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吞误吸种植体系统中螺丝刀和愈合帽的转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0390发布日期:2021-02-05 18:5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防误吞误吸种植体系统中螺丝刀和愈合帽的转移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防误吞误吸种植体系统中螺丝刀和愈合帽的转移器。


背景技术:

[0002]
口腔诊疗操作空间局限,视野困难,诊疗器械小巧繁多且形状各异,再加上唾液、血液、喷水等因素的影响,口腔医疗器械易发生意外脱落,存在被患者误吞误吸入体内的医疗风险。经调查,口腔诊疗器械误吞误吸的发生率在0.004%,误吞明显多于误吸,且多发生于中老年及儿童群体。口腔种植修复诊疗中,螺丝刀、覆盖螺丝和愈合帽常用于一期及二期手术中封闭及接出种植体平台,也是最容易被误吞误吸的种植体系统部件。
[0003]
造成这些部件意外滑脱和误吞误吸的主要原因有:
[0004]
1、种植系统的螺丝刀、覆盖螺丝、愈合帽等工具小巧,沾上患者口内的唾液血液后医生难以稳定地拿捏;
[0005]
2、上颌区域逆重力方向操作,部件容易滑坠;
[0006]
3、左上颌后牙区视野狭窄,光源不足,医疗操作有时处于盲视状态;
[0007]
4、存在邻牙、骨或软组织阻挡的情况时,仅依靠螺丝刀尖端与愈合帽/覆盖螺丝的螺丝口摩擦嵌合的连接方式稳定性不足,愈合帽/覆盖螺丝触碰到阻挡体时易松脱;
[0008]
5、部分医生采用镊子夹取部件,稳定性不足;
[0009]
6、患者不配合,头部运动过多;
[0010]
7、患者的系统性疾病导致保护性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减弱;
[0011]
8、医生的疲惫性操作;
[0012]
9、发生器械脱落后,患者的恐惧反应使得对坠落器械的取出变得困难。
[0013]
滑脱的部件可被吸入气管或被吞入消化道内,造成患者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同时小巧尖锐的部件还能在体内游走,进一步划伤组织,导致穿孔、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医疗事故。研究表明一旦这些误吞误吸事件发生,绝大多数均需要内镜甚至开放性手术来取出,导致严重的医患信任危机或医疗纠纷,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也给医生、医院带来职业、行业声誉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因此,临床上对这些小部件误吞误吸的预防显得格外重要,而预防本身就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0014]
很遗憾,尽管医生们意识到误吞误吸的危害性,当前对其预防依然依赖谨慎的手法和强吸等操作。而这在上述的诸多不利情形下显得格外不足,误吞误吸依然时有发生。因此,从物理机械学层面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预固定并实现在患者口腔内外整体转移的装置,来对螺丝刀、愈合帽/覆盖螺丝等部件进行固定、稳定以及安全转移,以避免种植器械的意外松脱和被患者误吞误吸的医疗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001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该转移器用于种植一期、二期手术及修复戴牙的临床治疗中,将螺丝刀、愈合帽、覆盖螺丝进行一体化固位整合,既能稳定转移螺丝刀,也能固定转移愈合帽及覆盖螺丝;降低多种同类医疗器械在发生松脱后被患者误吞误吸的风险,切实保障了临床操作的高效性、安全性和患者的身心健康。
[001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7]
