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静脉造影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27033996发布日期:2021-10-24 06:0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静脉造影辅助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肢静脉造影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选择注射针头经足背静脉通过高压枪注入造影剂,造影剂顺着静脉血管自然缓慢的从足背向上流经髂静脉,由于血管越往上血管越粗,并随着距离越来越长,造影剂从足背流到大腿上段静脉时造影剂被血液稀释,变淡,图片显影不清,影响观察,传统的方式是在造影检查时,采取人工按压小腿的方式,让造影剂快速流动,减少被血液的稀释作用,这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力,对力量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触发的下肢静脉造影辅助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静脉造影辅助装置包括主体、第一挤压装置、第二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用于挤压左侧小腿的第一连接体、用于挤压小腿右侧的第二连接体、用于连接的第三连接体以及可以和所述第三连接体配合的第四连接体,所述第一挤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内、所述第二挤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体内。
5.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造影检查时,能够让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完成按压装置的触发,从而让医护人员在实际检查中,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留意在按压时间以及按压时机的选择上,在对称位置设有两个按压装置,能够让按压更加均匀以及全面,进一步增加按压效果。
6.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挤压装置包括弹射装置以及用于挤压腿部的挤压垫,所述挤压垫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挤压垫表面设有魔术贴;挤压垫内部设有弹簧,能够让挤压的力度更加均匀,增加挤压垫和小腿的接触面积,挤压垫表面设有魔术贴可以安装无菌布,减少患者之间在检测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和所述第三连接体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四连接体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以及第四连接体之间通过弹簧件相互连接,能够让实用新型使用不同腿部粗细,增加适用人群,同时弹性件还能够向内提供一定的收缩力。
8.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体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套环,所述第三连接体上设有多个和所述套环相配合的钩扣;套环和钩扣可以相互配合,从而让套环可以更好的勾住钩扣,并且设计的多个钩扣可以让实用新型闭合成不同的大小。
9.优选的,所述弹射装置包括激发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与所述挤压
垫相互连接的滑动杆、用于所述滑动杆滑动的管体、用于推动所述滑动杆的动力板,所述动力板通过第二弹簧和所述管体内壁连接,所述管体顶端设有防脱凸部,所述滑动杆底端设有和所述防脱凸部配合的第一凸起;动力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给滑动杆提供推力,而第一凸起和防脱凸部相互结合,保证滑动杆不会从管体中脱落。
10.优选的,所述管体侧壁开有孔洞,所述管体内壁开有逐渐加深的第一轨道,所述管体外壁开有逐渐变浅的第二轨道;管道内壁和管道外壁开设的轨道能够让限位装置和激发装置更好的相互配合。
11.优选的,所述动力板两端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三弹簧、与所述第三弹簧相连的第一横杆、设于所述第一横杆顶端的滚球,所述滚球可以在所述横杆的固定下在所述第一轨道内滚动;动力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滑动杆向上运动时,第一横杆会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和管道内壁相接触,第一横杆顶端设置的滚球可以在第一轨道内滑动,从而减少第一横杆和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在完成触发之后,人力将按压垫连同滑动杆往管体内推动,当第一横杆在所述孔洞位置时,第一横杆会在第三弹簧的推动下,将第一横杆卡在孔洞内,后续只需要将第一横杆从孔洞内推出,就能够持续触发。
12.优选的,所述激发组件包括第一激发部、第二激发部以及激发连接杆,所述第一激发部和所述第二激发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激发部包括第一激发板、与所述第一激发板相连的第二横杆、与所述横杆连接的第一直杆;第一激发部和第一限位部相互配合、第二激发部和而限位相互配合,从而在激发连接杆的带动下,能够同时实现两侧的同时限位和同时激发。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激发板可以在所述第二轨道内滑动,所述第一激发板设有多组弹性小球,所述第一激发板设于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槽体内壁设有滑动凹槽,所述第一激发板设有于滑动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激发板通过第四弹簧和所述槽体底端内壁相互连接,第一激发板沿着第二轨道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激发板会缓慢挤压滚球,将第一横杆向管体内挤压,而第一激发板上所设置的弹性小球会随着第一激发板向下运动不断和相第一横杆施加压力,在第一弹性小球和第一横杆上的滚球碰撞时,弹性小球会将管球向孔洞内侧推动,而第一横杆会在动力板下所连接的弹簧的作用下,有着向上运动的趋势,当滚球被稍稍挤入孔洞内之后,滚球就会被动力板向上推着,从而在孔洞内壁发生滚动,进而从孔洞内脱落,而被完全的挤压到孔洞内,而在完成了激发之后,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激发板则会复位,凹槽和第二凸起配合可以保证第一激发板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让设有弹性小球一面一直在第二轨道内滑动。
14.优选的,所述第一直杆于所述第二槽体内滑动,所述第一直杆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横杆在所述第一槽体内运动,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一激发板连接,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激发板运动;通过第一直杆带动第二横杆在第一槽体内运动,可以改变推力的方向,从而让激发可以在主体的表面推动第一直杆,就能够完成激发。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造影检查时,能够让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完成按压装置的触发,从而让医护人员在实际检查中,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留意在按压时间以及按压时机的选择上,在对称位置设有两个按压装置,能够让按压更加均匀以及全面,进一步增加按压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9.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20.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图。
