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6724发布日期:2021-08-17 13:47阅读:86来源:国知局
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女性卫生用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扇尾卫生巾生产设备主要加工工序,如图10所示,有:木浆经粉碎机粉碎,加入高分子混合,在成型鼓上成型为条状,再用卫生纸包覆条状绒毛浆,经过压实和内切,变成芯体;两侧拒水布对切后,分别与面层两侧复合,复上导流层后与芯体复合,然后经过导流槽压出导流槽形状,经过周封,复合上离型纸后外切成型,护翼翻折后贴上护翼离型纸,经过90°旋转后,与小包膜复合,三折后贴上快易贴,通过小包封合后切断出成品。

上述设备将拒水布直接切成直条形,直条形的拒水布复合到面层上,面层复上导流层后再与芯体复合。采用的芯体前部为直条形,后部为扇尾形,采用直条形的拒水布复合到面层上,将会导致芯体扇尾两侧的弧形部分无法吸收液体,降低扇尾的吸液面积,扇尾的利用率不高,在使用时,还容易发生侧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其目的在于提高扇尾芯体的吸液面积。

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包括芯体加工装置、防漏面层加工装置以及导流层复合装置,所述防漏面层加工装置包括:

第一放卷辊,用于放卷拒水无纺布;第二放卷辊,用于放卷中间面层;所述第一放卷辊和所述第二放卷辊的放卷路径交汇;

第二辊切总成,位于所述第二放卷辊的放卷路径上,用于将所述中间面层分切,使得中间面层的前部为直条形,后部为扇尾状;第一辊切总成,位于所述第一放卷辊的放卷路径上,用于将所述拒水无纺布分切成两条对称的防漏隔边,所述防漏隔边的前部为直条形,后部具有和所述中间面层扇尾状相对应的弧度边缘;

复合辊,位于所述第一放卷辊和所述第二放卷辊的放卷路径交汇处,用于将分切后的两条所述防漏隔边对称的复合到分切后的所述中间面层的两侧;

所述第一辊切总成和所述第二辊切总成均呈圆柱形,圆周侧面上至少分别固定两个切刀;沿圆柱轴线方向所述切刀为圆环状;沿垂直圆柱轴线方向,两个所述切刀向相互远离的方向上分别设置弧形刀,其余部分两个所述切刀为相互平行的直线;

所述第一辊切总成和所述复合辊之间的放卷路径上设置刮胶机构,所述刮胶机构用于将结构胶添加到所述防漏隔边上。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切总成和所述刮胶机构之间设置第一吸风排废装置。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辊切总成和所述复合辊之间设置第二吸风排废装置。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刮胶机构包括第一刮胶枪和第二刮胶枪,所述第一刮胶枪用于将结构胶添加到所述防漏隔边前部的直条形边缘处,所述第二刮胶枪用于将结构胶添加到所述防漏隔边后部的弧度边缘处,所述直条形边缘处和所述弧度边缘处的结构胶位于同一侧。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刮胶枪为偶数个,对称分布。

一种实施例中,同一侧的所述第二刮胶枪错位分布。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漏隔边上添加的结构胶宽3-10mm。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刮胶机构位于所述拒水无纺布和所述中间面层之间。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面层为亲水材料或半拒水材料。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拒水无纺布和所述中间面层的中间轴线投影对齐。

