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0604发布日期:2021-06-04 18:1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


背景技术:

2.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常见于30~50岁妇女,发病率为50%

70%。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保留生育功能及尽可能降低创伤成为临床医生及病人最大的关注点。
3.常见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聚焦超声治疗。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不仅可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维持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对下丘脑

垂体

卵巢

子宫轴的影响最小,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子宫肌瘤首选、常规的治疗术式。
4.腹腔镜手术是器械依赖性手术,目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使用的手术器械包括高频电刀、组织剪、肌瘤钻和超声刀。其中以高频电刀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单、双极电凝,其工作机制核心是利用电流通过机体所产生的热损害作用进行电凝和电切,但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雾致手术视野模糊,需不断排烟,以致手术时间延长,而且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氰化氢、丙烯腈和苯等,且热效应明显,产生100~400℃高热,会对15mm周围组织进行损伤,易发生电损伤,特别是会损伤邻近的肌层组织,影响组织愈合,尤其对于未生育者和有生育要求者,如影响术后愈合,再次妊娠时会发生子宫破裂。组织剪也是剥除肌瘤的一种常用手术器械,但是它只能将肌瘤组织一点点取出,术中耗时长,成本高。肌瘤钻在使用时前端易断裂,对直径6cm以上的肌瘤取出困难且费时。超声刀使用过程中只产生小水滴而不产生烟雾,手术视野清晰,热损伤小,无电损伤,但其价格昂贵,在手术中操作迟缓,只能切凝与之接触并有一定张力的组织,且每次不能切割太多组织,手术用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以解决现有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器械手术时间长,对患者伤害大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包括棒体、棒头和刺破针;
7.所述棒头为短梭形,固定连接于所述棒体顶端;所述棒头的圆弧表面开有螺旋防滑槽;
8.所述刺破针穿过并与所述棒体螺纹连接;
9.所述棒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10.可选的,所述刺破针依次穿过所述手柄、所述棒体和所述棒头。
11.可选的,所述刺破针顶端为圆锥针头,所述圆锥针头从所述棒头中心穿出。
12.可选的,所述棒体内部位于所述棒头顶端处开有内螺纹。
13.可选的,所述刺破针从顶端开始与所述棒体接触处开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匹配。
14.可选的,所述手柄表面刻有防滑花纹。
15.可选的,所述刺破针末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翼翅。
1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中,包括棒体、棒头和刺破针;所述棒头为短梭形,固定连接于所述棒体顶端;所述棒头的圆弧表面开有螺旋防滑槽;所述刺破针穿过并与所述棒体螺纹连接;所述棒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手柄。该子宫肌瘤剔除撬棒既能够用来分离肌瘤的包膜,又能够用来剔除肌瘤,为物理剔除不会产生烟雾和电损伤;头部设计为短梭形便于分离肌瘤包膜,也便于进入瘤体,从而避免肌瘤钻尖齿状头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的整体剖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棒头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1.实施例一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子宫肌瘤剔除撬棒,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棒体1、棒头2和刺破针3;所述棒头2为短梭形,固定连接于所述棒体1顶端;所述棒头2的圆弧表面开有螺旋防滑槽21,所述螺旋防滑槽21螺旋环绕于所述棒头2的前半部分,如图2所示;在所述棒头2分离肌瘤的包膜,所述螺旋防滑槽21能起到防滑效果,提高剔除手术的安全性,同时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所述刺破针3穿过并与所述棒体1螺纹连接;所述棒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手柄4,所述手柄4表面刻有防滑花纹,方便医务人员持握,防止滑落;所述刺破针3末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翼翅5,通过食指和拇指捏握后即可旋转所述刺破针3,一手握住所述手柄4,另一手能够操作所述旋转翼翅5,实现同时操作,提高剔除手术的安全性。
23.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刺破针3依次穿过所述手柄4、所述棒体1和所述棒头2;所述刺破针3顶端为圆锥针头31,所述圆锥针头31从所述棒头2中心穿出,针对难以分离的包膜,由所述圆锥针头31将包膜刺破,利于所述棒头2进入;所述棒体1内部位于所述棒头2顶端处开有内螺纹11,所述刺破针3从顶端开始与所述棒体1接触处开有外螺纹32,所述外螺纹32与所述内螺纹11匹配,通过旋转,所述刺破针3能够在所述棒体1来回移动,根据包膜的厚度,控制所述圆锥针头31穿出所述棒头2的距离,在确保刺破包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缩短所述圆锥针头31穿出所述棒头2的距离,进一步避免所述圆锥针头31刺伤其他身体组织。
24.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
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