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睡眠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1867发布日期:2021-06-08 16:4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睡眠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矫正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睡眠矫正器。


背景技术:

2.张口呼吸的危害,主要分为儿童和成人。儿童如果长期的睡眠打呼噜、张口呼吸,很容易形成腺样体面容,腺样体面容一旦形成之后,临床上很难进行矫正,这样的患者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嘴唇肥厚,上列牙突出,牙列不整齐,时间长张口呼吸甚至会影响孩子智商的发育。对成人而言,长期的张嘴呼吸,最直接影响就是患者会出现反复的咽干、慢性咽炎等临床表现。这种咽干、咽炎,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好,而且反复发作,同时长期张嘴呼吸,空气没有经过鼻腔的调温杀菌等功能,患者也容易出现气管和肺的感染,因此需要佩戴呼吸矫正设备对张口呼吸现象进行改善治疗。
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呼吸矫正设备主要是粘贴带和头戴式矫正器,粘贴带结构简单,但是粘贴、撕下过程中会造成使用人员不适,头戴式矫正器通过魔术贴调整下颚拉紧力度,需要反复贴撕头带以调整下颚罩拉紧力,操作繁琐,且矫正器取下后再次使用需要重新调整,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呼吸睡眠矫正器,匹配不同面部尺寸人员使用,在多次佩戴过程中根据刻度值记录限位杆调整后位置,无需重复调整,以将定位罩根据刻度值直接定位到使用位置,提高操作便捷性,且增加耳塞以及定型片结构,提高睡眠质量,详见下文阐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呼吸睡眠矫正器,包括顶带和定位罩,所述定位罩设置于所述顶带下方,且所述顶带底部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所述定位罩的承托筒,所述顶带底端一侧设置有绕过头部后额的辅助带,且所述辅助带中部与所述顶带之间连接有加固带;
7.所述定位罩为贴合头部下颌的弧形结构,且所述定位罩前后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顶端设置有限位杆,该限位杆穿入所述承托筒内,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承托筒间隙配合,该限位杆顶端延伸到所述承托筒外侧,且所述限位杆顶端螺纹配合有旋钮,所述旋钮底部与所述承托筒相抵紧。
8.采用上述一种呼吸睡眠矫正器,在使用时,将所述定位罩贴附于使用人员下颌位置,同时将顶带和辅助带分别绕过使用人员头顶和后额,之后将定位罩上的限位杆穿入承托筒内,通过转动旋钮以调整该旋钮在限位杆上的位置,从而调整限位杆穿出承托筒顶端的长度,以对定位罩前后侧处于脸颊位置的两组连接条进行牵引,从而改变顶带对定位罩的拉紧力度以对定位罩调整到合适状态,记录此时所述限位杆顶端在刻度值上的刻度位置,而后将两组耳塞分别塞入头部两组耳道内,通过耳塞的粘贴片对耳塞进行定位,完成呼吸睡眠矫正器的佩戴过程,需要再次佩戴矫正器时,以上述步骤操作,当限位杆穿入承托筒
内后,根据之前记录的限位杆顶端所处的刻度位置,调整所述旋钮,将所述限位杆顶端移动到对应之前记录的刻度位置,从而快速完成定位罩拉紧位置的调整过程。
9.作为优选,所述顶带包括与所述辅助带表面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且所述顶带与所述辅助带均为柔性网布材质,所述顶带与所述辅助带相接处通过缝线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带背部设置有定型片,所述定型片为贴合头部后额的橡胶片状结构,且所述定型片内侧均匀设置有多条竖向延伸的容置槽。
11.作为优选,所述顶带、所述辅助带和所述加固带之间形成容纳部,且所述容纳部中心设置有耳塞,所述耳塞外侧设置有三组粘贴片,且三组所述粘贴片分别通过魔术贴与所述辅助带、所述加固带和所述顶带粘接。
12.作为优选,所述顶带两端表面对应两组所述承托筒设置有两组刻度值,该刻度值以所述承托筒顶端边沿为初始起点,且所述刻度值沿所述顶带长度方向延伸。