防误吞误吸种植体系统中螺丝刀和愈合帽的转移器,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盖体和夹持套管;所述固定盖体的顶面开设有用于穿设螺丝刀柄的固定孔;所述夹持套管的内腔设置有用于夹持愈合帽/覆盖螺丝的夹持组件;所述固定孔连通夹持套管的内腔,使螺丝刀能够与夹持组件夹持的愈合帽/覆盖螺丝配合。
[0018]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0019]
螺丝刀从固定盖体上的固定孔插入,形成稳定安装的效果,不易掉落;再将愈合帽/覆盖螺丝从夹持套管的管口置入其内腔中,通过内置的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固定孔连通于夹持套管的内腔,使螺丝刀的尖端能够与愈合帽/覆盖螺丝顶部的螺丝口接触匹配。
[0020]
临床操作时,在患者口腔外将螺丝刀、愈合帽/覆盖螺丝按照上述方案安装在转移器上,再将转移器系统整体地转移到口腔内的种植体平台上。通过螺丝刀旋紧愈合帽/覆盖螺丝,旋紧过程中可解锁夹持组件来释放愈合帽/覆盖螺丝,以避免夹持组件对旋入操作的影响。旋紧愈合帽/覆盖螺丝后将转移器移出口腔,螺丝刀被一并固定带出。
[0021]
该转移器可用于螺丝刀、愈合帽/覆盖螺丝等种植系统部件的稳定固位和转移,并避免在临床诊疗中器械脱落被误吞误吸的风险,从而切实保障临床诊疗的高效安全性和患者的身心健康。
[0022]
优选的,所述固定盖体呈椭圆柱状,且在其椭圆形顶面的长轴两端对称开设有穿绳孔,并在穿绳孔内匹配有牵引绳。
[0023]
固定盖体呈椭圆柱状,安放在口腔缺牙间隙内时,椭圆长轴垂直于缺牙间隙平面(即颊舌向放置)。在临床操作时,可将牵引绳的一端穿过穿线孔后,在其突出端部打结;牵引绳的另一端拴系于医生的工作手腕处。或,将牵引绳两端打劫衔接形成绳套,以类似手机穿绳孔穿绳打结的方式固定转移器,另一端套在医生的工作手腕处,以避免转移器整体脱落。
[0024]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夹持臂;任一所述夹持臂包括橡胶夹片和伸缩键;所述橡胶夹片设置于夹持套管内腔中,所述伸缩键一端贯穿夹持套管的侧壁上开设的窗口并与橡胶夹片可拆卸式连接,另一端凸出于夹持套管的侧壁。
[0025]
对称式夹持臂结构可从两侧将愈合帽/覆盖螺丝夹持固定。伸缩键类似夹持“开关按钮”,通过按压/释放可对夹持组件的夹持/释放动作进行控制。对称按压转移器两侧凸出的伸缩件,按压力传递至橡胶夹片,使橡胶夹片顶压于愈合帽/覆盖螺丝的侧壁。橡胶材质的橡胶夹片受力产生弹性形变,增大其与愈合帽/覆盖螺丝侧壁的接触面积,在橡胶材料的摩擦系数、接触面积、按压所产生的压力共同作用下,两侧的橡胶夹片与愈合帽/覆盖螺丝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愈合帽/覆盖螺丝的重力实现夹持效果。而接触面积越大、压力越强产生的摩擦力越大,夹持愈合帽/覆盖螺丝的稳定性越高,避免愈合帽/覆盖螺丝在转移过程中松脱。
[0026]
优选的,所述伸缩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按键;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互相平行且位于夹持套管内腔的一端均与橡胶夹片连接,两连杆凸出于夹持套管侧壁的一端均与按键垂直连接;所述按键与第一连杆连接的一端凸出形成上缘;所述第二连杆的杆体上形成有齿槽,与第二连杆配合的窗口内侧壁形成有凸齿,所述齿槽啮合于凸齿内。
[0027]
若夹持组件无锁止结构,医生始终需要按压伸缩键来保持对夹片的夹持力,以此保证愈合帽/覆盖螺丝的夹持稳定、不松脱。然而,在将转移器移入患者口腔时,医生的手指难以随转移器一同进入狭窄的缺牙间隙内并保持稳定的姿态。因此,在伸缩键上设置锁止结构以固定夹持臂的位置,提供稳定的夹持效果。
[0028]
该锁止结构为设置在第二连杆上的齿槽以及开设于相应窗口侧壁上的凸齿,二者互相啮合产生锁止第二连杆的效果。或,当夹持套管的侧壁厚度不足时,可使齿槽直接抵于夹持套管的内侧壁实现锁止第二连杆的效果。
[0029]
