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湿化装置

文档序号:25812848发布日期:2021-07-09 13:4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气湿化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吸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气湿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吸氧是临床常用的缓解缺氧的治疗方法,常用作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等的辅助治疗手段。通常,氧气需要先通过氧气湿化装置进行减压和潮化,再供给病人吸入。冬天时,氧气温度低,吸入氧气会导致呼吸道过冷,使病人感觉不适。
3.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具有加温功能的氧气湿化装置,能够给氧气湿化装置里的潮化液加热,使氧气在潮化加温。但这些氧气湿化装置的发热模块及相关的电子器件都固定安装潮化瓶上,不方便进行浸泡清洗、消毒。而且这些氧气湿化装置需要外接电源,在室外和转移病人时可能因缺少电源而无法使用。另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在使用时加热器件突然损坏,现有的氧气湿化装置需要整体更换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气湿化装置,能够在不外接电源时继续给氧气加热,而且加热装置能够单独、快速拆换。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装置,包括:
6.潮化瓶,设有用于容纳潮化液的容纳腔,潮化瓶上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氧管和出氧接头;
7.导热模块,安装在所述潮化瓶上,所述导热模块部分位于所述潮化瓶外,部分伸入到所述容纳腔内;
8.加热底座,包括底座体、发热模块及电池,所述底座体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潮化瓶上,所述发热模块安装在所述底座体上,且能够贴靠在所述导热模块上,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底座体内,供电使所述发热模块发热。
9.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装置,发热模块产生热量,经导热模块传导,给容纳腔内的潮化液加热,实现给氧气加热。清洗、消毒时,将加热底座拆下,不用担心损坏加热底座内的电子器件。在室外或转移病人时,可以通过电池供电,使发热模块发热,持续给氧气加温。当加热器件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时,只需要更换加热底座,不需要将整个氧气湿化装置更换,快捷、方便。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底座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底座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热模块连接,所述弹性件提供弹力使所述发热模块与所述导热模块保持接触。从而弹性件能够给发热模块施加一定的正压力,使发热模块和导热模块充分接触,提高热量传递速度。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模块安装在所述瓶底上。加热时,靠近导热模块的潮化液首先被加热,密度减小上浮;然后低温区域的潮化液补偿到导热模块处接受加热,从而能够使容纳腔内的全部潮化液被循环加热。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模块包括座板及导热片,所述座板一侧处于所述潮化瓶外,另一侧处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热片设置在所述座板处于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上。导热片增加导热模块与潮化液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传导速度,使潮化液更快升温。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片成筒状结构,所述进氧管伸入到所述导热片形成的筒状结构内。导热片筒结构内的潮化液先被加热升温,同时导热片限制升温后的潮化液横向扩散,使其保持在筒结构内,从而,在潮化液未全部升温前也能给氧气加温,减少了使用氧气湿化装置的预热准备时间。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片靠近所述座板一端设有连通孔。当导热片形成的筒状结构内潮化液减少时,潮化液能够从连通孔补入筒状结构内。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潮化瓶上设有连接部,所述底座体上设有底座安装部,所述加热底座通过底座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磁力吸和安装到所述潮化瓶上。拆装、更换加热底座快捷、方便。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潮化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容纳腔设置于所述瓶体上,所述瓶体上还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瓶口,所述瓶盖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瓶口上,所述进氧管和出氧接头设置于所述瓶盖上。拆下瓶盖,可以从瓶口添加潮化液。拆除瓶盖,便于对瓶体内部进行清洗、消毒。
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装置能够通过自带电池供电给氧气加热,能够在室外或移动状态下使用。加热装置能够单独、快速更换,能够灵活应对突发故障。同时还具有使用简单、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氧气湿化装置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潮化瓶、瓶盖、导热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21.图3为图1所示的加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0023]1‑
潮化瓶,11

