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腿部骨折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0576发布日期:2021-06-29 23:4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腿部骨折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牵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儿腿部骨折牵引器。



背景技术:

胫腓骨骨干骨折(小腿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撑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重量。胫骨中下1/3处形态转变,易于骨折;胫骨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胫骨中1/3骨折易造成骨筋膜室综合症。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因此骨科病人在腿部骨折后,需要医护人员用手对病人的腿部进行牵引,从而使骨折病人的腿部恢复正常。

现有的腿部骨折牵引方法多为使用一个方形筷架放于床上,再利用胶带将腿部缠住挂在方形筷架上方,但是这种方式不易于儿童活动身体,同时舒适性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小儿腿部骨折牵引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腿部骨折牵引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腿部骨折牵引器,包括主框架和气囊,所述主框架的前端顶底两侧均衔接有荧光条,且主框架的内部顶底两端均固定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之间连接有保护软垫,且保护软垫的右侧固定有连接件,所述保护软垫的前端衔接有魔术贴条,且保护软垫的左侧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前端左侧粘接有粘片,所述气囊固定于衔接杆的左右两侧,且气囊的左侧连接有充气管孔,所述充气管孔的中部内嵌有密封塞头,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通孔,且主框架的内部顶端中部固定有连接长杆。

优选的,所述主框架和荧光条之间为粘接连接,且主框架和连接长杆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衔接杆关于主框架的横向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衔接杆之间通过保护软垫构成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等距离分布于保护软垫靠近主框架竖直中轴线的一侧,且连接件的横向中轴线与连接片的横向中轴线之间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保护软垫和魔术贴条之间呈缝合连接,且保护软垫关于主框架的内部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限位通孔设置有两组,且每组有四个限位通孔,而且限位通孔之间呈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衔接杆和气囊之间呈固定连接,且气囊和充气管孔通过密封塞头构成密封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小儿腿部骨折牵引器荧光条通过胶粘的方式粘合于主框架的前端顶底两侧,使得患者在夜间使用该骨折牵引器时荧光条可以起到提示作用,避免光线不足造成误伤,同时连接长杆将主框架的顶底两端连接起来,以此加强主框架整体的牢固性能,主框架边角设计成弧形状,可以避免边缘部位过于尖锐而产生安全隐患。

2、该小儿腿部骨折牵引器每两个衔接杆之间通过保护软垫相连接,该结构设计有两组,当患者的腿部置于保护软垫的中部时,通过将连接片的一端从保护软垫后端绕过并穿入连接件的中部,接着将粘片贴合于魔术贴条上,以此可以对保护软垫的上下两侧进行包裹和收紧,以防止腿部与保护软垫之间发生分离影响牵引治疗效果,通过将牵引绳索穿入限位通孔内部并系紧,并将牵引绳索另一端固定于支架上,以此可以方便提高腿部的整体高度,每组设计四个限位通孔,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主框架的摆放高度,当气囊内部充满气体后,可以对脚背进行施力,避免脚背翘起影响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框架;2、荧光条;3、衔接杆;4、气囊;5、充气管孔;6、密封塞头;7、限位通孔;8、保护软垫;9、连接件;10、魔术贴条;11、连接片;12、粘片;13、连接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儿腿部骨折牵引器,包括主框架1、荧光条2、衔接杆3、气囊4、充气管孔5、密封塞头6、限位通孔7、保护软垫8、连接件9、魔术贴条10、连接片11、粘片12和连接长杆13,主框架1的前端顶底两侧均衔接有荧光条2,且主框架1的内部顶底两端均固定有衔接杆3,衔接杆3之间连接有保护软垫8,且保护软垫8的右侧固定有连接件9,保护软垫8的前端衔接有魔术贴条10,且保护软垫8的左侧固定有连接片11,连接片11的前端左侧粘接有粘片12,气囊4固定于衔接杆3的左右两侧,且气囊4的左侧连接有充气管孔5,充气管孔5的中部内嵌有密封塞头6,主框架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通孔7,且主框架1的内部顶端中部固定有连接长杆13,主框架1和荧光条2之间为粘接连接,且主框架1和连接长杆13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荧光条2通过胶粘的方式粘合于主框架1的前端顶底两侧,使得患者在夜间使用该骨折牵引器时荧光条2可以起到提示作用,避免光线不足造成误伤,同时连接长杆13将主框架1的顶底两端连接起来,以此加强主框架1整体的牢固性能,主框架1边角设计成弧形状,可以避免边缘部位过于尖锐而产生安全隐患;

衔接杆3关于主框架1的横向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衔接杆3之间通过保护软垫8构成连接结构,连接件9等距离分布于保护软垫8靠近主框架1竖直中轴线的一侧,且连接件9的横向中轴线与连接片11的横向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保护软垫8和魔术贴条10之间呈缝合连接,且保护软垫8关于主框架1的内部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每两个衔接杆3之间通过保护软垫8相连接,该结构设计有两组,当患者的腿部置于保护软垫8的中部时,通过将连接片11的一端从保护软垫8后端绕过并穿入连接件9的中部,接着将粘片12贴合于魔术贴条10上,以此可以对保护软垫8的上下两侧进行包裹和收紧,以防止腿部与保护软垫8之间发生分离影响牵引治疗效果,限位通孔7设置有两组,且每组有四个限位通孔7,而且限位通孔7之间呈等距离分布,通过将牵引绳索穿入限位通孔7内部并系紧,并将牵引绳索另一端固定于支架上,以此可以方便提高腿部的整体高度,每组设计四个限位通孔7,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主框架1的摆放高度,衔接杆3和气囊4之间呈固定连接,且气囊4和充气管孔5通过密封塞头6构成密封结构,当气囊4内部充满气体后,可以对脚背进行施力,避免脚背翘起影响治疗效果。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小儿腿部骨折牵引器,首先主框架1与连接长杆13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以此加强该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主框架1的外部四角均呈弧形状设计,可以避免患者使用时发生磕碰和砸伤,通过将患者腿部置于保护软垫8的中部,并将连接片11的一端从保护软垫8后端绕过直至穿入连接件9的中部,接着将粘片12贴合于魔术贴条10上,使两者粘接连接起来,以此可以对保护软垫8的上下两侧进行包裹和收紧,避免腿部与保护软垫8之间发生分离影响牵引治疗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将密封塞头6从而充气管孔5取出,将气囊4内部充满气体,使之气囊4鼓起后可以对患者的脚背进行施力,避免患者脚背翘起影响治疗效果,接着选定好需摆放的高度,并将牵引绳索穿入限位通孔7内部与其系紧,此时牵引绳索另一端固定于支架上,以此可以抬高腿部与主框架1的摆放高度,通过荧光条2的设置,使得患者以及患者家人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注意到主框架1的具体位置,避免发生碰撞造成误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