依据上述实施例中的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由于设置第一辊切总成,使得防漏隔边的前部为直条形,后部具有和中间面层扇尾状相对应的弧度边缘。分切后的防漏隔边更好的和前部为直条形后部为扇尾状的中间面层相复合,提高卫生巾芯体层的吸液面积,高效吸收的同时,还能避免局部吸液压力大、吸液缓慢的问题。圆柱形的第一辊切总成和第二辊切总成,转动过程中,切刀对拒水无纺布和中间面层进行切割,弧形刀部分切出弧度,使得中间面层的后部为扇尾状,拒水无纺布的后部具有和中间面层后部扇尾状相匹配的弧度边缘,其余切刀将拒水无纺布和中间面层的前部切成直条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刮胶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辊切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辊切总成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辊切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拒水无纺布分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中间面层分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拒水无纺布和中间面层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分切后拒水无纺布的刮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第一放卷辊、2.第二放卷辊、3.拒水无纺布、4.中间面层、5.第一辊切总成、6.第二辊切总成7.第一刮胶枪、8.第二刮胶枪、81.外侧刮胶枪、82.内侧刮胶枪、9.复合辊、10.第一吸风排废装置、11.第二吸风排废装置12.切刀、13.弧形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如图10所示,现有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图。本申请生产设备与现有生产设备的区别在于如图10中虚线框选处对应的防漏面层加工装置,其余结构,例如芯体加工装置、导流层复合装置、分切设备、包装设备等,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如图1-9所示,本申请的防漏面层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放卷辊1,用于放卷拒水无纺布3;第二放卷辊2,用于放卷中间面层4;第一放卷辊1和第二放卷辊2的放卷路径交汇。

第二辊切总成6,位于第二放卷辊2的放卷路径上,用于将中间面层4分切,使得中间面层4的前部为直条形,后部为扇尾状(两侧为外凸的弧度轮廓)。第一辊切总成5,位于第一放卷辊1的放卷路径上,用于将拒水无纺布3分切成两条对称的防漏隔边,防漏隔边的前部为直条形,后部具有和中间面层4扇尾状相对应的弧度边缘。复合辊9,位于第一放卷辊1和第二放卷辊2的放卷路径交汇处,用于将分切后的两条防漏隔边对称的复合到分切后中间面层4的两侧。

第一辊切总成5和第二辊切总成6均呈圆柱形,圆周侧面上至少分别固定两个切刀12。沿圆柱轴线方向切刀12为圆环状;沿垂直圆柱轴线方向,两个切刀1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上分别设置弧形刀13,其余部分两个切刀12为相互平行的直线。第一辊切总成5和复合辊9之间的放卷路径上设置刮胶机构,刮胶机构用于将结构胶添加到防漏隔边上。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由于设置第一辊切总成5,使得防漏隔边的前部为直条形,后部具有和中间面层4扇尾状相对应的弧度边缘。分切后的防漏隔边更好的和前部为直条形后部为扇尾状的中间面层4相复合,提高卫生巾芯体层的吸液面积,高效吸收的同时,还能避免局部吸液压力大、吸液缓慢的问题。圆柱形的第一辊切总成5和第二辊切总成6,转动过程中,切刀12对拒水无纺布3和中间面层4进行切割,弧形刀13部分切出弧度,使得中间面层4的后部为扇尾状,拒水无纺布3的后部具有和中间面层4后部扇尾状相匹配的弧度边缘,其余切刀12将拒水无纺布3和中间面层4的前部切成直条形。

采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防侧漏卫生巾生产设备,所制得的防漏面层,使得芯体能获得更大的吸液面积,增大吸收速度,无论使用者是坐着、躺着或者随意翻身,液体沿着股沟流到后面,也会迅速被扇尾吸收掉,同时,防漏隔边可有效阻挡液体扩散到卫生巾边缘,避免了液体从尾翼溢出污染衣物的可能性。

