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8306发布日期:2021-01-15 12:3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电流刺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仪。



背景技术: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ranialelectrotherapystimulation,简称ces),是一种与传统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焦虑、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理疗的目的。其原理是经耳垂电极引入具特别波形的微弱电流(微安级),给颅内神经系统以轻微“按摩”,带走神经紧张而积聚的电荷,促进有益于患者平静的大脑α波,减少不利于平静的β波。

但是,传统的微电流经颅内低频失眠理疗仪存在功能单一、体积不够小、使用场景有限、人机交互方式落后、美观性不足等人机交互方面的问题,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尤其是年轻人群体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仪,改进了传统的人机交互模式,提供更加友好的人机交互,方便使用者自行调节,刺激电流输出稳定,波形有效;同时体积轻便,便于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仪,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包括单片机、电脉冲芯片和微电流芯片,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电脉冲芯片和微电流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表面设有耳夹电极输出接口,所述耳夹电极输出接口与所述电脉冲芯片和微电流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电脉冲芯片和微电流芯片输出矩形波刺激电流至所述耳夹电极;所述单片机连接有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用于连接外部移动终端的蓝牙,所述移动终端用于通过蓝牙连接控制所述理疗仪。

优选地,所述矩形波刺激电流的波形刺激时间:一个周期时间为0.618:1。

更优选地,所述矩形波刺激电流的大小为50微安至500微安可调,频率为0.5hz—5hz可调,且输出电流恒定。

优选地,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强度调节按钮、频率调节按钮、lcd显示屏和定时按键,所述强度调节按钮、频率调节按钮、lcd显示屏和定时按键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强度调节按钮用于调节所述矩形波刺激电流的电流大小,所述频率调节按钮用于调节所述矩形波刺激电流的频率,所述lcd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理疗仪运行状态,所述定时按键用于定时开启或关闭所述理疗仪。

更优选地,所述壳体一侧还设有自锁键,所述自锁键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自锁键单次导通用于控制所述单片机断开其余所有按键的连接,所述理疗仪进入锁定状态;所述单片机未接收到相连接所有按键的信号一定时间后,所述单片机断开其余所有按键的连接,所述理疗仪进入锁定状态;所述自锁键还用于双击解除所述理疗仪的锁定状态。

本优选方案带来的优化效果是在使用本理疗仪时,往往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使用,在此期间使用者可能入睡,锁定状态可以使得理疗仪在正常输出刺激电流时使得除自锁键之外的案件失灵,避免使用者误触造成负面影响。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为所述线路板供电,所述壳体一侧表面设有开关键,所述开关键用于控制所述电源与线路板的导通。

更优选地,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所述壳体表面设有数据线插孔,所述电源通过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

更优选地,所述壳体一侧还设有自定义键,所述自定义键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自定义键用于触发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电脉冲芯片和微电流芯片输出预设参数的矩形波刺激电流,所述预设参数包括电流大小和频率;所述移动终端用于通过蓝牙连接设定所述预设参数。