21.图6为图2中d处放大图。
22.图7为管体剖面图。
23.图8为图7中e处放大图。
24.图9为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相交处剖面图。
25.图10为图9中f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27.如图1

10所示,一种下肢静脉造影辅助装置,包括主体1、第一挤压装置2、第二挤压装置3,所述主体1包括第一连接体11、第二连接体12、第三连接体 13、第三连接体13,所述第一连机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12通过第一弹性件15 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11和所述第三连接体13通过第二弹性件1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11和所述第四连接体14通过第三弹性件17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 11、第二连接体12、第三连接体13以及第四连接体14由一种柔软度优良的橡胶材料组成,所述第一弹性件15、第二弹性件16以及第三弹性件17结构相同,上述弹性件均由弹簧和包裹弹簧的塑料管道组成,所述第四连接体14未和所述第一连接体11连接的一侧设有连接柱141,所述连接柱141顶端设有套环142,所述第三连接体13顶端以及内侧设有多个钩扣131,所述套环142可以钩挂在所述钩扣131内。所述第一连接体11设有第一安装口119、所述第二连接体12 设有第二安装口129
28.所述第一挤压装置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口88内壁上,所述第二挤压装置3 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口99内壁上,所述第一挤压装置2和所述第二挤压装置3相同,所述第一挤压装置2包括挤压垫22和弹射装置21,所述挤压垫22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1内侧,用于挤压患者小腿,所述挤压垫22下端和所述弹射装置 21连接。所述挤压垫22为一种中空的海绵垫,所述挤压垫22包面设有魔术贴 222,所述挤压垫22内部设有多个第一弹簧221。
29.所述弹射装置21包括激发组件5和弹射组件,所述弹射组件包括滑动杆41、管体42、第二弹簧43、动力板44,所述滑动杆41顶端和所述挤压垫22底端相互连接,所述滑动杆41底端设有第一凸起411,所述管体42顶端设有防脱凸部 421,所述动力板44设于所述滑动杆41下端一侧,所述动力板44和所述管体 42底部通过所述第二弹簧43连接,所述管体42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1内。所述管体42内壁设有第一轨道423、所述管体42外壁设有第二轨道424,所述管体42中间设有两个贯穿管壁的孔洞522,所述第一轨道423从第二凸起515下侧位置延伸至所述孔洞522上,所述第一轨道423从第二凸起515下侧位置延伸至所述孔洞522时深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轨道424从所述管道下端延伸至所述孔洞522上,所述第二轨道424从所述管道下端延伸至所述孔洞522时深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一连接体11在和所述管体
42连接的两侧设有第一槽体516和第二槽体518,所述第一槽体516设于所述第二轨道424一侧,所述第二槽体518从所述第一连接体11上面向下开设,所述第二槽体518和所述第一槽体516相交,所述第一槽体516内设有凹槽517。
30.所述动力板44上设有第一限位部441和第二限位部442,所述动力板44两端设有开口555,所述第一限位部44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42设于所述动力板44 两端开口555内,用于在两侧同时对动力板44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部441 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4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部441包括第三弹簧444、第一横杆445、滚球446,所述第一横杆445和所述动力板44通过第三弹簧444连接,所述第一滚球446设于所述第一横杆445顶端,所述第一横杆445上设有两个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开有小孔666,所述小孔6贯穿有一根辊体7,所述滚球 446被所述辊体7贯穿,所述第一横杆445在第三弹簧444的挤压下会将所述滚球446顶在所述第一轨道423内,从而动力板44在管体42内上下运动时,滚球 446能够在第一轨道423内上下滚动。
31.所述激发组件5包括第一激发部51、第二激发部52、激发连接杆53,所述第一激发部51和所述第二激发部5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激发部51用于激发所述第一限位部441、所述第二激发部52用于激发第二限位部442,所述激发连接杆5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激发部51和所述第二激发部52。
32.所述第一激发部51包括第一激发板511、第二横杆512、第一直杆513、第四弹簧519,所述第一激发板511设于所述管体42一侧,能够在所述第一槽体 516内滑动,所述第二横杆512和所述第一激发板511连接,所述第一直杆513 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杆512相连,所述第一直杆513另一端和所述激发连接杆53 相连。
33.所述第一激发板511顶端通过第四弹簧519和所述第一槽体516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激发板511整体呈现上窄下宽的特点,所述第一激发板511设有弹性小球5003、第二凸起515,所述弹性小球5003设于所述第一激发板511和所述第二轨道424相互接触的一面,所述第一激发板511在复位状态下,顶端最宽部分和所述第二轨道424贴合,所述弹性小球5003此时被挤压至向内形变,而与孔洞522正对部分则与第二轨道424相分离,所述第二凸起515可以和所述防脱凸部421相互配合,保证第一激发板511在移动过程中和所述第二轨道424的相对位置和相对方向不会产生变化。
34.当需要进行造影检测时,将患者被挤压的小腿放入第一连接体11、第二连接体12、第三连体、第四连接体14所围成的圆环内,然后按照患者的腿型,将套环142扣在合适的钩扣131内,之后在需要挤压患者小腿时,同时向上推动第一挤压装置2和第二挤压装置3的激发连接杆53,然后第一激发板511就会在激发连接杆53的引导下向下运动,从而第一激发板511会沿着第二轨道424向下滑动,进而逐渐靠近从孔洞522中伸出的第一横杆445,然后第一激发板511 会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将第一横杆445往孔洞522内挤压,而第一激发板511 表面所设有的弹性小球5003会进一步挤压第一横杆445,第一横杆445在挤压下会开始向孔洞522内运动,在第一横杆445顶端的滚球446不会被弹性小球 5003所挤压时,滚球446已经被挤压到孔洞522靠内的位置,而第二弹簧43在不断的推动动力板44,所以第二横杆512一直被向上的力所推动,此时顶端的小球在向上推动时,不会固定在孔洞522内,而是会沿着第一轨道423向上滑动。
3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