如图3所示,第一辊切总成5的圆周侧面上设置两把切刀12,第一辊切总成5呈圆柱形,在不同的圆柱轴线位置处各设置一个切刀12。第一辊切总成5在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切刀12对拒水无纺布3进行分切。第一辊切总成5设置的圆周半径不同,同一轴线位置处的圆周侧面上可设置不同个数的切刀12,不同轴线位置处的切刀12个数相同,即第一辊切总成5的圆周侧面上设置偶数个切刀12。例如第一辊切总成5的半径较大时,圆周的周长较大,同一轴线位置处的圆周侧面上可以设置两个切刀12,具体切刀12个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如图5所示,第二辊切总成6的圆周侧面上设置两把切刀12,同理,根据第二辊切总成6圆柱半径的大小不同,也可设置4个、6个等偶数个切刀12。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辊切总成5和刮胶机构之间设置第一吸风排废装置10。如图6所示,被第一辊切总成5分切后的拒水无纺布3分成三块布,两侧为对称的周期性排列的防漏隔边,中间的拒水无纺布3在第一吸风排废装置10的作用下会被排掉,两侧防漏隔边沿着放卷路径向复合辊9输送。如图1所示,第一辊切总成5位于拒水无纺布3的上侧。第一吸风排废装置10位于拒水无纺布3上侧的第一辊切总成5和刮胶机构之间,也可以位于拒水无纺布3的下侧的第一辊切总成5和刮胶机构之间,具体位置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

如图4所示,第一辊切总成5上设置一把切刀12,切刀的结构相当于把图3中的两把切刀12相互靠近接触后所形成的结构,图3中的弧形刀13相互靠近接触后,形成一个梭形状的切刀。第一辊切总成5转动,切刀将拒水无纺布3切成两块布,第一吸风排废装置10将梭形状切刀部分切除的拒水无纺布排掉。设置至少一个导辊(未图示)将两块拒水无纺布3分开,向复合辊9输送并复合到中间面层4的两侧。采用图4中的切刀结构,更佳节省材料,排废时只需要将梭形状切刀部分切除的拒水无纺布排掉。

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辊切总成6位于中间面层4上侧,第二辊切总成6和复合辊9之间设置第二吸风排废装置11。第二吸风排废装置11可以在中间面层4的上侧,也可以在中间面层4的下侧,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如图7所示,经过第二辊切总成6分切后的中间面层4为三块布,中间的中间面层4被分切为前部直条形,后部为扇尾状的结构,且呈周期性排列。两侧的中间面层4被第二吸风排废装置11排掉,具体的,两侧的中间面层4分别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吸风排废装置11。中间的中间面层4沿着放卷路径向复合辊9输送。

如图2所示,一种实施例中,刮胶机构包括第一刮胶枪7和第二刮胶枪8,第一刮胶枪7用于将结构胶添加到防漏隔边前部的直条形边缘处,第二刮胶枪8用于将结构胶添加到防漏隔边后部的弧度边缘处,直条形边缘处和弧度边缘处的结构胶位于同一侧。具体的第一刮胶枪7设置两个,分别将结构胶添加到两侧对称分布的防漏隔边前部的直条形边缘处。

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刮胶枪8为偶数个,对称分布。具体的,一种实施例中,同一侧的第二刮胶枪8错位分布,错位分布的第二刮胶枪8用于将结构胶添加到防漏隔边后部的弧度边缘处。第二刮胶枪8,设置4个(包括两个内侧刮胶枪82和两个外侧刮胶枪81),添加结构胶的效果如图9所示,错位分布的第二刮胶枪8在不同弧度边缘处添加结构胶,第二刮胶枪8的个数根据弧度边缘的情况灵活选择,第二刮胶枪8的个数越多,添加的结构胶的形状越和弧度边缘吻合。

一种实施例中,防漏隔边上添加的结构胶宽3-10mm。具体的宽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可以选择5mm。

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例中,刮胶机构位于拒水无纺布3和中间面层4之间。刮胶机构将结构胶添加到拒水无纺布3靠近中间面层4的一侧,添加结构胶之后的拒水无纺布3和中间面层4向前输送至复合辊9进行复合。

一种实施例中,中间面层4为亲水材料或半拒水材料。具体的中间面层4为亲水的全棉材料,中间面层4亲水有益于液体的吸收,全棉材料具有较好的亲肤性。

一种实施例中,拒水无纺布3和中间面层4的中间轴线投影对齐。中间轴线投影对齐,有助于将两侧对称分布的防漏隔边对称的复合到中间面层4两侧。实际操作中,需控制第一放卷辊1和第二放卷辊2,使得拒水无纺布3和中间面层4具有相同的传送速度。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