该解锁结构为按键凸出的上缘。通过按压上缘部分,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均在相应的窗口内产生小幅度倾斜,第二连杆上的齿槽与凸齿脱离接触,解除第二连杆的限位效果。可手动将整个伸缩件抽出一端距离,橡胶夹片与愈合帽/覆盖螺丝脱离接触,实现释放功能。
[0030]
为进一步增强伸缩键对橡胶夹片的支撑效果,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同时与橡胶夹片连接,通过两个支撑点提升稳定性。
[0031]
优选的,任一夹持臂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按键连接,另一端与夹持套管的侧壁连接。
[0032]
若夹持组件无解锁结构,医生在按压夹持后难以高效复位夹持片的初始位置,因而需要将夹持臂拉出这一额外的手动复位过程。而这种复位操作无疑是低效和不准确的。因此,在按键与夹持套管的侧壁之间增设复位弹簧,使伸缩键在解锁后可以自主弹出,避免按压按键的上缘进行解锁后,第二连杆上的齿槽再次与窗口内侧壁的凸齿啮合形成限位锁定,
[0033]
解锁时,按压按键的上缘,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在窗口内产生小幅度向上的位移,第二连杆上的齿槽与窗口内侧壁的凸齿脱离啮合,复位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带动夹持臂回到其初始位置,实现解锁和释放愈合帽/覆盖螺丝的效果。
[0034]
优选的,所述橡胶夹片的俯视截面呈圆弧状,其在固定盖体顶面内的正投影圆弧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90
°
,小于180
°

[0035]
由于不同型号的愈合帽/覆盖螺丝尺寸存在差异,为提升该转移器的适用性,采用圆弧状的橡胶夹片对愈合帽/覆盖螺丝进行夹持。由于两对称的夹持臂中的两橡胶夹片同样互为镜像结构,将两橡胶夹片的形状限定为四分之一圆弧至二分之一圆弧之间。
[0036]
若两橡胶夹片的弧度过大会在夹持直径较小的愈合帽/覆盖螺丝时,两橡胶夹片的边缘互相挤压影响夹持效果。
[0037]
若两橡胶夹片的弧度过小会在夹持直径较大的愈合帽/覆盖螺丝时,两橡胶夹片与愈合帽 /覆盖螺丝边缘的接触面积不足,造成愈合帽/覆盖螺丝晃动、松脱。
[0038]
优选的,所述夹持套管的侧壁呈阶梯状;所述夹持套管的顶部管口可拆卸式地嵌入固定盖体的底部盖口。
[0039]
夹持套管与固定盖体采用可拆卸嵌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减少固定结构有利于缩小
转移器的体积;同时减少转移器内难以清理消毒的死角,使转移器的清理消毒更为彻底,避免医疗交叉感染。
[0040]
夹持套管与固定盖体外形平滑连接,转移器整体平滑无棱角,可避免刮伤患者口腔。因此,为同时满足嵌合式的连接需求,将夹持套管的侧壁设置为阶梯状,以窄口嵌入固定盖体内。
[0041]
优选的,所述固定盖体由医用橡胶制成;且所述固定孔的内直径小于螺丝刀柄的直径。
[0042]
为便于消毒清理,固定盖体由医用橡胶制成。固定盖体的橡胶材料具有双重作用:一是橡胶的弹性形变使得盖体可与夹持套管进行嵌合;二是弹性形变能力还可以使固定孔具备胀缩的效果。固定孔的直径略小于螺丝刀柄的直径,在螺丝刀柄穿过固定孔时,固定孔的侧壁受力变形会对螺丝刀柄形成挤压固定的效果,以增强螺丝刀的安装稳定性。
[0043]
优选的,所述固定盖体的盖顶厚度为其固定的螺丝刀柄长度的20-40%。
[0044]
为了进一步增强稳定效果,需使固定盖体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保障固定孔的长度,使得固定通道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并形成支撑效果。因此,将固定盖体的盖顶厚度限制为螺丝刀柄长度的20-40%。过薄会影响螺丝刀的安装稳定型,过厚会增大转移器的体积影响操作。
