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9545发布日期:2021-08-13 16:0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仪。



背景技术: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按摩指通过身体接触,对皮肤下的肌肉进行积压或拉伸的行为,以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促使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愈病痛的目的。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硬币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病,如中暑、外感、肠胃道疾病,由于无需药物,见效快,方便易行,副作用小,具有独到的优势,故刮痧疗法在民间广泛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更为流行,为人们所喜用,尤其在不能及时服药或不能进行其他治疗方法时,更能发挥它的治疗效用,因此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扩大应用范围。

由于刮痧疗法最主要的刮痧部位之一在背部,且刮痧要求刮时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匀,而现有技术中的刮痧设备为刮板和按摩油,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刮痧疗法无论是否有经验的人都无法做到自我刮痧,需要其他人的帮助下进行刮痧,因此民众只能选择中医推拿馆进行刮痧治疗,民众也因此没有学习刮痧的动力,使得刮痧疗法不利于在民中间的推广,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自我刮痧的按摩仪,使得民众可以通过学习刮痧知识从而借助按摩仪轻松实现背部及其他部位的自我刮痧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仪,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刮痧装置不便于自我刮痧的问题。

一种按摩仪,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刮板装置、万向联轴器、动力装置和把手,其中:

所述第一外壳开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外壳开设有第二容纳腔,若干所述第二外壳依次铰接,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外壳的相互转动不受干涉,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二外壳分别铰接所述第一外壳,且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的相互转动不受干涉,所述第一外壳远离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把手;

所述刮板装置包括传动杆和刮板,所述传动杆上固定连接所述刮板,所述刮板呈螺旋状,所述传动杆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同样设置有所述刮板装置,所述刮板装置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一一对应,所述传动杆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相邻两个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三外壳、电机、中间杆和开关,所述第三外壳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外壳的上端,所述第三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开关电性连接至电源,所述开关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外壳,所述中间杆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中间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一容纳腔、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三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机通过锥齿轮驱动连接至所述中间杆,所述中间杆通过锥齿轮驱动连接至任意一个所述传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为水牛角材质,所述刮板的螺旋线处开设有光滑的圆角,所述刮板与所述传动杆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外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蓄电池和充电模块,所述电机为直流电机,所述蓄电池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外壳的内部,所述充电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外壳的内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的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蓄电池的正负极,所述充电模块设置的充电接口穿过所述第三外壳至外界,所述充电接口粘接至所述第三外壳。

进一步的,还包括油盒,所述油盒包括第四外壳和堵头,所述刮板装置对应的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油盒一一对应,所述第四外壳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的上方,所述第四外壳开设有储油腔,所述第一外壳的所述进油口贯通所述储油腔和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外壳的所述进油口贯通所述储油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四外壳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储油腔和外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外界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堵头与所述第一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堵头与所述第一通孔密封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摩仪,通过按动开关,连通电源,使得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由于刮板呈螺旋状,电机朝一个方向转动时便可以实现刮板在人的皮肤上不断的朝一个方向刮动,符合刮痧的实际需求,且可以依靠把手方便的调节具体的刮痧位置,且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相互铰接,传动杆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使得多个刮板装置能相互间呈一定角度,从而进一步贴合人的身体表面,从而达到更好的刮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摩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外壳,11-第一容纳腔,12-进油口,2-第二外壳,21-第二容纳腔,3-刮板装置,31-传动杆,32-刮板,4-万向联轴器,5-支撑座,6-动力装置,61-第三外壳,62-电机,63-蓄电池,64-充电模块,641-充电接口,65-中间杆,66-开关,7-油盒,71-第四外壳,711-第一通孔,712-第二通孔,72-堵头,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摩仪,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刮板装置3、万向联轴器4、支撑座5、动力装置6、油盒7和把手8,其中:

第一外壳1开设有第一容纳腔11,第二外壳2开设有第二容纳腔21,若干第二外壳2依次铰接,且相邻两个第二外壳2的相互转动不受干涉,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外壳2分别铰接第一外壳1,且第二外壳2与第一外壳1的相互转动不受干涉,第一外壳1远离第二外壳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把手8,第二外壳2与第二外壳2之间的铰接通过固定在第二外壳(2)侧面上的凸块进行铰接,用于增大第二外壳2与第二外壳2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大转动角度,同理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之间的铰接也通过凸块进行铰接;

