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眼部雾化装置及其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8674发布日期:2021-07-06 19:2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眼部雾化装置及其眼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雾化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眼部雾化装置及其眼罩。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采用滴眼药水治疗眼睛的方式,存在药液在结膜囊分布浓度低,作用时间不长,且吸收较慢,渗透性差,及每次滴眼药水只能滴1

2滴,当滴入1滴眼药水在结膜囊后会有一部分流掉,再通过眨眼等动作泪液与药物混合,使得药液被稀释和排出,能被眼睛吸收眼药水也就不多。现在,市面上出现一种采用雾化法对眼部进行给药的方式,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病变的部位,而且能直接对黏膜起作用,眼部黏膜对药物吸收率高且平稳持久,扩大了有效的吸收面积,使药物弥散均匀,持续作用时间延长,提高了临床疗效,也成为眼科药物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固眼部雾化装置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医院实际雾化治疗使用过程中,因雾气在眼罩内无法有效的与眼睛接触,使得大部分药雾粘到了眼罩上或者流失,造成药雾的利用率非常低。另外,现今生活节奏过快,患者没条件能经常去医院进行雾化疗法,那么便携式可随时随地进行雾化的装置显得尤其重要及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眼部雾化治疗效果好和避免药液浪费,且使用方便和灵活的便携式眼部雾化装置及其眼罩。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眼部雾化装置,其中,包括上盖、下盖、在上盖与下盖之间的下盖位置上设有两端分别向上盖和下盖内部延伸的药液杯、在下盖内部的药液杯上设有与药液杯一体连接的支架、在下盖内部的药液杯上设有向下盖侧边延伸到外部的雾化结构、在支架上设有的pcba板、在支架上设有与pcba板连接的电池,及在下盖一侧的雾化结构上设有的眼罩。另外,下盖还包括有功能按键、底部的充电接口和充电接口防水塞。
5.雾化结构包括在对应药液杯底部位置的下盖上设有的雾化口、在对应雾化口位置的药液杯上设有与雾化口相通的开口、在雾化口上设置有与下下盖一体连接的喷嘴、在雾化口位置的药液杯与开口位置的下盖之间设有带中通孔的盖板、在雾化片盖板与雾化口位置的药液杯之间设有的雾化片,及在雾化片外层套有的防水圈。盖板的中通孔位置上设有的硅胶圈。盖板置于防水圈与硅胶圈之间,具有弹性的硅胶圈,起到防水作用。上盖与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上盖和下盖的卡扣机构。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上盖内的药液杯端部上设置有与药液杯相通的药液箱。药液箱上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杯盖。由此,可拆分的药液箱设计目的是为了便于较大一点的药液装置倒入药液至杯体内,当然也可以设计为一个整体的药液杯不包含药液箱,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药液杯与药液箱之间防止药液溢出的密封圈。由此,密封圈为软性具弹性材质制成可防止药液杯药液从雾化片周边溢出,同时可防止外部液体从雾化片
周边进入机体内部,起到内外双向防水作用。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药液杯为透明材质制成的透明药液杯。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两侧分别设置有药液观察窗口;所述上盖一侧的药液观察窗口与透明药液杯位置相对应。由此,药液观察窗口可随时观察药液使用量以及药液是否变质等;另外,透明材质且有容量刻度提示,可随时观察药液情况。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扣机构包括在上盖的内部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中间带有凹位的限位卡条、在对应限位卡条位置的药液杯两侧上分别设有限制限位卡条活动的第一半环形限位支架和第二半环形限位支架、在第一半环形限位支架和第二半环形限位支架的端部上均分别设有的第一限位固定柱、在与第一限位固定柱平行且长度与限位卡条相应的第一半环形限位支架和第二半环形限位支架上分别设有的第二限位固定柱、在第二限位固定柱与第一半环形限位支架和第二限位固定柱与第一半环形限位支架之间分别共同围成带有缺口且容纳限位卡条的限位卡槽,及在限位卡槽内设有与限位卡条上的凹位相应的突起。第一限位固定柱与限位卡条之间形成导向间距。使用时,当上盖需要盖于药液杯上时,将限位卡条在第一限位固定柱的限位导向作用下,沿着导向间距滑入限位卡槽,之后上盖顺时针旋转使限位卡条上的凹位卡入限位卡槽内突起,完成后被限制在第二限位固定柱的位置。同时,需要将上盖与下盖分开,只需要逆时针旋转上盖至第一限位固定柱,限位卡条从限位卡槽范围内脱离,往上打开盖体就可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上顶部设置有旋转安装指示方向的箭头标识。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雾化片为微网片,所述的微网片上设置有多个尺寸大小为2