[00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转移器将螺丝刀、愈合帽/覆盖螺丝在患者口腔外进行一体化整合安装,避免移入/移出患者口腔过程中螺丝刀、愈合帽/覆盖螺丝松脱坠落,防止其被患者进一步误吞、误吸入体内而造成更严重的医疗事故和纠纷。该实用新型装置显著增强了种植临床术中转移操作的高效性、安全性,切实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此外,该转移器具有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廉、临床操作简便、可拆卸更换配件而便于维护、可进行医疗消毒等诸多优点,可推荐作为口腔种植系统外科工具盒的附件来配置使用。
附图说明
[004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防误吞误吸种植体系统中螺丝刀和愈合帽的转移器安装螺丝刀和愈合帽/覆盖螺丝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防误吞误吸种植体系统中螺丝刀和愈合帽的转移器拆解结构示意图。
[004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夹持臂锁止状态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夹持臂解锁状态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夹持臂解锁并弹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5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伸缩键与橡胶夹片拆解结构示意图。
[005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转移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53]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橡胶夹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4]
图例:
[0055]
1固定盖体;2夹持套管;3螺丝刀;4愈合帽/覆盖螺丝;5牵引绳;
[0056]
11固定孔;12穿绳孔;
[0057]
21夹持组件;22窗口;
[0058]
211橡胶夹片;212伸缩键;213复位弹簧;
[0059]
221凸齿;
[0060]
2111榫孔;
[0061]
2121第一连杆;2122第二连杆;2123按键;2124齿槽;2125榫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63]
实施例1:
[0064]
如图1-图8所示,防误吞误吸种植体系统中螺丝刀和愈合帽的转移器,包括固定盖体1 和嵌合于固定盖体1底部的夹持套管2;固定盖体1的顶面开设有连通夹持套管2内腔的固定孔11;夹持套管2的内腔设置有夹持组件21;螺丝刀3由固定孔11穿入夹持套管2的内腔中;愈合帽/覆盖螺丝4从夹持套管2的端口放入其内腔中,并通过夹持组件21夹持固定;螺丝刀3在内腔中的尖端能够与愈合帽/覆盖螺丝4顶部的螺丝口接触配合;在患者口腔外将螺丝刀3、愈合帽/覆盖螺丝4一体化组合在转移器上,再整体移入患者口腔内,并在转移器夹持的状态下,操纵螺丝刀3将愈合帽/覆盖螺丝4预旋入到种植体平台上,解锁夹持组件21 释放愈合帽/覆盖螺丝4后,继续旋紧愈合帽/覆盖螺丝4,再将转移器取出,螺丝刀3被一并固定带出。以此实现无器械松脱坠落的转移效果。
[0065]
其中,夹持组件2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夹持臂。任一夹持臂均有橡胶夹片211、伸缩键212 和复位弹簧213构成;伸缩键212包括第一连杆2121、第二连杆2122和按键2123。
[0066]
