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治疗用吸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5631发布日期:2021-06-22 15:1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治疗用吸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治疗用吸唾架。



背景技术:

气囊是一种在柔性地橡胶胶囊中充入压缩空气或水介质,利用空气地可压缩性和水的流动性来实现弹性作用,气囊也可借助内外大气压不相等来达到抽吸的效果,随着时代的改变,气囊的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

在对口腔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医生的医疗工具会触碰到患者口腔,此时患者口腔会产生大量唾液,唾液不吐出会影响医生的治疗效率,传统的去除唾液是患者需要来回翻身吐出唾液,这就大大延长了医生治疗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口腔治疗用吸唾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治疗用吸唾架,包括垫板和吸取装置,所述垫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四个滑轮,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设有吸取装置,所述吸取装置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圆弧面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夹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且套环的内壁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与套环滑动连接,所述套环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转动管的一端来连通有收集瓶,所述收集瓶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隔板,且隔板的侧面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导管远离收集瓶的一端连通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下表面与隔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远离隔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压板,且压板呈圆弧状,所述压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远离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杆,所述u形杆远离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且踏板的下表面与垫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导管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均匀分布在气囊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气囊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且圆球的外表面与气囊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导管远离转动管的一端设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圆弧面与导管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呈“口”形,所述固定板彼此靠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且转动板的侧面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远离转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手,且拉手的内壁与导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与导管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吸取装置,当对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患者口中含有大量唾液时,拉动把手,第一弹簧具有挤压将夹持板固定在支撑杆上的作用,上下移动套环,转动转动管,将套环上的导管口处调节至患者口部,支撑杆圆弧面上的限位环具有固定导管的作用,患者用脚踩踏垫板上的踏板,踏板上的u形杆会拉动细绳进而带动压板滑动挤压隔板表面的气囊,气囊里的第二弹簧起到来回按压再支撑起来的效果,气囊里的圆球可以便于第二弹簧的连接,导管处连接的收集瓶具有收集唾液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去除唾液是患者需要来回翻身吐出唾液,这就大大延长了医生治疗时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辅助装置,将固定板放入患者口中,使患者咬合固定板和转动板,连接杆具有将固定板和转动板进行转动连接的效果,转动板转动会使转动板上的弹性绳拉动导管表面的拉手,进而将拉手拉至限位板的表面,解决了导管插嘴里导致患者呕吐闭嘴从而降低口腔治疗的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口腔治疗用吸唾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口腔治疗用吸唾架中图1的吸取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口腔治疗用吸唾架中气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口腔治疗用吸唾架中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垫板;2、滑轮;3、支撑杆;4、吸取装置;401、夹持板;402、第一弹簧;403、套环;404、把手;405、转动管;406、导管;407、u形杆;408、收集瓶;409、气囊;410、隔板;411、压板;412、踏板;413、限位环;414、第二弹簧;415、圆球;5、辅助装置;51、连接杆;52、固定板;53、转动板;54、弹性绳;55、拉手;56、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治疗用吸唾架,包括垫板1、吸取装置4和辅助装置5,垫板1的下表面安装有四个滑轮2,垫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表面设有吸取装置4,导管406远离转动管405的一端设有辅助装置5。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吸取装置4和辅助装置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吸取装置4包括夹持板401,夹持板401的圆弧面与支撑杆3滑动连接,夹持板401远离支撑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02,第一弹簧402远离夹持板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403,且套环403的内壁与支撑杆3滑动连接,夹持板4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04,且把手404与套环403滑动连接,套环40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管405,转动管40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管406,导管406远离转动管405的一端来连通有收集瓶408,收集瓶408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隔板410,且隔板410的侧面与支撑杆3固定连接,导管406远离收集瓶408的一端连通有气囊409,气囊409的下表面与隔板410滑动连接,气囊409远离隔板410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压板411,且压板411呈圆弧状,压板4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远离压板4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杆407,u形杆407远离隔板4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412,且踏板412的下表面与垫板1固定连接,支撑杆3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13,限位环413远离支撑杆3的一端与导管406滑动连接,气囊40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14,且第二弹簧414均匀分布在气囊409的内部,第二弹簧414远离气囊409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415,且圆球415的外表面与气囊409的内壁接触。

其整个吸取装置4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吸取装置4,当对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患者口中含有大量唾液时,拉动把手404,第一弹簧402具有挤压将夹持板401固定在支撑杆3上的作用,上下移动套环403,转动转动管405,将套环403上的导管406口处调节至患者口部,支撑杆3圆弧面上的限位环413具有固定导管406的作用,患者用脚踩踏垫板1上的踏板412,踏板412上的u形杆407会拉动细绳进而带动压板411滑动挤压隔板410表面的气囊409,气囊409里的第二弹簧414起到来回按压再支撑起来的效果,气囊409里的圆球415可以便于第二弹簧414的连接,导管406处连接的收集瓶408具有收集唾液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去除唾液是患者需要来回翻身吐出唾液,这就大大延长了医生治疗时间的问题。

如图1和图4所示,导管406远离转动管405的一端设有辅助装置5,辅助装置5包括连接杆51,连接杆51的圆弧面与导管406滑动连接,连接杆5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2,且固定板52呈“口”形,固定板52彼此靠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3,且转动板53的侧面与连接杆51转动连接,转动板53远离连接杆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绳54,弹性绳54远离转动板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手55,且拉手55的内壁与导管406固定连接,转动板5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6,限位板56的表面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与导管406滑动连接。

其整个的辅助装置5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辅助装置5,将固定板52放入患者口中,使患者咬合固定板52和转动板53,连接杆51具有将固定板52和转动板53进行转动连接的效果,转动板53转动会使转动板53上的弹性绳54拉动导管406表面的拉手55,进而将拉手55拉至限位板56的表面,解决了导管406插嘴里导致患者呕吐闭嘴从而降低口腔治疗的效率的问题。

其整体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设置吸取装置4,当对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患者口中含有大量唾液时,拉动把手404,第一弹簧402具有挤压将夹持板401固定在支撑杆3上的作用,上下移动套环403,转动转动管405,将套环403上的导管406口处调节至患者口部,支撑杆3圆弧面上的限位环413具有固定导管406的作用,患者用脚踩踏垫板1上的踏板412,踏板412上的u形杆407会拉动细绳进而带动压板411滑动挤压隔板410表面的气囊409,气囊409里的第二弹簧414起到来回按压再支撑起来的效果,气囊409里的圆球415可以便于第二弹簧414的连接,导管406处连接的收集瓶408具有收集唾液的效果和通过设置辅助装置5,将固定板52放入患者口中,使患者咬合固定板52和转动板53,连接杆51具有将固定板52和转动板53进行转动连接的效果,转动板53转动会使转动板53上的弹性绳54拉动导管406表面的拉手55,进而将拉手55拉至限位板56的表面之间通过垫板1结合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