3μm的微孔;(雾化速率0.15

0.25ml/min,保证了小分子药液形成较小气雾颗粒,雾化颗粒更细腻,药物弥散均匀使得眼部黏膜对药物吸收率提高且持续作用时间延长。)所述的防水圈上设置有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的出线孔。(用于作为与雾化片连接的电性连接线与其他部件电性连接的出线孔,雾化片防水圈即起到内外双向防水作用且有效避因电性连接线接入其他电性连接件时出线不平整导致漏水的问题产生。)
13.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于便携式眼部雾化装置上的眼罩,其中,包括在喷嘴上设有贴合眼部的喇叭形罩体。喇叭形罩体由弹性材质制成。喇叭形罩体安装于喷嘴出口处所述眼罩为软性具弹性材质制成,可对眼部周边皮肤减小压迫感提高舒适度。喇叭形罩体出气口一侧的边缘上设置有的外卷边。上述眼罩雾化出气口边缘呈外卷边设计,是根据人体工学而设计,可较好贴合眼部整个眼窝位置,避免药液从眼部边缘漏出,眼罩整体从雾化进气口至雾化出气口由窄变宽设计且出气口近眼部边缘加长眼罩长度,不仅减缓雾气对眼睛的喷射力使雾化液喷出时雾更柔和,而且让药液飘散的雾能够更均匀更广,眼睛接触吸收药液面积更大,眼罩为可旋转设计,适用于左右眼,眼罩为独立可更换部件,也方便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喷嘴外侧上设置有与喇叭形罩体紧固连接的加强肋。喷嘴上设置有喷嘴内部与外部空气相通的气压平衡孔。由此,上述气压平衡孔,在雾化作用时外接雾化眼罩时可保证贴合眼部的眼罩内气压与外部气压平衡一致,对眼部雾化时与正常状态下无异常压力感,同时保证雾气能顺利进入到眼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对眼部雾化治疗效果好和避免药液浪费,且使用方便和灵活的效果。由于雾化片采用微网片,颗粒细腻,更容易吸收符合医用标准;便携小巧,
便于随时随地携带使用;机身全密封防水设计眼罩边缘卷边设计,药液杯保护上盖即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作为药液观察窗口眼罩是根据人体工学而设计更贴合眼部位置。另外,整体结构便携小巧,便于随时随地携带使用,机身全密封防水设计,便于清洁消毒,微网片雾化法将药物通过雾化成更细小颗粒能充分与眼结膜、角膜充分直接地接触渗透入眼部,具有奏效较快,药物用量较小,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且眼罩完全罩住患眼,雾化面积覆盖整个眼部以使药液充分地发挥其作用,雾化法进行眼部给药,能有效缩短病程,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对眼部雾化治疗效果好和避免药液浪费,且使用方便和灵活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半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喇叭形罩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喇叭形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图10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加药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3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5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如图1

