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控式蒸煮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3391发布日期:2021-07-16 20:5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控式蒸煮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新型自控式蒸煮锅。


背景技术:

2.目前花叶类中药都需进行蒸煮工艺,目前主要以人工蒸煮为主,人力资源浪费大。且蒸煮后的花叶类中药,还需进行表面干燥,人工蒸煮会造成花叶类等轻质药材的生产加工过程不能连续,整体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水平、人力资源的节省效果均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自控式蒸煮锅,其具有能自动对花叶类药材蒸煮和保温的好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控式蒸煮锅,包括机架、蒸煮锅还包括自动翻转装置、加热系统、保温系统、锅体组件、冷凝水排放系统,自动翻转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与锅体组件连接,用于使锅体组件摆动,加热系统与锅体组件的内部底侧连通,用于提高锅体组件内部的温度,保温系统设置在锅体组件的内壁上,用于保持锅体组件内部的温度,冷凝水排放系统设置在锅体组件的内侧底部,用于排出锅体组件内部产生的冷凝水。
5.进一步地,自动翻转装置包括传动电机、联轴器、定位板、行程开关,传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锅体组件连接,定位板设置在联轴器上,定位板随联轴器转动的过程中触发行程开关,锅体组件相对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
6.进一步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物料托盘,物料托盘设置在锅体内部。
7.进一步地,加热系统包括锅体进气阀、排空口、蒸汽连接管路及温度传感器,蒸汽连接管路与锅体的内部连通,且通过锅体进气阀实现通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锅体的内侧底部。
8.进一步地,保温系统包括夹层、夹层蒸汽管路、夹层蒸汽阀、排气口,夹层蒸汽管路设置在夹层中,夹层设置在锅体的内壁上,夹层蒸汽阀实现夹层蒸汽管路的通断。
9.进一步地,夹层蒸汽阀、锅体进气阀通过三通阀连接。
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系统给花叶类药材实现自动蒸煮,再通过保温系统给花叶类药材在恒温温度下表面干燥。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锅体的剖断图;
14.图3是定位板与行程开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机架;2、传动电机;3、联轴器;4、定位板;5、行程开关;6、锅体进气阀;7、排空口;8、蒸汽连接管路;9、夹层蒸汽管路;10、夹层蒸汽阀;11、排气口;12、保温层;13、
冷凝水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新型自控式蒸煮锅,包括机架1、自动翻转装置,加热系统、保温系统、锅体组件。
18.其中,锅体组件包括锅体、物料托盘,物料托盘处于锅体的内部,用于盛放需蒸煮的花叶类药材。锅体的转轴通过轴承相对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在自动翻转装置的作用下,锅体可以沿转轴摆动。
19.如图1和图3所示,自动翻转装置包括传动电机2、联轴器3、定位板4、行程开关5。传动电机2通过联轴器3与锅体的转轴连接,定位板4固定在联轴器3上,并随联轴器3的转动而转动,定位板4相对于两个联轴器3转动,在定位板4转动的过程中,定位板4接触行程开关5,从而由控制系统控制传动电机2停转或反转。两个行程开关5分别控制传动电机2的正反转。锅体倾斜出料时,电机根据出料设定时间到达后自动反转,使锅体回到生产位置。
20.如图1所示,加热系统包括锅体进气阀6、排空口7、蒸汽连接管路8及温度传感器。蒸汽连接管路8与锅体的内部连通,且设置在锅体的底部,锅体进气阀6用于控制蒸汽连接管路8的通断。通过蒸汽连接管路8向锅体内部充蒸汽,蒸汽给物料托盘上的花叶类药材加热,花叶类药材表面的水受热从排空口7排出。
21.在锅体的底部设有冷凝水排放系统,冷凝水排放系统包括冷凝水排放口13,蒸汽连接管路8中通入到锅体中的蒸汽受冷自动冷凝下落,从冷凝水排放口13排出锅体。
22.如图2所示,保温系统包括夹层、夹层蒸汽管路9、夹层蒸汽阀10、排气口11。夹层设置在锅体内壁上,夹层蒸汽管路9设置在夹层中,且通过夹层蒸汽阀10控制夹层蒸汽管路9中蒸汽的通断,排气口11是夹层蒸汽管路9中蒸汽的排放口。夹层蒸汽管路9中的蒸汽主要用于对锅体内部药材的保温,蒸汽实现保温热交换后,从排气口11排出。前述锅体进气阀6和夹层蒸汽阀10通过一个三通管实现连接,由一个总的蒸汽进口分别向蒸汽连接管路8和夹层蒸汽管路9充入蒸汽。
23.在锅体的内壁还设有保温层12,保温层12中填充保温材料,用于避免烫伤工作人员的手。锅体的内部底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内部的温度,可有效降低锅体内部通入的蒸汽量,防止锅体内压力过高。
2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