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7824发布日期:2021-05-25 12:3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领域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器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对于肢体受伤的病人来说,他们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往往借助肢体康复托架来加速恢复。

对于传统的肢体康复托架来说,仅仅起到托住受伤肢体的作用,但是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时,往往需要进行适当肢体恢复动作,而传统的肢体康复托架,由于缺少相对应的辅助机构,往往需要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人为进行肢体恢复动作,大大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坐垫,所述坐垫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靠背,所述坐垫远离靠背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远离坐垫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踏板,所述坐垫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护栏,所述护栏的上表面设置有护理机构,所述护理机构包括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绳子,所述护栏远离靠背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架,两组所述支架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放置板靠近护栏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放置板的一端转动连接转杆,所述转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按摩块。

优选的,所述转杆滑动贯穿固定板的内部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所述转杆远离按摩块的一端缠绕有绳子。

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架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导向轮。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托架本体,所述托架本体与放置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托架本体的内部滑动贯穿有螺纹杆,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基座,两组所述托架本体的内部滑动贯穿有滑杆,所述螺纹杆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把手的一端与基座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滑杆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滑杆的两端与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呈相反对称排列,所述托架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杆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当患者使用该肢体康复托架时,先将整个人坐在坐垫上,紧接着将伤腿放置在托架上,然后按摩块调整至合适位置,紧接着患者用手握住固定块并向后推动固定块,固定块会带动着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紧接着固定块会带动着绳子向后运动,在支架和导向轮的辅助作用下,绳子会紧接着带动转杆在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而后转杆会紧接着带动着按摩块向上运动,当运动到一定位置,患者再将固定块向前推动固定块,紧接着按摩块会向下运动敲击受伤部位,对受伤部位进行敲击按摩,帮助受伤部位恢复,通过设置该装置,可以使得患者凭借自身就可以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的护理,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负担,同时也加速了患者受伤部位的恢复。

2、本实用新型中,当医护人员使用该肢体康复托架时,由于患者自身身材都有所不同,因此托架的大小也需要及时的调整,当患者将伤处放置在托架本体上时,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握住把手,紧接着转动把手,把手会带动着螺纹杆转动,在螺纹杆作用下,托架本体会沿着滑杆滑动并进行展开,将整个托架的大小调整至合适大小,通过设置该装置,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合理的调整整个肢体托架的大小,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的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坐垫;2、靠背;3、放置板;4、踏板;5、护栏;6、护理机构;7、调节机构;601、滑动槽;602、滑块;603、固定块;604、绳子;605、支架;606、导向轮;607、固定板;608、转杆;609、按摩块;701、托架本体;702、螺纹杆;703、基座;704、滑杆;70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包括坐垫1,坐垫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靠背2,坐垫1远离靠背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放置板3,放置板3远离坐垫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踏板4,坐垫1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护栏5,护栏5的上表面设置有护理机构6,放置板3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调节机构7。

下面具体说一下护理机构6和调节机构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3所示,护理机构6包括滑动槽601,滑动槽6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602,滑块6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03,固定块60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绳子604,护栏5远离靠背2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架605,两组支架605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轮606,两组支架605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导向轮606,放置板3靠近护栏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07,固定板607远离放置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转杆608,转杆608滑动贯穿固定板607的内部并延伸至固定板607的外部,转杆608远离按摩块609的一端缠绕有绳子604,转杆608远离固定板60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按摩块609,通过设置该装置,可以使得患者自身就可以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的护理,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负担,同时也加速了患者受伤部位的恢复。

其整个护理机构6达到的效果为,当患者使用该肢体康复托架时,先将整个人坐在坐垫1上,紧接着将伤腿放置在托架上,然后按摩块609调整至合适位置,紧接着患者用手握住固定块603并向后推动固定块603,固定块603会带动着滑块602在滑槽的内部滑动,紧接着固定块603会带动着绳子604向后运动,在支架605和导向轮606的辅助作用下,绳子604会紧接着带动转杆608在固定板607的内部转动,而后转杆608会紧接着带动着按摩块609向上运动,当运动到一定位置,患者再将固定块603向前推动固定块603,紧接着按摩块609会向下运动敲击受伤部位,对受伤部位进行敲击按摩,帮助受伤部位恢复,通过设置该装置,可以使得患者自身就可以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的护理,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负担,同时也加速了患者受伤部位的恢复。

如图2所示,调节机构7包括托架本体701,托架本体701与放置板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托架本体701的内部滑动贯穿有螺纹杆702,螺纹杆702的外表面螺纹呈相反对称排列,螺纹杆702远离把手705的一端与基座703的表面转动连接,放置板3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基座703,两组托架本体701的内部滑动贯穿有滑杆704,托架本体70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滑杆704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704的数量为两组,滑杆704的两端与放置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螺纹杆702靠近固定板60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705,通过设置该装置,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合理的调整整个肢体托架的大小,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其整个调节机构7达到的效果为,当医护人员使用该肢体康复托架时,由于患者自身身材都有所不同,因此托架的大小也需要及时的调整,当患者将伤处放置在托架本体701上时,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握住把手705,紧接着转动把手705,把手705会带动着螺纹杆702转动,在螺纹杆702作用下,托架本体701会沿着滑杆704滑动并进行展开,将整个托架的大小调整至合适大小,通过设置该装置,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合理的调整整个肢体托架的大小,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