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检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4771发布日期:2021-06-01 23:3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检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化内科检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患者在进行消化内科检查时,病人会被要求侧卧在病床上,有时也会有助手会帮助病人保持一定姿势,这样不仅增加了助手的工作量,同时还影响检查的精准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内窥镜插入患者嘴中,这样往往会造成患者的不适,造成患者呕吐,现有的消化内科辅助检查装置,由于患者在病床上呕吐时很容易造成呕吐物飞溅,污染病房器材,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以解决检查过程中需要患者保持一定姿势,同时会出现呕吐造成的呕吐物飞溅,污染病房器材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包括检查床本体、收纳装置和活动头托,所述收纳装置与检查床本体卡接,所述活动头托一端与检查床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置于所述收纳装置顶平面上方;所述活动头托上设置有套杆和可围绕套杆圆周活动的套筒,所述的套杆一端与检查床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套杆靠近检查床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套筒靠近限位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曲面头箍,所述套筒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曲面头箍,所述第一曲面头箍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头箍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套筒靠近限位板的一端设置有插销;

所述收纳装置设置有底座和固定连接于底座顶平面上方的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空腔,所述箱体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收纳槽、第二收纳槽、储水箱和废水箱,所述的第一收纳槽、第二收纳槽和储水箱分别与箱体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位于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之间,所述出水槽的顶平面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顶平面和第二收纳槽的顶平面处于一个平面上,所述废水箱位于箱体内部且与箱体底平面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收纳槽内设置有第一废水管,所述的第一废水管与废水箱相贯通,所述第二收纳槽内设置有第二废水管,所述的第二废水管与废水箱相贯通,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一收纳槽相贯通,所述第二抽水泵上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与第二收纳槽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等直径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插销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插销杆,所述插销杆的外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标识,所述标识靠近限位板外侧且与通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套杆靠近第二曲面头箍的一端设置有圆形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检查床本体靠近活动头托的一端两侧设置有卡勾,所述的箱体靠近限位板的一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勾对应的卡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为个,分别位于底座的底平面下方。

优选的,所述套杆靠近限位板的一端与检查床本体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活动头托上设置有套杆和可围绕套杆圆周活动的套筒,套杆上设置有限位板,套筒上设置有第一曲面头箍、第二曲面头箍和插销,需要患者做出一定姿势时,转动套筒,带动第一曲面头箍和第二曲面头箍圆周活动,同时按标识指示将插销杆插入通孔内进行固定,这样可以提高检查的精准度,同时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收纳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当患者出现呕吐现象时,呕吐物会进入第一收纳槽或第二收纳槽内,此时打开第一抽水泵或第二抽水泵,储水箱中的水经第一出水管或第二出水管对呕吐物进行冲洗,使呕吐物进入废水箱内,这样可以避免呕吐物污染器材,减少污染;箱体上设置有卡环,可以自由与检查床本体上卡勾卡接,检查结束后,医护人员可以推动收纳装置到底指定位置统一对呕吐物集中消毒处理,降低交叉感染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头托的侧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纳装置的侧视图示意图。

图中:1、检查床本体;101、卡勾;102、卡环;2、收纳装置;201、底座;202、箱体;203、第一收纳槽;204、第二收纳槽;205、储水箱;206、废水箱;207、第一废水管;208、第一抽水泵;209、第二抽水泵;210、第一出水管;211、第二出水管;212、万向轮;213、第二废水管;3、活动头托;4、套杆;401、限位板;402、通孔;403、标识;404、限位凸块;5、套筒;501、第一曲面头箍;502、第二曲面头箍;503、插销;504、插销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消化内科检查辅助装置,1、包括检查床本体1、收纳装置2和活动头托3,所述收纳装置2与检查床本体1卡接,所述活动头托3一端与检查床本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置于所述收纳装置2顶平面上方;所述活动头托3上设置有套杆4和可围绕套杆4圆周活动的套筒5,所述的套杆4一端与检查床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套杆4靠近检查床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401;所述套筒5靠近限位板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曲面头箍501,所述套筒5远离限位板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曲面头箍502,所述第一曲面头箍50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头箍502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套筒5靠近限位板401的一端设置有插销503。

所述收纳装置2设置有底座201和固定连接于底座201顶平面上方的箱体202,所述箱体202具有空腔,所述箱体202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收纳槽203、第二收纳槽204、储水箱205和废水箱206,所述的第一收纳槽203、第二收纳槽204和储水箱205分别与箱体202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205位于第一收纳槽203和第二收纳槽204之间,所述出水槽205的顶平面与所述第一收纳槽203的顶平面和第二收纳槽204的顶平面处于一个平面上,所述废水箱206位于箱体202内部且与箱体202底平面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收纳槽203内设置有第一废水管207,所述的第一废水管207与废水箱206相贯通,所述第二收纳槽204内设置有第二废水管213,所述的第二废水管213与废水箱206相贯通,所述储水箱205内设置有第一抽水泵208和第二抽水泵209,所述第一抽水泵208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210,所述第一出水管210与第一收纳槽203相贯通,所述第二抽水泵209上设置有第二出水管211,所述第二出水管211与第二收纳槽204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40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等直径的通孔402。

优选的,所述插销503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插销杆504,所述插销杆504的外直径小于所述通孔402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40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标识403,所述标识403靠近限位板401外侧且与通孔402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套杆4靠近第二曲面头箍502的一端设置有圆形限位凸块404,所述限位凸块404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5的外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检查床本体1靠近活动头托3的一端两侧设置有卡勾101,所述的箱体202靠近限位板401的一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勾101对应的卡环102。

优选的,所述底座201上设置有若干万向轮212,所述万向轮212设置为4个,分别位于底座201的底平面下方。

优选的,所述套杆4靠近限位板401的一端与检查床本体1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患者接受检查时,身体平躺在检查床本体上,头部枕在第一曲面头箍和第二曲面头箍内,需要做出一定姿势时,将插销杆从通孔中拉出,转动套筒,按照标识指示,调整角度,到达指定位置,将插销杆重新插入通孔内,套筒固定,进行下一步检查,在检查中,若患者出现呕吐现象,呕吐物会进入第一收纳槽或第二收纳槽内,此时启动第一抽水泵或第二抽水泵,储水箱内的水经由第一出水管或第二出水管进入第一收纳槽或第二收纳槽内,对呕吐物进行冲洗,呕吐物经第一废水管或第二废水管进入废水箱内,待检查结束后,医务人员操作卡环,将卡环从卡勾中抽出,使收纳装置与检查床本体分离,推动到指定位置进行消毒处理。

本技术方案中:活动头托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但可充分满足消化内科日常检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查装置不能较好按照一定姿势固定患者的缺陷,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收纳装置对比现有技术,一方面可以解决现有装置收纳呕吐物容量有限的问题,另一方面,设置的出水管可以有效冲洗呕吐物,减少异味;收纳装置可与检查床本体分离,可对呕吐物集中处理,更加安全卫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