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床可固定陪护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3488发布日期:2021-06-08 16:5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床可固定陪护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床可固定陪护凳,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儿童输液室接收的是0至14周岁的患儿,都需要家属的陪护,一名患儿的陪护人员都希望有多张陪护凳供其使用。但由于接收的患儿多、环境拥挤,基于人性化服务,只能满足“一床一凳”。目前使用的是普通方凳,有的家属出于自我方便的目的,一床占用多张凳子,不愿让出凳子,导致其他人无凳使用,由此引发的相互之间的吵架,甚至打架事件,而护士又忙于日常工作来不及劝导,严重影响服务满意度和医疗秩序。目前少数医院采用取消陪护凳或者用铁链固定方凳的方式,以上两种方式弊端都存在一定弊端,不设置陪护凳导致陪护人员站着或坐在地上,不利于人性化设计,而采用铁链固定易引起绊倒摔跤意外,同时输液架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对于过道较窄的病房来说,容易发生绊倒事故。鉴于此,我们提出输液床可固定陪护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床可固定陪护凳,其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医疗床以及安装在医疗床一侧的陪护凳,其特征在于:陪护凳与医疗床连接;陪护凳的凳脚处设有第一插孔;医疗床设有合页,合页设有第二插孔;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之间使用连接杆连接。
4.进一步的,医疗床包括床板、背板、两个侧板和挡板;背板、两个侧板和挡板围绕于床板的四周;合页的未设有插孔的面固定于侧板,合页转轴竖直。
5.进一步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为圆环,其使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并分别凸出于凳脚和合页。
6.进一步的,连接杆呈倒u型状,一端插入第一插孔中,另一端插入第二插孔中,
7.进一步的,侧板和背板分别设有输液杆。
8.进一步的,侧板和背板顶部开设伸缩孔,伸缩孔内设有伸缩杆;伸缩孔呈蝌蚪状,伸缩杆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挂杆。
9.进一步的,挂杆与伸缩杆的夹角为30度。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输液床可固定陪护凳,通过设置连接杆,方便对陪护凳的角度进行调整,并利用第一限位垫以及第二限位垫对陪护凳进行固定,防止将陪护凳搬离医疗床附近。
12.2、该输液床可固定陪护凳,通过在床体多个方位设置高度可升降的伸缩杆,便于不同方位以及高度的输液瓶的悬挂。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孔和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陪护凳和合页的爆炸图,
16.图中:1

医疗床,2

陪护凳,3

第一插孔,4

合页,5

第二插孔,6

连接杆,11

床板,12

背板,13

侧板,14

挡板,71

伸缩孔,72

伸缩杆,73

挂杆,61

限位垫。
具体实施方式
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医疗床1,医疗床1包括两块相对树立的侧板13和一块背板12,以及一块床板11和挡板14。它们形成常规的床体。在侧板13和背板12的顶部,分别设有一个伸缩孔71,伸缩孔71如图2和图1中所示,伸缩孔71的顶部呈圆形边缘设有一个矩形,整体呈蝌蚪状。内部为圆筒状,其半径等于圆心到矩形最外侧边的距离。在伸缩孔71中,设有伸缩杆72,伸缩杆72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挂杆73。挂杆73位于同一竖直线。挂杆73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不超过伸缩孔71。当需要使用挂杆时,将伸缩杆72从伸缩孔71中拔出,高度合适时,旋转伸缩杆72,挂杆73卡于伸缩孔71的圆形边缘处,实现限位。当不需要使用挂杆时,旋转伸缩杆72,使得挂杆73对准伸缩孔71的矩形孔,插入伸缩孔71中。挂杆73的高度大于伸缩孔71的深度。
19.医疗床1的侧板13处设有合页4。合页4为现有技术中的合页,但在它的一侧增设了第二插孔5,没有插孔的一侧固定于侧板13上。陪护凳2的凳腿设有同样的第一插孔3。第一插孔3和第二插孔5之间使用u型的连接杆6连接。u型杆6的末端焊接固定有限位垫61,限位垫61的直径大于第一插孔3和第二插孔5的直径,可以防止陪护凳与床体分离。当需要使用时,将防护凳从床底拉出,当不需要使用使,旋转塞入床底收纳。
20.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21.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22.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23.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