13.作为优选,所述顶带包括两条前后对称设置的拼接条,两条所述拼接条顶端重叠分布且通过魔术贴粘接相连。
14.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头戴式矫正器的基础上增加两组承托筒对定位罩进行调整,以根据限位杆伸出定位罩长度改变下颚拉紧定位力度,从而匹配不同面部尺寸人员使用,同时在多次佩戴过程中根据刻度值记录限位杆调整后位置,无需重复调整,以将定位罩根据刻度值直接定位到使用位置,提高操作便捷性,且增加耳塞以及定型片结构,提高睡眠质量,同时避免睡觉过程中辅助带产生位移。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戴状态结构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型片的左视结构图。
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1、顶带;101、拼接条;2、承托筒;3、定位罩;301、连接条;302、限位杆;303、旋钮;4、辅助带;401、定型片;401a、容置槽;5、加固带;6、透气孔;7、耳塞;701、粘贴片;8、刻度值。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2.参见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睡眠矫正器,包括顶带1和定位罩3,定位罩3设置于顶带1下方,且顶带1底部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定位罩3的承托筒2,顶带1底端一侧设置有绕过头部后额的辅助带4,且辅助带4中部与顶带1之间连接有加固带5,顶带1
包括与辅助带4表面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6,且顶带1与辅助带4均为柔性网布材质,顶带1与辅助带4相接处通过缝线连接。
23.定位罩3为贴合头部下颌的弧形结构,且定位罩3前后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条301,连接条301顶端设置有限位杆302,该限位杆302穿入承托筒2内,且限位杆302与承托筒2间隙配合,该限位杆302顶端延伸到承托筒2外侧,且限位杆302顶端螺纹配合有旋钮303,旋钮303底部与承托筒2相抵紧。
24.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辅助带4背部设置有定型片401,定型片401为贴合头部后额的橡胶片状结构,且定型片401内侧均匀设置有多条竖向延伸的容置槽401a,通过定型片401上的容置槽401a与佩戴人员头部头发相接触卡紧,从而提高辅助带4的支撑稳定性,以避免夜间睡觉翻转头部造成矫正器移位或脱落,顶带1、辅助带4和加固带5之间形成容纳部,且容纳部中心设置有耳塞7,耳塞7外侧设置有三组粘贴片701,且三组粘贴片701分别通过魔术贴与辅助带4、加固带5和顶带1粘接,顶带1两端表面对应两组承托筒2设置有两组刻度值8,该刻度值8以承托筒2顶端边沿为初始起点,且刻度值8沿顶带1长度方向延伸,顶带1包括两条前后对称设置的拼接条101,两条拼接条101顶端重叠分布且通过魔术贴粘接相连。
25.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将定位罩3贴附于使用人员下颌位置,同时将顶带1和辅助带4分别绕过使用人员头顶和后额,之后将定位罩3上的限位杆302穿入承托筒2内,通过转动旋钮303以调整该旋钮303在限位杆302上的位置,从而调整限位杆302穿出承托筒2顶端的长度,以对定位罩3前后侧处于脸颊位置的两组连接条301进行牵引,从而改变顶带1对定位罩3的拉紧力度以对定位罩3调整到合适状态,记录此时限位杆302顶端在刻度值8上的刻度位置,而后将两组耳塞7分别塞入头部两组耳道内,通过耳塞7的粘贴片701对耳塞7进行定位,完成呼吸睡眠矫正器的佩戴过程,需要再次佩戴矫正器时,以上述步骤操作,当限位杆302穿入承托筒2内后,根据之前记录的限位杆302顶端所处的刻度位置,调整旋钮303,将限位杆302顶端移动到对应之前记录的刻度位置,从而快速完成定位罩3拉紧位置的调整过程;
26.在头戴式矫正器的基础上增加两组承托筒2对定位罩3进行调整,以根据限位杆302伸出定位罩3长度改变下颚拉紧定位力度,从而匹配不同面部尺寸人员使用,同时在多次佩戴过程中根据刻度值8记录限位杆302调整后位置,以将定位罩3根据刻度值8直接定位到使用位置,提高操作便捷性,且增加耳塞7以及定型片401,避免睡觉过程中辅助带4产生位移,提高睡眠质量。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