夹持套管2的侧壁上对称开设两组窗口22,每组窗口22为两个,每侧夹持臂的第一连杆2121、第二连杆2122分别穿过同侧的两个窗口22与夹持套管2内腔中的橡胶夹片211可拆卸连接,同时第一连杆2121与第二连杆2122同时垂直连接于按键2123。两根连杆对橡胶夹片211形成稳定的支撑效果,便于将伸缩键212整体受到的压力传递至橡胶夹片211。通过按压夹持套管2两侧的伸缩键212,可使两侧的橡胶夹片211分别从愈合帽/覆盖螺丝4的两侧对其夹持固定。
[0067]
伸缩键212的锁止结构为设置在第二连杆2122上呈条状凸起的齿槽2124,以及形成于窗口22内侧壁上的凸齿221,凸齿221与齿槽2124相互啮合。按压按键2123,使得第一连杆2121、第二连杆2122均被压入夹持套管2内腔中时,第二连杆2122上的齿槽2124与窗口22内侧壁的凸齿221啮合产生锁止效果,限制第二连杆2122伸出夹持套管2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受到双侧连杆固定的橡胶夹片211保持稳定的夹持状态。
[0068]
伸缩键212的解锁结构为按键2123在第一连杆2121的连接端处向外延伸的上缘。按压按键2123的上缘,使得第一连杆2121、第二连杆2122均在窗口22的范围内小幅度倾斜,致使第二连杆2122上的齿槽2124与窗口22内侧壁的凸齿221脱离接触,手动拔出双侧连杆后,与连杆相连接的橡胶夹片211随之归位而与愈合帽/覆盖螺丝4脱离接触,解除夹持效果。
[0069]
伸缩键212的复位效果为复位弹簧213的两端分别与按键2123和夹持套管2的侧壁连接,当伸缩键212处于锁止状态时,复位弹簧213处于受压缩状态。当按压按键2123的上缘进行解锁时,随着第二连杆2122上的齿槽2124与窗口22内侧壁的凸齿221脱离接触,复位弹簧 213的弹性回复效果将按键2123向远离夹持套管2的方向弹出,两橡胶夹片211随之与愈合帽/覆盖螺丝4分离,解除夹持效果且夹持组件21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0070]
实施例2:
[0071]
如图1-图8所示,由于该转移器需为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需进入患者的口腔。为便于医疗上的清洁消毒,同时使之兼具更多的增益效果,在实施例1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对转移器的材料进行改进:
[0072]
固定盖体1由医用橡胶制成,保障其在高频率杀菌、消毒的状态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理化特性。此外,医用橡胶材质也可提供适量的弹性形变,既有利于固定盖体11与加持套管的嵌合,又有利于提升对螺丝刀33的约束力。
[0073]
将固定孔1111的孔径尺寸设计为小于螺丝刀3柄直径的尺寸。使固定孔11的内壁对螺丝刀3柄具有挤压夹持的效果,增强螺丝刀3安装于该转移器上的稳定性。
[0074]
值得一提的是,将固定盖体1的盖顶部分加厚至螺丝刀3柄长度的20%以上可将固定孔 11对螺丝刀3的约束效果提升至最大,可避免螺丝刀3摇摆;但加厚超过40%会导致转移器的体积过于庞大而影响操作。
[0075]
橡胶夹片211同样采用医用橡胶制成。橡胶夹片211的弹性效果可增大其与愈合帽/覆盖螺丝4的贴合面积,增强摩擦力,从而提升夹持效果。
[0076]
夹持套管2采用医用金属材料制成,由于夹持套管2需作为伸缩键212的支撑体,要保持其结构强度,避免发生形变,因此医用金属材料最为适合。既不会因高频率的杀菌、消毒作业导致严重的氧化腐蚀,又可以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以支撑伸缩键212的锁止效果。
[0077]
伸缩键212中的第一连杆2121、第二连杆2122和按键2123均同样采用同样的医用金属材料制成,是为了:满足杀菌、消毒要求;稳定支撑橡胶夹片211;不会形成原电池效应而发生化学性腐蚀。
[0078]
实施例3:
[0079]
如图1-图8所示,在不改变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避免转移器整体松脱坠落于患者口内,需对转移器进行整体上的防松脱设计。
[0080]