瓶体,111

容纳腔,112

瓶底,113

连接部,114

瓶口,115

水位线,12

瓶盖,121

进氧管,122

出氧接头,123

进氧控制模块
[0024]2‑
导热模块,21

座板,22

导热片,23

连通孔;
[0025]3‑
加热底座,31

底座体,311

散热孔,32

发热模块,33

电池,34

弹性件,35

底座安装部,36

开关,37

电源接口,38

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7]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
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8]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0]
请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氧气湿化装置,包括:潮化瓶1、导热模块2及加热底座3。加热底座3能够通过自带电源产生热量,经导热模块2传导给潮化瓶1内的潮化液加热,从而加热氧气。
[0031]
具体的,潮化瓶1上设有用于容纳潮化液的容纳腔111,潮化瓶1上设有与容纳腔111连通的进氧管121和出氧接头122。一实施方式中,潮化瓶1包括瓶体11和瓶盖12。瓶体11成圆柱状,内部为空心腔体,为容纳腔111。瓶体11的一端直径收缩,形成瓶口114,瓶口114与容纳腔111连通。瓶体11可以为塑料瓶或者玻璃瓶,瓶体11可以是透明瓶体。一实施方式中,瓶体11上还设有水位线115,以便观察容纳腔111内潮化液的量。
[0032]
瓶盖12可拆卸的安装在瓶口114上。一实施方式中,瓶口114上设有外螺纹,瓶盖12上设有内螺纹,瓶盖12通过内螺纹、外螺纹螺合安装到瓶口114上。进氧管121和出氧接头122设置于瓶盖12上。进氧管121一端与瓶盖12连接,另一端通过瓶口114伸入容纳腔111内,氧气从进氧管121通入潮化液中。出氧接头122设置于瓶盖12外侧,出氧接头122通过瓶盖12的侧壁和内腔与瓶口114连通。一实施方式中,瓶盖12上还设有进氧控制模块123。进氧控制模块123与进氧管121连通,同时还能够与氧气瓶或者病房供氧插座连接,控制进入潮化瓶1的氧气的压力和流量。
[0033]
导热模块2安装在潮化瓶1上,导热模块2部分处于潮化瓶1外,部分伸入到所述容纳腔111内。一实施方式中,导热模块2安装在瓶体11上,导热模块2成圆柱形,导热模块2上设有外螺纹,瓶体11上设有螺纹安装孔,导热模块2螺合安装在瓶体11上。导热模块2可以采用银、金、铜、铝等导热材料。可以理解的是,导热模块2还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紧固件安装等其他方式进行安装,还可以配合使用密封件提高密封性能。
[0034]
一实施方式中,导热模块2安装在潮化瓶1的瓶底112上。具体的,瓶体11上容纳腔111的底部即为瓶底112。导热模块2部分处于瓶底112外侧,部分穿过瓶底112伸入容纳腔111。使用时,靠近导热模块2的潮化液首先被加热,密度减小上浮;然后低温区域的潮化液下沉补偿到导热模块2处接受加热,潮化液在容纳腔111内形成环流,从而使容纳腔111内的全部潮化液被循环加热。
[0035]
一实施方式中,导热模块2包括座板21、导热片22。座板21部分处于潮化瓶1外,部分处于容纳腔111内。导热片22设置在座板21处于容纳腔111的侧面上。具体的,导热片22为薄壁板状结构。导热片22可以与座板21焊接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导热片22增加导热模块2与潮化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量传导速度,使潮化液更快升温。
[0036]
一实施方式中,导热片22成筒状结构,导热片22一端与座板21连接,另一端沿垂直座板21的方向延伸,进氧管121伸入到导热片22形成的筒状结构内。导热片22的筒结构内的潮化液,同时从座板21、导热片22吸收热量,升温较其他区域快,由于导热片22的限制,潮化液横向对流减少,更多的升温后的潮化液保持在导热片22的筒结构内。氧气从进氧管121下端通入,进入导热片22的筒结构内,与升温后的潮化液混合后加温。从而,在潮化液未全部升温前也能给氧气加温,减少了使用氧气湿化装置的预热准备时间。
[0037]
一实施方式中,导热片22靠近座板21一端设有连通孔23。当导热片22形成的筒状结构内潮化液减少时,潮化液能够从连通孔23补入筒状结构内,使潮化液在容纳腔111内的循环加热更顺畅。
[0038]
请一并参阅图3,加热底座3包括底座体31、发热模块32和电池33,底座体31可拆卸的安装在潮化瓶1上,发热模块32安装在底座体31上,且能够贴靠在导热模块2上,电池33安装在底座体31内,供电使发热模块32发热。具体的,底座体31为壳状结构。底座体3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紧固件安装等方式安装在瓶体11上。一实施方式中,为了散发内部器件的热量,底座体31上还设置有散热孔311。发热模块32产生热量,并通过与导热模块2接触向导热模块2传递热量,使容纳腔111内的潮化液和氧气加温。一实施方式中,发热模块32为ptc恒温发热器,只需要开关电源就能控制发热模块发热,使用简单。电池33安装在底座体31内。电池33与发热模块32连接。电池33可以是充电电池。
[0039]
一实施方式中,加热底座3还包括弹性件34,弹性件34一端与底座体31连接,另一端与发热模块32连接,并使发热模块32与导热模块2保持接触。具体的,当加热底座3安装到潮化瓶1上时,弹性件34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弹性件34给发热模块施32加一定的正压力,使发热模块32和导热模块2充分接触,提高热量传递速度。弹性件34可以是弹簧。由于氧气加温后温度通常在36~38摄氏度,发热模块32发热温度可以不超过50摄氏度,弹性件34还可以是橡胶零件。
[0040]
一实施方式中,潮化瓶1上设有连接部113,加热底座3上设有底座安装部35,加热底座3通过底座安装部35与连接部113磁力吸和安装到潮化瓶1上。具体的,连接部113由铁、钴、镍磁性金属制成,底座安装部35为磁铁;或者连接部113为磁铁,底座安装部35由铁、钴、镍磁性金属制成;还或者,连接部113和底座安装部35都是磁铁,且连接部113和底座安装部35的接触面磁极相反。一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13固定设置于瓶底112上,底座安装部35固定设置于加热底座3上。从而可以快捷、方便的拆装或更换加热底座3。
[0041]
一实施方式中,加热底座3还包括开关36、电源接口37和指示灯38。开关36与发热模块32串联,控制发热模块32的电源开闭。指示灯38与发热模块32并联,指示发热模块32的工作状态。电源接口37与发热模块32和电池33连接。可以通过外部电源给发热模块32供电和给电池33充电。
[004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装置使用时,发热模块32产生热量,经导热模块2传导,给容纳腔111内的潮化液加热,氧气经进氧管121通入潮化液中,吸收潮化液的热量加热。发热模块32不与潮化液接触,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清洗、消毒时,将加热底座3拆下,不用担心损坏加热底座3内的的电子器件。在室外或转移病人时,可以通过电池33供电,使发热模块32发热,持续给氧气加温。当加热器件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时,只需要更换加热底座3,不需要将整个氧气湿化装置更换,更换过程也几乎不影响氧气湿化装置使用。
[0043]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