槽5,凹槽5作为导航探针的定位槽使用,即在颅脑手术中,导航探针与外接固定装置连接,外接固定装置卡在导航探针的凹槽5内。

当使用通孔4的直径为4.3mm,长为100mm的导航探针做引流手术时,尾端3安装导航探针定位用反光标记球(带固定爪),导航探针的近脑端1附加有一长100mm的虚拟针芯,注册临时导航探针。术者右手执笔式握持导航探针,近脑端1指向脑内,选定置管的入颅(脑)点、方向和靶点,确认方向和位置后,助手自导航探针的尾端3插入带管芯的引流管(12f),置入的深度是200mm(导航探针自身长100mm+虚拟针芯长100mm),主刀左手固定颅外部分引流管,助手拔除管芯,主刀右手移除导航探针,固定引流管后,即可开始后续引流操作。

当内镜手术置入牵开导管时,选用通孔4的直径为2.2mm,长度为100mm的导航探针,通孔4内置入直径为2mm的导向针,导向针长230mm,导航探针的近脑端1置入至靶点时导航探针的尾端3裸露30mm,固定导向针,沿导向针方向向外拔除导航探针,再沿导向针送入内镜手术用牵开导管到靶点,移除导向针,完成内镜下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