更优选地,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数据存储器,所述数据存储器用于储存所述预设参数。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连接有语音播报模块,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用于播报理疗开始、理疗结束提示音,所述壳体表面设有静音键,所述静音键与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语音播报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实现更加友好的人机交互,方便使用者自行调节,刺激电流输出稳定,波形有效;同时体积轻便,便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支持与移动终端连接,具有蓝牙连接和数据线连接两种方式,为使用者提供多样化的连接和控制方式,适用于多变的应用场合。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仪支持使用者自定义设定适宜的刺激电流强度和频率,避免了每次使用时的调节的繁琐,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仪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矩形波刺激电流的波形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单片机;3、电脉冲芯片;4、微电流芯片;5、耳夹电极;6、强度调节按钮,61、左耳夹强度加强键,62、左耳夹强度减弱键,63、右耳夹强度加强键,64、右耳夹强度减弱键;7、频率调节按钮;8、lcd显示屏;9、定时按键;10、自锁键;11、开关键;12、自定义键;13、静音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经颅内微电流刺激睡眠理疗仪,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1内部的线路板,线路板包括单片机2、电脉冲芯片3和微电流芯片4,壳体1表面设有耳夹电极5输出接口,耳夹电极5输出接口与电脉冲芯片3和微电流芯片4电性连接,电脉冲芯片3和微电流芯片4输出矩形波刺激电流至耳夹电极5。矩形波刺激电流的波形刺激时间:一个周期时间为0.618:1,如图3所示,是矩形波刺激电流在时间轴上的电流幅值。矩形波刺激电流的大小为50微安至500微安可调,且输出电流恒定。耳夹电极5用于夹在使用者耳垂上。单片机2连接有蓝牙模块,蓝牙模块用于连接外部移动终端的蓝牙,移动终端用于通过蓝牙连接控制理疗仪。即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连接理疗仪,通过手机对理疗仪进行操作和控制。

本实施例中,壳体1长7.5cm,宽11cm,便捷轻巧,易于携带。壳体1表面设有强度调节按钮6、频率调节按钮7、lcd显示屏8和定时按键9,强度调节按钮6、频率调节按钮7、lcd显示屏8和定时按键9分别与单片机2电性连接。强度调节按钮6用于调节矩形波刺激电流的电流大小,本实施例中的可调范围为50微安—500微安。强度调节按钮6包括左耳夹强度加强键61、左耳夹强度减弱键62、右耳夹强度加强键63和右耳夹强度减弱键64,以控制每个耳夹输出的强度。

频率调节按钮7用于调节矩形波刺激电流的频率,本实施例中的可调范围为0.5hz—5hz。lcd显示屏8用于显示理疗仪运行状态,例如,显示生理参数、刺激频率、强度、治疗时间、电源电量等。定时按键9用于定时开启或关闭理疗仪。

壳体1一侧还设有自锁键10,自锁键10与单片机2电性连接,自锁键10单次导通用于控制单片机2断开其余所有按键的连接,理疗仪进入锁定状态。即使用者在使用状态下按1次自锁键10,理疗仪进入锁定状态,除自锁键10以外的按键断开。另外,在单片机2未接收到相连接所有按键的信号一定时间后,单片机2断开其余所有按键的连接,理疗仪进入锁定状态,本实施例中设定的一定时间为1分钟,通过时间继电器设定时间,即使用者在使用状态下,未对理疗仪进行操作超过1分钟,理疗仪进入锁定状态。

进入锁定状态的理疗仪仅仅按键断开连接,理疗仪的电脉冲芯片3和微电流芯片4保持正常运行,可以避免使用者在长时间佩戴过程中误触按键。在理疗仪处于锁定状态时,只有自锁键10还与单片机2连接,因此自锁键10双击解除理疗仪的锁定状态,恢复正常使用状态,各个按键均恢复与单片机2的导通。

壳体1内部设有电源,电源为线路板供电,壳体1一侧表面设有开关键11,开关键11用于控制电源与线路板的导通。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壳体1表面设有数据线插孔,电源通过可充电电池充电。数据线插孔也可实现与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连接。

壳体1一侧还设有自定义键12,自定义键12与单片机2电性连接,自定义键12用于触发单片机2控制电脉冲芯片3和微电流芯片4输出预设强度的矩形波刺激电流。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设定合适的矩形波刺激电流大小和频率,使用者自定义的上述预设参数储存在单片机2中,在使用者按下自定义键12时,触发单片机2控制电脉冲芯片3和微电流芯片4输出预设参数的刺激电流。使用者只需通过手机即可设定预设参数,使用方便,更加人性化。单片机2连接有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用于储存预设参数。

单片机2还连接有语音播报模块,语音播报模块用于播报理疗开始、理疗结束提示音,壳体1表面设有静音键13,静音键13与语音播报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语音播报模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