刮板装置3包括传动杆31和刮板32,传动杆31上固定连接刮板32,刮板32为水牛角材质,刮板32呈螺旋状,刮板32的螺旋线处开设有光滑的圆角,保护人体皮肤,水牛角,中医学中水牛角味辛、咸、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凉血、解毒,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材料易得价格便宜,也是最常见的刮痧板材料之一,且便于加工,刮板32与传动杆31一体成型,传动杆31通过支撑座5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一外壳1内,支撑座5固定连接至第一容纳腔11内,支撑座5上固定有轴承,第二容纳腔21同样设置有刮板装置3,刮板装置3与第二容纳腔21一一对应,传动杆31通过支撑座5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二外壳2内,支撑座5固定连接至第二容纳腔21内,相邻两个传动杆31通过万向联轴器4传动连接,两个第二外壳2的传动轴31之间的万向联轴器4,该万向联轴器4的转动中心点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外壳2之间的转动中心线上,同理第一外壳1的传动轴31与第二外壳2的传动轴31连接处的万向联轴器4,该万向联轴器4的转动中心点位于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之间的转动中心线上,防止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第二外壳2与第二外壳2之间的转动,被相邻的传动杆31因长度变化而卡死;

动力装置6包括第三外壳61、电机62、蓄电池63、充电模块64、中间杆65和开关66,第三外壳61固定连接至第一外壳1的上端,第三外壳6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2,电机62通过开关66电性连接至电源,开关66固定连接至第一外壳1,中间杆65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一外壳1内,中间杆65的一端贯穿至第一容纳腔11、另一端贯穿至第三外壳61的内部,电机62通过锥齿轮驱动连接至中间杆65,中间杆65通过锥齿轮驱动连接至任意一个传动杆31,电机62为直流电机,蓄电池63固定连接在第三外壳61的内部,充电模块64固定连接在第三外壳61的内部,电机62通过开关66与蓄电池63电性连接,充电模块64的输出端的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蓄电池63的正负极,充电模块64设置的充电接口641穿过第三外壳61至外界,充电接口641粘接至第三外壳61,充电模块64与蓄电池63的设置使得使用时无线缆干涉,更加方便易携带。

油盒7包括第四外壳71和堵头72,刮板装置3对应的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均开设有进油口12,进油口12与油盒7一一对应,第四外壳71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上方,第四外壳71开设有储油腔,第一外壳1的进油口12贯通储油腔和第一容纳腔11,第二外壳2的进油口12贯通储油腔和第二容纳腔21,第四外壳7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711和第二通孔712,第一通孔711连通储油腔和外界,第二通孔712连通外界和第一通孔711,堵头72与第一通孔711螺纹连接,堵头72与第一通孔711密封连接,转动堵头72,可以改变堵头72在第一通孔711中的位置,从而改变第二通孔712与第一通孔711的连通面积,从而控制油落入刮板32的用量与流速,由于刮痧不用润滑油会给人的皮肤造成损伤,为避免手动涂油的麻烦,利用油盒7可在刮痧过程中方便的加油,便于使用,油用光时可拆下堵头72从第一通孔711进行加油。

使用时,按下开关66,开关66接通电机62与蓄电池63的连接通路,电机62通过传动连接的锥齿轮带动中间杆65转动,中间杆65通过固定连接的锥齿轮带动固定连接在传动杆31上的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螺旋蜗杆状的刮板32转动,而使用时刮板32的下端与人的皮肤接触,因此实现刮板32持续不断的沿一个方向进行刮痧,符合刮痧的实际需求;

使用时手持把手8,将刮板32贴合皮肤,由于人体表面不平整,因此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第二外壳2与相邻的第二外壳2之间转动形成一定角度,则相邻两个传动杆31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4也发生转动,从而更加贴合人的皮肤,实现更好的刮痧效果,且由于万向联轴器4的转动中心位于相邻两个外壳转动轴的轴线上,因此转动不会收到干涉,且通过转动堵头72来调节堵头72在第一通孔711中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二通孔712与第一通孔711的连通面积,从而实现对油盒7中油量流速的调控,便于刮痧油的使用,油用光时可拆下堵头72从第一通孔711进行加油。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