将固定盖体1设计为椭圆柱状,方便贴合并放置于口内缺牙间隙内。在椭圆柱的椭圆顶面的长轴两端开设有穿绳孔12,穿绳孔12内可拴系牵引绳5,并将牵引绳5另一端套于医生的工作手腕上,以避免转移器整体的坠落。或,将牵引绳5首尾衔接成绳套,一部分打劫固定在穿绳孔12内,另一部分则环套于医生的工作手腕处,避免转移器整体的坠落。
[0081]
实施例4:
[0082]
如图1-图8所示,在不改变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提升橡胶夹片 211对愈合帽/覆盖螺丝4的夹持效果,橡胶夹片211为圆弧状。为能更清楚地描述橡胶夹片 211的形状,将橡胶夹片211投影到固定盖体1的顶面来进行描述。
[0083]
两橡胶夹片211在固定盖顶面的正投影为两段圆弧,圆弧的圆心角度大小、以及圆弧的直径长短决定了圆弧的长度。因此,限定其圆心角为大于或等于90
°
并小于180
°
。保持单一圆弧为四分之一圆弧至二分之一圆弧之间。避免圆弧长度过大而导致互为镜像的两端圆弧在边缘处互相挤压重合。
[0084]
以士卓曼种植系统为例,其常用的愈合帽/覆盖螺丝的最大型号的直径为7mm。为保障两橡胶夹片与7mm愈合帽/覆盖螺丝边缘的接触面积以提升稳定性,两橡胶夹片的形状及尺寸均选用两二分之一圆弧且内直径为7mm的结构,两橡胶夹片从两侧扣合形成圆环状包裹于愈合帽/覆盖螺。或,选用橡胶夹片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弧,且内直径大于7mm的结
构,两橡胶夹片从两侧夹持愈合帽/覆盖螺。
[0085]
为便于对橡胶夹片211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杆2121和第二连杆2122的端部均设置榫头2125,橡胶夹片211的背面对应第一连杆2121和第二连杆2122的连接位置开设有榫孔 2111,使第一连杆2121端部的榫头2125和第二连杆2122端部的榫头2125可分别插入橡胶夹片211的两榫孔2111中,该连接结构便于安装或拆卸,可加快橡胶夹片211的更换速度,提升工作效率。
[0086]
实施例5:
[0087]
如图1-图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在种植临床上正确操作该转移器,避免因误操作而产生的意外事故,本实施例提供了防误吞误吸种植体系统中螺丝刀和愈合帽的转移器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8]
s1:将固定盖体1与夹持套管2连接组装构成转移器主体;
[0089]
s2:将螺丝刀3的尖端从固定孔11穿入夹持套管2的内腔中,使螺丝刀3柄在固定孔11内受限无法脱离;
[0090]
s3:将手术中需转移的愈合帽/覆盖螺丝4放入夹持套管2的内腔中,通过按压双侧伸缩键212,使两橡胶夹片211夹持愈合帽/覆盖螺丝4,同时第二连杆2122上的齿槽2124与窗口22内侧壁的凸齿221互相啮合,形成稳定的限位支撑效果,限制橡胶夹片211的位置,使其保持夹持状态;
[0091]
s4:调节螺丝刀3的插入深度,使螺丝刀3的尖端与愈合帽/覆盖螺丝4顶面的螺丝口嵌合匹配;
[0092]
s5:将转移器转移至患者口腔内种植体平台上方进行手术安装,转移器将螺丝刀3、愈合帽/ 覆盖螺丝4同步转移;
[0093]
s6:操纵螺丝刀3将愈合帽/覆盖螺丝4预固定在患者口腔内的种植体平台;
[0094]
s7:按压按键2123的上缘,使第二连杆2122上的齿槽2124与窗口22内侧壁的凸齿221脱离接触,解除限位效果,并在复位弹簧213的作用下使伸缩键212整体弹出,将愈合帽/覆盖螺丝4释放;
[0095]
s8:继续操纵螺丝刀3将愈合帽/覆盖螺丝4旋紧固定,完成其在患者口腔内种植体平台上的安装;
[0096]
s9:取出转移器,同时转移器将螺丝刀3带出;
[0097]
s10:将螺丝刀3从固定盖体1上的固定孔11内拔出,消毒备用。
[0098]
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只要特征之间的组合不存在冲突或矛盾即可。限于篇幅,本文未进行一一描述。
[0099]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