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2948发布日期:2021-07-20 16:01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宫颈锥切术后护理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



背景技术:

宫颈锥切术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也就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宫颈锥切术一方面是为了作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术后宫颈创面出血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其次为宫颈管狭窄、粘连;宫颈管狭窄或粘连约有1%~5%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宫颈粘连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超过50岁及锥切深度超过2cm有关,患者有出现痛经、月经潴留、以及闭经或月经期出现棕色或黑色阴道点滴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防止术后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会在引道内塞入纱布止血,并在纱布中间插入一根尿管,但是这种方式纱布浸入血液后很容易脱落,并且止血效果不理想;尿管也容易脱落;目前有针对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的专利设计,但是该设计也存在一些缺陷:1、该设计中间的尿液引流管为硬直管,直接从尿道内伸出引道外,硬质的尿液引流管留置在阴道外的部分会给患者行动造成不便;2、该设计仅依靠普通止血纱布进行止血,止血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该装置中部的尿液引流杆设计有两部分,锥形支撑块连同尿液引流杆一起置入阴道后,伸在阴道外后半部分的硬质尿液引流杆可以拆卸,换上软引流尿管,软引流尿管比较好固定同时不会给患者造成不适;该装置设计的锥形支撑块外壁包覆软硅胶层,不会给患者造成不适感,锥形支撑块上开有很多渗药孔,锥形支撑块内部有夹层,夹层内填充药敷棉,将药液充入夹层内被药敷棉吸收,药液又从渗药孔与创面接触,起到比较好的止血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引流杆、下部引流杆、锥形支撑块、弹性气囊、引液软管;

所述上部引流杆下端可拆卸的连接下部引流杆,上部引流杆外壁上可活动的套接着锥形支撑块;上部引流杆靠近端部的位置外壁上连接弹性气囊;上部引流杆下端可拆卸的连接引液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引流杆右边侧壁内开有充气通道,充气通道上端与弹性气囊连通,下端从上部引流杆侧壁引出并连接密封阀;上部引流杆头端处的侧壁上开有引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支撑块外壁上包覆软硅胶层;锥形支撑块内部开有夹层,夹层内填充药敷棉;锥形支撑块外壁上开有很多渗药孔;锥形支撑块下端部开有注药口并与夹层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中部的尿液引流杆设计有两部分,锥形支撑块连同尿液引流杆一起置入阴道后,伸在阴道外后半部分的硬质尿液引流杆可以拆卸,换上软引流尿管,软引流尿管比较好固定同时不会给患者造成不适;

2、该装置设计的锥形支撑块外壁包覆软硅胶层,不会给患者造成不适感,锥形支撑块上开有很多渗药孔,锥形支撑块内部有夹层,夹层内填充药敷棉,将药液充入夹层内被药敷棉吸收,药液又从渗药孔与创面接触,起到比较好的止血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图3是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的上部引流杆和下部引流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3;

图5是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的上部引流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的锥形支撑块;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部引流杆,101-引流孔,102-充气通道,2-下部引流杆,3-锥形支撑块,301-夹层,302-注药口,303-渗药孔,4-弹性气囊,5-引液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引流杆1、下部引流杆2、锥形支撑块3、弹性气囊4、引液软管5;

所述上部引流杆1下端可拆卸的连接下部引流杆2,上部引流杆1外壁上可活动的套接着锥形支撑块3;上部引流杆1靠近端部的位置外壁上连接弹性气囊4;上部引流杆1下端可拆卸的连接引液软管5;

所述上部引流杆1右边侧壁内开有充气通道102,充气通道102上端与弹性气囊4连通,下端从上部引流杆1侧壁引出并连接密封阀;上部引流杆1头端处的侧壁上开有引流孔101;

所述锥形支撑块3外壁上包覆软硅胶层;锥形支撑块3内部开有夹层301,夹层301内填充药敷棉;锥形支撑块3外壁上开有很多渗药孔303;锥形支撑块3下端部开有注药口302并与夹层301相通。

具体使用方法:使用前,通过锥形支撑块上的注药口向锥形支撑块夹层中的药敷棉注入药液;使用时保持下部引流杆与上部引流杆连接,锥形支撑块位于靠近上部引流杆端部的位置,将锥形支撑块、上部引流杆、下部引流杆一同置入患者宫颈内,当锥形支撑块到达宫颈创面部位,上部引流杆头端到达宫颈口处时,手持下部引流杆推动上部引流杆,将上部引流杆上的弹性气囊送进宫颈口后的宫腔内,然后通过充气通道向弹性气囊内充气,使弹性气囊在宫腔内充起;此时锥形支撑块将宫颈创面支撑起来;将下部引流杆从上部引流杆上拆卸下来,并将引液软管安装在上部引流杆上;患者的尿液可以从上部引流杆的引流孔经过上部引流杆和引液软管排出体外;锥形支撑块对宫颈创面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黏连,锥形支撑块内的药敷棉中的药液可以通过渗药孔对宫颈创面进行药敷治疗,加快止血和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1、该宫颈锥切术后预防宫颈黏连及创面出血装置中部的尿液引流杆设计有两部分,锥形支撑块连同尿液引流杆一起置入阴道后,伸在阴道外后半部分的硬质尿液引流杆可以拆卸,换上软引流尿管,软引流尿管比较好固定同时不会给患者造成不适;

2、该装置设计的锥形支撑块外壁包覆软硅胶层,不会给患者造成不适感,锥形支撑块上开有很多渗药孔,锥形支撑块内部有夹层,夹层内填充药敷棉,将药液充入夹层内被药敷棉吸收,药液又从渗药孔与创面接触,起到比较好的止血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