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敷料防漏固定贴

文档序号:25904548发布日期:2021-07-16 21:0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敷料防漏固定贴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敷料防漏固定贴。


背景技术:

2.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贴敷疗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患者接受。它不仅在外科、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显出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着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症,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
3.目前临床上中药敷贴在关节位置容易产生侧漏的问题,现提供一种中药敷料防漏固定贴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敷料防漏固定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中药敷料防漏固定贴,包括敷料存储层,所述敷料存储层上部设置有用于向其内部加药的可闭合设置的加料口;所述敷料存储层外侧套置有防漏层,所述防漏层与敷料存储层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防漏层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料口通过软质魔术贴设置在敷料存储层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防漏层两侧的搭扣,且搭扣上还设置有固定带。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漏层包括设置在内部的吸水层和贴置在吸水层外侧的透气层。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水层为高吸水性树脂制成。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气层为无纺布制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防漏层用于对加料口外漏的液体进行吸收;首先设置在敷料存储层上设置可闭合的加料口实现一级防漏,然后通过设置防漏层实现二级防漏,提高防漏的效果;敷料存储层和防漏层之间设置有间隙进而为渗出的敷料流出一定收集空间;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患者身上。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产生侧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中药敷料防漏固定贴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中药敷料防漏固定贴的俯视图。
15.图中:1

敷料存储层、2

加料口、3

防漏层、4

吸水层、5

透气层、6

搭扣、7

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中药敷料防漏固定贴,包括敷料存储层1,所述敷料存储层1上部设置有用于向其内部加药的可闭合设置的加料口2;所述敷料存储层1外侧套置有防漏层3,所述防漏层3与敷料存储层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防漏层3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
18.具体的,将敷料通过加料口2加入至敷料存储层1内部,通过设置防漏层3用于对加料口2外漏的液体进行吸收;首先设置在敷料存储层1上设置可闭合的加料口2实现一级防漏,然后通过设置防漏层3实现二级防漏,提高防漏的效果;敷料存储层1和防漏层3之间设置有间隙进而为渗出的敷料流出一定收集空间;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患者身上。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产生侧漏的问题。
19.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料口2通过软质魔术贴设置在敷料存储层1上,该设置便于密封,防止侧漏。
20.所述敷料存储层1内部为扁圆柱状。
21.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防漏层3两侧的搭扣6,且搭扣6上还设置有固定带7,通过两侧的固定带7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患者身上。
22.所述固定带7长度可调设置,其长度调节采用的现有技术,因此不在此做过多描述。
23.所述防漏层3包括设置在内部的吸水层4和贴置在吸水层4外侧的透气层5。所述吸水层4用于吸液体,所述透气层5用于透气。
24.所述吸水层4为高吸水性树脂制成;所述透气层5为无纺布制成。
25.所述防漏层3采用的类似于尿不湿材料制成。
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