15所示,一种便携式眼部雾化装置,包括上盖01、下盖02、在上盖01与下盖02之间的下盖02位置上设有两端分别向上盖01和下盖02内部延伸的药液杯03、在下盖02内部的药液杯03上设有与药液杯03一体连接的支架04、在下盖02内部的药液杯03上设有向下盖02侧边延伸到外部的雾化结构05、在支架04上设有的pcba板06、在支架04上设有与pcba板06连接的电池07,及在下盖02一侧的雾化结构05上设有的眼罩08。另外,下盖02还包括有功能按键、底部的充电接口和充电接口防水塞。雾化结构05包括在对应药液杯03底部位置的下盖02上设有的雾化口51、在对应雾化口51位置的药液杯03上设有与雾化口51相通的开口52、在雾化口51上设置有与下下盖02一体连接的喷嘴53、在雾化口51位置的药液杯03与开口52位置的下盖02之间设有带中通孔54的盖板55、在雾化片盖板55与雾化口51位置的药液杯03之间设有的雾化片56,及在雾化片56外层套有的防水圈57。盖板55的中通孔54位置上设有的硅胶圈58。盖板55置于防水圈57与硅胶圈58之间,具有弹性的硅胶圈58,起到防水
作用。上盖01与下盖02之间设置有连接上盖01和下盖02的卡扣机构09。还包括在上盖01内的药液杯03端部上设置有与药液杯03相通的药液箱10。药液箱10上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杯盖11。可拆分的药液箱10设计目的是为了便于较大一点的药液装置倒入药液至杯体内,当然也可以设计为一个整体的药液杯03不包含药液箱10,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药液杯03与药液箱10之间防止药液溢出的密封圈59。密封圈59为软性具弹性材质制成可防止药液杯03药液从雾化片56周边溢出,同时可防止外部液体从雾化片56周边进入机体内部,起到内外双向防水作用。药液杯03为透明材质制成的透明药液杯。上盖01两侧分别设置有药液观察窗口11。上盖01一侧的药液观察窗口11与透明药液杯位置相对应。药液观察窗口11可随时观察药液使用量以及药液是否变质等;另外,透明材质且有容量刻度提示,可随时观察药液情况。卡扣机构09包括在上盖01的内部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中间带有凹位91的限位卡条92、在对应限位卡条92位置的药液杯03两侧上分别设有限制限位卡条92活动的第一半环形限位支架93和第二半环形限位支架94、在第一半环形限位支架93和第二半环形限位支架94的端部上均分别设有的第一限位固定柱95、在与第一限位固定柱95平行且长度与限位卡条92相应的第一半环形限位支架93和第二半环形限位支架94上分别设有的第二限位固定柱96、在第二限位固定柱96与第一半环形限位支架93和第二限位固定柱96与第一半环形限位支架93之间分别共同围成带有缺口且容纳限位卡条92的限位卡槽97,及在限位卡槽97内设有与限位卡条92上的凹位91相应的突起98。第一限位固定柱95与限位卡条92之间形成导向间距90。使用时,当上盖01需要盖于药液杯03上时,将限位卡条92在第一限位固定柱95的限位导向作用下,沿着导向间距90滑入限位卡槽97,之后上盖01顺时针旋转使限位卡条92上的凹位91卡入限位卡槽97内突起98,完成后被限制在第二限位固定柱96的位置。同时,需要将上盖01与下盖02分开,只需要逆时针旋转上盖01至第一限位固定柱95,限位卡条92从限位卡槽97范围内脱离,往上打开盖体就可以。上盖01上顶部设置有旋转安装指示方向的箭头标识12。雾化片56为微网片,微网片上设置有多个尺寸大小为2

3μm的微孔;雾化速率0.15

0.25ml/min,保证了小分子药液形成较小气雾颗粒,雾化颗粒更细腻,药物弥散均匀使得眼部黏膜对药物吸收率提高且持续作用时间延长。防水圈57上设置有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的出线孔13。用于作为与雾化片56连接的电性连接线与其他部件电性连接的出线孔13,雾化片56防水圈57即起到内外双向防水作用且有效避因电性连接线接入其他电性连接件时出线不平整导致漏水的问题产生。
33.一种安装于便携式眼部雾化装置上的眼罩08,包括在喷嘴53上设有贴合眼部的喇叭形罩体81。喇叭形罩体81由弹性材质制成。喇叭形罩体81安装于喷嘴53出口处所述眼罩08为软性具弹性材质制成,可对眼部周边皮肤减小压迫感提高舒适度。喇叭形罩体81出气口一侧的边缘上设置有的外卷边82。上述眼罩08雾化出气口边缘呈外卷边,是根据人体工学而设计,可较好贴合眼部整个眼窝位置,避免药液从眼部边缘漏出,眼罩08整体从雾化进气口至雾化出气口由窄变宽设计且出气口近眼部边缘加长眼罩08长度,不仅减缓雾气对眼睛的喷射力使雾化液喷出时雾更柔和,而且让药液飘散的雾能够更均匀更广,眼睛接触吸收药液面积更大,眼罩08为可旋转设计,适用于左右眼,眼罩08为独立可更换部件,也方便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喷嘴53外侧上设置有与喇叭形罩体81紧固连接的加强肋83。喷嘴53上设置有喷嘴53内部与外部空气相通的气压平衡孔84。上述气压平衡孔,在雾化作用时外接雾化眼罩08时可保证贴合眼部的眼罩08内气压与外部气压平衡一致,对眼部雾化时与
正常状态下无异常压力感,同时保证雾气能顺利进入到眼部。
34.应用时,雾化片56采用微网片,颗粒细腻,更容易吸收符合医用标准;便携小巧,便于随时随地携带使用;机身全密封防水设计眼罩08边缘卷边设计,药液杯03保护上盖01即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作为药液观察窗口11眼罩08是根据人体工学而设计更贴合眼部位置。另外,整体结构便携小巧,便于随时随地携带使用,机身全密封防水设计,便于清洁消毒,微网片雾化法将药物通过雾化成更细小颗粒能充分与眼结膜、角膜充分直接地接触渗透入眼部,具有奏效较快,药物用量较小,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且眼罩08完全罩住患眼,雾化面积覆盖整个眼部以使药液充分地发挥其作用,雾化法进行眼部给药,能有效缩短病程,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